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管理科学
这里要介绍的管理科学是广义的管理科学,它既不同于泰勒的科学管理,也不同于现代管理理论中的管理科学学派(或数量管理学派)。科学管理是泰勒针对传统的经验管理而提出的早期管理学说,从而确立了管理的学科地位,是一种管理的革命。而管理科学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西蒙等人为代表的现代管理学者们依据系统科学原理,遵循管理对象运动过程的客观逻辑,在定量化和数学模式化的基础上,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信息和控制手段,发挥外脑和助手的作用,对对象系统地进行整体管理,以达到整体优化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科学最初也是一些实际管理经验的总结,是从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开始发展起来的。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机关、团体甚至社会上有一定目的的人、财、物的集合体。管理科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代管理科学的特点有:①要求管理工作建立在现代科学理论,特别是现代系统科学理论的基础上,除了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外,尤其需要运用系统理论、控制理论和信息理论等科学知识,把管理对象看做一个动态系统,并依靠信息反馈,对管理对象进行整体最优化的控制。②要求管理工作完全程序化、定量化和数学模式化。程序化即指处理管理的过程和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要符合对象自身运动的合理程序;定量化和数学模式化是要用数学和数学模式反映管理对象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使之具有严格的科学性。③要求管理工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物质条件,特别要重视电子计算机的作用。在管理工作的现代技术手段中最重要的是情报技术、通信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管理科学随着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发展,没有电子计算机就没有现代管理科学。④管理就是决策,它既是决策的手段,又是决策的过程。现代管理科学十分强调目的性,认为管理的全过程都要为确定的目的服务。⑤管理者是领导、外脑和助手的结合体。外脑指内行、专家所组成的参谋部、智囊团和思想库之类的机构。助手是指情报人员、计算机使用人员和统计分析人员等。现代管理科学是团体班子的科学知识和智慧。
现代管理科学的出现,使管理学说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管理科学使管理学从操作方法、作业水平的研究向科学组织的研究扩展;同时吸取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学、电子计算机等作为研究方法和手段,正在蓬勃发展。
现代管理科学对于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运用管理科学能更好地处理规模庞大、内容复杂、关系多变的系统对象,并可使管理工作的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具体措施更具准确性、可行性和可靠性,还可使管理工作有更大的适应性和调节反应的迅速性以及保证管理工作有更多的主动权等。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充分利用管理科学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使管理工作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现代管理科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决策理论、系统理论以及数量管理理论等。
一、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是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教授西蒙和马奇等人。该理论吸收和运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行为科学、系统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于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关于决策和决策方法的完整理论体系。
赫伯特·西蒙(Harbert A.Simen),1916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诺基市。他早年就读于具有浓厚学术传统的芝加哥大学,于194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芝加哥大学、伯克利大学、伊利诺伊工艺学院和卡耐基-梅隆大学,长期讲授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等课程,并曾从事过计量经济学的研究,1961~1965年任美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委员会主席。他在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都有较深厚的造诣,堪称社会科学的通才。他的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1945年)、《公共管理》(1950年)、《人类模型》(1957年)、《组织》(1958年)、《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1959年)、《管理决策新科学》(1960年)、《自动化的形成》(1960年)、《人工的科学》(1969年)、《发现的模型》(1977年)、《思维的模型》(1979年)等。他由于“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迄今为止唯一因为管理学理论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
詹姆斯·马奇(James G.March),195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在卡耐基工艺学院任教。1964年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科学院的首任院长,1970年成为斯坦福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同时还讲授政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还在胡佛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他的主要成就是关于组织理论的研究,他除了同西蒙合写的《组织》一书外,还有《公司行为的一种理论》等著作。
西蒙的决策理论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核心。西蒙认为组织是作为决策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组织的人或一个成员的第一个决策是参加或不参加这个组织,他在做出这个决策的过程中,就要对他为组织所做出的贡献和从组织得到的报酬进行比较,如果报酬大于贡献,他就参加。组织的成员在做出参加组织的决策后,还要做出其他种种决策。而在一个人参加某一组织以后,虽然他的个人目标依然存在,但逐渐退居第二位而从属于组织的目标。西蒙在《管理行为》中曾指出,所谓同组织一体化,就是个人在做决定时采用组织决策的价值标准,即用组织目标代替个人目标的过程,或组织把其成员的某些决策权接收过来而代之以组织的决策过程。因此,要了解一个组织的结构和职能,就必须分析其成员的决策和行为及其受组织的影响,就必须研究影响人群行为的复杂的决策网状结构。他认为,管理人员应该有效地利用各种形式的外部影响力来塑造职工的性格。并提出在当代社会中职能地位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而等级地位的重要性却越来越小。
