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辩证经济组织

辩证经济组织

时间:2023-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辩证经济组织——嵌入式企业与科层制企业的范式比较李怀斌[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社会网络嵌入与后现代营销创新”;辽宁省社科联项目“关于经济组织的非经济嵌入战略的研究”。[关键词]社会嵌入;科层制组织;后现代引言:问题和嵌入式企业的提出经济组织的典型和基本形式是企业。目前,具有这些特征的科层制企业仍是主流的经济组织范式。

辩证经济组织——嵌入式企业与科层制企业的范式比较

李怀斌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社会网络嵌入与后现代营销创新”(批准号:2008T040);辽宁省社科联项目“关于经济组织的非经济嵌入战略的研究”(批准号:2009lslktglx-10)。

[作者简介]李怀斌,1956年生,男,山东肥城人,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本文基于新经济社会学中的嵌入性理论,对企业这一典型经济组织的非经济属性和特征进行了辨析。提出并论证了嵌入式企业既是一个有法律边界和隶属关系的科层企业,也是一个有经济边界和广泛经济协作关系的虚拟企业,还是一个具有社会边界或嵌入于具象社会的经济组织新范式。与典型的科层制企业相比较,嵌入式企业是一种后现代的“经济—社会”系统,实行经济和非经济策略;它有内外部两种组织要素和标准非标准双模分形结构,受来自企业内外部的正式非正式权力中心调控。同时,也是一种有经济社会双重边界和双网机制的小企业大网络发展模式。

[关键词]社会嵌入;科层制组织;后现代

引言:问题和嵌入式企业的提出

经济组织的典型和基本形式是企业。通常认为,企业是自然存在的经济实体,追逐经济利益是其本能。但是具有同样资源禀赋和同样管理制度的企业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经济运营的绩效却有天壤之别,有的屡屡凯歌高奏,有的却常常铩羽而归。成功和失败的背后是什么,在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经济属性之外,是否还存在着相反的属性和因素,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绩效和生存发展?辨析和解读此类问题和困惑,有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企业不仅是自然存在,也是社会存在或“社会的一种器官”;不仅是经济组织,更是复杂的社会组织,“社会维度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维度”(德鲁克,2002)。企业经济组织的这种经济非经济的属性和特征,实质反映着企业和社会的嵌入关系。所谓的“嵌入”(Embeddedness),在新经济社会学中指的是“经济的社会嵌入”(Social Embeddedness of The Economy)。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经济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之中”,在19世纪以前的前工业社会,经济行为是嵌入在社会关系之中的。经济行为的根源或动机,是由各种非经济因素所造成的,而不单单是图利(Polanyi,1968)。后来,格兰诺维特将波兰尼的“经济嵌入于社会”的概念一般化,指出无论是在工业社会还是在前工业社会,嵌入现象始终存在。“行动者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往往是嵌入于真实存在并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关系系统中的。”这个嵌入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一是经济目标的追逐通常是伴随着一些非经济目标的实现;二是经济行为不被独立的单个主体而是被嵌入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行动者所实行和解释;三是经济性的制度不会以必然的形式从外部环境中自动生成,而是“被社会地建构”。

企业用上述嵌入的理论和话语来表述,就是嵌入于社会或嵌入于由特定主体构成的具象社会网络中的经济组织,其具体的经济行为受各种非经济因素或具体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这种社会网络中蕴含着企业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可以形塑企业和被企业所形塑。如果一个企业不仅认识到嵌入的客观事实,而且能够能动地嵌入,与具象的社会和谐匹配,本文称这种企业为社会嵌入式经济组织或简称嵌入式企业。这种企业既不是“关起门来朝天过”的脱离社会的企业,也不是玩偶式的过度社会化企业,而是一种适度嵌入社会的经济组织或是在高度不确定性社会环境条件下的组织新范式(李怀斌,2009)。它和传统的科层制企业相比,有多方面的不同。

