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
陆意琴 王章明 王 毅
前 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我国实体企业在融入全球贸易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风险,特别是由价格变动引起的风险。而企业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对冲,是防范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2008年以后,国内期货市场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市场功能逐步发挥,一些较为成熟的品种价格已经成为国内外贸易的重要定价参考,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相关产业链企业也日益认识到期货市场的重要性,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管理风险的企业稳步增加。宁波作为重要的外向型经济港口城市,众多生产、贸易、加工企业都处于大宗商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当中,迫切要求从培育经济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正确认识和科学利用期货等现代金融工具,进一步提升广大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做优做强,确保当地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一、宁波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必要性
(一)宁波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现状
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期货市场商品期货产品结构逐步完善,市场规模稳步扩大,至今,国内已上市的交易品种有27个,覆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和化工等诸多产业领域,商品期货交易量已连续两年全球排名第一,中国期货市场正处于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具备了在更高层次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2008年以前,在我市运用期货平台进行套期保值的企业还不多,市场的功能发挥还不够充分,宁波的多数企业一方面在关注着期货价格的变化;另一方面又畏惧期货市场中存在的风险,总体参与度不高。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期货市场的功能作用得到了各界认可,宁波的期货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为我市的产业企业进行套期保值,规避市场价格变动风险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2009年至2011年辖区代理交易额分别高达2. 06万亿元、3. 94万亿元和2. 63万亿元,保证金约30亿元,企业参与期货市场进入一个快速扩张时期,宁波辖区内的一大批优秀企业:如金田铜业、康强电子、维科精华等已经成功地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正在关注并参与期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认知度不断增强,但与宁波市企业总量相比投资者仍显偏少且结构不平衡,截止2011年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00余家(指年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11万余家(指年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其中仅有904家企业在辖区的28家期货经营机构中开立账户(不含在异地开立的账户),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218家增长315%,2011年约300家企业进行了套期保值,累计使用资金22亿元,规避风险2. 5亿元,并获得了近亿元的利润。但是目前宁波辖区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企业主要以较大型企业为主,这部分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组建了期货风险管理部门,有一整套人才培养机制以及风险管理制度。相对的宁波较多的中小型企业,则对于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认识还不够,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参与度还较低,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市场风险,影响了宁波当地实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宁波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宁波一批大型企业逐步参与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影响因素,使产业企业走进期货市场。
1.贸易的全球化
自2001年中国加入了W TO以来,对整个国内经济产生了直接影响,首先是贸易壁垒的逐步消除和市场范围的逐步扩大,经济格局也发生重大调整。经济全球化集中体现生产全球化、市场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随着全球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日益扩大,我国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也在不断提高。而宁波作为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外向性经济体现更是明显,2010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6. 3亿吨,跃居世界首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15万标箱,世界排名第六。在全球化贸易的趋势下,我市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各种进出口货物的价格将与国际接轨,企业的定价权将大大削弱,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中,企业要长期稳定的发展,做好价格波动风险的规避显得非常必要。
2.商品价格波动剧烈