组织的全部活动都是集体活动,其中新过程就是决策。制订计划的过程是决策,在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也是决策;组织的设计、部门化方式的选择、决策权限的分配等,是组织方面的决策问题;实际结果与计划的比较、控制手段的选择等,是控制方面的决策问题。所以,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二)决策过程中的信息问题
西蒙等人认为,信息联系在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决策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决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出、输入和反馈的过程,决策工作实际上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使用的工作。信息在决策前表现为决策的资源和投入;在决策中表现为决策的依据和前提;在决策后则表现为决策的成果和产出。因此,研究决策必须要研究信息。决策对信息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四个方面。
(1)准确。准确是信息的生命,也是决策的生命,没有准确的信息就不会有准确和科学的决策。在决策中一定要收集和运用准确的信息,同时要防止信息在加工和传递中的失真。
(2)及时。信息具有时效性,信息越及时、越新颖,对决策越有利。过时的信息不但对决策不利,还可能造成决策的失误。
(3)适用。所谓适用有两层含义:一是有用,二是适量。
(4)经济。所谓经济,就是用较少的成本获取较多、较好的信息。
(三)决策的过程
西蒙等人认为,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是一瞬间即能完成的一种活动,它至少应该分成四个阶段:①收集情报阶段。收集企业所处环境中有关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的情报并加以分析,同时对企业内部条件也要加以分析,以便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即通过探寻内外部环境,寻求影响决策的条件。②设计活动阶段。在提出和确定决策问题以后,就要拟定被选方案,尽可能找出所有可行的决策方案,即创造、制订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拟定方案包括确定决策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一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③抉择活动阶段。在各种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选出最满意的方案。④审查活动阶段。在选择方案后接着就要将方案进行实施,并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即评价决策的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管理决策过程中的运用使决策过程增加了科学的成分,但是它们只是决策者的决策工具,并不能取代决策过程。管理人员还必须对可供决策的方案评价以后进行抉择,并做出最后判断。一旦选定方案,经理人员就要对其承担责任和一定的风险。
(四)关于决策的准则和标准
用有限理性代替最优化原则。西蒙认为,绝大多数的人类决策,不管是个人的还是组织机构的决策,都是属于寻找和选择合乎要求措施的过程,这是因为寻找最大化措施的过程比寻找前一个过程要复杂得多。古典经济学从“完全理性”和“经济人”的假说出发,追求的是“最优化决策”。而西蒙认为,要做出最优决策在实际中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于要实现完全理性就要有三个前提:①决策者对可供选择的方案及其未来的后果要无所不知。②决策者要具有无限的估量能力。③决策者的脑中对各种可能的后果有一个完全而一贯的优先顺序。由于决策者在认识能力上和在时间、经费、情报来源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所以,事实上人们不可能做出完全合理的决策。人们在决策时,不能坚持要求最理想的解答,常常只能满足于足够好或令人满意的决策。他对古典决策理论的假设、前提进行反思,提出了“有限理性”和“管理人”的基本命题,从这两个命题出发,提出了震撼经济学领域的“满意标准”和“有限理性标准”,得出了“满意解”的结论,从而开创了决策研究的新领域。
(五)关于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关于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技术以及决策中的思维过程,是决策理论学派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组织中的决策问题,有一些是反复经常出现的或是一种例行的决策,称为程序化决策。但有时也会遇到那种从未出现过的,或问题的确切性质和结构还不很清楚的相当复杂的决策,这类决策称为非程序化决策。区分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的主要依据是这两种决策所采用的技术是不同的。制定常规性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方式由于运筹学和电子数据处理等新的数字技术的研制和广泛的应用而发生了革命,而制定非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方式包括大量的人工判断、洞察和直觉观察还未经历过任何较大的革命,但在某些基础研究方面正在形成某种革命,如探索式解决问题、人类思维的模拟等。自动化方面的进步和人类决策方面的进步会把组织中人的部分和电子的部分结合起来构成一种先进的人—机系统。
(六)决策的方法或技术
针对不同类型的决策,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或技术。现代化的决策技术在处理程序化决策问题时,广泛地应用运筹学和计算机技术;而在处理非程序化决策问题时则更多地凭直觉、经验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可以把决策方法分为定性决策方法和定量决策方法。
1.定性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由美国学者奥斯本(Alex Osborn)在20世纪40年代首先提出。它采用会议的形式,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广开思路,激发灵感,毫无顾忌地发表独立见解,并在短时间内从与会者中获得大量的观点。
(2)名义群体法。是指群体成员在决策过程中虽然也要坐在一起,如参加传统委员会会议一样,群体成员必须出席,但他们是独立思考的。
(3)德尔菲法。请专家背靠背地对需要预测的问题提出意见,决策者将各专家意见经过多次信息交换,逐步取得一致意见,从而做出决策方案。
2.定量决策方法
主要包括:决策树法、盈亏平衡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
西蒙对于决策过程的理论研究工作是开创性的。他的理论目前已经渗透到管理学的不同分支,成为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石之一。但由于现代企业和现代技术的发展,组织的特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在最现代的组织中,西蒙的三层次理论已经不太适用,结构正在崩溃。另外,非程序性工作日益成为基层工作的特征,因此决策的重心正在由高层向底层转移。尽管如此,西蒙的决策理论仍然是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钥匙。