一、嵌入式企业与科层制企业的属性和行为辩证

(一)科层制企业有现代性,嵌入式企业有后现代性

“现代性”(Modernity)具有主体性、理性至上和对知识和科学的崇尚的特征(张世英,2007)。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是与“现代性”对应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思潮、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和文化批判运动,是“对元叙述的怀疑”和“把现代的等级秩序颠倒过来”的解构(Deconstruction)。它“以背离或抛弃被认可的或传统的风格和价值为特征”,主张“破权威”、“去中心”、“拆结构”(刘北成,2004),其原则和方法论是“天知道”、“大胆地闯”和“怎么都行”(Leotar,1984;费耶阿本德,1990)。二者的特征比较见表1。

表1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特征比较

按表1的特点和标准来考察上述两种企业,可以发现,科层制企业是一种典型的现代经济组织范式,这种金字塔式的企业曾经备受推崇,泰罗赞之曰“工业社会中进行领导的一种基本哲学”;法约尔认为它是实施法定权力的最完美形式,并预言这种范式注定要取代在原始状态下执行所有职能的机构,成为几乎全部人类企业用此协调其企业运作的典型企业形式。它“采取一种纯粹经济的立场”(Holt,2002),所凸现的主要是其经济和管理的特征,具有如前所述的现代性。目前,具有这些特征的科层制企业仍是主流的经济组织范式。

嵌入式企业是一种具有后现代特征的经济组织范式。目前,关于后现代组织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和表述。有人认为,推崇混乱、解放员工、解体组织、不要时钟、不要办公室、不要规章制度的企业组织就是后现代的,这种企业组织不像由硬石头垒成的金字塔,而像一个嘉年华式的聚会场所。例如,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没有工作说明书,没有组织图,没有年度目标,业绩评估制度也深奥难懂。但在今天由知识创造附加值的时代,这家组织奇怪的知识商团,几乎成为每家公司的楷模”(彼得斯,2003)。又如,有人提出,组织的未来发展是“企业转变成网络,部门转变成市场、员工转变成公司、客户转变成员工、有边界企业转变为无边界组织”(李海舰,2007)。本文认为,这种发展的结果,就具有解构现代经济组织的后现代特征。而嵌入式企业是一种嵌入经济环境和非经济环境的复杂系统,除了其经济的效率的和技术的属性,还具有非经济的、社会的属性。其经济行为不仅是经济、市场、技术和偏好的函数,以及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管理过程,还是一个社会性交际、交易和“传递生活标准”的社会过程。这些都具有与科层制企业不同的后现代特征。因此,嵌入式企业也属于后现代组织,或者更有分寸地说,它是一种现代向后现代过渡的经济组织。

(二)科层制企业实行经济战略,嵌入式企业实行经济和非经济对策

经济组织是一种嵌入经济环境和非经济环境的“技术—社会”系统,其绩效和增长不仅受经济(市场的竞争的)因素的影响,也同样受非经济或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经济组织不仅要有经济对策,更应该有非经济或社会性对策(包括大的战略和具体的策略)。

科层制企业实行的主要是经济对策。如营销上,科层制企业通过利用内部可控因素,制定和实施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生产出适当的产品,定出适当的价格,利用适当的分销渠道,并辅之以适当的促销活动),去适应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满足目标市场需求,实现企业目标(Kotler,2006)。其所有目的在于建立、发展和维持同顾客成功的交换关系(Morgan & Hunt,1994)。这些营销策略,都具有理性的、正式的、显性的和程序化的特征。

嵌入式企业所实行的除了上述经济性对策之外,更有非经济对策。非经济对策就是经济组织针对非经济环境要素所采取的战略和策略。其中的非经济环境要素,包括渗入经济交易、能够为其提供秩序、使之有效地运转,并弥补它们失灵缺陷的“非市场”(Nonmarket)的社会性因素。例如,西方企业的非经济对策就有游说和其他沟通关系的活动、竞选捐款、选民培养、公益性捐款、社会舆论、参加各种顾问委员会和提供国会证词及提起法院诉讼和公开抗议等。中国企业的非经济对策分直接参与、代言人、信息咨询、调动社会力量、经营活动政治关联、财务刺激、制度创新等(田志龙等,2003)。这些非经济对策具有隐性和因人而异的具象性特征,不容易被识别、学习和模仿。

