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格与管理

人格与管理

时间:2023-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人格与管理在前面几章中我们分析了员工的需要、动机、人性等因素对管理的影响,其实质也就说明了人格对管理的影响。2.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与国民的人格变迁。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以性的力量作为人的核心本性而建构起来的。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本我按“快乐原则”去追求各种欲望的满足,这也是驱动人的行为的原动力。

四、人格与管理

在前面几章中我们分析了员工的需要、动机、人性等因素对管理的影响,其实质也就说明了人格对管理的影响。例如,对产业工人与知识工作者的管理,有效的管理方式肯定存在差异。如果不考虑知识工作者更高的成就需求与价值需求、更强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发展愿望,用管理产业工人的传统管理方式来管理他们,那肯定会遭到失败。但同是知识工作者,不同的人仍然有不同的心理目标和个性特征,这就需要管理有更大的权变性和更强的艺术性。理解影响管理的人格因素,对认识和改进管理是很有帮助的。

(一)人格及其理论

1.人格的心理学内涵。人格(personality)又称个性。当我们谈论人格这个概念时,并不是指一个人是否有魅力,是否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否有一张大方可爱的笑脸。心理学家谈论人格时,指的是个体整个心理系统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概念,它不是把人看成多个不同的部分,而是把人看成一个综合的整体,这个整体要比各部分的总和大得多。也就是说,个体的人格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且,正如前面两章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包括需要与动机的自组织目标理论和人性的“目标人”假设)所表明的那样,人格是一种复杂的自组织系统。

什么是人格?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orden Allport)数十年前提出的定义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他认为,人格是“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独特的调节方式”[13]。罗宾斯认为,从管理的角度说,人格是个体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与他人交往方式的总和。它常常被称为一个人所拥有的可测量的人格特质[14]

我国人格心理学家陈仲庚教授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与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我认为,人格应该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其中,由个体的心理目标所形成的目标结构是人格的核心,是人格的动力子系统与动力来源。因此,我比较赞同奥尔波特的人格定义。

在生活中,与人格或个性有关的词汇有性格和气质。在日常语言中,我们经常听人说一个人的“性格”如何,这里所说的“性格”基本指的是一个人的性情、脾气、行为风格等等。其实,在心理学中,这里面有很多是属于气质范畴。而生活中所说的一个人气质怎样,其含义指的是一个人整体表现出来的生理—心理特征。例如,说一个人很有气质,或有现代气质、贵族气质、有某种职业气质等。在心理学中,性格指的是个体对自己、他人和有关事物所持有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反应方式。气质则是指与人的先天神经特点有关的心理特征,具体说来,是指一个人的神经反应速度、强弱、平衡性、灵活性等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气质具有先天性,而性格具有较强的文化性、养成性。

2.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与国民的人格变迁。人格是一种复杂而重要的心理现象,它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也产生了多种理论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以性的力量作为人的核心本性而建构起来的。弗洛伊德把人的本性分成三个层次:最下层的是无意识层、中间的为潜意识层和上层的意识层。笔者发现,如果除掉弗洛伊德所赋予人格结构的泛性论内容,他的人格理论对我们把握个体人格的特点和分析人格与管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在人格系统中,存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本我中蕴藏着许多被压抑的与社会道德、伦理、法律、制度等标准违背的本能与欲望。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本我按“快乐原则”去追求各种欲望的满足,这也是驱动人的行为的原动力。自我既反映了本能冲动的驱使,同时又体现了现实规范的要求,所以它是按照“现实原则”来活动的。超我则是个性的最高层的部分,完全是道德规范、社会标准的体现,是按“至善原则”或“理想原则”来活动的,也可以说达到了超凡的境界。

img4

超我对自我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又限制了本我的表现。因此,人格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管理中一些管理者假设,每个人都有性善和性恶的一面,因此需要对员工实施两种管理办法:一方面需要弘扬性善,采取奖励的办法;另一方面,因为每个人都有性恶的一面,因此需要加强监督,增强惩罚的力度。这样一种观点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其实不然。人格不是分裂的,人格有其内在的一致性,超我对自我与本我具有指导与监督作用,人格的这样一种内在的调节力量,一方面要求管理者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相信员工,不要把下属都当成不负责的人;另一方面,也不要对一些腐败变质的分子轻易存有幻想。否则,我们可能一方面会打击多数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让一些人钻了空子。

