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促进就业问题

促进就业问题

时间:2023-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促进就业问题(一)我国就业问题的基本形势在2008年以前的若干年中,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和劳动力供给速度减缓的双重影响,我国就业形势良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甚至许多地方遭遇劳动力短缺。(二)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要完善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健全失业监测预警制度,开展就业需求预测。

一、促进就业问题

(一)我国就业问题的基本形势

在2008年以前的若干年中,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和劳动力供给速度减缓的双重影响,我国就业形势良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甚至许多地方遭遇劳动力短缺。但是,当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以后,我国的就业局面就发生了变化,其主要表现为:就业增长减速,失业率有所提高。2010年,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资料,我国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为全年目标 900万人的13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4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5万人。年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l%,比上年底降低0.2个百分点。从整体看我国2010年的就业大致恢复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是,由于下列原因,我国目前和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还是相当严峻的: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口1000多万;第二,世界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期,相当一部分传统产业不可避免地面临新兴产业的挑战,而处于经济发展前列的大量的现代产业,对于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是很有限的;第三,从整体产业结构看,我国目前一、三产业的发展滞后,同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本身也会排挤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第四,由于教育的滞后和与经济建设需求的脱节,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导致了我国大量存在的劳动人口,并不是适合就业需求的劳动人口。

(二)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首先,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其次,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实现市场主导、政府促进和创业推动相结合的新的就业模式;再次,要完善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第四,要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场地安排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促进各类群体创业带动就业;第五,要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第六,鼓励开展对外劳务合作,面向世界扩大就业渠道。同时,要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全国联网,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要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要加强创业培训,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员纳入培训范围。要完善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健全失业监测预警制度,开展就业需求预测。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