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系统机制理论

系统机制理论

时间:2023-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管理协同理论基础一、一般系统理论系统论的思想源于人类的社会和生产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在系统论思想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I.V.贝塔朗菲于1937年提出的“一般系统论”思想。1972年,贝塔朗菲临终的那年,他还发表了《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将系统论思想推广应用到其他方面,并对“一般系统论”重新定义。

第二章 管理协同理论基础

一、一般系统理论

系统论的思想源于人类的社会和生产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在系统论思想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I.V.贝塔朗菲于1937年提出的“一般系统论”思想。贝塔朗菲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机体论思想,把协调、秩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进而形成了自己的关于系统的一些基本观点:

1.整体观点

认为一切有机体都是一个整体,一种在时空上有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自然整体。他认为:“复杂现象大于因果链的独立属性和简单总和。解释这些现象不仅要通过它们的组成部分,而且要估计它们之间联系的总和。有联系的事物的总和,可以看做具有特殊的整体水平的功能和属性的系统。”他已经把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复合体”。[1]

2.动态观点

认为一切生命现象本身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活的东西的基本特征是组织。他把生命的机体看做一个能保持动态稳定的系统,这种动态稳定的系统能够抵抗环境对机体的瓦解性的侵犯。他认为生命是一个开放系统,主要从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说明生命的本质,指出开放系统可以实现异因同果律,从而回答了新活力论的挑战。

3.等级观点

认为各种有机体都是按照严格的等级组织起来的,生物系统是分层次的,从活的分子到多细胞个体,再到超个体聚合物,形成了层次结构。他认为传统的方法只是将各部分和各过程进行研究,而没有包括协调各部分和过程,因而不能完整地描述活的现象。他提出,生物学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在生物系统中(在组织的一切等级上)起作用的规律,从而建立起一种机体论来取代机械论和活力论。

20世纪50年代,贝塔朗菲等人为发展和宣传一般系统论作了艰苦的努力,但其影响却远不如几乎同时诞生的控制论和信息论。一直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一般系统论才真正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到现在为止,关于系统一般特征的描述,普遍被接受的观点为:

(1)集合性是指系统由若干元素或子系统所组成的特性。在系统中各元素相对独立,具有可识别的界限。集合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识别系统必须分析系统的构成元素及其所在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

(2)相关性是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特性。系统不是若干元素机械的堆砌,而是它们的有机结合。在系统内各元素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种联系也叫耦合。正是这些联系使各元素结合成一个整体,使之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

(3)层次性是指任何一个系统都是较高一级系统的元素,而系统的要素,常常又是较低一级的系统,这就是系统的层次性。在一个大系统中,组成系统的要素,也称为子(分)系统,系统和子系统是相对的。

(4)适应性指的是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与周围事物发生各种联系。这些与系统发生联系的周围事物的全体,就是系统的环境。

(5)目的性表现在系统要素的选择、联系方式及系统的运动方向上,它反映人们的某种意志,服从于人们的某种目的。

1972年,贝塔朗菲临终的那年,他还发表了《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将系统论思想推广应用到其他方面,并对“一般系统论”重新定义。他指出,在不同的科学领域里存在相似性或同构性,存在着走向一体化的总趋势,这种一体化看来都汇集在系统的理论中。

(一)系统整体原理

系统整体性原理指的是,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作为系统子单元的要素一旦组成系统整体,就具有独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形成了新系统的质的规定性,从而表现出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加和。

1.系统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最鲜明、最基本的特征。系统就是由许多部分所组成的整体,所以系统的概念就是要强调整体,强调整体是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2]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一般系统论就是对“整体”和“整体性”的科学探索,从而把以前被看做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辨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可定量描述的、可实证研究的科学概念。控制论和信息论研究的是系统整体的信息传递、控制协调以及功能优化等问题。

一系统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系统,只是因为系统都是作为具有整体性的东西而存在。种种系统之所以可以区别开,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因为各自具有一定的整体性,有了这样的整体性,才有相对的差别性和独立存在,才是具有质的多样性的世界。一个没有差别的世界,至多是一个量的世界,一个丧失了质的规定性的世界,因而就不是一个现实的世界。总之,如果系统不能作为整体而独立存在,系统也就不复存在了,也就谈不上系统。