二、嵌入式企业与科层制企业的结构和权力辩证

(一)科层制企业由内部要素构成,嵌入式企业由内外部要素构成

企业是一个由各种互相依赖的“组织要素”构成的复合体。科层制企业以分工为基础的金字塔状封闭系统,其组织要素基本是企业内部的,既不包括没有产权隶属关系的经济伙伴(如纵向上的供货商、中间商和客户、横向的竞争者和互补者等),更没有非经济的外部社会主体。

嵌入式企业的组织要素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而且也包括企业外部的,是由内部组织要素和外部社会环境要素构成的关系集合。国内外学者的下列论述也证明了这一点。科斯认为企业就是“当一个企业家控制某种资源时出现的关系体系”(Coase,1937)。詹森(1976)把企业定义为“一组契约关系”,其职能是充当一组契约关系的连接点。如果仅从字面看,这个定义涉及的各种要素和关系似乎没有内外之分,但若从贯彻落实契约关系的主体看,则有内外之分。内部的是劳动者与其他各方的关系,它通过行政命令贯彻完成,如企业主和劳动者的佣工合同。外部的是消费者、原料供应商、要素所有者与其他各方的关系,它通过市场贯彻完成,如企业主和消费者的买卖合同。许激(2004)认为,组织具有开放性、目的性、整体性。根据这三种性质,把组织的构成要素确定为组织环境、组织目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其中,组织开放性说明组织的要素应当含有组织环境。其组织成员多于正式组织结构图示,其资源远远超出会计报表所限范围,常常将客户卷入到生产过程中,使之成为企业名义上的新成员从而实现价值的共创(Gummesson,1996)。由以上学者的观点可见,嵌入式企业的组织要素并非都是企业内部的,它既可以存在于企业外部,同时也可以存在于企业内部,企业实际是这些组织要素构成的关系集合。

(二)科层企业结构是一元分形,社会嵌入式企业是双模分形

企业是一种具有自相似结构的分形组织。分形(Fractal)是部分与整体以某种形式相似的形(Mandelbrot,1975),具有自相似结构或扩展对称性,即对一类具有无穷嵌套的几何对象,适当地取出其一部分并加以放大,所看到的结果与其整体对象完全相同。比如,从管理组织机构树型图上任取一层进行放大,然后将其与相邻的管理层次比较,则可以看出,它们在结构或形状上均惊人地相似(王成恩,1998;柯昌英,2004)。具有分形特征的企业称为分形组织,其中心思想是将系统划分为分形单元,这些分形单元具有自治性、自相似、自优化和自组织的特点,能够彼此分工协作,通过目标驱动机制完成一定的功能,成功地适应企业环境的巨变(Warnecke,1993)。

科层制企业结构是单纯和一元分形的。例如,工业企业的班组作为基本的分形元,班组通过动态组合为车间,车间通过动态组合为分形工厂(Ivakhnenko,1995);商业企业的分形单元定为若干个销售人员组成的销售柜组,负责某一品牌的产品销售,由若干个销售同类产品的柜组组成销售该类产品的经营部,而这些经营部的总和就构成整个分形商场(见图1a);笔者新近提出,多层次直销组织也是一种典型的分形组织,其分形结构和自相似迭代(对称性扩展)如图1b所示。

图1 科层制企业的一元分形结构和自相似迭代(扩展对称性)

资料来源:图1a来源于柯昌英:《企业自组织分形公司结构探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148;图1b由作者整理。

嵌入式企业的结构则是双模分形的。双模一是基本和稳定的模块,二是动态和多样的模块。从总体结构上而言,嵌入式企业是“两个对立环节的统一”和“可容纳或统一相反倾向”的双模系统。上述比较和作者以往的实证研究表明,从单体企业的产品和价格、生产业务流程、边界和人员,到多企业的网络,也都有这种双模结构特征(李怀斌,2005)。由此可以归纳出,嵌入式企业的结构不仅是双模,而且是自相似和“无穷嵌套”迭代的分形双模(见图2)。

