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性假设的理论整合与创新:“目标人”假设
(一)西方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剖析
在西方管理中,与人性假设有关的人的本质的界定可以分为三类:人是一种物理的或机械的动物;人是一种由生物本能或内在需求驱动的动物;人是一种符号的或文化的动物。
1.人是一种物理的或机械的动物:“机械人”假设。认为人是一种物理的或机械的动物,这种观点在西方有很长的历史,牛顿力学的因果决定论是其哲学基础,其主要代表就是“机械人”假设,又称为“工具人”假设。这种人性假设认为,人与物理机械一样,其心理和行为遵循物理学规律;人在生产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机械的作用没有多大的区别,管理的任务就在于使工人像机械一样行动。行为主义心理学依据的就是“机械人”模型,现代的认知心理学也仍然使用了人脑的计算机模型。在企业管理中,认为工人就是一种活的机器或工具,或是企业这台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这种人性假设指导下的管理把人看成是接受指令进行生产作业的被动工具,认为人的行为动力遵循物理学原理。“机械人”是理性的,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虽然是从人的自利本性出发,但仍然继承了“机械人”的这一特点。
2.人是一种由本能或内在需求驱动的动物:“动机人”假设。人性假设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人的工作动力的性质及其来源。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工作行为是由其内部动机发动的,人的动机又产生于人的本能。动机本能论的早期代表是麦独孤和弗洛伊德,后来马斯洛批判地吸取了本能论和文化论的观点,提出了人类动机弱本能论的需要层次理论。在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的影响下,美国一些学者对管理中的人性问题进行了新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性假设,例如,沙因总结提出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假设等,“动机人”假设是这一系列人性假设的总称。
1943年马斯洛发表了论文《人类动机理论》,提出了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这篇文章后来成为一篇经典的管理学和心理学文献。1957年马斯洛出版了《动机与人格》一书,在这本著作中,马斯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主张,人的需要具有本能的生物基础,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基本需要在某种可以觉察的程度上是由体质或遗传决定的”。不过,马斯洛的需要本能论不同于麦独孤和弗洛伊德的完全本能论,他提出人的基本需要具备似本能或弱本能的性质(参见第二章)。本能论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马斯洛的研究发表之后,对人性假设的研究和管理实践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57年麦格雷戈发表了论文《企业中的人》,在这篇文章中,麦格雷格首先总结了传统管理的X理论,然后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管理的Y理论,认为对人的动机的研究(指的就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笔者注)是证明传统管理方式不足的最好方法[3]。美国学者沙因在1965年出版的《组织心理学》一书中参照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总结和阐述了三种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性假设,即“复杂人”假设。沙因的这一人性假设分类得到国内外学者最广泛的认同。比较麦格雷戈和沙因二人的人性假设研究,可以发现,麦格雷戈所说的X理论在本质上相当于“经济人”假设,Y理论在本质上对应着“自我实现人”假设。国内学者在分析介绍麦格雷戈和沙因的人性假设研究时,基本上都忽略了它们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关系,我们认为,明确这一点对我们理解上述人性假设是很有帮助的。
管理中人性假设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工作行为的动力来源、结构及其与工作行为的关系问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时在学术界和管理实践中都产生了突出的影响,麦格雷戈和沙因正是在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启发下从事人性假设研究的。“经济人”假设对应着生理需要或安全需要成为优势需要的人,“社会人”假设对应着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成为优势需要的人,而“自我实现人”假设则对应着马斯洛所说的自尊与自我实现需要成为优势需要的人。在马斯洛看来,人的需要来自于人的本能,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按照相对固定的秩序动态发展的,但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只可能有一种需要居于优势地位,它主宰着个体的行为。
这显然是一种线性决定论的观点。我们认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假设突出地反映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只会有一种主导需要占优势,低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高层次需要才会出现。因此,对某一个体来说,“经济人”与“社会人”不能并存。这些人性假设都企图概括人性的共同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这三种人性假设对人性的认识都是不全面的,都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同时也都没有反映个体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环境因素和角色差异对人性的影响,没有体现个体需要与动机的系统观、结构观、矛盾观。而且令人遗憾的是,研究未能对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提供验证性的支持。
沙因认为,上述三种人性假设的根本弊端就在于“过于简单化和过于一般化了”。因为“不仅人们的需要与潜在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也是随着年龄与发展阶段的变迁,随着所扮演角色的变化,随着所处境遇及人际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4]针对管理中人性问题的复杂性与多变性,沙因提出了自己的“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强调个体需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重视环境变量对人性的动态性的影响,这是必要的、合理的。但这种人性假设过分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而没有对人的共性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其结果是过于强调管理措施的权变与灵活,而不利于管理者把握人的管理的共同性和一般规律。
3.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文化人”假设。在本能论者从本能的角度研究人的本质的同时,另外一些学者则从符号和文化的角度研究了人的本质。1944年德国哲学家卡西尔(Ernst Cassirer)在耶鲁大学出版了《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一书,提出了一种新的人类本质界定——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
生物学研究发现,任何生物体均具有两套系统: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在人那里还可以发现存在于这两个系统之间的第三个系统——“符号系统”。这个新的获得物改变了人的整个生活,有了它,人类就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中。这一符号宇宙即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语言、神话、宗教、艺术和科学等。由此,卡西尔指出:“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的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5]
黎红雷认为,卡西尔所谓的“符号的动物”实际上也就是“文化的动物”。在卡西尔看来,人与动物的区别,“符号”是其形式,“文化”则是其内容。用卡西尔自己的话来说,符号,是“人的本性之提示”;文化,则是“人的本性之依据”[6]。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文化和文化管理的兴起,“文化人”假设在管理哲学和管理心理学研究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
“文化人”假设是对上述各种人性假设的一种很好的超越,是一种新的理论定向。但在我们重视人的文化性、符号性的同时,我们仍然需要看到,人在文化面前并不是被动的,人主动地选择性吸收自己所需要的文化,建构个性化的人格结构。人的这种选择性从何而来?文化如何转化为人的行为动力?这些问题是从人的符号宇宙中难以找到答案的,因此,“文化人”假设虽然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考察人性,但没有回答管理中人性假设的核心问题——人的工作动力的性质和来源是什么?