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因素很多,比如美元汇率、地缘政治、经济周期、大型金融机构的价格操纵等。2008年7月中旬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投资者对未来美国经济预期也发生根本逆转,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开始突显,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欧洲、亚洲制造业的收缩和美国消费需求的下滑将导致全球能源、金属、粮食需求大幅下降。其中铜价格由原来的70000元/吨跌到22500元/吨,其他大宗商品均出现大幅下跌,而之后的一年又大幅上涨,基本涨回原来的水平。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势必会对相关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如没有相应的对冲操作,企业将蒙受巨大损失。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状况与价格的波动息息相关,参与期货进行风险规避将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盈利,这是我市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主要动因之一。
3.期货市场功能作用的日益完善
期货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衍生产品,其具有的发现价格、套期保值、分散风险功能,对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有重要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在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进一步体现:一是主要大宗商品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完善,一些产品的期货价格已开始成为现货贸易谈判的定价基准,一些成熟期货品种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显现。二是品种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国内四大交易所加快了期货新品种的上市力度,如钢材、PVC、股指期货、焦炭等品种上市后迅速在各自的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期货新品种的逐步发展成熟使得期货市场逐渐掌握了定价话语权,为整个市场提供了一个公平公开的参考价格,逐步改变了一些中小企业的弱势地位。三是指导实体企业改善了经营管理。期货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风险、库存管理以及生产销售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逐步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不断增强了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尤其是在指导现货生产、消费和流通,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和促进现货市场流通秩序建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宁波企业对期货市场认识逐步深化
近年来出现的商品大牛市和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价格剧烈波动,使我市的很多实体企业尝到了苦头,也大大增强了其自身的风险意识和对期货这一价格避险工具的认识和重视。宁波地区经济是以制造业为主,块状经济为特色,对于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的剧烈变动十分敏感,如果这些产业企业能够充分利用销售渠道、现货市场信息、资金、团队等优势,通过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锁定企业风险,就能保持生产经营平稳健康运行。
(三)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趋势性分析
1.大宗商品价格波幅扩大,将刺激更多的企业参与期货市场
经济全球化背后的金融全球化背景,已使得传统的商品贸易模式和定价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发展和运用金融衍生产品为实体经济服务是大势所趋,目前,绝大多数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参考期货市场价格,由于我国期货市场仍处发展期,缺乏国际期价影响力,造成资源进口大国却无定价发言权。而少数国际基金在运用期货市场赚取利润的同时,又大大增加了期货市场的投机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给中国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无论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大宗商品大幅上涨阶段,或是在其后的暴跌阶段,中国企业都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下一步国内如推出境外期货业务后,众多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势必会积极投入国际期货市场,发挥现货与资金优势,去影响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甚至是取得一定的定价权。
2.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进一步提升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要“积极稳妥发展期货市场”,表达了中央政府对期货市场的认同并对期货市场寄予厚望。“十二五”规划纲要又提出了“推进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目标要求。与前几个五年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期货市场发展的态度更加积极。近年来,随着规范市场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给予了市场参与者制度上的保障,市场参与主体对于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也有了正确客观的认识,更加理性地参与到市场中,使得期货市场的功能在服务实体企业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得到进一步发挥。目前我国的期货市场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正处在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实现实体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如何根据期货市场反映出来的价格,用市场的方式对经济实施调控,更有针对性地对经济、产业和区域经济实施结构调整,正日益被政府重视,也是现货企业的迫切要求。期货市场未来发展的目标也正是为现货企业服务,为产业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完善企业进入期货市场的每一个流程正是未来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
