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时间:2023-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人类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从管理实践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则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与“科学管理理论”同期问世的还有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管理科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节 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人类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从管理实践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则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从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发展为机器的生产方式,从手工业的作坊发展为现代化的工厂,企业管理也更为复杂。管理科学的初创阶段,最早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首先,由美国工程师费雷德里克·泰勒创造出“标准劳动方法”和劳动定额,被称为“泰勒制”,并于1911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着重研究了工人操作合理化的问题,但他把人看成是“经济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与“科学管理理论”同期问世的还有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这三种理论统称为“古典管理理论”。回顾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管理先驱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所作的贡献,以及管理活动的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这对每个学习和从事管理活动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管理科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古典管理理论(一)早期管理

对资本主义管理理论第一个作出贡献的是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国富论》。1776年,他第一个提出了生产经济学的概念,分析了劳动分工的经济效益,提出了生产合理化的概念。他观察到由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三个基本经济优点:(1)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强劳动技能;(2)分工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3)分工使劳动简化,可以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促进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机器的发明。他的劳动价值论,特别是关于分工的理论,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为大卫·李嘉图(1772—1823)。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资产阶级金融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者和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一名代表。1817年,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的出版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嘉图发展和完善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他的主要贡献是对价值学说和分配学说奠定了科学基础。他的学说代表了上升中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例如,他提出了级差地租理论,认为不同的地方,由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状况的不同,地租存在着差异。他承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建立在各个阶级的利益互相对立的基础上的,但是,他坚持认为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从属于资本家和地主的对立。他还重视比较成本,认为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因而英国的工业最发达,发展工业的比较成本最便宜,就应当发展工业;而其他农业国家只能发展农业,为英国等工业国家提供食物和市场。

(二)传统管理理论

美国数学家巴贝奇于1832年发表了专著《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学》,在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有关专业化问题。他提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的观点,认为劳动分工可以缩短工人掌握操作所需的时间,节约变换工序所浪费的时间,而且简单操作的重复有利于迅速使操作熟练化并掌握生产技巧,还可以促进工具和专用设备的发展。在有关管理的具体措施方面,巴贝奇认为,工人工资和奖金的衡量应以工人的专业技能为依据。巴贝奇认识到,为了争取工人的合作,必须提供新的刺激。他主张要在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寻求建立新的和谐的关系。

总之,早期的管理思想主要以提高效率为核心,同时也看到了人性的因素,在管理中注入了心理学的内容,这就是管理心理学的萌芽。

(三)科学管理理论

早期管理理论是管理理论最初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得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W.Taylor,1856—1915)、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Fayol,1841—1925)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M.Weber,1864—1920)。

1.泰勒(F.W.Taylor)——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为此,泰勒提出了任务管理法和配备“第一流”的工人。在泰勒看来,工人最希望资本家提供较高的工资;资本家最希望支付工人最低的工资。双方都想谋得更高的经济利益,由此造成了劳资矛盾。换句话说,工业冲突的原因是对不充裕的资源使用不当。一块“经济利益的大饼”份额有限,其中一个分享者的份额要有所增加,势必会损害另一个分享者的份额;要增加工资,必然会降低利润。只有在这块大饼的大小固定的情况下,才会产生上述所说的利益冲突。如果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得整个经济物质和服务的供应有所增加,也就是增加“大饼本身的大小”,那么,“分饼者”各自所得的份额都可以不必争夺而有所增加,从而维系双方关系的和谐。为了达到劳资双方的目的,管理者应该寻求更好的工作方法以及选拔、训练职工的科学方法,以便提高生产率,不断增加企业利润,皆大欢喜,不至于因经济利益的冲突而使矛盾尖锐。

而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关键是要为完成某一任务找到“最好的方法”。测定要完成工作最适宜的速度和方法,训练工人按照这种速度和方法去完成工作。同时对那些出色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人实行奖励工资制度。

泰勒从1874年开始在一家小型公司里当学徒,1878年以后,先后在米德维尔和伯利恒钢铁公司做工。他晋升很快,6年之内从普通工人晋升为领班、车间工长、车间主任、总机械师,直至总工程师。1900年左右,他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实行了著名的“搬铁块”试验。为搬铁块的工人设计了一套标准的动作方式,按照这套标准动作干活,可使每个工人的平均日产量由原来的12 700千克提高到48 260千克。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时间—动作分析”的试验,它为科学管理作出了贡献。以后泰勒又相继进行了“铁锹试验”、“金属切削试验”等一系列试验,提出了“劳动定额”、“工时定额”、“工作流程图”、“计件工资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

