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当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和组织规模急剧扩大,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管理理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除了行为科学理论得到长足发展以外,许多管理学者(包括社会学家、数学家、人类学家、计量学家等)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对管理学的见解,出现了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及其主要观点,在历史渊源和论述内容上互相影响,盘根错节。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将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1961年12月孔茨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由于当时各类科学家对管理理论的兴趣有了极大的增长,他们为了各种目的,标新立异,导致管理理论的丛林蔓生滋长。
他当时划分了六个主要学派:管理程序学派、经理论管理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管理学派、决策论管理学派、数量管理学派(也有称管理科学派)。1980年,孔茨又在《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指出经过这一段时间以后,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而且更加茂密,至少产生了11个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数学(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等。
一、管理程序学派
该学派的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同自己一起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着管理职能,但侧重点则因管理级别的不同而异。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该学派主张按管理职能建立一个作为研究管理问题的概念框架。法约尔被认为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二战”后,该学派的观点得到了很多学者和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的支持和接受。但由于对管理职能的分类有所不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孔茨和奥唐奈合著的《管理学》是战后这一学派的代表作。
管理程序学派认为,“管理”乃是由管理人员所实施的某些活动或作业之基本功能。这些基本功能的实施,构成了一定的程序,即组织、计划、领导、控制。此学派分析这个程序,为这个程序建立了观念上的体系。管理程序学派特别强调,在有组织的团体中,人是完成工作的主体,同时也着重目标的决定,并设法保证目标的达成。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茨(Koontz)。
二、社会合作学派
该学派认为,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物质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总的合作系统。
社会学是这个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最早从社会学角度系统研究管理问题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巴纳德,他的著作《经理的职能》对该学派有很大影响。
怀特·贝克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组织结合力”的概念,认为企业中的组织结合力包括职能规范系统、职位系统、沟通联络系统、奖惩制度和组织规程。
三、经理论管理学派
经理论管理学派又称经验论管理学派,它是在研究大企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以向大企业经理提供管理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的管理学派。这一学派中,有管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大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及其顾问等。该学派认为,传统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都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便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把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和理论化,但在更多情况下,提出实际的建议。主张通过分析经验(通常是一些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该学派认为,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就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以有助于学生和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者理解管理原理,并使之学会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有效的管理者》一书的作者,大企业的顾问,大学教授;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欧内斯特·戴尔(Ernest Dale),大公司的董事、大企业的顾问,著有《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纽曼(William H.Nawman),著有《经济管理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技术》等书;艾尔弗雷德·斯隆(Alfred P.Sloan Jr),曾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董事长。
(一)管理的性质
在管理性质方面,该学派认为“管理是对人进行管理的技巧,是一个特殊的、独特的活动和知识领域”。纽曼把管理定义为“把一个人群团体的努力朝某个共同的目标引导、领导和控制”。而且经理本身就是一个在他管理的具体领域中显示优秀才能的人。一个好的管理者就在于通过对人的管理使企业以最少的资源和人力耗费达到其目的。
