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问题的理论价值

问题的理论价值

时间:2023-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管理实践活动几乎是与人类文明曙光同时出现的,但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被认识、研究,而且管理实践能够得到管理科学知识的指导,则是在刚刚过去的100年中才发生的。虽然这20多年来中国管理科学化进程也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由于“80年的后发”,与国外现代管理科学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管理科学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人类管理实践活动几乎是与人类文明曙光同时出现的,但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被认识、研究,而且管理实践能够得到管理科学知识的指导,则是在刚刚过去的100年中才发生的。在过去的100年中,管理从一种不可言传的非正式的活动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人们不仅认识到管理活动的普遍性——管理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组织和人类有组织的活动中,而且从各种可能的角度、采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对管理活动和问题进行规范分析和研究。管理科学化进程不断被推进,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扩张,由于管理科学知识被广泛地用于指导管理实践从而管理效率被大幅度地提高。这也难怪有人说,过去的20世纪是管理的世纪[1]。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和学科分支的复杂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和知识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古代,中国人曾创造出许多优秀的管理经验,《孙子兵法》被西方学者认为是人类最早的战略管理经典著作。在近代,19世纪洋务运动第一次产生了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辛亥革命后,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高等管理教育的萌芽,1929年,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铁道管理学院,开展了本科层次的管理教育[2]。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与世界管理科学化进程并不同步,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企业管理活动处于从简单向复杂、从经验向科学、从传统向现代的不断发展和演变之中,探索出许多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模式,产生了一些企业管理的先进典范,包括“三参一改三结合”、“三老四严”等。1964年,马洪主编的《中国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管理》集中体现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企业管理科学化方面的探索。然而,由于“文化大革命”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整体进程大大滞后,一方面企业管理实践中技术、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低,另一方面管理学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也十分薄弱。

改革开放以后,管理科学化进入“大提速”时代,我国迎来管理学发展的春天。1978年,钱学森等人在《文汇报》上发表了《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科学的重视。1984年初,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整顿好的企业要把重点转到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上来,国家经委提出了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即加速推进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人才现代化的进程,并推荐了18种在实践中应用效果较好、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又称为现代化管理“十八法”,具体包括经济责任制、含目标管理在内的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网络技术或称统筹法、正交实验法或称优选法、系统工程、价值工程、市场预测、滚动计划、决策技术、ABC管理法、全员设备管理、线性规划、成组技术、看板管理、量本利分析和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1986年,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家经委专门制定和颁发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基本内容、实施途径和政策措施等。同年,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召开,促进了管理科学研究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结合。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成立,管理科学取得了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一样的学科地位。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资助的管理科学研究经费达6000万元[3]。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将管理学作为一级学科列入学科专业目录,1999年我国首次授予管理学学位。2003年,普通高等教育管理学专业本科招生262708人,毕业120351人,在所有11个一级学科中都分列第3位[4];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企业管理实践的科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基础管理日益规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管理手段已经为许多企业所关注,许多企业注重学习、借鉴国际企业管理新思想和方法,学习型组织、业务流程重组、战略联盟、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核心能力理论等现代管理知识在企业中得到广泛传播,其中一些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开始在一些企业中得到应用。

如果说在刚刚过去的“管理世纪”中,世界范围内管理科学经过了百年的巨大发展,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管理科学化进程的推进也就仅仅有20余年的历史。虽然这20多年来中国管理科学化进程也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由于“80年的后发”,与国外现代管理科学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管理科学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这一方面表现在管理科学理论研究上的差距,我国除少数学科方向外,在主要管理科学领域中学术研究成果还未达到国际水平,在国际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以及担任编委的人数很少,尤其是还没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系统管理理论、方法和学科体系;另一方面表现在管理实践上的差距,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03年对1千户企业管理现状的调查,我国企业间管理水平差距很大,虽然有许多优秀企业进入科学管理阶段,但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过渡阶段,只有极少数优秀企业进入现代管理阶段,开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强调文化管理[5]。另外,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对世界近50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的评价,1996~2000年,我国企业管理总体水平的排名分别是30、34、30、36、37,平均排名在33~34名之间,处于中下水平[6]。