泰勒成为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发表于1911年,在资本主义管理史上,他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把管理的职能概括为以下四点:

(1)搜集、分析、整理企业所有经验数据,以发展科学的方法。

(2)对工人进行严格挑选和培训,以发挥其最大的能力。

(3)在工人和管理人员之间培养合作精神,以保证工人按科学的方法完成任务。

(4)在工人和管理人员之间进行明确、合理的分工,以保证管理任务的完成。

2.法约尔(H.Fayol)——管理理论之父

与泰勒处于同时代的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法约尔。法约尔于1916年出版了他的著作——《一般工业管理》的法文版。在该书中,他系统论述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出了管理的基本要素或基本职能的观点和管理的一般指导原则。法约尔对组织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管理过程的职能划分理论,他在其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阐述了管理职能的划分,法约尔认为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法约尔被称为“管理理论之父”。

法约尔认为,管理是一门艺术。他试图通过对具体实践的分析,寻找一套必须遵循的结构体系,以此提高管理水平。首先,他指出,管理不同于经营:经营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六种活动;管理只是经营职能中的一部分。其次,他认为,管理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或基本职能,这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尽管在他之后,一些管理学家修订和补充了他提出的这些管理职能,但这五种管理职能现在仍被管理学界认为是管理的基本职能。

3.马克斯·韦伯(M.Weber)——组织理论之父

20世纪初期,另一位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1900年,其主要著作《社会与经济理论》一书的德文版问世。在该书中,他提出了理想官僚组织体系理论,认为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官僚组织体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他论述了组织、权力、领导等一系列管理问题,其中主要是提出了著名的“层峰结构”(又译“官僚结构”)(Bureaucracy)组织模式。他认为,组织应是一个权力集中、职责明确、管理严格的金字塔式的结构。此外,韦伯还提出了“超凡魅力”(Charisma)这一概念,用以描述优秀领导者的品格。所谓“超凡魅力”是指领导者对下属的一种天然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这一概念一直受到研究领导者品质和风格的管理学家的重视,而且近些年一些学者对这一概念作了重新解释和定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充实了新的内容。

总之,泰勒、法约尔和韦伯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代表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即“科学管理”理论、“计划管理”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成为现代管理学的先驱。泰勒的理论着重于研究基层管理,法约尔侧重于高层管理,而韦伯则偏重于组织理论的研究。这一时期以泰勒的“科学管理”为主要标志。

20世纪50年代以后,管理科学在广泛应用过程中,同许多社会科学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交叉、渗透,产生了种种管理学分支。例如:管理社会学、行政管理学、军事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卫生管理学、技术管理学、城市管理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等。今天,管理科学已经扩展到各个领域,形成了内容广泛、门类齐全的独立学科体系,管理科学已经成为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并列的第三类科学。管理现代化是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要求、方法,提高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能力,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管理水平达到当代国际上先进水平的过程,也是由经验型的传统管理转变为科学型的现代管理的过程。

一般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高度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了管理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主要有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等几个方面。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际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离不开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管理能够有效地组织生产力要素,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大大提高各种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效率,从而成为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强大动力。管理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反映了社会劳动过程本身的要求,在分工协作条件下的社会劳动,需要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把人力资源、物质等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效地组织起来才能顺利进行;管理的社会属性则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需要通过管理活动来维护一定的生产关系,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在经济管理中,管理的自然属性表现为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力要素,处理和解决经济活动中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技术联系,如生产中的配料问题、生产力布局、规划,以及机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序的要求等,都体现自然规律和技术规律的要求,不受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而经济管理的社会属性则表现为调和、完善生产关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如分配体制、管理体制等,都由社会、经济规律支配。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科学管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管理直接带来了经济效益,在物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管理资源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二、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强调人的行为,认为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才能提高效率。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动机、人际关系等。

(一)人际关系理论

20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梅约和罗特利斯伯创立了行为科学的基础理论,并推动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提出的原则主要有:

(1)工人是“社会人”,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

(2)企业中并存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其中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的生产活动中,由感情因素形成的联结,对生产率有很大的影响。

(3)以通过对员工满足程度的提高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二)行为科学理论

20世纪4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人类需要理论

(1)美国的马斯洛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把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排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建立了需要层次理论。

(2)美国的赫兹伯格对满足员工需要的效果提出了“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认为仅仅是满足员工需要还不能够排除消极因素,应当更为重视“激励因素”对人的影响作用。

(3)弗罗姆提出了“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因素的大小取决于某一行动的绩效对员工的价值,以及员工认为该行动成功的可能性程度。