系统的整体性,常常又被说成系统整体大于部分。所谓的整体大于部分,作为一个关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最一般的哲学命题,其实质是说系统的整体具有系统中部分所不具有的性质,系统整体不同于系统的部分的简单加和,即机械和,系统整体的性质不可能完全归结为系统要素的性质来解释。“‘整体大于部分和’,这句话多少有点神秘,其实它的含义不过是组合特征不能用孤立部分的特征来解释。”[3]

关于整体大于部分的讨论,其实质就在于部分之间有没有协同作用。部分之间如果具有协同作用,那么就其有这种协同作用所决定的性质而言,部分之和就会大于整体。部分之间如果没有协同作用,实际上是不存在相互作用,仍然是各个独立的,那么就这种互不相关的性质而言,部分和就等于整体。部分之间如果也存在着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不是协同的相互作用,那么它们也不能形成整体的优势。

2.整体性分析

系统的整体性原理,总是在系统和要素、整体和部分的对立统一之中来把握系统的整体性的。系统能够凸显整体并发挥作用,原因在于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系统之中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相互作用,这就使系统具有了整体性。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要素一旦组合成系统,部分一旦组合成整体,就会反过来制约要素和部分。正如原子不等于分子、个人不等于社会一样,整体就是整体,部分就是部分,整体与部分互相区别。

对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方式,如果是线性关系,整体就等于部分的简单加和,则联系的各方只需要逐步分开来研究,整体的作用可以看做各个部分作用的简单叠加,也就是线性叠加。而对于非线性联系,整体的作用不再等于部分作用的简单叠加,部分不可能在不对整体造成影响的情况下从整体之中分离出来,各个部分处于有机复杂的联系之中,每一个部分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样就有了每一个部分都影响着整体,反过来整体又制约着部分。数学家最先证明实际上线性系统的测度几乎为零,即系统几乎都是非线性系统,这就告诉我们,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非线性的世界,现实的系统几乎都是非线性系统。

从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来看,系统整体之所以具有整体性,只因为它是系统中的要素、部分有机联系的综合,也是系统中多种关系的统一和协调。

(二)系统要素相关原理

1.系统要素的相关性与结构

相关性是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特性。系统不是若干元素机械的堆砌,而是它们的有机结合。在系统内各元素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种联系也叫耦合。正是这些联系使各元素结合成一个整体,使之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实际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素本身的特性及规模;另一方面,则是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在此称之为结构,它是表达系统要素相关性的概念。

系统的结构反映系统中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表现形式。因此,结构反映系统的内部关系,是系统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性。系统是由要素有机联系组成的整体,要素的有机联系就成为系统结构的基础。系统要素的联系可以有以下方式:要素与要素的关系;要素与系统的关系;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整体性揭示了系统的组成要素的有机性,相关性侧重说明了这些组成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系统中各要素之间既具有差异性,又具有相关性。任一要素的变化都将引起其他要素相应的变化,且这种变化最终影响到系统的稳定与涨落,并通过系统内部作用放大,甚至造成崩溃。因此,系统中某一要素发生了变化时,则对其他关联的要素也要相应地改变和调整,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的最佳状态。

2.系统功能

功能是指系统在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是系统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形式的外在表现形式。作为表现于系统的功能,必须是与环境相联系的。没有内部的联系,就不会形成系统的结构;而没有外部的联系,就谈不上系统的功能。严格意义上的封闭系统,对于外界来说实质上是没有功能可言的。现实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因而保证了现实的系统都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系统。系统开放程度和开放方式的多种多样,系统环境的千差万别,使系统的外在规定性在反映系统的内在规定性时,有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即系统的功能表现具有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

系统的功能与环境相联系,意味着功能的发挥具有“瞬时性”,即功能与环境的状态及其变化有关,环境一旦发生了变化,系统的功能就可能随着发生变化。一般的,与系统的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比较而言,系统的功能则是灵活易变的。当我们说某种物体具有多种用途,就是说该系统可以具有多种功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功能,这也体现了功能的易变性和灵活性。

一个系统,往往具有多种功能。环境不同,同一个系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人就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体,人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能进行新陈代谢、生长繁殖,还具有多种社会功能,人和人之间可以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组织起来进行劳动生产,形成一定的社会文化。

3.要素关系对功能的影响

任何一个现实的系统,总是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因此总是具有一定的外部功能。系统的结构和系统的功能,实际是系统中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系统的整体性关系问题的两个方面。一定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功能不能脱离结构而存在。系统的结构总是与系统的功能相联系的,也只有把两者联系起来,才能深入认识两者的关系。

