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避免沟通陷阱

避免沟通陷阱

时间:2023-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避免沟通陷阱(一)三种典型的沟通陷阱为了分析沟通陷阱,我们先来研究下面这个案例:案例7—2:罗宾·李的沟通方式[16]格雷丝·李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后,去为她父亲罗宾·李先生工作。他频繁地与管理人员召开长时间的会议。通用电气公司的公报《提高沟通有效性指南》概述了六条步骤,以避免沟通的陷阱。2.确定沟通的首要目的。信息必须经过良好组织。

六、避免沟通陷阱

(一)三种典型的沟通陷阱

为了分析沟通陷阱,我们先来研究下面这个案例:

案例7—2:罗宾·李的沟通方式[16]

格雷丝·李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后,去为她父亲罗宾·李先生工作。罗宾·李拥有一家大型百货商店。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小商店变成了一个规模颇大并且利润颇丰的百货商店,整个家庭都参与了公司的各种活动。

罗宾·李亲自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他频繁地与管理人员召开长时间的会议。他每周至少在商店走动一次,观察各层次的员工并与他们保持联系。

他最担心的是沟通与激励,虽然他觉得在开会时,所有的管理者及职工都认真倾听自己,他们后来的行为却使他疑惑他们到底是否理解了他的意思。他的许多政策和指导都得不到实施。看了所收集的一些反馈及交流信息,他发现一些管理人员承认自己并不知道公司的目标,但是他们相信如果某些信息沟通得当,他们会做得更好。大多数办事人员和行政人员都缺乏想像力和驱动力。他还担心公司员工的流动性,其中一些员工还在竞争对手那里任了职。

当女儿走进他的办公室,以特别助理身份开始工作时,他说:“格雷丝,我的两个问题是沟通与激励。我知道你在大学的专业是管理,并且我也听过你谈及沟通的重要性。我在考虑你是否学到了一些知识,帮助我改善沟通。你对改善我们公司的生意,有何建议?”

罗宾·李在他的家族企业中扮演了一个典型的家长的角色,自上而下的单向沟通是其沟通的主要方式。罗宾·李虽然最担心公司的沟通与激励问题,但他并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在罗宾·李频繁使用的长时间的会议沟通中,存在三种典型的沟通陷阱:

1.沟通主体没能精确地指出自己信息的目的。在有些情况下,他进行沟通的所有动机可能仅仅就是想除去某些想法。常常在做出“我们应该就此开个会”的建议后,沟通主体需要考虑的真正问题不是召集会议,而是“我有什么信息吗?”

在上述案例中,罗宾·李频繁地长时间地开会,似乎主要满足于说了几件事,而没有精确地指出传播这些信息的目的,中层管理者职责不清,也不明白到底需要他们做什么。

2.沟通主体对接收者期望太高。他认为,接收者愿意倾听;他们的职责是明确的;他们的能力与兴趣也是已知的。

在上述案例中,虽然罗宾·李觉得在开会时,所有的管理者及职工都认真倾听自己,他们后来的行为却使他疑惑他们到底是否理解了他的意思。他的许多政策和指导都得不到实施。且不说频繁的单向沟通会引起管理层的厌倦和失去兴趣,缺乏激励本身就不容易使员工有积极性参与到沟通中来。

3.沟通主体高高在上。分析罗宾·李的人格特征,根据人格的PAC理论,他是父母心态(P)高、成人心态(A)低、儿童心态(C)低。这种人的人格特征是:墨守成规,照章办事,家长作风,养成下属的依赖性。他们是工业革命时代的经理人物,现在不合潮流。罗宾·李高高在上的单向沟通方式极大地制约了沟通效果的改善。

(二)如何有效避免沟通陷阱

如何避免沟通陷阱?通用电气公司的公报《提高沟通有效性指南》概述了六条步骤,以避免沟通的陷阱。它们是[17]

1.说明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问题进行说明:引发沟通欲望的情况,要满足的需求,所涉及的听众,以及沟通主体与接收者的关系。

2.确定沟通的首要目的。不管沟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通知、劝说还是激发思维,它都必须得以确定。信息必须经过良好组织。

3.编辑基本信息。包括集聚有关信息,形成概念,准备并检查草案。如果需要的话,该草案还应说明怎样才能得到反应。

4.裁减信息并发给听众。每个接收者的兴趣总会有些差异,沟通主体应记住接收者是谁,它们所关心的实质,它们对信息的关心程度,以及如果需要的话,获得反应及回复的最为简易的方法。

5.建立联系。该步骤涉及从可利用的媒体中选择最为合适的媒体。一旦选定媒体,把信息输送到媒体之中并进行沟通。

6.衡量结果。沟通主体必须弄清楚信息是否被收到、被理解,并且是否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最后的步骤可能会帮助改善未来的沟通,对信息的否定不应被解释成沟通的失败。

【注释】

[1]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健敏、李原译:《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8页。

[2]约瑟夫M.普蒂等:《管理学精要》(亚洲篇),第26-27页。

[3]约瑟夫M.普蒂等:《管理学精要》(亚洲篇),第26-27页。

[4]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293页。

[5]王玉新:《给领导者的100组实例》,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第190页。

[6]王玉新:《给领导者的100组实例》,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第227页。

[7][美]基蒂·O·洛克著,梁洁译:《商务与管理沟通》(第五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第26~28页。

[8]费孝通:《乡土中国》,台湾绿洲出版社,1967,第29页。

[9]金耀基:《中国人的“公”、“私”观念》,见乔健、潘乃谷主编:《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天津人民出版社。

[10]Martin M.Bruce,Human Relations in Small Business,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Washington,D.C.,1969.

[11][美]约瑟夫·M·普蒂、海茵茨·韦里奇、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精要》(亚洲版),第76页。

[12]《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6月28日。

[13]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303~306页。

[14][美]约瑟夫·M·普蒂、海茵茨·韦里奇、哈罗德·孔茨著,丁慧平等译:《管理学精要》(亚洲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第325~327页。

[15][美]约瑟夫·M·普蒂、海茵茨·韦里奇、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精要》(亚洲版),第327~328页。

[16]同上,第337~338页。

[17]General Electric Company,A Guide to Mor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New York.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