德鲁克认为企业经理有两个别人无法代替的职责:①造就一个“生产的统一体”。经理好比一个乐队的指挥,既要考虑整体,又要顾及特殊。要克服企业弱点,使各种资源,特别是人力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各项工作协调进行。②在作出每一项决策和采取每项行动时,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协调起来。
(二)管理任务理论
德鲁克认为管理主要有三项任务。
1.取得经济效果。该学派认为,企业本身就是为取得经济效益而存在的。企业的经理人员在其每一项决策和活动中,都必须首先考虑经济效果。不论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怎样,作为经济机构的企业,都有提供利润的责任。追求和赚取利润只是企业一项限制因素和必需条件,同时企业又要创造顾客,顾客是企业的基础,正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社会才把资源交给企业使用。因此,企业应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基础上追求足够的利润。
2.使工作具有生产性,使工作人员有成就感。该理论认为,在企业的资本、人力、时间三类资源中,真正的资源是人力。企业通过使人力资源更有生产性来执行其工作。通过更有生产性的工作,可直接有助于企业的成长。而更困难的是要使工作适合人们,让人们取得成就。让人们有成就感,就必须注意人,不能把人看成物,要把人看成生物,了解人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的特质、能力与限制,并且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德鲁克认为,对人管理最大的困难在于“人们心理上的多重反应”。因此,管理绝不能忽视人的心理因素。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通过生产性的工作和有成就的职务去满足职工的各种正当要求。
3.妥善处理企业对社会的影响,承担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企业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每一机构都是社会的器官,都是为社会而存在的。企业的好坏不能由企业本身来评定,而要由对社会的功用来评定。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对顾客提供商品和服务。它一方面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和税收来源,另一方面又生产出废物、废水和废气,污染环境。在组织多元化的社会中,企业必须日益关心自己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与质量,关心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环境。
(三)管理技能的观点
该学派认为,管理是一项特殊的活动,就要求有特殊的技能。
1.有效决策技能。他们认为日本各机构所采取的协调一致的决策方式是有效决策,在决策中把注意力集中到确定要作的决策是关于什么事情,中心是确定问题和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集中在提供答案上;把注意力集中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上,而不是首先集中在“正确答案”上;决策是全体职工协商一致后并共同努力要实现的。
他们认为决策应坚持的原则是:①决策从假设开始,用事实来检验,没有不同意见之前不要作出决策。②行动的决策必须是行动的利益大于行动的成本和风险。③每个同决策有关的人都参加协商讨论,并建立相应的反馈制度。
2.信息联系技能。该学派认为,信息系统必须把重点放在能被接受者和发出者双方都知觉的东西上,放在他们共同的东西上。信息联系是组织成员之间的有机联系,应是组织的“风格”。
3.控制技能。首先要有规范的核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合理行为的自我控制。一个组织中成员的抱负和需要常常是通过组织的报酬和惩罚、激励和制裁来实现的,这便成为人们行为的依据和原因。核查制度必须同组织的控制相一致。
4.运用管理工具技能。该学派认为,管理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数学工具应用本身,而应该放在与企业经营环境有联系的、实实在在的、恰当的、一贯的、综合的基本假设和要求上。管理学家也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感兴趣的,且又容易被数学等工具检验的问题上,而应集中在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的领域和要完成的管理任务上。
5.比较研究法。该学派一般都主张用比较方法研究管理问题,而不是僵化地从一般原则出发。用比较方法研究各组织不同结构的“基本类似点”,从而得出一般的结论。
(四)经理角色的观点
20世纪70年代以明茨伯格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管理学者,从经理角色的角度对提高管理效率进行研究。他们认为一般经理在三个方面要担任十种角色,即人际关系方面要担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角色;在信息方面要担任信息接受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角色;在决策方面要担任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角色。经理的基本目标有:①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②规划并监督组织的业务活动。③负责组织的战略决策。④善于使用组织的人才。⑤组织与环境之间的联系。⑥负责组织机构的运行。
该观点认为,提高经理工作效率的途径有:①经常向下属传达信息。②权衡轻重,集中精力解决最重要、最敏感、最复杂的问题。③经理岗位职务的分解。④充分利用职能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负责。⑤规划未来。⑥结合行业类型、组织规模、环境因素影响,确定既定时期内经理角色中的重点角色。⑦全局的整体观点。⑧以身作则。⑨协调好组织内各种力量的关系。⑩学习科学管理的知识,与管理学家共事。
四、社会系统管理学派
从社会学的观点研究管理,把企业组织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做是一种协作的管理学派。其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美国的高级经理人员和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
