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群体的形成与功能
一、正式群体的形成
正式群体是为了实现组织赋予的任务而建立的。它在组织法规或组织系统中,有明确的组织地位、权责关系及职责范围。按其延续的时间长短,可划分为长久性正式群体和暂时性正式群体。
二、非正式群体的形成
(一)心理因素
这是非正式群体形成的首要因素。
(1)价值观念一致。价值观一致的人,往往有着共同的理想,有相似的生活目标,对事物有着共同的看法,从而形成非正式群体。
(2)兴趣与爱好一致。共同的兴趣、爱好易于产生共同的语言,从而形成非正式群体。
(3)性格、脾气相近与互补。性格、脾气的相近与互补易于产生融洽、和谐的感情关系,从而形成非正式群体。
(二)环境因素
(1)工作与生活方式。共同的工作、生活使人们有更多的接触与交流的机会,思想感情易于接近,从而形成非正式群体。
(2)共同的利害关系。各方面条件相接近的人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相互同情,思想感情也较接近,从而形成非正式群体。
(3)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及历史关系的影响。由于彼此亲缘、地缘的相近使得人们能够在工作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从而形成非正式群体。
三、正式群体的功能
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有组织、有领导、有规则、有共同目标、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人群集合体。群体有利于协调和处理好团体内部的人际关系,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群体成员的心理平衡,有效地发挥组织的力量,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率与效益。
(一)完成组织任务
群体完成组织所赋予的特定工作任务,以此来实现组织的目标,这是正式群体的最主要的功能。组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需要分工合作,分级、分层地划分若干部门和单位,各部门和单位执行各自的职责,完成各自的任务与目标,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群体在各部之间起联络作用。
(二)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群体对其成员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满足其心理需要。群体能够满足成员的多种需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获得安全感。个人为了免于孤独和恐惧,成为组织的一员,以获得安全感。
(2)满足社交的需要。个人在群体中保持与周围人的关系,以获得支持和友情。
(3)满足自尊的需要。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可使成员获得自尊的需要。
(4)满足自我确认的需要。个人可以通过参加群体确认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5)增强自信心。个人可以通过在群体中与他人交换意见,达成一致,增强自信心。
(6)增强力量感。群体可以在应对某种威胁时,增强个人的力量感。
(7)其他方面。群体还可以满足个人如信息沟通、收集资料等个人方面的需要。
(三)协调人群关系
群体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协调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实现群体的目标。
(四)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
群体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观念和行为。
管理心理学家认为,在正式群体的功能中如能同时达到完成组织任务和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这两个目标,即可称为高效率的群体。一个高效率的群体通常具有以下特征:成员之间具有良好的沟通联系;成员之间有高度的影响力和交互作用;共同参与制定政策;群体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较高;群体成员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群体成员办事认真、快捷。
四、非正式群体的功能(一)群体对组织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之一是信息传递快,沟通灵敏,管理者可以通过它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改进工作。某些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趣味相投、感情融洽、关系密切、凝聚力较强,可以把群体成员团结起来。其对组织起着重要的维持作用。不仅如此,某些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的工作任务也有积极作用,其对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也是有效的。
1.促进作用
当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正式群体的目标相一致时,非正式群体会成为正式群体完成组织目标的辅助力量,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促进作用;当非正式群体的成员结构与正式群体的成员结构相一致时,即正式群体的成员同时又是非正式群体的成员,正式群体的领导人同时又是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则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促进作用。当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取向和群体行为规范趋向于积极、进取、团结、奋斗时,则会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促进作用。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对组织的发展完全起促进作用;而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当其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时,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促进作用。
2.阻碍作用
当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不一致时,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阻碍作用;当非正式群体的成员结构与正式群体的成员结构不一致时,尤其是正式群体的领导人失去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信任时,会阻碍正式群体工作的开展;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取向和群体行为规范趋向于江湖义气或寻求不正当刺激时,会影响到正式群体的工作效率,进而成为组织目标实现的阻力。
(二)群体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群体是组织与个人之间联系的桥梁。它具有融洽人际关系,满足群体成员的合理需要,形成相互激励、相互竞争的有利环境,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作用。具体来说群体对个人心理的影响有如下方面。
1.满足其成员心理上和感情上的需要