3.宁波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广泛度
宁波的产业结构中工业占比很大,目前已高达60%,因此对大宗商品原材料的需求数量巨大。2010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改善,全市规模以下工业经济运行保持了恢复性增长,但同时依然面临着种种考验,特别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宁波主要的制造业为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石化产业,这些产业对原材料的价格波动相当敏感,“过山车”式的价格波动令企业陷入被动,这也是去年大量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大宗商品期货合约能优化相关产业链,因此可以说期货在相关产业链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起到稳定器与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企业参与其中,无论目的是价格跟踪、套期保值还是获得一定的定价权,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重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也因此将获得更多机遇与发展。面对此轮经济调整,企业一方面要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将规避价格风险列入企业日常经营当中,能使企业化被动为主动,稳定渡过此轮经济转型的浪潮。
总而言之,企业产品期货化后,更多的市场主体介入到商品博弈之中,价格波动更加剧烈,企业经营风险随之加大,如何实现稳定经营成为企业生存之道,在此环境下企业必然寻求突破,改变传统经营机制,借助期货市场这个工具来更好地发现价格以及做好企业的套期保值工作,规避价格波动风险,锁定产品利润,平滑企业增长曲线,因此随着企业对期货市场功能作用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必然会加入到期货市场中来。同时,一些大型企业或者是众多企业和机构形成的定价中心,它们也会依托良好的现货基础和资金支持,通过期货市场上的操作来影响价格走势,争取一定的区域性定价权,以此提高企业的利润。
二、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方式和制约性分析
(一)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实现风险规避的方式
对于企业而言,不管是生产商、加工商和贸易商等,如果能恰当运用期货这一套期保值工具,做好风险防范,将有助于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期货市场发展时间较长,企业利用期货期权等套保工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敞口的做法是普遍而且较成熟。相比较而言,国内企业总体上风险管理的意识较弱,很多企业不能恰当运用期货这类金融衍生品工具,甚至并不了解期货的套保功能。尽管如此,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成功地运用期货工具来规避风险,使企业经营更加稳定,利润曲线更平滑。以下为各类企业的操作方法。
1.生产型企业
(1)生产型企业的经营风险。一般而言,一旦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防范和对冲工作,生产型企业将会暴露在严重的风险敞口之下。例如:在遇到价格周期性下跌时,“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充斥市场,造成产品需求减速,库存积压严重,生产利润大幅减少,甚至不得不限产或停产。
(2)主要采取的保值策略。套期保值是防范风险的重要工具。期货价格为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指导,通过参与套期保值,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提前卖出产品,及时锁定生产利润,获得稳定收益。企业可以不必过分担忧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其作用主要在于规避未来现货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
实例:宁波某大型石化生产企业,是一家专业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的现代化大型企业。成立于2003年,现被列入宁波市重点扶持的百亿工程。现有员工500余人,产能达到13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近90亿元,迄今已拥有资产近60个亿。
2008年年初,国内PTA价格不断创出历史新高,7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但由于中国与印度需求旺盛,危机并没有立刻显现出来,企业盈利状况仍旧良好,出于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该企业还是在PTA价格9500 元/吨较高位时,使用保证金6000万元进行了卖出套期保值,控制风险敞口,锁定产品利润,最终在金融危机到来时因PTA价格的急速下跌平仓获利1亿元,弥补了现货方面的损失。
2.加工企业
(1)加工企业的经营风险。①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将会对产成品的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采购环节中,原材料的质量、价格、货款、单位信用、交货时间、地点等方面都可能存在风险。如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买入套期保值操作,可以有效地回避在该环节中上述一系列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而锁定企业的加工利润。②当价格不断攀升,企业维持正常库存量所需要的资金也在同步增加,加工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成本压力。利用期货市场就可以把以往的“现货库存”转换为“期货虚拟库存”,一方面利用期货的保证金杠杆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期货虚拟库存”不占企业的实际库容,也为企业省去大量财务费用。
(2)主要采取的策略。①在未与原料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前,对未来所需原材料可以预先在期货市场进行买入套期保值,以后找到原料供应商,可将相应原材料保值头寸平仓;如果期货合约到期时仍未找到原料供应商,可以在交易所进行买入实物交割,保证货源。②如已找到原材料供应商,但签订的远期合约是开口价,为防止未来价格上涨,同样需要进行买入套期保值。③如已找到原材料供应商,并签订了远期合约,而且已经确定了价格,此时由于已经消除了未来价格的不确定性,可以不进行期货交易。
加工企业的产品价格相对固定,而原材料价格则是浮动的,锁定原料的成本、稳定加工利润是企业保值的主要目的。
