陆龙兄弟 个个都是好样的
兄弟多年共同创业不易,长期齐心守业更难。兄弟共同创业,只要其中一个兄弟,发现一线商机就可以;兄弟齐心守业,那就要求兄弟中一个也不能少。30多年前,以2万元起航的小木船,如今是资产超过亿元的“海产之王”;当年为生存而挣扎的六位渔民兄弟,如今都是公司的股东,正在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而努力,这就是“陆龙兄弟”。
图8‐1 宁波三江口陆龙兄弟总部
30多年来,兄弟和睦共事,尽管企业年销售收入早就超过亿元,年年上交税收几千万元,但六兄弟坚持长期几乎不分红,他们仅仅从企业领取少量的“死工资”,直到现在也就人均几千元的工资,但他们却将企业盈利所得继续投入用于事业发展。长期以来,从来没有谁为此抱怨过。兄弟几个从不出入高级娱乐场所,更别说“花天酒地”。这些早已在行业中被传为佳话。兄弟六人30多年和睦共事,这在现在的社会中是令人惊叹的。在创业的征途中,他们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而在多年的守业时光里,兄弟齐心,一个也不能少,演绎了一个中国家族式管理的典范,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宝贵的经验?
【缘起】
初到宁波,笔者很快就品尝到了正宗的宁波地方特色菜肴,其中就有“陆龙兄弟”的黄泥螺、红膏蟹糊。其中,黄泥螺特别吸引人,咸咸的、香香的、滑滑的、脆脆的,品质上好、口感极佳,令人回味无穷。笔者因此对“陆龙兄弟”这个品牌很感兴趣。一开始,与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以为“陆龙”的意思是“陆地上的龙”,但听当地朋友介绍后才明白,“陆龙”的含义是六个都带“龙”字的兄弟。在宁波市的会议上,有次与“陆龙兄弟”董事长,也就是排行第三的陈苗龙先生有过简单交流。陈先生完全不像人们想象中的海产品老总的那个样子。在一般人的眼里,海产品老板总是那些肥头大耳、满脸疙瘩、虎背熊腰的人,他们往往腆着一个大肚子、戴着一粒大戒指、扯着一副破嗓子。陈先生却长得斯斯文文、穿戴得整整齐齐,讲话轻声细语、态度谦逊,给人一种随和、踏实、正直的感觉。
在宁波甚至整个长三角地区,逢年过节亲朋好友间时兴赠送价格不菲的海鲜大礼包提货券。在宁波用得最多的当然要数“陆龙兄弟”,而且一般人都乐意到其总部去提货。其总部位于宁波老外滩上的金港大酒店裙楼一、二层,这个面积几千平方米的“陆龙兄弟”海鲜展厅,是行业内全国规模最大的一个展厅。
【穷则思变】
穷则思变 下海又上岸 捕获一线商机
在浙江绍兴的上虞,有这么一户人家,家中有兄弟六个,名字里都含“龙”字,然而六“龙”家中只有两间房,几乎找不到一套像样一点的衣服。正所谓“穷则思变”,兄弟们寻思着必须改变现状。于是在1978年,他们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就连母亲的戒指也都拿了出来,同时又借遍亲朋好友,终于凑齐2万元打造了一艘木船。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有了船就不用再挤在两间破房子里了。
六“龙”兄弟造船下海去了,尽管好几个都会晕船,但毕竟个个都是好样的,他们各自发挥着自己的长处。兄弟们情深义重,同舟共济,各有分工,在东海沿岸捕鱼批发。他们游弋在宁波、温州、福建之间,上上下下寻找商机。
终于,1983年4月的一天,兄弟们驾船来到江苏大丰一处天然滩涂,发现这里的黄泥螺,粒大肉满,质量上好。在一次渔船经过吴淞口时,兄弟们决定由头脑灵光、口齿伶俐的老三陈苗龙登陆来到上海,向来自宁波商人创办的全国赫赫有名的糟醉大王“邵万生”推介自己腌制的咸坯黄泥螺。由于“陆龙”的黄泥螺,质量上乘,再加上兄弟们诚实守信,“陆龙”自然就成为“邵万生”稳定的供应商。1983年6月,“陆龙”与上海邵万生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1984年6月,“陆龙”又与上海全国土特产(集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下海多年后,“陆龙”将手伸长到了岸上,兄弟之间的分工也由海上延伸到岸上。有的留在海上专门管滩涂组织捕捞;有的穿梭于渔家之间,专门管质量检验;有的行走于海上和岸上之间,专门管海上与陆路运输;有的登陆上岸专门驻扎上海,负责和“邵万生”等商家联络。
