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界定强有力的核心观念
任何战略语言的核心观念的选择标准,都是看它们是否能够提供新鲜且有价值的洞察力。正是这个基本的标准,使得许多概念例如战略事业单位和核心能力,显得非常有力。26这些概念能够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方式来假设公司的情形,仔细探讨并采取行动。有趣的是,虽然拥护这些观念的人认为,他们已经将核心能力定义得十分清楚,但它们的真正价值却在于它的模糊不清。当有效的管理者运用它们的时候,刻意把它们解释得非常笼统、公开且相当不清楚。在对几个管理者运用战略的案例进行仔细研究之后,詹姆斯·布瑞恩·奎因(James Brian Quinn)得出的结论如下:
有效的战略家刚开始时都只运用几个综合性的概念、原则或哲学,来帮助合理地说明和引导公司的整体发展方向。他们慢慢地从一般走向具体。并且随着事件的发展,逐步澄清战略。在早期阶段,他们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把话说得过于明确,以免削弱了寻求新信息和机会所需的弹性和想像力。27
自1963~1972年担任通用电气公司CEO的弗雷德·博奇(Fred Borch),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他的战略言辞既犀利又模糊。尽管通用电气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迅速成长,但之后盈利率却一直在下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弗雷德·博奇于1969年委托麦肯锡顾问公司(Mckinsey &Company)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个新的发展战略。麦肯锡顾问公司建议通用电气公司进行重组,改组为能够当做项目进行管理的战略事业单位。28弗雷德·博奇对麦肯锡顾问公司提出的解决方案十分感兴趣,并将其作为一种战略地分析事业单位的方式。他通过刻意保持这个观念的模糊性,来灵活运用战略性事业单位的方法。从技术上讲,战略性事业单位可以是一个团体、单位或部门。根据麦肯锡顾问公司的建议,大约80%的战略性事业单位都同意,剩下的20%需要进行适当的判断——在这些情况下,弗雷德·博奇的选择以业务的具体内容和管理者的特定身份为依据。由于能够针对每一种情况的特殊性来对战略性事业单位进行界定,所以弗雷德·博奇能够灵活运用这个强有力的战略性事业单位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