二、系统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卡斯特、罗森茨维克和约翰逊等人在一般系统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他们把一般系统理论应用于工商企业管理,系统地阐述了系统观点、系统分析、系统管理三者的关系,侧重以系统概念分析和考察企业的组织结构模式以及各项管理职能。系统科学在进入90年代后有新的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三论”,即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突变论,以及超循环理论和混沌理论,这些系统科学的新的进展对系统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着新的促进作用。
(一)一般系统理论的发展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自从有了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就产生了朴素的系统思想,就有了系统管理的实践,如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墨子等人的学说中就包含了丰富的系统思想。但是系统思想从经验到科学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系统理论,则是以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为标志的。美籍奥地利人L.V.贝塔朗菲(L.V.Bertalanffy)是一个生物学家和哲学家,1925年他在研究理论生物学时,用集体论生物学批判并取代了当时的机械论和活力论生物学,建立了集体系统概念,提出了系统理论的思想。1937年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讨论会上他首次提出“一般系统理论”原理,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1945年他发表了《关于一般系统论》,明确提出一般系统论的任务“乃是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并揭示系统中整体和部分、结构和功能、系统和环境等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确立这门学科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当然,对系统理论做出贡献的还有很多学者。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组成整体的意思。系统论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连接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它不断地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维持一种稳定的状态。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环境适应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是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做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以优化的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术团体等等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况来划分系统的类型。按人类干预的情况可划分为自然系统、人工系统;按学科领域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按范围可分成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按与环境的关系可分成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按状态可分成平衡系统、非平衡系统、近平衡系统、远平衡系统,等等。
(二)系统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侧重于用系统的观念来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的基本职能,它来源于一般系统理论和控制论。其代表人物为美国的理查德·约翰逊和弗里蒙特·卡斯特。理查德·约翰逊、弗里蒙特·卡斯特和詹姆斯·罗森茨韦克三人于1963年共同撰写了《系统理论与管理》一书,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管理的系统理论。1970年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又合作出版了《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一书,进一步充实了这一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被称为子系统。例如,根据子系统的作用可以把企业这个系统划分为传感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加工子系统、控制子系统、记忆或存储子系统等。系统的运行效果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决定的。它通过和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并通过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
1.企业系统
(1)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它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这些组成要素的影响,在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中,人是主体,其他要素则是被动的。
(2)企业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企业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受到周围环境(顾客、竞争者、供货者、政府等)的影响,也同时影响环境。它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才能达到动态平衡。在企业内部又包含着若干子系统,它们是:①目标和准则子系统,包括遵照社会的要求和准则,确定战略目标。②技术子系统,包括为完成任务必需的机器、工具、程序、方法和专业知识。③社会心理子系统,包括个人行为和动机、地位和作用关系、组织成员的智力开发、领导方式,以及正式组织系统与非正式组织系统等。④组织结构子系统,包括对组织及其任务进行合理划分和分配、协调它们的活动,并由组织图表、工作流程设计、职位和职责规定、章程与案例来说明,还涉及权力类型、信息沟通方式等问题。⑤外界因素子系统,包括各种市场信息、人力与物力资源的获得,以及外界环境的反应与影响等。此外,还有一些子系统,如经营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等等。这些子系统还可以继续分为更小的子系统。
(3)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也不至于忽视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2.系统动态学
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福莱思特于1956年提出了工业动态系统学说,它主要解决以下问题:①系统结构、管理政策和时间延误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系统的动态特征。②系统结构与所采取政策有关的系统增长性预测定量化和实践问题。③如何确定一个基本结构以便有利于各种管理职能的有机结合。④在系统内,信息、货币、订货、材料、人员和设备等各种流程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⑤如何更有效地设计工业和经济等复杂的大系统。⑥如何把人的判断力和严密的逻辑推导结合起来。