因为系统的结构是系统功能的基础,所以只有系统的结构合理,系统才能具有良好的功能,系统的功能才能得到好的发挥。系统的结构优化和功能优化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故事,我国战国时期,齐王和他的大将田忌赛马,就一对一而言,田忌的马是不如齐王的马,如果马的对阵是以上等对上等、中等对中等、下等对下等,田忌必败、齐王必胜,而田忌采取了军事家孙膑的策略,“今以君之下驷为彼上驷”。从而得以相对结构优化,田忌取得了赛马的胜利。他之所以协同能取得胜利,实际上也就是通过结构优化获得了功能优化。

二、协同原理

(一)协同学及其内涵

1.协同学的产生与发展

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创立者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Hake)。他在1971年发表的《协同学:一门协作的科学》一文中提出了协同的概念,他认为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时间、空间跨度的系统,结构千差万别,尽管它们的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不稳定与稳定的相互转换。1972年,哈肯组织了一个名称叫做“协同学”的会议,邀请世界各地的许多专家进行讨论研究,达成一定的共识:认为在不同的现象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原理,即截然不同的系统都是由同样类型的序参量方程所支配。1976年出版《协同学导论》一书,哈肯运用突变理论的成果,吸取平衡相变理论的序参量概念和绝热消去的原理,并采用概率论、随机理论建立起序参量演化的主方程,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哈肯在研究协同论时间和空间有序的基础上,把内容扩充到功能有序上,并进一步研究了混沌现象,从而使协同论进入一个纵深发展的阶段。1983年出版《高等协同学》一书,标志着协同学的微观理论走向成熟。1988年出版《信息与自组织:复杂系统的宏观方法》一书,为非平衡态理论宏观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协同学既能反映不同系统在临界过程中的共同特征,又能结合具体现象描述出它的转变规律,因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目前,协同学在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生物学、光学、流体力学、机械工程学、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以及管理科学等领域内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作为一门以研究完全不同的学科中共同存在的本质特征为目的的新的横断学科,引起了不同学科领域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2.协同学的内涵

协同学主要是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的理论。它以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等为基础,吸取了结构耗散理论的大量营养,采用统计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不同领域的分析,提出了多维相空间理论,建立了一整套的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案,在微观到宏观的过渡上,描述了各种系统和现象中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4]协同学既研究开放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也研究由有序到无序的演化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有序与无序相互转化的机制及数学描述、系统秩序状态的确定、系统实现协同的条件与方式等。

(二)协同学的主要观点

1.协同

协同是指协同作用。这种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可称为协同效应,这种效应是指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协同学引论》)。不论在自然界中或是社会中,都存在着结构千差万别的各种各样的系统。不管在系统间,还是在系统内部,均存在着协同作用。如果各子系统在运动中不发生任何相互作用,说明这是不存在协同作用的“混乱”或“无序”状态。可是绝对没有协同作用的系统状态客观上是不存在的。当在外来能量的作用下或物质的聚集态达到某种临界值时,子系统之间产生相互作用。这种协同作用能使系统在临界点发生质变——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混沌中产生某种稳定结构。这种转化过程反映着自然界和社会不断发展与演化的机制。

2.序参量与序参量原理

“序参量”是指描述系统宏观有序度的参量。不论什么系统,如果某个参量在系统相变过程中从无到有地发展演化,并能指示出系统新结构的形成,这个参量就是序参量。比如生态系统中种群的个数、化学反应中的组分浓度、铁磁体磁化过程中的磁化强度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产量规模、生产率就是企业系统中的序参量。

序参量具有一些基本特征:①序参量是宏观参量。协同论研究的是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的宏观行为,而仅从微观层次的参量不能了解这些宏观行为。②序参量是微观子系统集体运动的产物、合作效应的表征和量度。序参量的形成动因,不是外部作用强加于系统的,而是来自系统内部。当众多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处于无序的初始状态时,各子系统独立运动,各行其是,不存在合作关系,不能形成序参量;而当系统接近临界点时,子系统间产生长程关联,形成协同关系,促使序参量形成。③序参量是通过各个部分的协同作用产生的,而它一旦形成,便成为系统的控制中心,支配各子系统的行为,决定整个系统的有序结构和功能行为,主宰系统的整体演化过程。序参量支配子系统,子系统伺服于序参量以及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合作,生动地描述了系统中非平衡相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在此过程中序参量也自发地得以形成。