(一)协作系统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意义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的系统”,而系统又有各种级别: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子系统是较低的系统,由许多系统组成的“社会”,则是一个高级的系统,企业处在这个高级系统中,受到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限制和约束,因此,经理人员面对限制和约束不能自由地行事,而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做出抉择。
巴纳德认为,一个组织必须搞好内部平衡和外部适应,组织概念中应包括投资者、借贷者、顾客和其他虽然没有包括在公司本身“成员”之中但对公司做出贡献的各种人员。其主要观点有:
1.组织中的人既是组织成员,又是有特性的人。作为组织成员,其行为应是理性的、客观的、非个性化的,而作为具有特性的人,其行为又是个性的、主观的、直觉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巴纳德反对古典理论关于权限是指管理人员发布命令的权利和引导职工服从命令的能力,权限具有被组织成员接受的特性。如果命令被下属接受或服从,权限也就不存在了。
2.动机。组织成员的行为是由其动机和需求决定的,组织必须为成员提供动力,使之能按照组织要求的方式履行其职责。同时指出,一个人的动机和需求不是永远不变的,在某种条件下所需要的,在另一种条件下也许就不需要了。所以,要通过条件的改变来影响人的动机。
3.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人应该有自由意志,但作为组织中的人,因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又不完全是自由的,在许多条件下,人是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所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提供恰当的刺激手段来诱导个人依组织所要求的方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4.效率和效力。巴纳德认为,职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需要用“效力”和“效率”原则来解决。当组织运行正常而取得成功时,它的目标就能实现,这时组织就是有“效力”的,否则就无效力。无效力组织就会崩溃瓦解。所以,效力是组织存在的必要条件。“效率”是指个人目标的实现程度,效率的尺度是组织生存的能力,即它为成员提供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的诱导,以使集体目标得以实现的能力。这样,就把组织的要求同个人的需要连接起来了。
(二)协作系统的基本要素理论
1.协作意愿。个人协作意愿意味着个人自我克制,交出对个人行为的控制权,即个人行为的非个性化。这就要求组织对个人行为进行支配,使个人行为成为对组织系统的贡献。对组织成员来说,协作的意愿就是个人由于协作而得到的“诱因”,同协作所做出的“牺牲”相比较后“诱因”的净效果;同时又是个人参加这一组织与其他组织两者相比较后“诱因”的净效果。就组织方面来说,为获得其成员协作的意愿,一方面为其成员提供金钱、威望、权利等各种客观上的刺激;另一方面是通过说服来影响成员的主观态度,包括培养其协作精神。
2.共同目标。共同目标是协作意愿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共同目标,成员就不知道他们应该怎样努力,能得到哪些满足。个人之所以对共同目标做出贡献,一般是因为他觉得实现了组织目标有助于实现个人目标。而且,组织目标只有被其成员接受,才能引导成员的协作活动。
3.信息联系。协作意愿和共同目标是通过信息而联系的,也只有通过信息,才能使组织发展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经理人员的三项职能理论
巴纳德认为,在一个正式组织中,经理人员的作用就是在一个信息联系系统中作为相互联系的中心,并对组织成员的协作活动进行协调,以使组织正常运转,实现共同目标。
1.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组织中各部门、各要素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目标必须予以规定并使之为组织成员所接受,而且使事情的运作有规范的程序,这就需要由经理人员来组织,其内容有:①设计信息联系系统路线图。②找到担任经理的合适人员。由于具备经理人员素质的人比较稀少,一般的,组织把经理人员数量维持到最低限度,而雇用较多的专业参谋人员协助经理工作。
2.招募和选择工作人员。经理应从组织成员那里挖掘潜力,获得必要的服务,这就要做好招募和选拔工作,以使组织具有协作系统的生命力。
3.规定组织的目标。为使目标规定得好,必须把权力和责任授予各个部门,使各个部门相互联系协调而共同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巴纳德认为,授权是一种决策,它包括追求的目的和手段。决策工作要有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寻找实现目标的战略因素,或者为制约因素;综合即将各要素、各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四)非正式组织理论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没有正式的组织机构,不具有正式组织的共同目标。非正式组织产生于同工作有关的联系,并形成一定的看法、习惯和准则。非正式组织常常为正式组织创造条件,并起着积极的影响。如就一些易于引起争论、不便于在正式渠道提出的事情,可以在其成员中交换意见;通过对协作意愿的协调,维持正式组织内部的团结;维护个人品德、自尊心,并抵制正式组织的不利影响以维持个人人格的感觉等。非正式组织也可能给正式组织带来不良的影响。
五、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者最常面临的问题是决策问题。决策简言之,是针对内外情势,决定所要达成的目标以及如何达成。因为决策为管理者最实际的工作,因此,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改进决策的品质及决策的时效。
决策论学派是当代具有较大影响的管理学派之一,它是从社会系统管理学派中分化出来的,它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内容,它的代表人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授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他长期讲授计算机和心理学等课程,还从事过经济计量学的研究。由于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他因此而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组织》、《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管理决策新科学》等。