图2 嵌入式企业的双模分形结构及其自相似和迭代(扩展对称性)

(三)科层制企业是正式权力控制,嵌入式企业是正式和非正式双权力控制

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中的某一行动者能处在某个尽管有反抗也要贯彻他自己的意志的地位上的概率(韦伯、布劳,1988)。企业管理中的权力可以定义为企业为了达到组织目标所拥有的影响、指挥别人行动的能力。

科层制企业的权力是正式或法定的权力。主要是用企业内部的直线命令实行由上而下的金字塔式控制,下向上汇报情况,上对下发号施令。这种组织结构带来了规范化和令行禁止,但也有反应速度慢、下属只想讨好上级而不是伺候好客户等弊端。而且,它的效力实现隐含着一个未加证明的前提——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念和文化,各个部门和每个人都能够大公无私地互相支持配合,协调一致地贯彻执行落实企业对客户和社会的承诺,以及相应的外部战略。而实际并非如此,企业不是一架自动高效地执行老板设想和兑现其市场承诺的机器,而是需要加以协调、激励和约束的有机体。只有内部员工对企业承诺和所制定的计划战略充分理解和认同,他们才会兑现和贯彻承诺,计划战略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单靠正式的法定的科层权力是不够的。

嵌入式企业是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双重控制。组织理论已经证明,企业内部的正式权力之外,还有一个隐性的非正式权力或“平行权力”。[1]本文认为,在企业外部,也存在对企业有影响的正式和非正式的权力。如外部股东和政府是正式的权力,客户和部分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就属于非正式权力。也就是说,在企业内部正式的、有形的组织机构和领导班子的背后,客观存在着来自企业外部的另一套非正式的、无形的权力中心,本文将其称为“影子内阁和虚拟总裁”。例如,营销理论和实践证明,客户就是具有内部控制职能的非正式隐性权力中心(见图3)。嵌入式企业就是以客户为逻辑起点、以快速准确响应客户要求为原则、上级支持下级工作的员工从讨好上级中解脱出来,全心讨好客户(魏志勇,1998)。

图3 科层制企业和嵌入式企业的权力中心比较

资料来源:图3b来源于[美]菲利浦·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2版,梅清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三、嵌入式企业与科层制企业的边界和机制辩证

(一)科层制企业的边界是法律和经济的,嵌入式企业是经济和社会的

企业边界是由企业诸多子系统构成的与其外部环境相联系的界面(Inter-face)。科层制企业的边界是具有交易性质的法律边界和经济边界。其中,法律边界(Legal boundaries,也称为物质边界或规模边界),它和所有权相联系,由企业所有或自有的资源要素构成。经济边界(也称为虚拟边界或能力边界),由企业外部的经济利益相关群体和其他可利用经济资源构成;它与经营使用权和战略控制中心等概念相联系,而与所有权基本无关,如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或总公司(车间、分厂、事业部)、集团联合核算对象的紧密层企业(子公司和关联公司),以及与核心层有持股关系的半紧密层企业(外包和外协企业)。

社会嵌入式企业是经济和非经济双边界。经济或交易性质的边界如完全独立的但与集团有长期契约关系的协作层企业;非经济性质的社会边界(也称为关系边界)是指利益相关者在特定情形下的互动行为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的限度与范围。它不仅涉及内部利益相关者,而且充分考虑外部利益相关者(陶厚永,2007)。两种企业的边界比较如图4所示:

图4 科层制企业和嵌入式企业的边界比较

注:科层制企业包括图内部的两个边界,嵌入式企业包括图中的三个边界。

由图4可以看出,科层制企业主要是单体企业,或与其他有产权关系企业交互而成的企业集团,其关系主要是内部的隶属配合关系和经济交易关系。而嵌入式企业不仅是单体企业或经济合作网络,还是其社会边界和其他社会主体的社会边界交叉形成的社会网络;其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既非市场上独立的交易者关系,也不是纯粹一体化企业内部的隶属配合关系,而是包含和超乎二者的多重性嵌入关系。通过这种关系,企业能够把外部的市场资源和社会性战略要素吸纳和掌控起来,用有限的自有资源“四两拨千斤”,获得更多和更大范围的经济和社会资源。

(二)科层企业的发展趋向是规模巨大,社会嵌入式企业则是网络巨大

科层制企业是“规模巨大”的单体企业或企业集团。它有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不断地进行兼并,追求纵向一体化;另一种则是不断加强对经济伙伴的剥削,把他们的利润压到最低。也就是说,科层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倾向于纵向一体化和垂直控制,通过资产的纵向一体化和明示契约,形成以自己拥有和直接控制的能力所决定的“规模巨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

社会嵌入式企业则是“网络巨大”的小企业大网络组织。它同时向两个方向嬗变:一方面是“业务”网络变得越来越大,大到一个单体企业或超大型企业集团都无力独自承担,只能以“战略联盟”的形式来完成;另一方面是其规模向小的方向发展。“企业”将变得越来越小,小到只需要突出其以隐性知识和无形资产为支撑核心竞争能力就可以使其在市场上立足。二者合成为“弱组织,强网络”(Weak Organization & Strong Linkages),企业的关键资源、成员及组织过程可以在其法律边界包括正式财务报表和组织结构图之外存在和管理(朱涛,2006),所实现的是一种“新的巨大”。这种巨大不是“规模巨大”,而是以市场力量为衡量标准,由处于流动和半永久状态的伙伴们所具有的能力所形成的“网络巨大”(Peters,1988),其形成壮大的过程表现为组织间关系从双边到多边,由单纯经济属性到经济社会多重属性,由单体企业到企业团簇或产业集群甚至复杂利益集团、由经济网络到经济社会网络叠套的立体化网络。相对于科层制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和明示契约来说,嵌入式企业依靠隐性契约形成的虚拟一体化,不管是在生产成本方面,还是在管理费用方面都最低,而市场交易费用也由于电子商务技术的支持而降到最低程度,因此,其总成本倾向于达到最低点(王凤彬,2002;刘松博,2006)。

(三)科层制企业是单网络机制,嵌入式企业是双网络机制

网络机制是由从事产品和服务创造的、自治的企业构成的特定、持续、有结构的企业群体,在隐性的、开放式的社会合同和法律合同的基础上,适应环境的意外事件和协调、维护交易(Jones,1997),也是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和个体通过经济合约的联结与社会关系的嵌入所构成的以企业间的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参与者间的关系安排(彭正银,2002)。

科层制企业是单经济网络机制,这种经济网络承载商品、资本等,任务是产品与服务的开发、生产与营销,基础是劳动分工体系和交易关系,依靠正式组织与正式制度使交易成本降低(见图5右侧的经济网络机制)。

嵌入式企业双网络机制,因为它既嵌入在由分工和交易形成的经济网络中,也嵌入于一个由地缘、血缘、友谊等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中,因而也就存在着由经济网络和社会网络互为嵌套和相互作用的“双网络”机制。其中,社会网络承载信任、信息、情感、权力、规范等,其任务是关系与知识的产生、沟通与扩散,社会网络机制的基础是社会关系的构建和知识的转移,指向是社会资本的增值,途径是非正式组织与非正式制度(见图5)。

图5 嵌入式企业的双网络机制

资料来源:孟韬:《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组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结语:综合比较和意义

综合起来,具有后现代性的嵌入式企业和现代科层制企业相比,有多维度的不同。比如,在网络的属性上,若科层企业主要是显性和正式的内部网络或主要是半显性和半正式的经济网络,社会嵌入型企业则是前两种企业网络和非正式的隐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叠套而成的立体化网络。本文将这种企业区别于科层企业的不同之处归纳如下(见表2):