3.超序参量

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对系统特性起支配作用的变量称超序参量。超序参量可能是不同的,即超序参量会发生换元。超序参量换元是新超序参量与老超序参量在既竞争又合作的过程中,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在换元之际,由于两个超序参量都对特性的变化起支配作用,这将使特性处于短时的不稳定状态。这时系统内部或外部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微涨落都可立即在系统中发展成为一个巨涨落,使系统演化进入到下一个新的阶段。

哈肯说:“如果液体的初始静止状态并不稳定,那么只要有一非常微小的涨落,就能引发卷筒运动。”“在政治和经济决策中,常常是很小的涨落,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一种偶然的情况,将决定产生严重后果的方向。当做命中选择时,其他的选择就被排斥,首次选择已无法逆转。微小的涨落常常决定着作出怎样的选择。一旦作出选择,运动的所有部分都将参加集体活动,不管愿意与否,都必须接受这种选择。”[5]

4.快变量与慢变量

协同论认为,一个系统的稳定性总是要受到两类变量的影响:一类变量在系统受到干扰而产生不稳定时,总是企图使系统重新回到稳定状态,这种变量起了一种类似阻尼的作用,并且衰减得很快,被称做快驰豫参量,也叫快变量;另外一类变量在系统受到干扰产生不稳定性时,总是使系统离开稳定状态走向非稳定状态,这种变量在系统处于稳定与非稳定的临界区时,表现出一种无阻尼现象,并且衰减得很慢,因此被称为临界无阻尼慢驰豫参量,也叫慢变量。而组织内的改革阻力、新生阶层和思想具有这一特性。

慢变量与快变量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各自都不能独立存在。在系统从稳定态向非稳定态过渡的过程中,慢变量起了决定的作用,而当系统达到不稳定状态时,只有在快变量的作用下才能使系统达到一个新的稳定状态。如果原来的稳定状态是一个无序状态,那么这个新的稳定状态就意味着有序状态的产生和形成;如果原来的稳定状态已经是一个有序状态,那么新的稳定状态就意味着更新的有序状态的出现,意味着系统的进化。伴随着这种有序结构的产生、发展,两类变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表现出一种协同运动,这种协同运动在宏观上表现为系统的自组织现象。

5.对称与对称破缺

对称是指一个系统在空间上的均匀性,在时间上的不变性。对称破缺与对称相反,它是一种非对称性,即对称破缺是一个系统在空间上的非均匀性,在时间上的变化性。如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的系统就具有时空对称性,而处于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系统就不具有时空对称性。

现代科学所发现的种种事实已经表明,客观世界在其演化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对称性的向对称破缺的转化过程,并证明对称破缺是物质系统产生和演化的原因。如有人认为,早期的宇宙存在着正物质和反物质的对称性,今天却成为以正物质为主的非对称世界。

在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中,有的化学物质的分子具有对称性,而有的分子结构就是对称破缺的。生物在进化和发展中也存在着对称性逐步破缺的变化过程。而且生物发展的越高级的形态,其内部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就越出现对称破缺。

事物的发展会出现对称破缺、产生分支,系统的演化方向具有可选择性。系统的状态变量超过一个临界值时,这一分支的状态就不再稳定,某种涨落的作用再也不能被衰减,系统必须朝着新的状态变化。当控制参数超过临界值时,整个系统像是着了魔一样,以人无法控制的状况由原先的某种物理相进入一个新的相。控制参量的微小变化,即一个小的扰动就可以促使系统突然改变其性质,这就是突变现象。这种变异使时间对称破缺,系统演化呈现出不可逆性。在日常管理中,个别因素、偶然因素决定了方向和结果,设定的程序也决定了方向和结果。

6.役使原理

役使原理是协同论的基本原理之一,它从系统内部稳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方面描述了自组织的过程。哈肯曾说,“役使原理在协同学中起核心作用。”很多情况下可以用役使原理把多自由度的问题归结为仅有少数几个自由度的问题。