管理和科学技术曾被认为是驱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两个车轮。面对与国外管理科学研究和管理实践的科学化水平的“80年的差距”,如何加快推进我国管理科学化进程,探索中国管理科学发展的道路和方法,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学科体系,进而提高中国管理实践的科学化水平,已经成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大问题。

如何推进我国管理科学化进程,提升我国管理科学研究与企业科学管理的水平,这个重大课题的研究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现实要求上。中国管理科学化问题的研究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这主要表现在研究中国管理科学化问题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在国际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企业管理实践日益丰富,存在大量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失败的管理教训。虽然理论研究界根据我国管理实践也总结出一些经营管理规律和模式[7],但迄今为止,丰富的管理实践还没有孕育出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是管理学理论体系创新的必然要求,管理理论研究者只有在把握国际管理学最新研究成果、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中国的管理科学化问题,分析我国管理科学化进程的规律,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和创新进行科学指导和总结,才能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进而也为世界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应该说,管理科学化问题研究的理论价值还不止于此。由于管理科学化问题可以直接引申到“管理和管理学的科学性”、“管理科学发展的方法论”等具有普遍意义的、事关管理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因而该问题的研究具有更为广泛的理论价值。虽然,100年的管理科学化进程构筑了庞大的管理科学知识体系,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但是,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管理科学化进程和管理学科的科学性不断遭到质疑。在管理科学发展过程中,关于管理和管理学的属性问题一直没有明确肯定的答案,甚至关于“什么是管理”这样最基本的问题,管理学都无法给予确定和统一的回答。一般认为,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双重属性,瑞典学者斯文·艾里克·肖斯特兰曾将管理的两面性比喻为“雅努斯(Janus)因素”[8]。而一些极端反对管理科学理性、强调管理艺术性与非理性的学者则认为:与其称管理学是一门科学,不如说管理学是一门艺术。管理学自诞生之时就步入了“科学”的误区,管理科学化的发展方向使得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严重脱节。虽然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但客观地说,管理科学化和管理学发展到现在,从一般所认可的科学标准看,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还十分不成熟,管理科学化和管理学的发展中的确存在许多重大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有两方面问题被认为是十分致命的:一是管理理论或者原则具有模糊性,缺乏对管理实践针对性和指导性。“……管理原则总是成对出现,无论是对哪个原则来说,几乎都能够找到另一个看来同样可信、可接受的对立原则。虽然成对的管理原则会提出两种完全对立的组织建议,可是,管理理论里并没有指明究竟哪个原则才适用。”[9]二是管理学缺乏统一的研究方法、范式和有效的管理知识积累模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著名管理学家孔茨就提出“管理理论丛林”问题,现在“丛林”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呈现进一步分化和细化趋势。管理科学知识来源是复杂的且各不相关,在管理学知识体系中,不仅包括依据严格的数学模型和科学逻辑得到的科学管理知识(如数理学派对管理知识的贡献),也包括通过叙述故事总结的管理知识(如经验学派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提供的管理知识)。如何认识和解决管理学存在的这些重大理论问题一直是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发展关注的焦点。虽然管理学派林立、管理理论和原则具有模糊性等问题的存在,但并没有影响管理知识的不断扩张和丰富。对于管理学这门欠成熟的科学而言,研究“管理和管理学科的科学性”、“管理科学发展的方法论”这些理论问题,无疑对管理理论和科学的发展、促进管理学科的成熟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也就是说,从“科学性”维度分析十分庞杂的管理知识、百年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史,归纳管理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方法论,无疑是非常有理论价值的课题。