上述人格结构模型对我们分析今天中国社会的实际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几年里,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和各项政策深入人心,我们党在思想战线上处于绝对领导地位,发挥了绝对的领导作用。在那个时代,从社会整体来讲,国民的超我异常强大,而且自我与超我保持一致。因此在那个时代,社会风气之好在民族历史上真乃历史之最。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经济上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而社会治理机制又十分落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封建社会腐朽没落的政治文化和商业文化沉渣泛起,国民的超我力量迅速下降,超我对自我的指导和本我的约束都大大地减弱了,由此导致国民人格中自我趋向本我,本我迅速扩张,对行为的支配力量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官僚腐败蔓延,某些政府和企业领导失去了示范和表率作用,犯罪分子气焰嚣张。在这样一个拜金主义时代,自我的“现实原则”趋同于本我的“快乐原则”,结果使一部分人成为本我的奴隶,其行为危害了他人、组织、社会的利益,同时也使一部分人变得明哲保身。这又反过来加强了犯罪的蔓延,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道德、伦理、规则的混乱。

要改变当前中国转型期的这样一种状态,我想,首先需要加强自我对本我的指导与控制作用,这需要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和约束机制的建设,加大执法考核和奖惩的力度;其次,也需要引导民众确立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增强人的超我对人格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人民树立了崇高的目标,再加上榜样的教育作用,从而极大地强化了人格的超我力量,而且,在那个年代,现实原则与理想原则趋于一致,理想的力量很强。因此在那样一个时代,超我是至高无上的,超我通过同化自我,极大地影响和控制着本我。当年那么多知识青年响应共产党和毛主席的号召,自觉地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今天看来真是不可思议,但当年却很容易实现了。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是必要的、是中国未来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问题是,党的政治思想教育必须与社会现实要求相一致,“以德治国”才可能真正获得成功,“三个代表”思想的教育才可能获得成功。也就是说,“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只有有机的结合,并且法治先行,法治为德治保驾护航,“以德治国”才可能真正成功。缺乏现实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会走向形式主义。

弗洛伊德的一位合作者阿德勒批判地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人自己具有创造和决定自己人格的能力。阿德勒认为,潜意识是统一的人格的一部分,人不完全为“里比多”这一性的力量所驱使,还要由社会性所驱动。他提出人生而具有一种把人格统一于某个总目标的内驱力——“追求卓越”(追求优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在人们追求卓越的影响下,会形成某种“生活风格”(Style of life)。这种生活风格的形成可以早在四五岁时即可开始。今天的独生子女在小时候的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长大了也难以改变,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早期经验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3.人格的特质理论(Trait theory)。特质理论主张人的个性是由一系列特质所决定的,各种特质的组合区别开人与人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的多样性,而这些特质又是相对稳定的。其理论模型来源于人格的词汇学研究方法。词汇学的基本假设是:在各种文化下,自然语言中都包含了描述人格的所有词汇。也就是说,所有的人格特质都被包含到自然语言中去。

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特尔(R.B.Cattell),卡特尔通过对有关词条进行聚类分析和因素分析,最终形成16种人格因素。这16种主要人格特质如表4—2所示。

表4—2 16种主要特质

img5

在此基础上,卡特尔研制出著名的人格测验问卷——16PF。目前,16PF人格测验经常用在人员招聘和选拔中,用来评价应聘者的人格特质。

4.“大五”人格模型。后来一些研究者从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中再进一步抽取,发现5个大的因素。不同的研究得出的5个因素不尽相同,但均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主要是对第五个因素的命名,从而心理学中出现了“大五”(Big Five)人格模型,即认为有5项维度是所有人格因素的最基础维度。一般说来,它们是:(1)外倾性(Extraversion):描述一个人善于社交、善于言谈、武断自信方面的人格维度。(2)随和性(A- greeableness):描述一个人随和、合作且信任方面的人格维度。(3)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描述一个人的责任感、可靠性、持久性、成就倾向方面的人格维度。(4)情绪稳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描述一个人平和、热情、安全(积极方面)及紧张、焦虑、失望和不安全(消极方面)的人格维度。(5)智力和经验的开放性(Intellect &Openness to Experience):描述一个人幻想、聪慧及艺术的敏感性方面的人格维度。也有研究认为第五个因素是修养或文化,包括有才能、有教养、精干等。

上述五因素又被习惯称为:外向性、随和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和体验寻求。

尽管对这五个方面的详细的性质仍然存有意见分歧,但人们一致认为,描述人格的语言的某些方面,可以层次化的加以组织。在这样一个表述中,五大方面处在描述行为的最高水平上,但它们只是对行为的一般评价,是一种较高的、较抽象的水平。但五因素模型的提出者从未想过要把五彩缤纷的人格减少到只有五个特质。相反,他们试图提供一个科学的鼓舞人心的框架,把人类特有的千差万别的个体差异全部包括于其中。