役使原理的基本思想是,事物的特性常常是由许多因素联合作用生成的,但其中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只有一个或极少数几个。用哈肯的话来说就是:在接近不稳定点时,可以区分为稳定的集体运动(模)和不稳定的集体运动(模),稳定模受不稳定模的支配而被消去。一般说来,这就会导致自由度数目的大量减少,留下的不稳定模可以作为决定系统宏观行为的序参量。

三、组织文化理论

作为在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组织文化理论,是对原有管理理论的总结、创新而成的。将管理从技术、经济上升到文化层面,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它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6]组织文化是指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特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它是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它强调的是组织的特色以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在组织中具有多种功能: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使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到组织利益,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把整个组织聚合起来。

(一) Z理论

威廉·大内是美籍日裔学者,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学教授。他从1973年开始研究日本公司的企业管理方法,认为面对日本的挑战,美国应当从日本成功的经验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他经过长期研究,写出了他自认为是阐述处理日本企业管理和美国生产力中根本性问题的书:《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部派出一组工程师和经理前往日本,访问他们在东京的经销商。美国的许多观察家对日本的成功虽然感到惊羡,却断定日本是一个不能向其学到多少东西的国家。然而,“别克”访问团却作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认为,日本获得成功的办法也可以在密执安州弗林特市行得通,因而着手设计自己的模式。“别克”最终装配厂当时是全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效率和质量最低的工厂之一。他们以这个厂为试点,以近似日本的管理方式重新设计对该厂的管理。不到两年,该厂的效率和质量在全公司范围内已经上升为第一名。改革通用汽车公司内问题成堆的“别克”厂的管理思想,被大内提炼概括为Z理论。它向人们昭示:使工人关心企业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

大内在分析了美国占多数的A(America)型组织和日本类型的J(Japan)型组织之后,提出了他所设计的“Z型组织”模式。其特点是:实行长期的、终生的雇佣制,使职工在职业有保障的前提下,更关心与自身前途关系重大的本企业的长远利益;采取相对缓慢的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制度;对人才的培养采取“非专业”的方式,以使他们适应各种工作;在管理控制的含蓄与明确之间保持一种平衡;采取集体研究与个人决策相结合的“统一思想式”的决策方式;在职工中贯彻平等原则,使他们在不受监督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地酌情处理问题。

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文化还包括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为建立一种“Z型组织”,大内提出必须建立一种“Z型文化”。一家Z型公司中,从其战略到人事,没有不为这种文化所涉及的,即使产品也是由这些价值观所决定的。

(二)杰出企业的卓越文化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教授泰伦斯·迪尔和麦肯齐咨询公司顾问爱伦·肯尼迪,在长期的企业管理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对80家企业进行了详尽调查的基础上,于1981年7月出版了《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该书成为论述企业文化的经典之作。它用丰富的例证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即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而然约定俗成而非书面的行为规范;并有各种各样用来宣传、强化这些价值观念的仪式和习俗。正是企业文化——这一非技术、非经济的因素,导致了这些企业的成功。

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五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

企业环境,是指企业的性质、经营方向、外部环境、社会形象与外界的联系等方面,它往往决定企业的行为。

价值观,是指企业内成员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内成员在判断自己行为时具有统一的标准,并以此来选择自己的行为。

英雄人物,是指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业文化的人格化,其作用在于作为一种活的样板,给企业中其他员工提供可供仿效的榜样,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文化仪式,是指企业内的各种表彰、奖励、聚会以及文娱活动等,它可以把企业中发生的某些事情戏剧化和形象化,来生动地宣传和体现本企业的价值观,使人们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来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使企业文化融“寓教于乐”之中。

文化网络,是指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渠道,主要是传播文化信息。它是由某种非正式的组织和人群,以及某一特定场合所组成,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职工的愿望和心态。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分为四种类型:强人文化;拼命干、尽情玩文化;攻坚文化;过程文化。

(三) 7“S”框架

工商企业史学家阿尔弗雷德·钱德勒于1962年写过一本《战略与结构》的书,提出了结构要紧跟战略的论断。到1977年,美国管理学界已普遍认为钱德勒的这一论断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都十分重视通过改变组织结构来提高劳动生产率。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出现了分权式结构的浪潮,70年代出现了矩阵结构式管理。