3.系统观点、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系统观点、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都是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它们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系统观点。系统观点主要有:①整体是主要的,其余各个部分是次要的。②系统中许多部分的结合是它们相互联系的条件。③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组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④各个部分围绕着实现整个系统的目标而发挥作用。⑤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性质和职能由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所决定,其行为则由整体对部分的关系所制约。⑥整体是系统结构或综合体,并且作为一个单元来行事。⑦一切都应以整体作为前提条件,然后演变出其各个部分及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⑧整体通过新陈代谢而使自己不断地更新。
(2)系统分析。系统分析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兰德公司1949年首先提出的,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逻辑的思维推理,科学分析计算的方法,在确定的条件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找出各种可行的备选方案,加以分析比较,进而选出一种最优的方案。其特点是解决管理问题要从全局出发,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出正确的决策。
系统分析一般有如下步骤:
第一,首先弄清并确定这一系统的最终目的,同时明确每个特定阶段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
第二,必须把研究对象看做是一个整体,一个统一的系统,然后确定每个局部要解决的任务,研究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总体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第三,寻求达到总体目标及与其相联系的各个局部任务和可供选择的方案。
第四,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优方案。
第五,组织各项工作的实施。
系统分析的准则:一是在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和选择时,应紧密围绕建立系统的目的;二是要从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使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三是在进行系统分析时,既要考虑到当前利益又要考虑到长远利益;四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五是抓关键,不要限于细枝末节。
(3)系统管理。把组织单位作为系统来安排经营时,就叫系统管理。其特点是:①以目标为中心。②以整个系统为中心。③以责任为中心。④以人为中心。
系统管理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采用模型分析方法。
第一,分析企业实际情况,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系统地表述企业系统特有的各主要因素间的依存关系。
第三,建立“动态”程序设计系统。
第四,用电子计算机对这个动态系统进行运算,并把运算的结果同企业实际行为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
第五,依据比较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改,以保证动态模型与企业行为尽可能的一致。
第六,运用模型来确定各个参数最适宜的变化幅度,以便改变企业的行为,并把这些变化从计算机语言变成管理者会使用的工具。
三、数量管理理论
数量管理理论,也称管理科学学派、数量学派,也有的人把它同运筹学等同起来。数量管理理论,即狭义的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或统计模式,并把这种模式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管理。其实,管理科学不是探索有关管理的科学,而是设法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是通过使用科学方法来帮助人们制定决策的学科。
数量管理理论的管理思想,注重定量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以求得管理的程序化和最优化的思想观点。他们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职能活动的合乎逻辑的过程,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
(一)数量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管理科学学派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实质,是反对凭经验、直觉、主观判断进行管理,主张用最好的方法、最少的时间和支出,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和最好的效果。这一点与管理科学所要求的“最优化”不谋而合。但作为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管理科学学派运用了更多的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成就,研究的问题也比“科学管理”更为广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运筹学在英、美国防部门显示了巨大的影响力。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由于战后恢复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英、美对管理科学(运筹学)的研究逐步从军事转入民用企业的应用,并成立了各种组织从事管理运筹科学的研究和推广。1953年,美国成立管理科学学会(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并发行了《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杂志,宣称其宗旨就是“发现、扩展和统一有助于了解管理实践的科学知识”。
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是西方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执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研究院,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代表作是《现代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基础》是伯法根据《现代生产管理》改写的,简明易懂,曾被《哈佛商业评论》推荐为经理必读书目。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图表和数学公式,正是这些科学的计量方法,使得管理问题的研究由定性研究走向定量分析。