因素1(外向性)包括健谈、果断和好动性等特质,以及相对应的沉默、消极、谨慎等特质;因素2(随和或友善)包括善良、诚实、热心,以及相对应的敌视、自私、不可信等特质;因素3(尽责或认真)包括组织能力、认真、值得信赖以及相对应的粗心、疏忽和不可靠等特质;因素4(情绪的稳定性对神经质)包括紧张、心境和气质等特质;因素5(智力或寻求体验)包括想像力、求知欲、创造性以及相对应的肤浅和迟钝等特质。

上述五因素人格模型是否具有普遍性?也有中国心理学家对此提出怀疑。著名华人社会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对此就一向采取质疑的态度。杨国枢和王登峰[15]新近采用形容词评定的方法,选择了400多个形容词,让被试评定自己和一位熟悉的朋友的人格特点。被试共有四个大样本:台湾大学生、台湾成人、大陆大学生和大陆成人。对评定数据实施因素分析的结果,得出五个因素,研究者对他们命名如下:“势利浮夸”、“沉稳干练:迷糊懦弱”、“善良宽厚”、“外向开朗:内向拘谨”、“暴躁固执”。这个人格模型与西方的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

(二)影响组织行为的人格因素

国外研究发现,“大五”人格模型中的人格维度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但不同的人格维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是有差异的。研究对以下5类人员进行了调查: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师、建筑师、会计师和律师)、警察、管理者、推销员、半熟练和熟练工人。工作绩效用3个指标来界定:绩效评估、培训效果(在培训项目中获得的成绩)以及人事资料(如薪金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所有人员来说,责任感可以预测工作绩效。对于其他人格维度,其预测力取决于绩效标准和职业群两项因素。比如,外倾性可以预测管理和销售职位的工作绩效;经验的开放性在预测培训效果方面也十分重要。这都是合乎逻辑的。但尚不清楚的是,研究发现情绪稳定性与工作绩效无关。凭直觉人们认为,平和而有安全感的人会比焦虑而不安全的人工作做得更好。研究者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可能是只有那些在情绪稳定性方面得分比较高的人才会保住自己的工作,而研究样本选择的对象均是受聘个体,因此,它们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小[16]

美国依阿华大学工业组织心理学家Michael Mount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分析了117篇关于个性与职业行为的研究结果,发现五因素结构中的责任心是最重要和最具普遍性的[17]。责任心包括责任感、可靠性、组织性和坚持性。“它可以预测你可以想到的任何职业”。这117个研究显示,责任心可以稳固地预测所有职业:从经理、售货员到技术工人和半技术工人。Mount认为,责任心是可以预测所有职业行为和就职标准的惟一的个性特质。其他个性特质只对某些职业有效。

Hogan认为,责任心有优点的一面,也有缺点的一面,对某些工作,尤其是创造性工作,责任心可能是缺点,而不是优点。从一个音乐家样本中,Hogan发现,如果让同行评价,那么最优秀的音乐家刚好在责任心上得最低分。Hogan指出,应该考虑每个人的个性特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最适合他的职业。尽责型可以预测实干型、契约型职业的行为,但不利于创造型和社会型职业,因为这些职业需要更多的创造性、自发性和想像力[18]

Mount认为[19]。富于创造性的人不一定能在创造型职业上获得成功,还需要责任心,他发现,在责任心和创造性之间有中度的相关。

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时间,Mills学院收集了50年来毕业生的资料,发现责任心强的妇女并不愿意参加实际工作,当她们找到工作以后,干得也不十分好,但是这些妇女在参加工作之后不得不在激流中奋力搏击,因此她们的工作业绩越来越好,而那些有雄心但责任心差的妇女,工作时间越长,其责任心也越强。这表明,外向性、雄心使人容易找到工作,工作能够促进责任心的发展,责任心又使人保住自己的职业[20]

近些年来,人际交往技能又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人们认为它在预测职业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本性内向的人如果具有良好的交往技能,他就能集聚起足够的外向特征,完成好一次公共场合的发言,一个本性具有敌对性、侵犯性的人可以在关键场合露出甜蜜的笑容和吸引人的魅力。对那些团队型职业和服务性行业,人际交往技能就更显重要,尤其是对别人的敏感性、诚实可信、责任心强、领导能力和坚持性等特征。

过去关于职业行为的单维度定义把职业行为等同于完成任务行为。这种定义强调智力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个性和交往技能的作用。最近,佛罗里达大学的Stephan Motowidlo提出[21],应该把职业行为分成完成任务的行为和背景行为两个部分。完成任务的行为,例如,工作干得好坏,完成特定任务的情况等等。背景行为指的是与完成特定任务无关的方面——志愿参加工作,加班加点不计报酬,合作,循规蹈矩,为实现本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等。这些行为对职业行为来说是同等重要的。