现代系统科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理论研究的进步,为我们重新思考人性问题提供了更具一般性的理论基础。下面我们将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人的工作动力的本质及其来源,然后提出一种新的人性假设——“目标人”假设。
(二)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目标人”假设
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这是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一直苦苦探求的问题。赫舍尔写道:在人的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生活的意义。在人的一切行为中,人提出对意义的要求。”[7]弗兰克的人格理论也强调意义的重要性,“缺乏生活的意义,对弗兰克来说,就是神经病;他把这种状态称之为意向性神经病。这种状态的特点是缺失意义、缺失目的、缺失目标和空虚。”[8]我国学者秦光涛也认为,“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活,人类的各种文化都是寻求意义、创造意义的努力。文化正是通过它所寻求和创造的意义来引导人的追求,培育和发展人自身的主体性的。”[9]
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根据第二章提出的动机的自组织目标理论和笔者提出的兴趣的信息—目标理论[10],我认为,人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实现心中的目标,并不断形成新的心理目标。这一观点与赫舍尔、弗兰克等人的理论也是一致的。赫舍尔曾写道:“有意义的存在包括满足需要和欲望,包括一个人能力的实现,以及对超越这些能力的渴望,包括获得真、善、美、爱、友谊以及使人意识到困惑,而不是自我满足的避风港的感受。”[11]在弗兰克看来,“健康人格,在已经达到或完成的东西和应该达到或完成的东西之间,保留着一定程度的紧张,在我们是什么样子和我们应该是什么样子之间,保留着缺口。这个缺口就是健康人永远在追求着的目标,这个目标对生活提供意义。这些健康人不断地面对发现需要完成的新目标的挑战。而且这种持续不断的斗争,就给生活提供了兴趣和刺激。舍此——抛弃探索生活意义,就会造成生活空虚,而且会使我们感到厌烦、冷漠和没有目的。生活没有了意义,我们就没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根据。”[12]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也正是此理。
因此,我们有必要超越前面所讨论的西方人性假设。基于人是一种寻求意义的动物,我们综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新的人性假设,即“目标人”假设。其主要观点是:
1.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组织的、寻求意义的观念性动物,目的性是人的行为的基本特征。
2.人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实现心中的目标,并不断形成新的目标。激活的目标产生动机,动机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力,是改变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内在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职工都有各自的心理目标。人们总是试图努力通过工作实现目标,在此过程中也会形成新的更高的目标,循环往复,不断上升。职工的工作行为在本质上是自组织的,激活的心理目标会成为个体行为的发动者和组织者。
3.心理目标是人的心理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动力源泉,缺少目标驱动的心理生活是暗淡的、缺失目的和意义的。
4.在个体的心理系统中存在四种类型的心理目标:与生存有关的目标、与社会交往有关的目标、与成长有关的目标和与自我超越有关的目标。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即个体的目标结构。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心理目标占优势,从而形成不同的心理动力模式,并由此决定着个体的行为方式和策略。
在四种目标中,由自我超越的目标形成的超越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境界,是人追求生活意义与社会价值的最高体现,它是一种精神文化与信仰的产物,其内容与强度因人而异。
5.个体原有的心理目标、经验和文化是影响新的心理目标形成的主要因素。人自主选择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塑造人,并进一步影响个体新的文化选择。个体的生存、关系、成长和自我超越这四类心理目标随着个性的社会化而不断发展。但个体的目标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发展变化较为缓慢。
6.个体心理目标的自我确立和一定行为方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依赖于个体所获得的正强化(包括自我强化)和胜任感的提高,而个体所获得的负强化和胜任感的降低则会导致相应目标力量的降低和行为强度的减弱。
7.个体的行为取决于他对当前情景因素的认知和在特定情景中所形成的动机模式,它总是试图与当前占优势的心理目标保持一致。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个体的行为决策遵循满意法则。
8.个体为了获取心理目标实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会自发或自觉地参与到多种社会关系中去,例如群体与组织。当群体和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心理目标方向一致时,它们对其中个体行为的影响容易达到最大程度。