表2 嵌入式企业与科层制企业的组织特征比较

从表2可以发现,科层制企业主要是一个有法律边界和隶属关系的单体企业,其次是一个有经济边界和广泛经济协作关系的企业集团或企业网络;而嵌入式企业首先是一个有法律边界和隶属关系的科层企业,其次是一个有经济边界和广泛经济协作关系的虚拟企业网络,最后是一个具有社会边界或嵌入于具象社会的经济社会网络和适应社会和市场环境变化的经济组织新范式。这种新企业范式不仅初步回答了经济组织的非经济或社会嵌入特征、经济组织与它所嵌入的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等基本问题,还解读了同样的企业但绩效不同的现象和非经济动因。

〔参考文献〕

[1][美]M.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罗家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2007(1)

[3]李怀斌.现代营销的困境与救赎——基于社会网络嵌入的后现代营销论纲[J].中国工业经济,2009(6)

[4][美]费耶阿本德.自由社会中的科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5]杨鸿江.后现代主义思潮:一个解构的研究纲领[J].教学与研究,2005(12)

[6]李怀斌.经济组织的社会嵌入与社会形塑[J].中国工业经济,2008(7)

[7]王成恩.分形公司的概念及理论[J].信息与控制,1998(4)

[8]柯昌英.企业自组织分形公司结构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2)

[9]李怀斌.客户嵌入型企业范式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10]李鹏翔,席酉民,张萌物.组织结构的立体多核网络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04(5)

[11]张玉利,李乾文.双元型组织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1)

[12]罗家德.社会网络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3]王凤彬,李奇会.组织背景下的嵌入性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3)

[14]陶厚永,刘洪.企业的关系边界及主体关系模式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7(9)

[15]欧阳锦.初析动态隐性的组织结构[J].甘肃理论学刊,2004(5)

[16]许激.效率管理——现代管理理论的统一[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5)

[17]孟韬.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组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8(6)

[18]刘松博,胡威.国内组织设计研究的发展与现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9)

[19]刘洪.组织结构的复杂适应系统观[J].南开管理评论,2004(3)

[20]王松涛.无边界组织: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新模式[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1]Polanyi.K.Primitive,Archaic And Modern Economies:Essaysof Karl Polanyi[J].Boston:Beacon Press,1968

[22]Mark. Granovetter.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3)

[23]O’Reilly C,A.Tushman M.The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4

[24]Firat A.F.Fragmentations in The Postmodern[J].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1992(19)

[25]J.F.Leotar.Postmodern Condition[M].Minnesota,Introduction,1984

[26]Tom J. Peters.Thrivingon Chaos:Handbook for Management Revolutions[M].New York:Alfred P.Knopf,1988

Discrimination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s:A Comparison between Paradigms of Embedding Enterprises and Bureaucratic Enterprises

LI Huai-bi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116025,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embeddedness in social economics,the thesis discriminates the noneconomic attribut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terprises which are typic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It proposes and demonstrates that embedding enterprises are at the same time bureaucratic enterprises which have legal boundaries and subjection relations,and virtual enterprises which have economic boundaries and wide economic cooperative relations. They are a new economic organizational paradigm which has social boundaries or is embedded in concretized society. Compared to typical bureaucratic enterprises,embedding enterprises are post-modern economic-social system and practice both economic and non-economic strategies.They consis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organizational elements,which have both economic and social boundaries. Such enterprises are regulated by mechanism of the double-networks of the economic and non-economic together with formal and informal power centr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They apply the developingmode of small enterprises butbig networks.

Key Words:Social Embeddedness;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s;Post-modern

【注释】

[1]克罗齐埃注意到在企业内部存在的正式权力之外,还有一种权力,来源于对正式权力鞭长莫及的非确定领域。他举例说,在法国的一些国家单位里,一些级别不高的小职员之所以在解决重要问题时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仅仅由于他们在一个规定过死的组织体系中占据着某个位置(Crozier,19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