美国麦肯齐咨询公司的结构研究组,就是为了搞清结构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而成立起来的。该小组走访了美国和欧洲的10来所工商管理院校的学者,发现尽管仍有少数几位研究者继续在组织结构上做文章,但很多人对于摆弄战略和复杂的矩阵结构不满,指出它只是整个管理有效性问题的一小部分。麦肯齐咨询公司的结构研究小组经考察和研究得出结论:任何一种明智的管理都涉及七个变量,这七个变量分别是:结构、战略、体制、人员、作风、技巧和共有价值观。

198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理查德·巴斯卡和哈佛大学的安东尼·艾索斯联合出版了《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7]他们对比了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在管理上的区别,特别是对比了日本松下公司及其优秀领导人松下幸之助和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及其成功的领导人哈罗德·吉宁之间的区别,认为松下公司和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最主要的区别不是在他们的整体战略和矩阵式的组织结构上,也不在于制度,而真正的区别在于管理作风、人事政策以及最重要的精神和价值观上。美国企业家重视硬件,而日本企业家不但重视硬件,更重视诸如共有价值观、作风、人员、技巧等软件因素。

巴斯卡和艾索斯认为,日本企业家总是反复向员工宣讲共有价值观、企业基本信念的重要性,指出它是大公司最为珍贵的“秘密武器”,并尽心尽力地使员工个人目标同化于企业目标,建立起全体员工共享的价值观。美国企业家却往往拒绝触及更高一级的人的价值观,恪守西方文化传统,误认为企业可以任意要求员工做出脑力和体力贡献,但却不能干涉员工的个人生活和基本信念是天经地义的。即使在某些方面和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很相似的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也没有深入地以精神价值观作为号召,没有以细致入微的同化过程来团结员工。

在巴斯卡和艾索斯看来,美国传统文化重视自我的价值,忽视集体的价值,认为自我是宇宙的中心。而日本则相反,比较重视集体的价值,认为自我是成长的障碍,而不是可以依赖的一个支撑力量,因而要求个人行为与集体活动的一致,并在企业生活中对谦虚和自我克制给予很高的评价。

(四)革新型文化的品质

麦肯齐咨询公司的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认为,超群出众的企业,必然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这种文化品质使它们脱颖而出。在《成功之间——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一书中,彼得斯和沃特曼提出了革新性文化的八种品质。这八种品质分别是:贵在行动;紧靠顾客;鼓励革新、允许失败;以人促产;深入现场,以价值观为动力;不离本行;精兵简政;辩证处理矛盾。

贵在行动。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组织的流动性;二是提倡企业实验精神。“出色企业的组织是流动性的,灵活可超的”。这表现在管理人员经常走出办公室搞“巡视管理”、“周渊式管理”、“看得见的管理”,在无拘无束、随随便便的气氛中各类人员广泛接触、交流信息、研讨问题。出色的企业贵在行动,其最重要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它们愿意去把工作试着做出来,愿意去试。

紧靠顾客。主要表现在对服务的执著,对质量的执著,开拓合适的市场和倾听用户的意见。把售后服务当成法宝,认为推销工作是在货物售出后才开始的,而不是在此前。因此,每当顾客回来要求服务,要把事办得尽善尽美。对用户的每一条意见都给予迅速答复。出色的企业是靠用户和市场来驱动,而不是靠技术来驱动的,对用户所做的每项建议,从用户自身的立场来看,都应该是最为经济实惠的。坚持100%的质量和可靠性,否则产品就不出厂。要以量体裁衣的方式来为用户服务,要善于倾听用户意见。

鼓励革新、允许失败。这里所说的“革新”是干出新的特色。出色的公司结构安排就是从创造革新环境出发的。尤其是它们的体制故意设计得有些“漏洞”,使那些革新闯将“有空子可钻”,搞到所需的资源,把事情办成。

以人促产。优秀公司总是把普通员工看做提高质量和生产率的根本源泉,对员工必须把他们当做同伴来看待,待之以礼,尊重他们。而不是把资本支出和自动化作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源泉。

深入现场,以价值观为动力。企业是依靠有连贯性的价值观体系来驱动的,这些价值观几乎总是用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词汇来表达的,并都带有树立这套价值观体系的领导人个性风格的标记。

不离本行。出色的企业不依靠购买和兼并其他企业来搞多种经营,因为所买进来的企业具有不同价值观而很难实现各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作为一般规律,经营绩效最佳的企业主要是通过内部发生的多样化来获得进展,有时出色的企业也搞些购并,但应以可控制为原则,如果控制不住,还不如及早甩手。