9.不同的个体之间在其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和目标结构上存在广泛的差异。个体在其活动与其个性特征和目标结构相匹配的条件下会表现出自发的行为动力和工作热情。
(三)“目标人”假设对西方人性假设的理论整合与超越
“机械人”假设是对人性的扭曲和背离,是我们今天必须抛弃的。“经济人”假设主张人工作的动机是谋取最大的经济收益。“社会人”假设主张人的主要工作动机是满足社会交往的需求,认为人在组织中的社交动机远比对经济性刺激物的需求更为重要。“自我实现人”假设主张人们力求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在工作中将自己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复杂人”假设认识到,人是复杂的,人的需要与潜在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目标人”假设,在人的心理系统中存在四类心理目标:生存目标、关系目标、成长目标和自我超越目标,激活的目标产生动机。因此,在一定的情境中,当个体的生存目标成为优势目标时,就会表现出“经济人”的动机特征;当关系目标成为优势目标时,就会表现出“社会人”的特征;当成长目标成为优势目标时,就会表现出“自我实现人”的特征;不同的人在同一情境中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可能出现不同的优势心理目标或不同的动机模式,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人性特征,这就是“复杂人”假设。同时,个体心理目标又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心理目标的形成不可能离开一定的文化影响,实现目标所采用的行为方式和策略也是在一定的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个体追求何种生命的意义,也取决于他所拥有的价值观念。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人又必然具有“文化人”的特征。
此外,“目标人”假设主张,个体的行为取决于他对当前情景因素的认知和在特定情景中所形成的动机模式,它总是试图与当前占优势的心理目标保持一致;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个体的行为决策遵循满意法则。这又融合了“决策人”的思想。同时,个体实现心理目标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主动地创造未来的过程,这又表现出一些学者所说的“创新人”的特征。
可见,“目标人”假设能够很好地整合“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文化人”、“决策人”以及“创新人”假设的合理之处,此外,它还综合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目标人”假设为符号(文化)系统向人类动机系统转化建立了一个新的有意义的联系桥梁,即个体的心理目标与目标结构,从而把人提升到一个本该属于他的世界、一个只有人才拥有的独特世界:目标驱动的、寻求意义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个性化的,具有心理动力性的,因人而异的,它赋予个性以积极性,赋予个体的行为以动力。这是一个充满协同与竞争的动力世界,一个向社会文化环境开放的动力世界,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动力世界。它不同于弗洛伊德所描述的充满矛盾的本我世界,不同于马斯洛所揭示的相对和谐的需要层次世界,也不同于卡西尔所说的现象学的“符号系统”或“符号宇宙”。“目标人”假设超越了“复杂人”假设和“文化人”假设,它既揭示了人性的共同性(包括文化性和动力性),也揭示了人性的差异性和情景性,从而为研究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物理世界、本能世界和符号世界中,我们都无法有效地预测和解释殉道者的行为、只有人才具有的自觉的自我超越行为。“目标人”假设主张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组织的、寻求意义的观念性动物,正由于人是一种寻求意义的观念性动物,人的个性具有文化的选择性与制约性,具有意识的能动性,人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进行自我超越,以他人的目标、社会的目标、甚至人类的目标作为自身追求的目标,并以此来实现个人生命的价值,感受生活的意义。人只有在追求意义的世界中才可能达到这一境界。
波普尔曾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把世界划分为:世界1、世界2和世界3。他说:“首先有物理世界——物理实体的宇宙……我称这个世界为‘世界1’。第二有精神状态的世界,包括意识状态、心理素质和非意识状态,我称这个世界为‘世界2’。但是还有第三世界,思想内容的世界,实际上是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我称这个世界为‘世界3’”[13]。
从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理论看上述人性假设,可以发现,仅从“世界1”去看人性,人是“机械人”;从“世界3”去看人性,人是“文化人”;从“世界2”的动力层面去看人性,人就是“动机人”。我们提出的“目标人”在本质上也属于“动机人”的范畴,但作为人类工作动机来源的心理目标是个体的“世界2”选择性地、自主地与“世界3”相互作用的结果。“目标人”选择性地接受“世界3”的影响,并按照心理目标的意志能动地改造着三个世界,且以此为乐。
管理学理论至今仍处于丛林状态,这与人性假设的片面有密切的联系。笔者相信,“目标人”假设将会帮助我们在整合现代管理理论的旅途中走出建设性的一步,这将是笔者新的努力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