2.人性管理理论

人性管理理论侧重研究同企业管理有关的所谓“人性”问题,如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以及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其《企业中的人性方面》提出了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对那种以管束和强制为主的传统管理观点即“X理论”进行了批驳,提出只要给予一定的外界条件就能激励和诱发人的能动性。

3.群体行为理论

群体行为理论侧重研究企业中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勒温创立了“团体动力学理论”,论述了作为非正式组织的群体的要素、目标、内聚力、规范、结构、领导方式、参与者、行为分类、规模对变动的反应等。另一个对群体理论颇有影响的是美国的布雷德福,他主要研究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实行“敏感性训练”,通过受训者在群体组织环境中的相互影响,使受训者更加明确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责任,加强对自己感情和情绪的敏感性以及人与人关系处理的敏感性,从而能自我修正自己的行为和动机,使之与群体的目标取得一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侧重研究企业中领导方式的问题。其中以坦南鲍坶和施米特为首的“领导方式连续统一理论”,强调在企业领导方式中,从集权到民主、从以领导为中心到以员工为中心的方式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带有连续性的和统一性的领导方式,应当根据企业人和物的状况、当前和将来的利益、目标和趋势来具体选择最有效的领导方式。

以利克特为首的“支持关系理论”则从被管理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出发,认为领导者必须诱导员工认识到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能够提高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领导方式应偏重于以员工为中心的民主式。而以布莱克、穆顿为首的“管理方格法”则主张扬长避短,兼收并蓄各种管理方式,认为应当把组织中领导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结合起来,应当是综合性的领导方式。

三、现代管理理论

(一)社会系统学派(Theory of Society System)

系统理论是从整体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去研究事物,把分析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认为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管理者应从整体出发,系统、全面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处理各种管理问题。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1886—1961)。他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由相互进行协作的个人组成的系统,包括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联系三个要素。其代表作是1938年出版的《管理人员的职能》一书,被人称为美国管理文献中的经典著作。其主要论点是:

把组织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活动或力量的系统。”

系统理论用于管理,就是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所谓社会技术系统是指一个企业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完整系统,其中包括目标价值系统、组织结构系统、心理社会系统和管理系统等等。企业目标的改变会引起组织机构、工程技术的相应改变,同时在人的心理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引起一系列的变化。不仅企业内部各子系统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而且企业本身并不是一个闭合的系统,而是要不断地与其他组织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同时也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即其本身作为一个系统同时要与环境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由此,可以说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二)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等人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强调决策和决策者在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有关决策过程、决策的准则、程序化的决策和非程序化的决策、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决策过程的联系等理论原则。

(三)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侧重于从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和管理企业,以提高生产效率。

(四)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德鲁克和戴尔认为以往的“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已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和多方面的期望,强调应注意当今的企业管理现状和实际需要,主张注重吸取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以此作为当代经济管理理论的基点。

(五)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认为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权变理论学派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管理理论中的一种流派。它有不同的名称,有的称它为权变学说,有的则称它为“形势理论”,还有的学者称它为“分系统间结构探索”或“相互关系模式研究”。权变,就是权宜应变。权变理论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据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这是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权变理论是在经验主义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经验主义学派又有不同。权变理论不局限于研究个别案例、提出个别解决办法,而是对大量相同的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对所获的经验材料进行概括,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情况,提出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法和模式。

权变理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学者伯恩斯和斯托克。后来对这一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是劳伦斯和洛尔施,他们被称为是现代权变学说的创始者。

(六)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管理就是运用数学手段来表示计划、组织、经营、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并借助于电子计算技术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的最终目标。

该学派有以下三个优点:

(1)使复杂的、大型的问题有可能分解为较小的部分,更便于诊断、处理。

(2)制作与分析模式必须重视细节并遵循逻辑程序,这样就把决策置于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增进决策的科学性。

(3)有助于管理人员估价不同的可能选择,如果明确各种方案包含的风险与机会,便更有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个学派有不同的名称,如运筹学、数量分析、作业研究、作业分析、系统分析或决策科学等,但一般用管理科学这个名称。这个学派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对各种类型组织的管理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他们都把各种不同科学的知识、方法、工具用于研究和有效地解决各种管理问题,为管理决策提供数量依据。这个学派实际上是“泰勒制”的继续和发展。但它与“泰勒制”的不同之处在于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就,并且研究的问题比“泰勒制”更为广泛。这一学派注重数学和统计方法,注重运用电子计算机,研究的重点在于用科学方法达到组织的最佳决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