管理心理学家们认为群体可以满足其成员的下列心理需求:群体可能使个体免于孤独、恐惧,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在群体中,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可以取得个人难以取得的成就,受到他人的尊敬,从而满足成员的成就和自尊的需要;另外在群体中可以增强凝聚力,共同对付外界的威胁。
2.对其成员的控制作用
作为非正式群体的一员,必须遵守群体的一些不成文规范,这种规范的约束力,对成员起着控制作用。
3.对其成员的改造作用
在非正式群体中,群体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对其成员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改造成员的作用。
4.对其成员的激励作用
群体引入竞争机制,能促进成员之间相互竞争与相互激励。群体是个体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如果群体本身缺乏活力,成员之间搞绝对平均主义,那就缺乏激励的作用。群体的竞争机制不仅本身具有强大的激励力量,而且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往、意见沟通,能及时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增强个人自信心,激发每个成员奋发向上的精神。
5.群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群体能使自己和其他成员保持友谊和紧密联系,心理协调,增强归属感。当群体取得成就和荣誉时,并伴随有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当群体受到外界压力和威胁时,群体成员团结更紧密,能产生一致对外的动力。这是一种巨大的感情的动力。群体内各个成员对一些重大的事件与原则问题,都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这就是群体的认同感(也称共识心理)。群体的认同感往往会相互影响,尤其是个人情绪焦虑不安或对外界情况不明时,群体其他成员的认同感对其影响更大,这是认知的作用。
6.群体对个人能产生强大的支持力量
当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符合群体规范,就会得到群体的支持、赞许与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行为。群体对个人能起到支持作用,取决于下列条件:一方面,该群体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地位和威信,对群体成员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个人热爱自己的群体,希望得到群体的支持与鼓励。
7.群体能融洽并协调人际关系
群体能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因而能促进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群体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了解、使彼此关系融洽等。当群体内部出现某种隔阂或矛盾时,可以利用群体的力量,作好协调、促进、转化工作。
(三)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群体对个人心理的影响着重表现在行为上,也落实在人的行为上。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
1.社会助长作用
即由于群体的其他成员在场,消除了单调情境,激发了个人的工作动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对简单熟练的工作,或对具有外向型性格的人来说,会产生更强的社会助长作用。例如,与别人一起从事简单的机械性的工作或受别人赞许,就会产生助长作用。社会助长作用的机制,主要是由于别人在场,能唤起竞争意识和被评价意识,使自己感到有竞争的压力,从而增强行为的动力。
2.社会标准化倾向
人们在单独情境下个体差异很大,而在群体中有行为的常模和群体规范的制约及影响,且个体行为差异明显变小,使人们对事物有大体一致的看法,同时有意识地趋向同一标准或规范的心理行为倾向,称为社会标准化倾向。
3.社会顾虑倾向
即指个人在大众面前受到约束,其行为表现拘谨、踌躇,反应迟钝。这种倾向在性格内向的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没有把握或难度较大的工作任务面前,也常有这种情形。
4.从众行为倾向
这是指个人在群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团体的“压力”,而在意见判断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在团体(或多数人)的“压力”与暗示下,容易使人产生从众行为。从众行为产生的具体原因是:(1)可能把大多数人的错误判断看成正确的,因而从众;(2)个体缺乏自信心,随声附和以求心安;(3)相信自己判断正确,而不敢标新立异,因怕人讽刺而随声附和;(4)受情境因素影响而从众;(5)个性特征的影响,一般依赖型的人从众行为较明显,独立性强的人,从众行为不太明显。
从众行为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其积极作用是:有利于改变个人错误观点与行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其消极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1)容易使人出现人云亦云现象,易埋没人的创造性;(2)易出现表面一致,貌合神离的局面;(3)易产生小团体意识,随声附和的错误决策。
五、群体内相互作用过程的心理分析
早期,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群体动力学”理论。他用场理论和力学概念,说明团体成员之间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认为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总和,而是超越了总和。群体对个体能产生巨大影响,个体在群体中会表现出不同于在个体单独环境中的行为反应效果。他还认为,人们结成的团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之中。正确分析群体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是群体动力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继勒温之后,很多学者对群体相互作用进行过研究。贝尔斯(R.F.Bales)1950年提出了分析群体成员相互关系的方法。他在对一个群体的决策过程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在一个没有领导人的团体活动中,群体成员相互作用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团体成员对工作任务的行为;一类是群体成员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这些行为有时起正的、促进作用,有时起负的、促退作用。
贝尔斯应用相互作用分析法,发现在群体中发言最多的两种人,他们各自所起的作用有显著的差异。一种人的发言内容属于提出建议、意见、情报等工作任务方面的内容,这种人发挥着团体任务专家的作用;另一种人是人际关系的专家,他所作出的相互作用较多的属于表明赞同、关心成员的需要,协调成员的关系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尽管某个人能起两种作用,但有时两种作用分别由两个人承担,这样团体的功能会更有效。为此我们可以一个人着重抓工作,另一个人着重抓人际关系,这样可能使群体不断地稳步前进。贝尔斯的发现为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些有关作业组合内意见交往的形式、成员的作用和地位的系统见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