(二)数量管理的基础
运筹学是数量管理理论的基础,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军事问题的数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首先在英国,由于雷达预警系统、高射炮、反潜艇战、民防、军用物资护航、对德国轰炸等方面的需要,从1939年开始,部分英国科学家成立了运筹学小组。其后,美国也很快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应用于民用企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于1948年开始了运筹学的非军事应用学科研究。
就其内容讲,运筹学是一种分析的、试验的和定量的科学方法,专门研究在既定的物质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运用科学的方法(主要是数学的方法),进行数量分析,统筹兼顾地研究对象的整个活动所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为选择出最优方案提供数量上的依据,以便做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最经济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达到最优的效果。运筹学后来被运用到管理领域,由于研究的不同,又形成了许多新的分支,这些分支主要有:
(1)规划论。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的一切资源,最大限度地完成各项计划任务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规划论可根据不同情况分为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
(2)库存论。研究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数量,从什么地点来补充库存,既保证企业能有效运转,又使保持一定库存和补充采购的总费用最少。
(3)排队论。亦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是公用事业理论中的数学研究方法。主要研究随机服务系统应如何合理地设计与控制,以达到既能满足顾客需要,又能使费用最省。具体来说它所研究的就是等待时间、排队长度等因素的概率分布,以便做到费用最省、效率最高。
(4)对策论。又称博弈论,即运用数学方法研究有利害冲突的双方,在竞争性活动中一方如何战胜他方的最优策略以及如何找出这些策略的问题。
(5)搜索论。研究在寻找某种对象的过程中,如何合理使用搜索手段以便取得最好的搜索效果。
(6)网络分析。又称计划评审技术,是利用网络图对工程进行计划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技术,常用的有“PERT图”和“关键路线法”。
(三)数量管理的管理思想及特点
数量管理的管理思想是建立在系统思维的基础上的。系统的观点要求从系统的整体效果出发考察、分析与解决问题,其目的是使整个系统的总效果达到最优。如何求出最优化所采取的方法就是运筹学的方法。该理论的特点有以下四种。
(1)从系统各点出发研究各种功能关系。
(2)应用多种学科交叉配合的方法。
(3)应用模型化和定量化来解决问题。
(4)随着情况的变化而修改模型,求出新的最优解,通过模型来解决问题,通常对问题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四)数量管理理论关于组织的基本看法
(1)认为组织成员是“经济人”,或者叫“组织人”、“理性人”。人是理性的动物,他追求经济上的利益,会受到经济的激励而为达到组织的目标努力工作,同时他本人的利益也得到满足。
(2)组织是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数量管理是以系统分析的观点来考察问题的,从这一点来讲,它同系统管理有密切的联系。
(3)组织是由作为操作者的人同物质技术设备所组成的人—机系统。在这个人—机系统中,对各种投入的资源进行加工,转变成为产品输出。这个系统中的工作是能够明白确定的,工作成果也是能够正确衡量与评价的。这就要利用数学模型、科学方法、计算机等。
(4)组织是一个决策的网络。决策是管理的一种重要职能,是一个逻辑的理性程序,并贯穿于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组成一个网络。有许多管理决策,特别是计划和控制决策,一般具有结构性,可以应用计量模式,制定更有效的决策。
(五)管理科学的目的与应用范围
(1)管理科学的目的。就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减小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管理中,有许多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如库存管理、资源分配、服务、运输和订货等。
(2)管理科学的应用范围。管理科学的应用范围着重在管理过程的计划和控制环节,计划时达到组织目标的预先安排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所需生产的产品是什么?应该生产多少产品?生产的成本是多少?采用什么生产流程?怎样安排生产日程?如何分配必需的资源?遇到可能的延误或其他事故如何处理?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管理科学可以应用有关预测、分配、日程安排等方法和技术而成功地获得解答。
(六)管理科学解决问题的步骤
(1)提出问题并阐述问题,即对其中所有的要素进行清楚的解释。
(2)建立数学模型。
(3)解出模型的答案,从而取得使系统得到最佳效益的数量值。
(4)对模型和所得出的解决方案进行验证,深入了解这个解法的价值对实际预测的准确度。
(5)建立对解决方案的控制。这包括研究出确定并计算得出解决方案的函数何时发生重大变化的手段,以及发生这些变化时如何修正解决方案的手段。
(6)把解决方案付诸实施。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管理者日益重视管理的科学性。突出的表现就是各种科学方法和先进工具在管理领域日益广泛应用。这固然是一个应该肯定的进步。但是,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过分依赖于物质工具,而忽视管理中人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管理科学一直将企业组织看成是一个人—机系统,二者交互作用。人不仅是工具(机器)的使用者,也是工具的能动创造者。因此,没有决定性的人进行相关的管理改造,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理顺信息的流转和沟通,MIS或ERP就永远停留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物质层面上。
管理科学学派借助于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研究管理问题,重点研究的是操作方法和作业方面的管理问题。现在管理科学也有向组织更高层次发展的趋势,但目前完全采用管理科学的定量方法来解决复杂环境下的组织问题还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管理科学学派一般只研究生产的物质过程,注意管理中应用的先进工具和科学方法,不够注重管理中人的作用,这是它的不足之处。
总而言之,管理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的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计划与控制以解决各项生产与经营问题。这一理论认为,管理就是应用各种数学模型和特征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以达到企业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