【富而思源】
富而思源 兄弟同心 重返上海滩
常年的海上疾风巨浪吹打的艰辛生活,凝聚起深厚浓重的兄弟情分。尽管生意越做越顺,兄弟们手头也越来越宽裕,但兄弟们仍齐心协力。他们永远也忘不了上岸后的第一次货款结算情形。当时他们一下子就拿回来8800多元时,兄弟们都很激动,但谁也舍不得花掉这笔钱。晚上,他们还是像往常一样,在大浴室里住宿,一个晚上只花费0.5元。
1986年,由于上海爆发甲肝疫情,海产品全部被禁售。兄弟们共同努力的事业,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此停止了。于是,兄弟们浩浩荡荡,全部转移到宁波。由于一时没有发现合适的商机,兄弟们在宁波过起了有钱有闲的生活。这时的“陆龙”已经挣到了很大一笔钱,该怎么处理这笔共同的钱呢,他们没有分光花掉这笔钱。他们有一个共识,就是先不动这笔钱,一定要等待兄弟们再聚合起来的机会,继续做出一番事业。
他们心怀共同的心愿,一如当初的创业激情,齐心努力、勤俭节约、共谋发展。
“陆龙兄弟”董事长陈先生说,那时兄弟们的经济也都比较宽裕了,即使不再奋斗也能有个好的生活保障了。在这两三年时间里,尽管过着有钱有闲的日子,但兄弟们总觉得人生少了点什么,心想应该找机会做点什么。这期间兄弟中也有人尝试过单独开创其他事业,然而发现单打独斗很难成功,也没有了以前的乐趣。这期间是兄弟们最痛苦的时候。兄弟们非常怀念以往共同创业的辛苦而快乐的时光。
1989年的秋天,宁波有很多店面在对外出租。兄弟们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兄弟们说干就干,承租了新江桥边人民路6号的一个40平方米的店面,采取“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办起了字号为“兄弟泥螺”的“兄弟海味商行”。1992年,“陆龙”以宁波为大本营,重返上海滩,向上海全国土产集团长期供货。1994年,“陆龙”发展的战略框架渐渐清晰了:以海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中心,走专业化发展之路。“陆龙兄弟”拿到了宁波市特种经营许可证,成为首批特种食品许可企业。
【一个火车头】
一个火车头 牵引长尾巴 兄弟再聚首
1998年,宁波市人民路改造,租用的人民路6号店铺面临拆迁,“陆龙”必须找到新的场所才有办法继续经营。然而,兄弟们跑遍宁波城,才发现所有合适的店铺,价格都高得让人难以接受。这时,兄弟中有人提出,做海产品这么久了,赚的钱也够用了,现在店铺太贵,风险太大,不如休整休整,等待好的机会再干,或者干脆“散伙”,大家过个悠闲的生活。
面对这样一种情形,“陆龙”或者继续坚持经营,或者暂时退出休整,或者就此解散。到底要走哪一条路,兄弟们的选择出现了分歧。那么,“陆龙”最后是怎么走出这次危机而继续发展壮大的呢?
“陆龙”后来的发展证明,是兄弟中的那些积极的、正面的、“带头的”先进因素,带动了那些消极的、负面的、“尾巴的”落后因素。这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靠的是强大的火车头,通过车厢间一节一节紧紧相连,牵引着长长的“尾巴”前进。
那时的陈苗龙先生想到的是“陆龙”的那些老客户,他总觉得虽然自己生活无忧却抛下那些忠诚的客户不管,于情于理都不合适;想到的是,兄弟六人千辛万苦创建起来的品牌,可能就会因此而倒掉,实在是可惜;想到的是,如果不做海产品,兄弟们还能做其他什么更能发挥自我价值呢?