(一)决策在管理中作用的理论
西蒙认为,组织就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他把管理分为纵向的和横向的,纵向的是从管理的顺序看,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横向的是指在执行上述各项管理工作中,都存在着合理决策的问题。同时,他又把决策看成是事关全局的事,他强调“上至国家高级领导,下至基层班组长,都要在他们的工作过程中进行决策”。他得出的结论是:决策是管理中最本质的东西,“管理就是决策”。
传统观点认为,决策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事,是用来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方针等重大问题的。西蒙等人认为,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确定目标,制订计划,选择方案,是经营目标及其计划决策;机构设计,生产单位,组织,权限分配,是组织决策;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在制品控制及控制手段的选择,是控制决策。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所以管理就是决策。
(二)科学决策的准则理论
西蒙认为,人们在对某事项进行决策之前,必须要弄明白决策的目标及衡量达到此目标的准则。用准则对决策的科学与否及其程度就能作出评判,也便于协调和控制决策的过程。准则可以用指标来反映。
西蒙提出了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古典决策中的“最优化”准则。西蒙认为“绝对的理性”即“最优化原则”要有三个前提:①决策者对可供选择的方案及其未来的后果要“无所不知”。②决策者要具有无限的估算能力。③决策者的脑中对各种可能的后果有一个“完全而一贯的优先顺序”。
对于决策者来说,由于能力、时间、经费、情报来源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具备这些前提。同时,他还指出最佳(最优)只有在纯数学和抽象的概念中存在,社会经济的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可行、满意或合理的求解。他认为,由于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优劣的评价标准不同,就很难找到最佳状态。他在中国讲学时曾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他说有人肚子饿了,在大片玉米地里掰玉米吃,如果此人抱着必须要找到最大的玉米吃的决心,则会有可能到饿死时还未找到。他还形象地说缝衣的妇女,只要针能容易地穿过去,谁也不会去找一根最尖的针。因此,他认为:人在决策时,不要坚持最理想的状态,只要有“足够好的”或“令人满意的”就好了。
(三)科学决策程序理论(阶段理论)
西蒙认为,决策是涉及多个方面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有其重要的活动,每个阶段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阶段循环的实际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决策的循环圈可能是大圈套小圈,小圈之中还有圈,有时还会发生逆转。
1.收集情报阶段。企业决策既要收集企业所处环境中有关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的情报并加以分析,也要收集和分析企业内部有关情报,为拟订和选择计划提供依据。这一阶段可称为情报活动阶段。
2.拟订计划阶段。以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目标,依据所收集的情报,拟订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这一阶段可称为设计活动阶段。设计可供选择的方案必须是多个,如果只拟订一个方案,就没有比较和选择的余地,也就谈不上“令人满意”。有经验的决策者常用以下的格言来提醒自己:“如果感到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很可能这条路就是不该走的。”
3.选定计划阶段。按决策目标要求,根据当时的实际状况和对未来的预测,从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案作为执行方案。这一阶段可称作抉择活动阶段。
选择方案要有合适的标准,归结起来要看方案的价值,即方案的作用、效果、益处和意义等。同时,选择的方法要科学,可以用经验判断,也可以用数学分析,或者二法兼用。
如果同时有两个以上的可取方案,或者没有单独一个方案能满足目标的要求,这时就要由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协商,集思广益,找出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4.评价计划阶段。这一阶段可称审查活动阶段。方案选定以后,为了防止在执行过程中受阻,回过头来检查以上三个阶段的活动,然后对选择的方案作出总评估。
(四)程序化与非程序化决策理论
西蒙把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即按既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决策。对于经常发生的需要决策的问题,往往可编制成固定的工作规则和程序,使其有章可循,凡遇到这一类问题,就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决策,如库存问题的决策就属于程序化决策。当问题的涉及面广,又是新发生的,非结构性的,或者问题极为重要而复杂,没有例行程序可以遵循,不是经常重复出现的,一般又是比较重要的活动,而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决策。决策的关键是寻求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例如,开辟新市场、开发新产品的决策就属于非程序性决策。
企业里大多数管理部门在其日常业务中所处理的问题一般是结构性、重复性的问题,因此,可以利用常规的、标准的工作程序或事先编制的专门的程序进行决策。近年来,由于数学模型的发展,更为进行这类决策提供了方便。但是非程序化决策方法的研究进展却比较缓慢,而这类决策方法是处于关键岗位的高层管理人员所极为关注的。
西蒙认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技术有较大的不同。程序化决策的制定要运用数学工具,诸如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整数规划、博弈论、排队论等,侧重于决策的数量分析。
