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心态
1.从“心”出发,用“心”做事
有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聊天。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好像听到了什么。“怎么啦?”他的商人朋友问他。昆虫学家惊喜地叫了起来:“听到了吗?一只蟋蟀在鸣叫,而且绝对是一只上品的大蟋蟀。”商人朋友很费劲地侧着耳朵听了好久,无可奈何地回答:“我什么也没听到!”“你等着。”昆虫学家一边说,一边向附近的树林小跑了过去。不久,他便找到一只大个头的蟋蟀,回来告诉他的朋友:“看见没有,一只白牙紫金大翅蟋蟀,这可是一只大将级的蟋蟀哟!怎么样,我没有听错吧?”“是的,您没有听错。”商人莫名其妙地问昆虫学家,“您不仅听出了蟋蟀的鸣叫,而且听出了蟋蟀的品种——可您是怎么听出来的呢?”昆虫学家回答:“个头大的蟋蟀叫声缓慢,有时几个小时就叫两三声。小蟋蟀叫声频率快,叫得也勤。黑色、紫色、红色、黄色等各种颜色的蟋蟀叫声都各不相同,比如黄蟋蟀的鸣叫声里就带有金属声。所有鸣叫声只有极其细微,甚至语言难以形容的差别,你必须用心才能分辨得出来。”
他们一边说,一边离开了公园,走在马路边热闹的人行道上。忽然,商人停住了脚步,弯腰拾起一枚掉在地上的硬币。而昆虫学家依然大踏步地向前走着,丝毫没有听见硬币落地之声。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成功就在哪里,你的财富就在哪里。昆虫学家的心在虫子们那里,所以他听得见蟋蟀的鸣叫;商人的心在钱那里,所以他听得见硬币的响声。
人生之路始于“心”。只要从“心”出发,用“心”做事,成功就会向你靠近。
2.努力战胜自我的心态
俗话说:“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难”。战胜自我,首先必须了解自我。有一个故事讲:编辑部有一位美编,人物肖像画得特好,几乎给每个同事都画过,人人都说挺像。可让同事奇怪的是,他却从未给自己画过一张肖像。问原因,他说画不好。大家不禁心生诧异:“这有什么难的?”他笑着回答说:“画别人,即使是一个陌生人,只要仔细观察,捕捉到他最细微的神态特征,就必定能把他画好。可是画自己,却怎么也画不好。做个游戏吧,你闭上眼睛,试试回忆一下母亲的模样。”同事照做了,母亲慈爱的眼神、温暖的笑容便浮现在面前。美编忽然对同事说:“现在,想象一下你自己。”同事的思维在瞬间仿佛凝滞了,我自己?我只知道自己穿着西服、戴着眼镜,可是怎么也想不起自己的眉毛、眼睛等具体的样子。大家终于明白了这位美编的苦衷。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不了解的人,竟然是自己!美编接着说:“也许我得请别人给自己画一幅像,然后把自己当别人来欣赏、挑剔、把握,那样,我们或许就可以成功地为自己画一幅像了。”
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大多数人都以为清楚自己的长处所在,其实不然。一般人比较清楚自己的弱点,但是知道自己所长更为重要。”那么怎么才能战胜自我呢?
首先,战胜自我,是对意志的考验,是对勇气的测试。战胜自我难,难就难在没有战胜恶习、恶性的勇气和魄力,难就难在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就拿戒烟来说吧,大家都知道吸烟的危害,可是吸烟的人数并不见减少,而且一些地方还有上升趋势。常听人说:“哎,戒不了,戒了多少次了,最后还是离不开它。”真正能够下定决心与烟诀别的人屈指可数。世界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被困难吓倒的人。难道战胜自己就这么困难吗?