精兵简政。出色的公司一是结构简单,二是班子精悍,同时这两项品质是互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并且是自我完成性的。优秀的企业管理体制可以用三根支柱来描述:符合业务高效率需要的稳定性支柱,即保持一种简单而又始终如一的基本组织形式;符合经常性革新需要的创业精神支柱,建立以创业精神的多少及贯彻执行情况为基础的测量考核制度;符合避免僵化需要打破旧习俗,即能定期改组。

辩证地处理矛盾。出色的企业既有宽松的特性,又有严格的特征、灵活的组织结构。允许自愿参加的革新活动,强调以一种宽松自由的方式从事广泛的试验活动。但是又需认真奉行共有价值观,强调极其频繁的信息沟通和迅捷的反馈,避免不协调的、严重偏离主流的情况发生。做到既严格控制,又坚持让普通员工享有自主权和发挥创业精神、革新精神。

四、和谐管理原理

我国著名管理学者席酉民和尚玉钒,在席酉民的和谐理论的基础上于2002年提出了和谐管理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经济社会活动中,所有管理活动都必须面对这种复杂性,即既有客观科学的一面,又有主观情感的一面。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无法简单(有时也没必要)将主观情感的一面归结或转化为客观科学的一面。管理必须遵循两个规则,用优化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一面,用减少不确定性的思路解决主观愿望的一面,并设法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动作用,实现整体的一致性和更高的绩效。和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其目标,在变动的环境中,围绕和谐主题分辨,以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为手段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

在他们看来,“和”是人及人群的观念、行为在组织中的“合意”的“嵌入”;而“谐”是指一切物要素在组织中的“合理”的“投入”。“和谐”是指“和”与“谐”的齐观并举,只有当两者的融合构成“进一步寻求确定性和优化性”的必要时,“和谐主题”才成为具有真正意义的管理问题。“合意”、“合理”体现了“和则”与“谐则”;而“嵌入”着意于人的主观性、主动性,“投入”则是一种客观、被动的状态。

所谓“和则”,是从“和”概念派生出来的嵌入组织的规则或者说主张。它们是用来应对组织中“人的永恒的不确定性”的专门装置,以调整人际间的共处、人群间的共处,乃至组织间、组织与社会间的共处。“规则、契约、文化、舆论、社会观念等等”是这些装置的现实对应物。比如在军队中,“规则”可以使我们在多数情况下获得对命令将被执行的确定性;而在企业中,“契约”同样使我们不会过分担心合同被多数人违背的风险;而一旦这两种装置的效力显著下降时,我们会使用“文化”去获得多数人因对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认同而具有“行为的可预期性”。对于人群间和组织间及组织与社会间的共处,具有类似的特征和处理方法,被称之为和则1、和则2、和则3。和则1提供人在组织中的基本意义和角色,主要包括“诚信”和“责任”;和则2提供人群在组织中的基本意义和角色,主要包括“对分工互补的认同”和“倾向于合作”;和则3提供组织于社会、自然的基本意义和角色,主要包括“对可持续的遵从”和“积极地回馈”。“和则”主要是为了不确定性的消减。

而“谐则”,是指任何可以被最终要素化的管理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模式方程”在给定的资源约束条件和目标下去追求结果的最大化。它可以是结构,也可以是过程/流程;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总之,它的主要特征在于确定性中的效率问题,即“优化性”。从物要素的类型特征出发,他们提出了三个基本的“谐则”:

谐则1,是指物要素间组合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即匹配或一致性(如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资产与负债的平衡等);

谐则2,是指物要素间确定性联系的可变动性/调适性(如负债率的安全域、业务流程的再造);

谐则3,是指既定投入的最大产出,即优化性(如最短运输路径、最大产出规模)。

“和则”、“谐则”与组织运动过程中不断浮现的“和谐”主题相互动即构成了和谐管理的动态过程,如图2-1所示。

图2-1 和谐管理关系图

和谐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和谐主题分辨,“和则”、“谐则”体系的分析和设计,优化及不确定性消减。通常情况下,由于组织面临环境的多样性,和谐主题会发生不断变化,即“和谐主题漂移”。当和谐主题被分辨以后,和谐管理为其提供了两条可选的处置路线:一条是基于确定性(概率意义上的)优化(谐则3)。另一条是基于不确定性削减,而从中又分辨出两条不同的路线:不确定性1——可知且可把握,物化及可物化的要素(谐则2、3);不确定性2——“理论”可知且不可(易)把握,人及人群的互动(和则1、2、3)。