非程序化决策遇到了非定量对象的困难,对这类问题西蒙认为应用探索式解决问题的思路,即运用模拟原理和方法,使计算机对非数学符号进行控制,以便使问题得到解决。
西蒙关于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技术如表2-2所示。
表2-2 决策技术类型
关于对决策问题的描述,也可用决策模型来表达。决策模型的基本结构为:
a=F(Ai,θi)
式中:a为价值,它是Ai,θi的函数;Ai为行动方案,把Ai作为变量看待,即为状态变量;θi为自然状态,把θi作为变量看待,即为状态变量。
自然状态即为客观条件,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称不可控因素,简称“状态”或“条件”。在多组自然状态中,每组必定出现一种状态,而且也只可能出现一种状态,不会是多种状态同时出现。
行动方案即为决策的策略,它是可控因素,决策者可按其标准选定某个行动方案。
(五)科学决策的信息联系、集分权理论
1.决策中的信息联系理论。西蒙把决策中信息联系定为“决策的前提,赖以从一个组织成员传递给另一个组织成员的任何过程”。他对信息传递的非正式渠道特别重视,而把权力机构的“正式网络”放在次要位置。他主张成立一个特别的“信息联系服务中心”,且要有一个好的信息系统。
2.决策与集分权的关系理论。西蒙认为,一个组织中集权和分权问题不能脱离决策过程而孤立存在。有关整个组织的决策,必须是集权的。而对组织内部各个过程决策来说,分权也是必需的。
六、管理科学学派(数量学派)
“二战”期间,运筹学的方法在组织和管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特别是军事后勤活动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英国国防部的“作业研究小组”,利用数量方法,以探求最佳之战略和战术,获得良好的效果。1940年,英国首次运用运筹学方法研究新研制成的雷达系统的设计问题,随后,美国也在国防部门使用运筹学方法,解决商船护航部署、侦察敌方潜艇、空中轰炸准确度等方面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后,管理科学的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线性规划、博弈论、统计决策论、系统分析、模拟等技术开始在企业得到广泛运用,因此产生了“数量学派”。
数量管理学派又称管理科学学派。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管理的目的。这一学派主要不是管理的理论原则,而是设法把已有的管理理论运用数学等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实践。如果管理工作、制定决策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那么就可以利用数学符号或关系式来描述;在研究和解决管理问题(其中包括决策)时,要着重强调合理性、定量分析和准确衡量。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E.S.Buffa)。他曾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研究院、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代表作是《现代生产管理》。
(一)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
管理科学学派的理论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实际上属于同一思想体系,但它又不是泰罗理论的简单延续,而是在他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达到了新的高度。管理科学理论有如下主要特点:
1.强调科学方法,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并在具有不同程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探索合理的决策。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他们将众多方案中的各种变数或因素加以数量化,利用数学工具建立数量模型研究各变数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一个用数量表示的最优化答案。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
2.注重经济技术方面,而不重视心理社会方面。各种可行的方案均是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例如成本、总收入和投资利润率等。
3.强调分析方法,广泛地使用电子计算机。应用多种学科交叉配合的方法,具体操作。重视应用模型化和定量化来解决问题。现代企业管理中影响某一事务的因素错综复杂,建立模型后,计算任务极为繁重,依靠传统的计算方法获得结果往往需要若干年时间,致使计算结果无法用于企业管理。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算的速度,使数学模型应用于企业和组织成为可能。该学派认为,管理学除了运用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知识外,还要随具体研究对象的不同,应用经济学、心理学、会计学、物理学、化学及各种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具体操作时,要把一个研究范围确定的现实问题,按提出的预期目标和约束条件,将其主要因素和因果关系转变为由各种符号表示的模型求解,用定量的方法分析和研究问题。
4.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管理的各种功能关系,追求系统组织的整体最优化。该学派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研究其功能,用系统观点研究企业中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关系,追求企业这个系统组织的整体最优化,而不是局部最优化。又从整体最优化出发,不主张技术上过度精确而导致整体效益下降的“过量优化”。
5.应用中随情况的变化,对模型进行修改,以求新的最优化解。该学派认为,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随着企业外部及内部条件的变化,原来建立的模型的约束条件,乃至目标及其因果关系都可能发生变化,在当时认为是最优解的,现在就不是最优解了,需要修改模型,有时甚至需要重新建立新的模型。
(二)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内容
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组织的基本看法。他们认为组织是由“经济人”组成的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同时又是由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组成的系统。