其次,战胜自我,不是一句空话,它必须从小事做起。刘备在临终前的遗书上写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忽略生活中的小事情,将每一件小事情做好,也是对你的肯定。肯定的方式往往激励你继续前行,直到取得更大的胜利。你的坏毛病、坏习惯不是一日养成的,而战胜自我也需要长期的过程,不放过每一件小事情,从每一件小事情上下手,日积月累,你的弱点就会被你的意志和恒心击败。
第三,一个人仅仅战胜自我还不够,还必须学会超越自我。
人类学、生物学、心理学都证明了人有巨大的潜力。早期研究认为,正常人只运用了潜力的一半;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正常人仅运用了自身潜力的10%;80年代,心理学家奥托认为,正常人的潜力只用了4%;近几年来比较权威的观点认为,即使是最成功的人也只用了自身潜力的5%。用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普通人如果仅发挥他一半的潜力,就能轻易地掌握40多种外语,学完几十门大学的课程,可以将几米厚的大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来。
人类有如此巨大的潜力有待挖掘,而激发潜力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培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积极心态。
3.始终保持光明乐观的心态
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人生也有正面和背面,光明、希望、愉快、幸福……这是人生的正面;黑暗、绝望、忧愁、不幸……这是人生的背面。乐观的人总是能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因而会随时扭转败局而取得成功。
明人陆绍珩说,一个人生活在世上,要敢于“放开眼”,而不向人间“浪皱眉”。
“放开眼”和“浪皱眉”就是对人生两面的选择。你选择正面,就能乐观自信地舒展眉头,应对一切;你选择背面,就只能是眉头紧锁,郁郁寡欢,最终成为人生的失败者。
悲观失望的人在挫折面前,会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乐观向上的人即使在绝境之中,也能看到一线生机,并为此而努力。
有两个穷困潦倒的人,手里都只有一元钱了,悲观的一位说:“咳,只剩这一元钱了!”而另一位则乐呵呵地说:“嗨,我还有一元钱呢!”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快乐、开心的人在我们的记忆里会留存很长的时间。因为我们更愿意留下快乐的而不是悲伤的回忆,每当我们回想起那些勇敢且愉快的人们时,我们总能感受到一种亲切感。
“即使到了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也要像太阳一样,总是面对着事物光明的一面。”诗人胡德说。
4.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
人的头脑很神奇,积极的心态,能让你不断地往大脑中枢输入正面的信息,自动过滤和删除消极的信息,不断开启你的心智,想出办法,解决问题。积极是内心的昂扬向上,这时,如果你的心里能够设想和相信什么,你就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去获得什么。有一则“一只蜘蛛和三个人”的故事:一天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上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又一次次地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有成功心态的人,处处都能发现成功的奥秘,从而不断地增加成功的力量,引领自己逐步走向成功。
如何培养人的积极心态,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提出了七个步骤,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
(1)重塑心中的偶像,使自己的言行像你心目中所希望的那样。积极心态的培养与行动密切相关,没有行动,任何想法都是空谈。你心目中的偶像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在你的头脑中树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形象,在做任何行动的时候,告诉自己,所做的行动必须与心目中的形象相一致。为什么至今我们还在提倡学雷锋,学铁人王进喜,学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就是为了给大家树立一个高尚的偶像。
(2)把自己看成胜利者。大多数人遇到令人沮丧的事情时,整个身心都沉浸在痛苦之中。如果此时你对自己大声地叫一声:我不是失败者,我是以后的胜利者,你的精神将为之一振,立即兴奋起来。中国每隔两年一次的“青年歌手大奖赛”,有的人被淘汰后泪流满面,有的歌手却很坚强,并说:“我今天能站在央视舞台上就已经胜利了,不是失败者。”
(3)学会用美好的心情去感染别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灿烂的阳光,一旦你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和别人交往,快乐也能传递给别人,这样的连锁反应既能让自己感觉到快乐,也能让别人变得快乐。没有人愿意成天和苦菜花待在一块儿。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情,当你用微笑告诉别人你的心情时,别人同样会以微笑回报你。
(4)学会给予和奉献。给予和奉献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但你想到过给予和奉献会激发你的热情吗?给予和奉献能够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也能体现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同时,给予和奉献能带给人愉快的心情。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每当你帮助别人时,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愉快。因此,许多慈善家经常到孤儿院、敬老院去募捐慰问,给人愉快,也给自己带来快乐。
(5)心怀感激。生活中多一份抱怨就多一份烦恼。当我们以一种感激的心情环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时,心也放得很宽。有一位哲人曾说过:“在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人应该为你做什么事。包括父母为子女,子女为父母,亲朋为自己,要学会感激。不要因为别人的过失指责别人。宽恕别人也等于安慰自己。”
