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企业家,技术创新的主体
4.3.1 案例介绍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公司的前身是海门制药厂。在计划经济时期,海门制药厂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依循“等、靠、要”的经营模式,政府安排什么,企业生产什么,结果只能生产天然樟脑粉之类低档产品。1981年3月,34岁的白桦被推上海门制药厂的厂长岗位。他深知企业要发展,必须转换经营机制,脱胎换骨,探索出一条技术创新的路子。
白桦上任后抓的第一件事是技术创新。从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他把海门集团的技术创新工作总结为:抓两头,促中间。抓两头就是:一头抓信息,一头抓市场;促中间就是:以企业为主体,以激励机制为动力,内外结合,上下协作,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创出了技术创新成功之路。
抓信息也好,抓市场也好,企业家是核心。优秀的企业经营者对市场信息有特殊的敏感性。白桦上任以后,跑市场、去研究所,收集市场和技术信息。1986年,白桦获知上海药物研究所正在招聘“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阿霉素产品的中试企业,当一些企业还在怀疑技术的可行性,另一些企业期望国家中试成功以后再由企业来实施时,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先人一步想到,先人一步行动,立即做出决策参加投标竞选中试企业,并首选中标,从而赢得时间,获得竞争优势。
1987年,阿霉素中试工程开工。但是,事情并非一帆风顺,连续中试多年,投入资金两千多万元,产品仍然生产不出来,“阿霉素创新项目”一度被人说成不会下蛋的“铁公鸡”。企业承担了高额的贷款利息,资金周转困难,企业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这时各种压力纷至沓来,企业内部意见也开始分歧,有人主张尽早下马。停止中试,还是坚持不懈?是摆在白桦面前的一个严峻选择。在关键时刻,优秀企业家总是表现出坚强的毅力和高人一等的见解,白桦选择了后者。
但是,企业缺乏科研人员,技术力量不足,怎么办?白桦选择了“蜜蜂采花”的策略,取百家之长,集多家优势。为此,他四处奔走,聘请国内有关专家教授来厂指导,利用多个科研单位的某一专长为己所用,形成多家集智、聚力、“组装”的优势,指导技术创新工作。
该厂没有研究所,他们就把生产车间与实验、中试结合起来,生产车间负责人又是科研开发的负责人。从原料采购、设备安装到工艺配方全部由车间负责到底,克服了中试过程中一道道难关,终于取得了成功。1992年“铁公鸡”开始下蛋了,不仅结束了我国阿霉素只能依赖进口的局面,而且成为我国抗生素抗肿瘤药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西药出口基地之一。
企业家的思维总是领先别人。白桦有个说法:每个产品在市场上都要走“抛物线”的轨迹,每一个成功的产品都有顶峰期和低谷期。企业如果只顾眼前利益,死抱一个产品不放,迟早会跌入低谷,被市场淘汰。因此,1992年以来,他先后与20多家科研单位建立密切联系,企业出资、出题目请科研单位开发,10年来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继阿霉素之后,相继开发成功死裂霉素、依维霉素等40多个高科技、高难度的新产品,其中有7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两个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阿霉素和阿佛菌霉素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
4.3.2 案例分析
(1)企业家是企业的经营者,但并不是所有的厂长、经理都是企业家。企业家之所以不同于普通经营者,就在于他能够预见普通经营者不能预见的投资机会和创新项目,并且把设想付诸于行动,因此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倡导者和实干者。白桦能抢先一步,夺得阿霉素产品的中试权,就是其创新意识的表现。正是因为这种先人一步的创新意识,为企业赢得了时间,为企业创造了快速发展的契机。
(2)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是竞争机制,企业如何在市场中提高竞争力,关键是开发新产品,出路在技术创新。海正公司原先条件不好、技术力量不强,然而由于白桦选择了技术创新之路,开发了阿霉素等抗生素抗癌药,使企业迅速发展成为我国西药出口基地企业之一。反之,如果海门制药厂也像其他国有企业一样“等、靠、要”,企业就不可能有发展的动力,只会被市场淘汰。
(3)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毕生追求的事业。技术创新是有风险的,没有创新精神的企业经营者总是求稳、害怕风险,因此很难承担此项工作。由于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白桦厂长总是千方百计寻找技术创新项目,把技术创新工作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
(4)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技术创新是独创性工作,没有现成的方法和程序可以套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困难面前能否坚持下去,防止技术创新终止,起关键作用的是企业厂长、经理。当海正药业开发阿霉素遭到失败,企业困难重重,前途未卜的时候,企业家的坚强毅力和决心在克服困难中起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姜彦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
[3]汪晓春.中国著名企业管理案例评析.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4]徐国良,王进等.企业管理案例精选精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5]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6]董景荣,杨秀苔.技术创新的几个理论误区.当代经济研究,2001,(6)
[7]杨忠泰.技术创新辨析.理论导刊,2000,(6)
[8]胡凤英,贾振宏.浅谈技术创新的类型.有色金属,2000,(1)
[9]吕军,庄小丽,曹休宁.论企业技术创新的性质及内部动力因素.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7)
[10]缪沾.技术创新的概念、战略与方式研究.云南建材,2001,(2)
[11]朱未,张宗利.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情报科学,2001,(2)
[12]刘苏燕.技术创新模式及其选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1)
[13]浩华.谈政府在技术创新扩散中的作用.现代管理科学,2000,(3)
[14]毕克新,张松岭,赵林海.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扩散机制.科技与管理,2000,(3)
[15]刘友金.企业技术创新扩散及其模式选择.求索,2001,(2)
[16]阳国亮.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式探析.桂海论丛,2001,(4)
[17]吴涛.技术创新风险的几个基本特征及风险管理对策.科学管理研究,2000,(2)
[18]马有才,宋传文.企业技术创新及其风险控制.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0,(9)
[19]金锡万.企业风险控制.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0]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1]吴唐清.MBA典型案例评析.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2]池仁勇.企业技术创新案例.经济管理,1999,(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