实例:宁波市内某知名棉纺企业,主要从事色纺纱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营产品包括纯棉色纺纱、混纺色纺纱等,年生产能力接近100万锭。对于这样的一家大型纺纱企业来说,对成本进行风险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2010年8月,受中国因素和国外机构炒作等影响,棉花价格出现了一波大行情,创出历史新高。而此时正是棉花传统的收购时间段,该企业在采购前对未来的原材料棉花进行了买入套期保值,使用资金2000万买入持仓2000手,当棉花价格从17000元/吨上涨到33000元/吨时,其异常的走势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于是,该企业及时止盈锁定盈利,在这次套期保值操作过程中,该企业动用2000万元的保证金,获得了1. 2亿元的盈利。
在现货方面,企业的采购仍然按计划进行,以期货市场的保值盈利弥补了采购成本的增加,确保了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贸易类企业
(1)贸易类企业的价格波动风险。①贸易企业一般都是轻资产企业,实体资产较少,向银行贷款缺乏有效地抵押担保物;而库存质押由于存在存货贬值的可能性,对银行和企业都有相当风险。②贸易企业的盈利模式单一,基本是“低买高卖”赚取差价。在市场高涨现货价格上升时,贸易商会有不少的获利机会,而一旦市场周期性下滑,贸易商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2)主要采用的套保策略。期货交易的价格发现功能将逐步改变一般市场的制造商定价机制。贸易企业能够有效地把握市场中的价格走势,并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对冲”操作,转移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实现锁定成本和稳定收益的目的。对处于流通销售领域的贸易企业来说,可以综合使用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来规避价格风险。
实例:宁波市某化学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经营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及特殊专用化学品为核心业务的公司。它是亚太地区最大的镍分销商,Vale Inco和Norilsk全球最大的代理商,是华东、华南地区最主要的氰化物、金属盐类、镍铜金属产品和电镀材料供应商,对铜、锌等有色金属品种有套期保值需求。
2008年9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该公司根据当时形势及时调整之前的扩张思路,将700余吨锌现货进行质押作为开仓保证金,有效地利用期货市场对铜、锌等现货库存进行了卖出套期保值操作,很好地规避了国庆之后的库存贬值风险,最终实现期货账户利润近3000万元。
该企业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锁定了库存成本。虽然在现货上出现了亏损,但在期货上的盈利足以弥补其损失。
(二)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制约性分析
目前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制约因素既有认识上的,也有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因素,还有一些是具体僺作上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对期货市场功能认识程度的制约
目前大多产业企业对期货市场功能作用的认识还不到位,主要是:
(1)概念不清,错看套保。对于许多现货企业来说,期货这种衍生品或者说远期货物定价体制仍然比较陌生,很多企业都认为期货市场只是一个投机于价格涨跌的市场,是一个风险度极高、类似赌博的工具,对期货有着深深的抵触心理,从而也阻碍了期现两个市场之间的有效沟通。
(2)本质不明,受梏于逐利泥沼。有些企业参与期货往往最关心的是能否通过套期保值操作获取高额盈利,当得知套保只是为了规避风险而不能大幅提高企业利润时,则对于这种操作的兴趣骤减,相反在提及看涨看跌的投机策略时,则有不少现货商积极参与。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企业对套期保值的本质认识不透,也是受高额收益的假想驱动造成。
(3)期现有别,定价模式有待探索。很多企业将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完全混为一谈。当看到期货某个合约上涨的时候,他们认为现货也该涨,于是报价上升,完全没有顾及下游订单的购买能力和实际情况。期货价格是反映商品未来供求关系的价格,而现货价格反映的是当前商品供求市场平衡状况的价格,两者之间从理论上来说存在价差,主要包括商品的仓储费用和资金占用的利息等。企业在利用期货价格进行现货贸易时不但要考虑到这其中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利用期货价格找到决定自身现货贸易价格的方法途径,让期货价格真正来指导现货贸易行为,让期货市场真正体现价格发现的功能。
2.企业管理制度的制约
(1)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分割。我国国有企业在期货市场上的收益和损失独立结算,不与现货经营挂钩,一旦期货交易亏损,负责期货交易的部门须承担全部责任,导致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2)企业的套保制度不完善,内控不力。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套期保值制度,常出现一人兼数岗的现象,以至于目标定位和风险控制不到位,偏离了套期保值的本意。
3.政策规定的制约因素
(1)开展境外期货经纪业务的限制。为防止境外期货投机或欺诈,我国一直以来严禁期货公司从事境外期货经纪业务。目前国内的现货企业对利用境外期货套期保值的需求很大,但国内期货公司不能承担境外期货经纪业务,于是部分国有企业直接在境外的金融机构平台上进行衍生品交易,导致因头寸数据泄露而惨遭国际对冲基金围猎。
(2)套期保值审批手续较为繁杂。有套保需求的企业在提出套保申请时,除了提供相关资质证明外,还要明确选定参与套保的合约。在进入套保操作时,必须“按标准的交易部位和额度建仓”。合约的流动性以及换月的问题使得企业需要通过移仓展期,来继续实施套保,且需要再次申请额度,同时需多承担一份建仓费用。
(3)持仓限额制度增加了企业套保成本。随着交割月份的临近,部分套保企业不得不减少对其部分头寸进行换月操作,以遵守交易所的限制制度。因此,持仓限额制度除了增加这部分企业的手续费成本,还会增加企业的换月风险,影响了套保效率。
(4)信贷资金参与期货交易的限制,也影响了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主动性。
4.人才的制约
企业的套期保值业务,既是一项金融衍生品的工具运用,又与现货市场关系密切,因此,急需金融知识与产业背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市期货从业人员仅300余人,具有期货操作经历的金融专业人才非常短缺,期现复合型人才更是一将难求。人才的短缺制约了产业企业了解、参与期货市场的意愿。
除了上述制约外,企业在开展期货业务时还将面临着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等情况,企业也需认真去面对。
三、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的策略与途径
(一)充分提高认识