(6)不要经常说消极词语。经常抱怨的人总喜欢说一些“我真累”、“我真痛苦”、“我好郁闷”之类的话,久而久之,这种消极词语会磨损你的自信和激情,是一种看不见的销蚀剂。
(7)学会自我激励。当你胆怯的时候,学会给自己打气:“别害怕,一定会冲过去”;当你遭遇失败的时候,告诉自己:“别灰心,胜利最终属于我”;当你犹疑不决时,给自己强行下一个命令:“拿出你的魄力,别再磨磨蹭蹭的”……自我激励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它必须要坚持到心态完全转变。
进取心是实现目标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会使你进步并受到关注,还会给你带来机会。
一位成功学者曾经说过:“有两种人绝不会成大器,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人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应做的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这种人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一点,而且做得比别人预期得更多。你的每一次付出,都将被你存在迈向成功的银行卡里。
5.始终保持创新求变的心态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灵魂,创新是事业长盛不衰和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人生,不就是不断走出一个又一个的“围城”,不断地否定、寻找和发现自我吗?不要惧怕变化。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以变应变和在别人未变之前自己先变,这是竞争社会的赢家要领之一。我们都曾听过老版的“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即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说明人多反而不如人少管用。而现代版的“三个和尚的水吃不完”,主要是体现在创新上。讲的是一个山上有三个庙,三个和尚,这个庙离河边都很远,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
第一个庙:和尚挑水的路比较长,一天挑了一缸就累了,不干了。于是,三个和尚商量,我们搞接力赛吧,每人挑一段。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传给第三个和尚,挑到缸边灌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这样,一搞接力赛,就从早到晚不停地挑,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满了各缸。这叫机制创新。
第二个庙:老和尚把三个和尚叫来,说我们立下了新的规定,引进竞争机制。三个和尚都去挑水,谁的水挑得多,晚上吃饭加一道菜;挑得少,吃白饭,没菜。三个和尚拼命去挑,一会儿水就满了。这叫管理创新。
第三个庙:三个和尚商量,天天挑水太累,我们想个办法。山上有竹子,把竹子砍下来连在一起,竹子中心是空的,然后买一个辘轳。第一个和尚把一桶水摇上去,第二个和尚专管倒水,第三个和尚在地上休息,三个人轮流换班,一会儿,水就灌满了。这叫技术创新。
机制创新搞协作,管理创新搞竞争,技术创新搞效率。创新实际是创造一种资源,创造一个市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讲:“创新是指新产品的开发,新市场的开拓,新生产要求的发现,新生产方式的引进,新组织形式的实施。”创新的心态要求我们把熟悉的东西看成陌生的另类思考,把陌生的事物再以熟悉的态度去关注。求变的心态要求我们观念更新,目标重构,重心转移,策略重构。世界著名科学家贝尔说:“构成我们思想最大的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讲:“别让你的思想变成你的囚徒。”
6.始终保持宽容平和的心态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因此也有太多的欲望满足不了而产生的痛苦。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他的精神与心态中必定不能缺少淡泊与平和。否则,他不是活得太忧郁,就是活得太无聊。淡泊与平和不是不求进取,不是没有追求,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以一颗纯美的灵魂对待生活,从容面对一切意外。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住在山中修行的禅师,夜里散步归来,眼见自己的茅屋遭到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正要离开,却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且早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中。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之时,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深了,带上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衣服披在了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照亮他下山的路。”
第二天,禅师在温暖的阳光的抚摸下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高兴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只有使自己的心变得像星空一样深邃,像大海一样宽阔,人生才能变得更有意义。宽容使人的心灵得到升华,心境会在升华中找到平静,人生会在平静中得到幸福。
还有一个“舌头和牙齿谁厉害”的故事,也是教人如何平和从容处世的道理。
我国殷商时期一位很有学问的人叫商容,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老子来到了他的床前,问候说:“老师你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
商容张开嘴巴让弟子看,然后说:“你看我的舌头在吗?”老子大惑不解地说:“当然还在。”商容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全部落光了。”
商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子说:“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老子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想这是过刚的易衰,而柔和的却能长存吧?”
