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需要和动机的一般概念

需要和动机的一般概念

时间:2023-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需要和动机的一般概念一、需要的实质(一)需要所谓需要是指当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或期待某种结果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的反映。个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动机所引发的,并指向一定的目的。但是,需要和动机的概念是有区别的。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目的是人的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动机则是推动人的活动去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

第一节 需要和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需要的实质

(一)需要

所谓需要(Need)是指当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或期待某种结果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的反映。这里所说的客观需求,既包括对空气、食物、水等的物质需要,也包括对归属、爱等的社会需要。人类的行为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需要是动机的基础,是推动人的行为活动的原动力。因此,为了更好地解释人类的行为,分析人的积极性的原因,必须对人的需要进行更为透彻的了解。

(二)需要的产生

人的需要的产生,是在人的积极活动中,在人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中产生与表现出来。个人需要的产生有赖于个体当时的生理状态、认知水平、社会情境等因素。

1.需要产生的生理状态

饥饿需要的产生,依赖于味觉、胃的收缩、血液含糖程度、荷尔蒙(激素)状态以及神经的活动等。脑及神经系统的活动与产生需要有关,特别是与某些欲望产生关系更为密切。均衡说认为,有机体生理状态的均衡,是维持个体生存的必要条件,机体内某种东西缺乏就会破坏均衡,从而使人产生饥饿感、紧张感,于是出现生理及安全的需要。这种学说可以解释某些低级需要的产生,但不能解释高级的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

2.需要产生的自然情境和社会因素

自然与社会环境因素容易诱发或增加已经产生需要的强度。在自然和社会情境中,目标对象是产生需要最强有力的因素。例如,嗅到或看见食物,最容易使人产生因饥饿引起对食物的需要;英雄、模范的形象,可以激起人产生崇高理想的需要与追求等。

3.个人认知因素的影响

研究表明,人的思想特别是想象和幻想可能使一个人不断地产生欲望。如果一个人想象自己置身于某一社会情境之中,就可能加强其在这方面的欲望。而且,他就会将其中某些欲望付诸实现,以满足他的需要。

4.成长性需要发生的理论

人不仅有缺乏性需要,还有成长性需要。这是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更高追求与理想,以便使自己成为完善的个人的需要。一个人成长需要的强烈程度也是影响其个性发展水平的一个因素。成长理论把需要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这一理论对了解需要的本质,揭示行为的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理论补充了均衡说的不足。

(三)需要的种类

1.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照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是任何动物所共有的,是一个人生而具有的,反映了人对延续和发展自己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求。“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生物性和自然性的需要虽为人和动物所共有,但人的自然需要和动物的自然需要在需要的对象和满足的方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的自然性需要不仅受着人的生物需求所制约,同时也受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这就在自然性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性需要,如对知识、文艺、道德、实现理想的需要等等。这些需要是在维持人们的社会生活、进行社会生产和社会交际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条件、政治制度、阶级和民族,以及不同的风俗习惯,使得人们的社会性需要也有很大的不同。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按照需要的对象的不同,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物质需要中,既反映着人们对自然界产品的需要,也反映着人们对社会文化用品的需要,因此在物质需要中既包括天然需要,也包括社会性需要。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用品的需求日益扩展。精神需要是人对其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发展条件需求的反映,这是属于对观念对象的需要。人类最早形成精神需要是对于劳动和交际方面的需要。另外,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的需要,在精神需要中占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新的精神需要也不断地产生。为了更为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当了解员工的需要,并对这些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设置目标,尽力把组织的目标与个人合理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员工自觉地把社会的需要、组织的需要转化为个人的需要。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掘人的内部潜力。

二、动机

动机(Motivation)是指推动个体活动已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主观原因,是个体活动的引发和维持的心理状态。个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动机所引发的,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动机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愿望、信念等。这种意图、愿望、信念等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的需要。动机的概念包含以下意义:

(1)动机是个人行为的动力、原因。

(2)动机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

(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体内平衡。

(4)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外在条件和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所决定的,因而动机使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

(5)动机对人的活动起着发动、调节、维持和终止的作用。

动机影响着活动的性质和水平。有时人们在进行着同样的工作并追求着同样的目的,但由于动机的差异,其行为的社会价值和完成活动的方法会产生很大差异。但是,需要和动机的概念是有区别的。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当人的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的目标时,需要才转化为动机。同时,还必须把动机和目的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目的是人的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动机则是推动人的活动去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有时,人们的目的相同,但是推动他们达到目的的动机可能很不相同。

动机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表现为感觉、兴趣、意图、信念、理想等各种形式。此外,人的行动往往不是由一种动机推动的。在多数情况下,推动人们活动的是几种动机的综合。这种动机的综合被称为“动机模式”或“动机系统”,但在这种动机模式或动机系统中必然有占主导地位的动机。研究人的主导动机,对于预测和引导人的活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需要、动机和行动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一般来说,当人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不安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就转化为动机,推动人们去进行某种活动。当人达到目标时,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需要得到满足。这时,人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使人不断地向新的目标前进。

三、动机与工作效率

研究表明,动机是影响个体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通常以“工作绩效=能力×动机”来表示。能力水平和动机强度是个体从事任何工作缺一不可的因素,两者比较而言,动机强度在某种意义上更为重要,对那些难度不大的活动尤其如此。

动机对工作效率的影响表现在动机的强度上,即人们通常关注的努力程度。一个人的努力程度可以从他的工作绩效中表现出来。动机强度在一定水平下,随着动机的增强,工作的效率也随之提高;当动机强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工作效率反而降低。动机激发事实上就是一个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更为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四、激励

(一)激励的概念

所谓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过程。需要、动机、激励等是管理中的重要概念。“激励”一词在心理学上通常是指能够指引个体产生明确的目标,指向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将之用于管理,通常是指有关探讨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的问题。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常可以描述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又会指向一定目标的需要。人类的行为都是在某种动机的驱使下,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的有目的的活动。在当今不断变革的时代,员工会带着各种各样的需求和期望去工作,员工的激励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学者研究显示:只有37%的员工认为他们的老板懂得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1]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意志行动往往发端于人的某种需要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在驱动力,即动机。具体来说,人受到刺激时产生了需要,当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会使个体处于紧张状态,由此产生寻求目标以满足需要的驱动力,进而激发了动机。因此,有关激励问题的探究也往往从需要入手,这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途径。

(二)激励理论的分类

1.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对激励问题进行研究的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将人的需要作为激励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研究对象,揭示构成激励内容的需要和各自的作用,以及各种需要间的顺序等问题。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以及奥德费的ERG理论。

2.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需要未满足这一过程出发对激励问题进行研究的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弗罗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以及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3.状态型激励理论

状态型激励理论是从行为后果的状态出发对激励问题进行研究的理论。状态型激励理论揭示了需要的满足状态(即公平与不公平)与满足状态的后果(挫折)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提出如何消除或减少不公平与挫折的消极影响的措施。状态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多拉德的挫折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