近年来,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过山车般地暴涨暴跌,令不少企业感受到切肤之痛,部分企业甚至遭遇了灭顶之灾。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在融入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还需要培育以套期保值为代表的现代风险管理理念,开辟企业风险管理新境界。
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就是通过现货与期货两种市场、两种交易的特殊组合,形成两种市场两项交易(或投资)之间的盈亏相互对冲结构,使价格风险对于企业生产成本或销售利润的影响处于可控限度。套期保值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套期保值为企业生产国际化提供了风险控制和对冲机制,成为企业实施全新商业模式和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支点。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价格波动日趋国际化和同步化,企业可以科学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有效掌控或顺应国际市场价格变化,保护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这对于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新的意义。
因此,企业界需要对期货市场进行再认识,把期货市场作为风险管理的一项有效工具来认识和运用。
(二)确定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
不同的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程度不同、人才结构不同、产业背景不同,其参与期货市场的程度会不同,进入市场的目标设定也不同。有的企业为密切关注,进入市场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期货市场价格趋势,从而进一步指导现货的生产;有的企业为浅度参与,主要是根据订单的多少,有选择性地进行部分套期保值或完全套期保值;有的企业为深度参与,其进入市场的动因就是为了取得市场的定价权。
企业进入市场前首先要明确的是,在进行套保前,需要面对的是现货价格波动的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后,并不是没有风险,而是仍要面对基差(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年度生产(销售)计划,结合企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保证财务安全的前提下,分析所要面对的风险,综合制定套期保值方案。如:对于库存的风险控制,企业一方面担心已有库存价格下跌,另一方面又担心没有库存价格上涨使得利润空间被压缩,这时就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对已有库存进行卖出保值,没有库存时则进行买入套保,锁定进货成本。
总之,不同的企业,其经营模式、规模和管理方式等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企业在参与期货市场之前就要根据自身特点,相应地确定合适的目标,才能达到风险管理的目标。
(三)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的规则与制度
对于企业而言,进入期货市场,运用套期保值工具并非简单的投资操作,而是一项系统化的管理工作。企业只有明确目标、设计制度、构建组织、完善运作流程,并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估,防止风险出现,使套期保值作用的有效发挥,才能实现自己参与期货套期保值的初衷。其中关键内容如下。
1.目标与定位
企业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在制度设计、组织构建、运作流程和绩效评估有较完善的内控体系建设。
2.制度设计
制定完备的期货业务制度,互相制约,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保障期货业务的正常运行。主要涵盖:内控制度、财务管理、业务运作、风险管理。解决企业在期货业务中人员间制衡,业务决策和执行,资金管控等方面的问题。
3.组织设置
完善的内部组织架构应包括:期货业务中的决策部门、执行部门、监控部门和考核部门四个环节,从而实现有效内控。
4.运作流程
一个完整的套期保值流程通常由决策流程和执行流程构成,在整个过程中从会计的视角忠实地记录套期保值操作过程,时刻将风险监控贯穿整个流程中,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5.绩效评估
建立科学的期货绩效考核体系,应从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出发,将期货、现货两个市场结合起来进行统一考核。套期保值的效果不能片面地将期货账面的盈亏去评价。既然是套期保值,期货账面必定有盈有亏,必须严格遵守套期保值中“期货盈(亏),现货亏(盈)”的原则,不能依据单方面的盈亏作为考核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对套期保值的效果作出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
(四)注重引进和培养企业风险管理人才
我国期货行业人才匮乏,急需全方位、多样化、多层次引进和培养人才,在盘活人才存量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建立更宽泛、更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1.加强期货团队建设
企业套期保值业务相对比较复杂,不仅需要金融人才,也需要产业背景人才;不仅需要决策人才,也需要具体操作人才。因此该项业务应该是一个团队运作的概念,要有决策、执行、分析和风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组成。因此,对期货人才的引进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跳出期货圈子吸纳人才;二是跳出国内圈子引进期货人才。
2.加强人才培养
企业应该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订培训方案,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一是送出去培训领军人才。选拔有潜质的人员,去国内知名大学深造。二是请进来培训从业人员。制订培训计划,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开展培训。三是与高等院校或期货公司、交易所合作。推动高校设立期货专业,并在相关专业开设期货课程或到期货公司、交易所进行实践锻炼。四是企业内部培训,在工作中培养锻炼。五是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重业绩、重能力的人才绩效评价体系和程序化、规范化的考核制度,并设置相匹配的薪酬与晋级激励制度。
四、支持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紧密合作