商容点头笑了笑,对他的这个杰出的学生说:“天下的许多道理几乎全在其中了。”
过刚的易衰,而柔和的却能长存,做人处事,从政、经商、办企业,一切同理可循。
7.始终保持热忱洋溢的心态
热忱是一团火,燃烧你的全身,也感染别人。
热忱首先表现在对生命的热爱。“哀莫大于心死。”当一个人对生命失去信心,觉得毫无意义的时候,是最可怕的。人生如此短暂,容不得我们浪费一分一秒。只有让内心充满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时,他才会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才能思考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同时享受快乐、享受喜悦、享受成功、享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也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热爱生活就应该让生命中的每一刻变得有价值。当我们为了事业打拼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胜利的喜悦、自我价值的肯定;当我们与家人、朋友团聚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友谊的润泽;当我们外出郊游观赏大自然的创造时,我们领略到的是自然的魅力。
热爱生活就应该学会付出自己的爱。爱是生命的源泉,无论你处于人生的高峰还是低谷,不要忘记爱的存在。每个人都需要爱,付出你的爱,对家人、对朋友、对陌生人……爱让你的生命充满阳光!
同时,热忱也是一种能量,让你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你的实力。
热忱还有一种奇特的功能,它能够让你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上,忘记疲劳,忘记吃饭睡觉。巴尔扎克在创作《人间喜剧》时,写作经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他说:“我总感觉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我,让我的笔一直不停地写,头脑中思绪不断,想停止都不可能。我不知道疲倦什么时候会到来,只有当我完成一部创作的时候,我才感觉到生理上的疲倦,而我创作的热忱再次将它们赶走了。”
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或管理者,你必须具备比下属更大的热忱。因为你的一言一行,将会对下属产生重要的影响,下属往往以你的行为态度作为他做事的标准。你做事拖拖拉拉,毫无生气,那下属同样会效仿。对工作缺乏热忱,不认真考核员工的工作,不专心听取员工的意见,让他们觉得没有受到重视,其积极性就会被压抑住,热忱就无法产生。
一个好的教练,他的成功就在于能将每个运动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对奋斗目标产生更大的热忱。热忱具有传染的性能,人们往往会受到身边的人的态度的感染,特别是积极态度感染力更强。一旦调动了一小部分人的热情,其他人就很容易随之产生热情,整个集体就变得有活力。
8.保持辩证统一的心态
所谓辩证统一的心态就是要学点辩证法,思考问题不要非黑即白,非左即右,或“一根筋”,要给自己和别人都留有余地。大家都熟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讲的是从前,在遥远的山冈上住着一位老人,还有他的儿子和一匹骏马。
一天早上,老人发现骏马不见了。邻居们纷纷前来安慰老人,对他失去骏马的不幸表示同情。老人说:“谁告诉你们这是一场灾难呢?”邻居们默默地返回了自己的家中。
没过几天,那匹骏马自己主动回到了主人家中,而且还带来一群野马。邻居们又来到老人家中,高兴地祝贺这丰盛的收获和难得的幸运。老人却平静地说:“谁告诉你们这是幸运和福气呢!”邻居们感到愕然,带着疑惑离去了。
又过了一些日子,老人的儿子开始训练这群野马,结果,一匹烈马使他摔断了腿。邻居们再次来到老人家里安慰他,向老人表达了对其儿子遭遇的痛惜之情。但老人温和地说:“谁跟你们说这是不幸?”邻居们又默默地离去了。
第二年,战争爆发了,山里的所有青壮年应募出征,纷纷上战场。几个月后,老人所在的村庄里,除了老人的儿子,其他所有的青壮年都送命了,而老人的儿子因为腿瘸免上战场,结果保住了生命。
幸运与不幸运彼此相随,像水车往复循环,常转不停,我们不可用停滞的、静止的心态看待不断变化的事物,挡住我们的视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