和谐管理理论认为,和谐是所有生命的基础,无论是有机体的生命还是组织的生命,和谐会产生一种令人吃惊的力量。它不仅可保证系统组成最优,各部分协调运转,从而提高效率,减少损失,增加生产率。而且可以减少摩擦,避免冲突,缓解压力,激发热情,使人精神愉快。更重要的是能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保证系统动态和谐发展。一般和谐性较高的系统,都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自适应性,都充满活力,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和吸引力,使系统总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五、系统机制理论

(一)系统机制的含义

机制(Mechanism)一词始于机械工程学,“机”指机器,“制”指约束、控制,本意是就是机器的自我运转机能和关联。它伴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而演生,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学科之中,借以类比系统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系统机制实际上指系统运动赖以生存的物质结构、动因和控制方式。它是系统为维持其潜在功能并使之成为特定的显现功能,而以一定的规则规范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运动原理,以及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

(二)系统机制的特点

从学术界对机制以及系统机制的研究和给出的定义可以推论出,系统机制具有以下七大特点:

(1)相互依存性,机制是系统的机制,系统是机制的载体,两者相互依存共生,任何系统都是具有一定机制的系统。

(2)自动调节性,机制不是最终结果,也不是起始原因,它是把期望转化为行动、原因转化为结果的中介。它对系统要素的运动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规范系统各要素以系统整体行为方式在系统机制规定的轨道上运行。

(3)内部性,机制的作用都发生在系统的内部,是系统的内在驱动力,机制制约并决定着某一事物功能的发挥。良好的系统机制对促使系统顺畅运转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外部影响性,指环境影响系统机制的发挥,相同的机制会因时空条件和其他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5)客观性,在一定的系统中,机制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设想的存在。它所反映的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作用方式和规律,是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

(6)规律性,指机制具有自动调节性,以某种内在规律发生作用而引导系统要素按照机制的规范而运动,机制的规律性是机制运行所依据的调节原理的外在表现。

(7)多重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个系统可同时具有多种机制,同一机制亦可以适用于不同系统;另一方面,任一机制内部又可能“嵌套”其他多种机制,这种“嵌套性”之间具有紧密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分散或毫不相关地堆砌到一起。

(三)系统机制对系统功能的作用

1.行为导向作用

系统机制建立后,就会规范要素按照机制所引导的方向有序运动,进而保持系统的整体有序性,使系统的整体功能有别于各部分的功能并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如市场机制的供求关系,当供过于求时,买方并未强迫卖方降低价格,但卖方将主动按照市场行情减少销售和产量,反之亦然。

2.低耗高效

低输入高输出是系统功能较强的主要表征,良好的机制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转换器,使系统内部运行的各环节配合顺畅,协调一致,达到系统整体有序的宏观功效,从而将有限的投入转化为最大化的输出。反之,如果系统机制不健全,将必然会增加系统的内耗,使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相互掣肘、矛盾或冲突增加,进而导致系统紊乱,严重影响到系统功能的最佳发挥。

3.维系稳态

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对系统结构具有反作用。系统机制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通过对系统要素的调节,使它们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保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防止系统发生紊乱、动荡、骤变和间断等结构上的失衡,促进系统功能的优化。同样,系统功能的优化又反作用于系统结构。正是系统机制的作用导致了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关系,进而维系了系统的稳定。

4.信息传递

信息是一切组织系统的一种普遍联系方式,信息流的畅通是系统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信息流的任何阻塞都会使系统无序,削弱系统的功能。系统机制是信息的传递媒介,当系统要素发生不符合系统规律或环境状态发生变化时,系统通过机制捕获信息,并通过机制进行必要的调整。好的机制应是对信息反应灵敏、准确,使信息得以在系统内及系统外畅通传递,增强系统的功能。

【注释】

[1]魏宏森:《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页。

[2]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204页。

[3]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林康义、魏宏森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4]廖红、蔡心红:《协同学理论建立过程对人们研究自然事物的启示》,《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67页。

[5]H.哈肯著:《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戴鸣钟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年版,第35页。

[6]刘光明编:《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第88~97页。

[7][美]巴斯卡、艾索斯合著:《日本的管理艺术》,黄明坚译,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43~7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