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边界渗透性中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一些组织后果
Boas Shamir and Yael Melnik1
全球化意味着国家边界和文化边界变得越来越容易渗透。人们可以比以前更容易地跨越这些边界,暂时或永久地工作和生活在其他国家。然而,当他们因为这些原因而跨越国家边界时,他们仍然会随身携带着一些边界,我们指的是灌输在人们头脑中的文化。这些边界不是有形的或政治的边界,而是心理和社会的区分线,该区分线是在社会上形成的,并且是用文化来定义的。人们可以通过社会化过程来学习到以文化定义的边界,并且将其反映在他们的心理活动之中。的确,文化在为自己的成员设定的边界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整个的文化社会化过程可以被视为是学习边界的过程。一旦学会,这些边界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东西,并且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挥指导作用(尼波恩,1996;泽鲁巴威尔,1991)。
在本章中,我们没有把重点集中在国家之间和文化之间的边界上,而是集中在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将自己带入多国或多文化的组织这样一个舞台的内部边界上。我们认为,对组织中的跨文化关系来说,这些边界的重要性可能并不比更经常被强调的文化边界(例语言障碍)的重要性差。更具体来说,我们将重点集中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边界方面,即文化上定义的边界的可渗透性或稳定性方面。
我们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如稳定的和渗透性比较强的边界刻画出了文化的特征,即文化强调人员、职位、角色、活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之间边界的程度,文化是有差异的。我们还认为这些差异对组织中的跨文化关系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含义。因此,从强调边界的稳定性和可渗透性方面来刻画文化的特征或至少部分了解跨文化工作关系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困难是完全可能的。
我们将自己的观点建立在对美国和以色列的管理人员以及硅谷的“高科技”公司中一起工作的工程师之间的跨文化工作关系的研究上。我们以一种自由问答的方式采访了许多参与者,问他们自我感觉、相互感觉和工作关系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采访手稿,我们逐渐发现提到的将美国人和以色列人区分开来以及影响他们工作关系的大多数主题都反映了边界的稳定性与可渗透性这一主题。在对两组人的报告之间有相当多的不同点。具体来说,美国人认为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有边界的”,而以色列人则在很多方面认为是“无边界的”。美国人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以及公开的行为之间、不同的组织职位之间、不同的角色和活动之间以及不同的关系类型之间都会保持着比较稳定的边界,而以色列人却通常会忽视或打破这些边界。据报道,这些差异(它们制造了许多沟通困难,并且会影响到在同一个组织中工作的两国人之间的信任和合作程度)可以通过许多行为来证明。通过将我们的发现与杰出作家(霍尔,1966;赫福斯特德,1980;特洛姆派娜尔,1994)建议的最常用的文化差异方面联系起来,通过表明这些方面在各种边界的可渗透性方面反映出的差异,我们将我们的发现放在了一个比较通用的理论框架中,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一下我们的观察的含义以及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