研究表明,对整个职业行为而言,任务行为和背景行为各自独立地发挥作用。职业经验和人的智力预测任务行为胜过预测背景行为,而人的个性预测背景行为胜过预测任务行为。

背景行为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部分:职业奉献精神和人际关系促进作用。前者包括努力工作、志愿精神、集体奉献精神等。后者包括合作、助人等。个性对这两部分的影响是不同的。责任心可以预测职业奉献精神,外向性和随和性能更好地预测人际关系促进作用,职业奉献精神显然地对任务行为和人际关系促进都产生影响。这个模型同时说明了外向性、随和性和人际交往技能的重要性。

罗宾斯总结了影响组织行为的几种重要的个性变量:控制点、马基雅维里主义、自尊、自我监控、冒险性和A型人格[22]。下面将分析前四种人格特点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1.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一些人认为自己是命运的主人;另一些人则认为自己受命运的操纵,认为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均是运气和机遇的作用。前者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命运,被称为内控者(internals);后者认为自己被外界的力量所左右,被称为外控者(externals)。

大量有关内控与外控的比较研究均表明:外控倾向高的个体与内控倾向高的个体,对工作更不满意,对工作环境更为疏远,对工作的卷入程度更低,缺勤率也更高。控制点影响缺勤率的一个原因是内控者往往养成适当的习惯,保证自己的健康。

总体说来,内控者在工作上会干得更好,但这一结论在不同的工作中也存在差异。内控者在决策之前积极搜寻信息,对获得成功有强烈的动机,并倾向于控制自己的环境。而外控者则更为顺从,更乐于遵循别人的指导。因此,内控者在复杂的工作中做得更好,包括绝大多数管理与专业技能的工作。另外,内控者也适合于要求创造性和独立性的工作活动。相反,外控者对于结构明确、规范清楚、只有严格遵从指示才会成功的工作来说,会做得很好。

2.马基雅维里主义(Machiavellianism)。英文Machiavellian的中文含义是:无所顾忌以求取得所想得到之物、运用权术、为政治目的而不择手段的。马基雅维里曾于16世纪著有如何取得和操弄权术的专著。高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个体重视实效,保持着情感的距离,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只要行得通,就采用它。”这是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一贯的思想准则。

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比低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更愿意操纵别人,更难被别人说服,却更多地说服别人。研究发现,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成效显著:(1)当他们与别人面对面直接交往,而不是间接地相互作用时;(2)当情境中要求的规则与限制较少,并有即兴发挥的自由时;(3)情绪卷入与获得成功无关时。

3.自尊(self-esteem)。根据布兰登博士的研究[23],自尊是指:一是对我们思维能力的信任,对我们应付生活挑战能力的信任;二是人人都可以成功,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的信任,对我们的自身的价值,对我们维护自身的权益、享受劳动果实充满信心。总之,自尊的本质是相信自己的才智,认定自己有权利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种自信的力量不仅仅源于一种认识和情感,而且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它会激发人们追求目标的行为。布兰登认为,自尊拥有六大支柱:有意识的生活、自我接受、自我负责、自我维护、有目的地生活和个人诚实。贝蒂·B·杨斯在布兰登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自尊的心理结构由六个方面构成:生理上的安全感、情感上的可靠与安全感、自我认同感、归属感、胜任感和生命的意义感。

马斯洛认为,自尊需要的满足导致一种自信的感情,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然而这些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觉。马斯洛说:“从对严重的创伤性的神经病的研究,我们很容易明白基本自信的必要性,并且理解到,没有这种自信,人们会感到何等无依无靠。”[24]

有关自尊最普遍的发现是:自尊心弱的人对外界影响更为敏感,他们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积极的评估。因此,他们更乐于赞同他人的观点,更倾向于按照自己尊敬的人的信念和行为行事。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自尊心弱的人更注重于取悦他人,他们很少站在不受欢迎的立场上。

研究还表明:自尊与成就预期有直接正相关,自尊心强的人相信自己拥有工作成功所必需的大多数能力,与自尊心弱的人相比,自尊心强的人不太喜欢选择那些常规性的工作。大量研究还证实:自尊心强的人比自尊心弱的人对他们的工作更为满意。

4.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90年代以来,自我监控这一人格特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它指的是根据外部情景因素调整自己行为方面的个体能力。

高自我监控者在根据外部环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方面表现出相当高的适应性,他们对环境线索十分敏感,能根据不同情景采取不同行为,并能够使公开的角色与内在的自我之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而低自我监控者则不能以这种方式伪装自己,倾向于在各种情景下都表现出真实的性情和态度,因而在自我与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很高的行为一致性。

初步的研究表明,高自我监控者比低自我监控者倾向于更多地关注他人的活动,行为更符合习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