目前宁波地区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规模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来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这不仅对企业经营本身有促进作用,对宁波地区的相关产业与经济发展也起到优化与稳定的作用。而相较于企业,期货公司的专业水平更有优势,政府部门可以牵线搭桥,为实体企业与期货公司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将期货公司研究部门的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当地企业经营决策的参考依据。
(二)加大正面宣传
国内期货行业发展了20多年,目前正处在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但是在知识普及方面,相比较传统金融产品来说仍然有差距。许多人对于期货的功能和作用并不熟知,仍存在许多误区,有的甚至将期货市场理解为纯粹的投机场所。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部门可以做更多的正面宣传,鼓励更多的企业去了解和参与期货市场,将有助于当地实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调整税收政策
目前宁波的很多企业进入期货市场的目的就是通过套期保值进行规避风险,结果是企业通过套保弥补了现货上的亏损,但是却额外承受了相关税收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了套期保值的效果,这些无疑会打击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因此,如果政府能够针对不同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的不同情况,评价企业立足自身经营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实际程度和操作效果,给予在营业税、所得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或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企业。
(四)建立交割仓库
目前宁波已经有几家交割仓库,如:宁波九龙仓仓储有限公司的有色金属交割仓、高新货柜有限公司的精对苯二甲酸(PTA)期货交割仓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基准指定交割仓等。但从整体来看仓库的数量和容量都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许多企业由于考虑到交割时仓库不在本地的因素没有进入交割,影响了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如果政府能够在建库用地、交通便利等方面给予一定便利,以此推动宁波交割仓库的建设发展,也将有助于企业积极参与到期货中来,获取市场的综合资源利益。
(五)支持企业融资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流动资金不足,库存、在制品、途中产品等占用的大量资金使得企业可能处于流动资金不足的困境,这种资金不足的风险在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更加明显,受此影响即便企业有意参与期货市场也没有充裕的资金。因此,让企业有较充足的流动性也是关键环节,政府可以支持企业向银行抵押融资,将此资金作为套期保值的专项资金,另外配合期货公司的监管,这样不仅对企业有利,也能为整个地区的放贷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机会。
(六)加强人才培养
当前期货业发展面临人才瓶颈,与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二是从业人员队伍、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专业人才比较缺乏,从事投资咨询和研究分析岗位的人员只占到从业人员总数的7%左右,相比而言相当缺乏;三是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差距;四是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上不尽完善。为了能适应期货行业的迅猛发展,政府如果能够出台高校的期货专业和人才引进的鼓励政策,必将促进宁波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行业不断输入新鲜血液,让期货业更有活力与创造力,更好地服务当地实体企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五、小 结
国内期货市场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序到有序的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国的期货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期货市场,为我国企业的风险规避发挥了积极作用,宁波的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总体程度较好,认知程度相对较深,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如有的企业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陷入误区,导致出现不必要的损失;还有的企业缺少专业的团队和相应的评估机制等等。如能消除这些屏障,宁波企业在期货市场中将取得更大的收获。
从总体趋势来讲,目前国内正面临贸易全球化,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增大,促使宁波企业参与期货进行风险规避。期货市场逐渐成熟的市场功能日益完善,企业参与度也有很大提高,随着制度的完善和人才团队的建设,期货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继续拓宽、加深。这些都有助于增加企业的参与度,促使相关产业链更加稳定,资源分配更加合理。
对于企业而言利用好期货也需做足功课,首先充分提高认识,正确理解期货市场,有助于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风险管理目标。与此同时也要设置恰当的规则与制度,并加强人才的管理与培养,增强企业在期货领域的专业程度,使期货成为企业经营好现货业务的有力辅助工具。
作为国内的新兴事物,目前不管是企业、期货行业或是政府部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推广期货令期货在辖区内更加普及,推广创新业务,加强人才培养,解决企业实际需求,而这些都是系统性工程,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通过对期货行业的改进与发展,将来期货市场必将成为出色的金融平台,帮助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盈利,为相关品种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陆意琴系宁波证监局副局长;王章明系宁波证监局副局长,王毅系宁波证监会计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