2.科学管理的目的、应用范围、解决问题的步骤。目的是通过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之中。应用范围着重在管理程序中的计划和控制这两项职能。
3.解决管理问题的步骤。
(1)对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这一步是对问题的识别,即一方面收集丰富的事实材料,另一方面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2)确定问题。确定影响问题的诸因素,特别要确定使整个组织最优化的目标、约束条件、组织中各系统的关系、可能取代的其他途径、上级管理机构的要求等。
(1)、(2)步骤很重要,对问题的解决起着实质性、方向性的作用。两个步骤的关系如表2-3所示。
表2-3 两个步骤的关系
(3)建立模型。建立一个代表所研究系统的模型,所建立的模型可以是系统实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形象模型,也可以是利用一组可控制的条件来代替实体,通过模仿性试验来了解实体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模拟模型,还可以是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系统结构及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
(4)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从所建立的多个模型中筛选出一个最好的模型,这个模型既能恰当地代替所研究的问题,数学关系又比较容易求解,以便能找出使系统效率最优化的“可控变数的值”。
(5)模型和方案的验证。用实际情况检验模型的预测,即将实际结果与预计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可控变数的值进行验算。如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则可作出确认的结论。
(6)方案控制。由于现实情况的动态性,必须建立能够及时注意和发现情况变化的控制手段,以便测定各项变数何时和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时如何修正的方案。
(7)方案实施。要解决方案转化为可行的作业程序,对于方案运行中临时出现的偏差要及时予以纠正。
解决管理问题的7个步骤,见图2-1。
4.管理科学应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有线性规划、决策树、计划评审法和关键线路法、对策论、概率论、排队论等。
5.管理科学应用的先进工具,主要是计算机。管理科学学派借助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研究管理问题,重点研究的是操作方法和作业方面的管理问题。
(三)管理的计量模型方法
1.模型的含义。模型是对客观事物的模仿和抽象。模型与原体具有相似性,它复制原体,又简化原体,在复制和简化原体过程中要舍弃一些非本质因素,保留反映原体本质属性的因素和特征。一般常把模型分为形象模型、模拟模型和数学模型。
图2-1 七个步骤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形象模型包括实体模型和比例模型。实体模型即系统模型,当系统大小正好适合我们研究而又无任何危险时,这个系统本身就是实体模型。系统抽样模型也是实体模型。比例模型是把原体进行某种改变(如放大或缩小)后所得到的模型;模拟模型是人们对于难以求解的大型或复杂系统近似地加以描述而形成的模型;数学模型是用数学方法来描述系统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模型。数学模型最为抽象,它通过数学关系描述系统的真实情况,是系统效益定量化的依据。在管理中常用的数学模型有:预测模型、决策模型、网络模型、线性规划模型、排队模型等。
2.模型时间数列类型的识别。依据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对时间数列统计数据及其类型进行识别,以把握事物发展演变的状态,即掌握动态数列所反映事物的具体形式。通常情况下,模型时间数列表现为五种具体形式:
(1)水平型。水平型反映的是动态数列的各种数据呈现出围绕某个稳定值上下波动的变动态势,对其数列计算平均值,说明事物发展趋向,比较接近实际。
(2)趋势型。趋势型反映的是动态数列各个数据在一定时期内所呈现的持续上升或持续下降的变动态势。这个上升或下降趋势,有直线型的,也有曲线型的。
(3)季节型。季节型反映的是按照年内月、季编制的动态数列随季节波动的变动态势。这种态势在农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它的供应、生产和销售具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某些工业用品也有季节性。
(4)周期型。周期型反映的是动态数列数据在较长周期内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动态势。这种形式的周期长,且无固定的期限,其规律性没有上述形式明显。
(5)随机型。随机型也称不规则型,是指数列数据所呈现的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这种不规则一般是由于偶然的干扰所形成的,比如自然灾害、重大失误、政治运动等干扰。对此种形式的动态数列,应进行统计处理,尽可能排除偶然干扰因素的影响,处理后就会呈现出上述形式中的某种形式。
3.模型方程类型的识别。管理模型要用数学方程描述管理变量,如果是多变量的,就要用联立方程反映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类方程有五种类型。
(1)行为方程。行为方程反映事物运行中的各种行为关系。例如某种产品市场需求量(Y),与居民收入(I)、价格(P)的关系,可用下列线性方程表达:
Y=a+b1I+b2P+c
式中a、b1、b2为参数,c为随机干扰项。
(2)技术方程。技术方程反映事物运行中各种因素之间的技术关系。例如,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它反映产品产量由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量决定,其关系公式为:
P=aKβLΥ
式中:P为产品产量;K为投入的资本量;L为投入的劳动量;α、β、Υ为参数。
(3)制度方程。制度方程反映政府政策、法令和制度所规定的一些关系。例如,营业税金(T),按营业额(V)与法定税率(R)征收,其关系式为:
T=VR
(4)定义方程。定义方程是对模型中的指标给出明确的界定,以便建立数学关系式。例如,对投资效果系数定义为单位投资每年能够获得的利润,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Υ为投资效果系数,G为年平均利润额,K为投资总额。
(5)平衡方程。平衡方程反映事物运行中变量之间所存在的平衡关系。例如,企业生产年度内物资的上年转来(Q0)、本年购进(Q1)、本年消耗(Q2)、转入下年(Q3)之间存在着恒等关系,其关系式为:
Q0+Q1=Q2+Q3
4.模型的修正。如果在建模时考虑的因素和变量过多,或者有的数据还不易取得,将会给求解和研究带来困难,这就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常用的修正方法有:
(1)修正变量。修正变量要在对变量作更深入的分析之后进行,如果变量过多,再次进行筛选,放弃一些次要的变量,对于有些性质类同的变量合并成具有代表性的变量,还可以调整变量的性质,如把有些变量作为常量,把有些连续变量作为离散变量,或把有些离散变量作为连续变量。
(2)改变函数关系。对处理比较困难的非线性关系,用线性关系予以逼近,也可以用二次函数或其他一些函数逼近,可使模型大大简化。
(3)改变约束条件。可采取增加一些约束、去掉一些约束和修改某些约束的办法。增加约束可使模型求得的质量指标偏低,减少约束可使模型求得的质量指标偏高,这就要把握求解问题的特性及管理工作的要求。
七、系统论管理学派
系统是一群相互作用与依存的个体所组合而成的整体。企业也是一个系统,在环境中,一方面需要各种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其产出也是多方面的(如产品或劳务、员工福利、社区服务、股东股息等)。系统分析就是运用数量分析,以研究如何配置现有的资源以达成某一项目标的分析程序。其目的在于对某一系统的“投入”作有效的调配与安排,使其能得到最大的“产出”,谋求“系统”的“效率”最高。
用系统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巴纳德可以说是第一人。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Barnard,1886~1961)是近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他在哈佛大学读完经济学后,于1909年进入AT&T,先后担任多种管理职务,后任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他把企业看成是由物质的、生物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几个要素构成的一个“协作系统”,但他研究分析的重点是在企业内部而不是企业同周围环境的关系。
一般系统论是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20世纪30年代,从数学角度对有机体和生物机体作了理论上的考察,从而发现所研究的机体都是由相互作用的诸要素而组成的整体,并提出了生命现象的有组织性、有序性、目的性。他认为生命系统是开放系统,依此研究了有机体开放系统的模型。1945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Bertalanfly)发表了著名的《关于一般系统论》的研究论文,宣告了系统论的诞生。从此,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成为现代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分析问题的重要方法。一些学者开始把系统论引入管理研究,用来分析企业内部和企业同周围环境的系统关系,逐渐形成了系统管理学派。其代表人物还有:理查德·约翰逊(Richard A.Johnson)、弗里蒙特·卡斯特(Fremont E.Kast)、詹姆士·罗森茨韦克(James E. Rosenzwig)等,三位学者于1963年出版了《系统理论和管理》一书,成为系统管理学派的代表之作。其主要观点是:①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关联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②系统的要素可以分为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可以按不同的研究需要来分类。③系统的运行效果是通过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决定的,它通过和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并通过内部和外部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调适。④组织内各个子系统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子系统的变化。
系统管理学派强调系统的综合性、整体性,强调构成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认为只有把各个部门、各种资源按系统的要求进行组织和利用,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一般系统论认为:一个系统最本质的要素是它的“组织联系”,这种联系一方面是各部分的“情报渠道”,另一方面是它们“动态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各个要素的总和。系统管理学派的理论观点可简介如下。
(一)系统观点、系统分析与系统管理
1.系统观点。系统观点认为,企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而共同工作的各个要素(子系统)所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要达到组织目标及其成员的个人目标。这个人造系统同周围环境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并且具有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能够不断地自行调节,以适应环境和本身的需要。
系统的子系统按其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应包含传感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加工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存储子系统。按其内容划分,应有目标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工作子系统、结构子系统、人际社会子系统、外界因素子系统。
2.系统分析。这是从系统整体出发,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系统的各主要方面,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所进行的探索,为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选择方案所需的信息和资料。系统分析应遵循的准则:①要紧紧围绕系统的目标。②子系统局部利益服从系统整体利益。③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又须顾及长远利益。④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系统分析的步骤:①确定分析的目标。②收集资料,拟订对比方案。③建立各种分析模型。④分析比较各种方案的数量和质量指标,以便选择方案。⑤反馈。