于是,陈苗龙先生态度坚决,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就算只有自己一个人,也要扛起兄弟们共同打造的事业。他毫不犹豫地搬出170万元巨款,拿下了海曙区大沙泥街38号店铺,开始独自经营起来。
其他几位兄弟看到老三如此执著,都很感动。兄弟们也看到,开张不久的新店铺,生意渐渐兴旺了起来,事业充满了希望。很快,兄弟们就纷纷跑回来了。六个兄弟又聚到了一起,“陆龙”再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这次兄弟再聚首的波折,陈苗龙先生很感慨。他觉得,哪怕就是一个人,也会遇到思想矛盾的时候,何况几个兄弟之间!因此兄弟出现分歧,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那么如何处理出现的分歧呢,怎么才能做到“存异求同”呢?他认为关键是“存异”中能否“求同”,所谓“同”,就是有没有共同的理想追求。
【隔代传话】
隔代传话 理念整合 事业更上一层楼
2004年,老三陈苗龙先生有意买下金港大厦裙楼一、二层,作为公司的总部和海产品展示中心。这个总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的店铺,需要一次性投入巨额现金,而且当时海产品行业内也没有人做过如此大规模的产品展示中心。因担心巨额现金投入会打水漂,其他几个兄弟都觉得这个决策太过冒险,于是否决了这个提议。
老三的想法是要将事业往前推进。他决心要把“陆龙”做成“百年企业”,那么就应该拿下这个项目。但他也拿不出实实在在的数据,一时说服不了兄弟们,正一筹莫展。眼看着“此路不通”,老三灵光一闪,“回头是岸”。为什么不召集家族“二代”讨论一下?也许通过“隔代传话”,效果会更好。
老三找来了自己的儿子以及侄儿、侄女等家族中的下一代,将“陆龙”经营管理的家族会议扩大到他们这些第二代中。这些家族中的第二代,基本上是跟着“陆龙”这个企业一起成长的,也都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有的在香港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深造,有的已经被培养成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浙江大学研究生。他们深知父辈们创业的艰辛,也很快明白,要想将“陆龙”做成百年企业,首先需要做强的是产业基础。他们对这个项目的战略意义都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经过这场特别的“陆龙”经营管理家族二代专题会后,家族二代回头就把兄弟们原先的想法“批评”与“教育”过来了。通过这样的“隔代传话”,兄弟们的理念得到了有效的整合:不为当下的钱办企业,要为百年基业办企业。
如今,“陆龙”已经拥有雄踞宁波老外滩“桥头堡”黄金区位5000平方米公司总部和海产品展示中心,以及分设在杭州、上海等地的大型分店;产品从黄泥螺、蟹糊等简单几个品种,扩大到目前六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的全系列海产食品。如今的“陆龙”,是当之无愧的海产食品业的龙头企业,同时也成为以宁波为大本营、销售触角遍布海内外的真正的“海产航空母舰”。
【文化积淀】
国法家规 文化积淀 夯实百年基业
经历30多年的风风雨雨,“陆龙”企业“兄弟共事”的家族式管理模式,渐渐固化出一套成熟的制度:
●“兄弟一人一份”:“陆龙”企业实行股东制,每个兄弟都占据同等份额的股份。兄弟们的妻眷全部在家做“贤内助”,约定不介入公司任何经营活动。
●“兄弟联手决策”:企业作出任何一项决策,都必须先得到股东们的接受和理解;每周召集不少于两次的沟通例会,保障股东们的知情权、决策权。
●“兄弟不同工而同酬”:兄弟分工协作,但无论分工有多大的不同,兄弟间利益分配上从不搞特殊化。在分工方面,老大陈海龙已经退休,由儿子陈利明接替,从事销售和内部管理;老二陈如龙管生产;老三陈苗龙任公司董事长;老四陈四龙搞新产品开发;老五陈小龙,任公司总经理,负责市场营销和外部管理;老六陈兴龙负责进货。作为董事长的陈苗龙,在利益分配上没有特殊化,董事长也没有专门的私人轿车,兄弟几人和企业高层负责人平日拼用两辆公司的小车。
●“兄弟领工资不分红”:尽管“陆龙”的年销售收入早就超过亿元规模,但兄弟们坚持长期几乎不分红,而是将企业盈利所得用于事业发展,没有人对此提出过抱怨。兄弟六人只是拿每月基本固定的“死工资”,这个工资水平,已经从当初的五六百元增加到现在的数千元。
●“作息以早为原则”:遵循早睡早起原则。六兄弟几乎常年都是每天晚上9点半就寝,清晨5点起来马上就投入工作,陈苗龙先生笑称这是他们创业时养成的作息习惯。
●“诚信感恩,稳扎稳打”:老大陈海龙先生表示,六兄弟始终稳扎稳打。他们对顾客和贩销户从不赊欠,要求现金交易,宁可生意少做点,力求稳定安全。30多年来,“陆龙”没有发生过一笔坏账,并且基本上不进行产品折扣折价促销。30多年来,“陆龙”兄弟都会在春节前,亲自把钱给供应商送去,绝不让一笔应付货款拖欠过年,通常“陆龙”对所有供应商的费用做到月结月清,从未拖欠过任何供应商一分钱。
●“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陆龙”产品,有自己的品牌、采购线、生产基地和市场网络,从原料选量到包装尺寸,从生产到销售,每个环节都有股东级别高管处理,兄弟们身体力行,深入了解源头供应商的制作过程,严格供应商的承诺和检验,由此建立了一整套业内领先的运营体系和品质控制体系。由于质量稳定,其超过七成的产品已走向全国甚至全球,从未发生一起食品中毒事件,企业“零库存零退货”的经营模式也多年雷打不动。
◆一手管理思考:
·“陆龙”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转折?
·“陆龙”是如何安然度过转折的?
·“陆龙”家族式管理制度有何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