3.系统管理。这是对系统要素的组织决策活动。系统管理有四个特点:①以系统目标为中心,始终突出系统的客观成就和效果。②系统决策要突出系统的最优化。③人员管理以责任为中心,每个管理人员都被分配给相应的任务,并衡量其投入和产出。④对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其工作成绩付给报酬。
4.系统观点、系统分析、系统管理的联系和区别。三者的联系和区别如表2-4所示:
表2-4 系统观点、系统分析、系统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二)系统管理职能的理论观点
1.计划。该学派把计划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由计划管理委员会作出的最高层计划,包括企业的总目标和总政策,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这一级计划绝大多数是非程序化的、创新性的、重大事项的决策;第二级是由系统经营部门和资源分配部门所作出的计划,包括项目系统和服务系统的设计、资源分配。这一级计划多为程序化决策,可应用运筹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第三级是每一项目系统和服务系统的经营管理计划,主要是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以满足计划管理委员会的要求。
2.组织。该学派强调把所有活动联结起来完成组织的总目标,同时也承认子系统在高效率中的作用。由计划职能看,系统管理中有职责分工明确的三级组织机构,它们的工作都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一般说组织机构比较稳定。系统管理组织体系中,是由一个中心设计各项目系统,并给其配置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服务系统又向各项目提供设备和服务。
3.控制。系统管理中的控制,与计划职能紧密联系,控制职能对投入、加工和产出进行衡量,看其是否符合计划和标准,如不符合,就发出改正指令。
4.信息联系。信息管理中的信息联系,是把系统网络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使之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同时,也把企业同外部环境联系起来。
(三)系统动态学理论观点
系统动态学理论是在工业动态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动态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福莱斯特创立的。它是以系统理论、自动控制理论为依据,电子计算机为工具,利用模型来研究工业系统行为的,它能显示工业系统在不同结构、政策和外界因素作用下发展的动态,显示企业的政策、决策、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对企业成长和稳定的影响。
系统动态学理论把研究由企业扩张到社会和经济系统,这可以说是系统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但是,这一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真正用系统动态学理论来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八、管理理论一体化主要理论
20世纪4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快速增长,也使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多学科理论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形成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出现了许多新的学派。各学派又在相互吸收、补充和借鉴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运用方法对管理进行探讨和研究,不断完善和发展管理理论,改进实际管理工作。
一些西方管理学者认为,当代管理理论,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分化成各种学派,但从现实和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该逐步形成和建立一个统一的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有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和管理科学及其他管理理论综合成一个统一理论的趋势。在如何实现传统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一体化问题上,有两个备受人们重视的理论。
(一)“开放系统—封闭系统”的管理系统结构理论
该理论是劳伦斯和劳什提出的,他们把管理学派归纳为古典学派、行为学派和管理科学派。这种理论认为,三个学派的观点、技术和模型可以分别纳入到两个范畴中去。第一个范畴包括重点集中在程序更高的秩序、系统、常规化和可预报性的各种要素,这个范畴称作封闭系统要素;第二个范畴包括主要用来发展更大的开放性、参与性、创造性、个人主动性等要素,这个范畴被称作开放系统要素。
对于每个管理问题来说,任何一组要素既不是都适合,也不是都不合适。最好的方法是把要素看作是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两端。三个学派的观点、技术和模型就分别被置于连续统一的一定位置上。这样,这两个主要范畴就为三个管理学派的许多观念进行分类,提供一个开闭结合的系统结构。
(二)基本管理理论
该理论以布里奇曼为代表,它是通过与管理职能相联系的方法,把有关的管理知识汇集起来,以形成一门统一的管理学体系。这种理论可用图2-2表示。
图2-2 基本管理理论
图2-2中圆圈内是管理理论的范围,圆圈中心方框内为管理理论核心的基本管理理论,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圆圈外的部分则表示其他学科中未被管理理论吸收的部分。该种理论认为,应该对管理学中许多基本原理进行提炼和验证,对管理学本身内容取得一致认识,以便发展管理理论,并使实际管理工作者掌握和运用。
思考题
1.简述亚当·斯密劳动价值论及劳动分工理论的内容。
2.泰罗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当前中国的企业管理有何启发?
3.如何理解法约尔关于经营和管理的概念及其管理原则?
4.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简要介绍管理学主要流派的主要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