从广泛意义上说,我国与企业管理科学化主题相关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国外企业管理科学知识、方法和发展历程的介绍和评价,尤其是对国外新出现的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发展趋势的介绍,这几乎成为我国这方面研究文献的主要内容;二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对有关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历史、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规律以及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10],但这些研究都是一些初步研究,甚至一些研究更多的是关注我国企业的改革问题,而不是管理问题;三是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的汇编,迄今为止已经有九届,另外还包括一些企业研究案例;四是对企业管理科学自身发展、学科建设和研究方法问题开始关注,包括如何振兴中国企业管理学、从管理思想发展史角度分析管理科学性、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等方面的具体问题[11];五是对具体的管理科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包括运筹学、工业工程、系统工程等方面的大量研究文献。虽然总体上看,这些研究文献对促进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缺陷:一是缺少对企业管理科学性和科学化问题的系统的、专门的研究,没有一个全面诠释企业管理科学发展的分析框架,使企业管理科学化问题的研究处于零散的、经验式的研究状态;二是由于管理科学的方法多元性,而研究者们更多的是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分析管理问题,很少从管理发展史角度对这些多学科研究方法与管理科学发展的关系进行梳理,使得管理学发展缺少一般意义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方法论指导;三是对中国企业科学管理实践的现状和水平还缺少实证分析和基本判断,不利于有针对性地根据现状和问题采取对策,提高我国企业管理的科学性。

针对上述问题,本书重点研究管理科学化问题的基础概念与理论、企业管理科学发展的方法论问题、中国企业科学管理实践状况与水平分析三方面问题。这体现在本书的结构体系上,这三方面问题按照上、中、下三篇的顺序依次展开,符合“理论——方法——实践”的基本思维逻辑,同时,从研究对象的范围看,也体现出“管理——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的逐步具体化的研究过程。具体而言,这三方面问题的内容主要包括:

1.管理的科学化与方法论问题的基础研究

(1)对管理科学性、管理科学化、管理学科的学科属性、管理科学方法论等问题进行理论界定,明确管理科学性与科学化的基本内涵。

(2)基于上述概念界定,从“科学性”维度梳理管理学发展历史,寻求管理科学化的历史逻辑,总结出管理科学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并具体分析各类因素是如何对管理科学化进程发挥作用的。

(3)在对管理知识的产生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引申研究管理科学发展的方法论问题,具体包括管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层次和体系、管理学研究范式问题、各个管理学派研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了一个推进管理科学化进程的新方法论体系——“多元学科方法论”或者“多元学科研究范式”。

2.企业管理科学发展的学科方法论问题研究

(1)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和现状进行分析,从总体上给出企业管理科学发展的脉络与哲学、数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系统科学、历史科学等各个学科发展的关系。

(2)具体研究分析哲学、数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等学科方法与企业管理科学发展的关系,研究这些学科方法如何有效地应用到管理学问题的研究中。

(3)与历史科学相对应的是案例研究方法,对案例研究方法进行单独分析,分析案例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指出案例研究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3.中国企业科学管理实践状况与水平分析

(1)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科学化历程进行回顾,划分中国管理实践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2)从整体上分析中国企业科学管理实践的状况和科学化水平,研究我国企业科学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差距及其相应的原因。

(3)通过对获得历届我国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的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在全面把握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状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规律、方法论特征和问题,指明我国未来企业管理创新应有的发展方向。

(4)研究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背景影响因素、提出促进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应该注意的方法,为提高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

(5)最后本书给出了与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科学化问题紧密相关的三个专题分析报告:第一个是关于民营企业的科学管理创新的个案,并将这个管理科学化创新的案例与民营企业成长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第二个是关于中国上市公司经济增加值的专题分析报告;第三个是有关我国制造企业管理模式科学化问题的研究报告。

[1]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百年——20世纪管理思想与实践的批判性回顾》,中译本,第1页,海南出版社,2004年,前言。

[2]赵纯均等著:《中国管理教育报告》,第3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成思危:《探索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道路》,《管理评论》,2004(5)。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第782页,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5]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跨入21世纪的中国企业管理:现状、问题与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4(53)。

[6]在IMD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中,企业管理是与国内经济状况、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国民素质并列的8类指标之一,它又包括34项具体指标。

[7]例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徐庆瑞、陈重等在对我国212家大型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战略制胜、全面创新、人企合一、自我积累”的企业经营管理基本规律和“独资——生产经营型”、“控股——生产经营型”、“控股——市场导向型”、“控股——可持续发展型”、“参股——市场导向型”、“参股——可持续发展型”、“控股——R&D型”、“参股——R&D型”等8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参见徐庆瑞、陈重:《企业经营管理基本规律与模式》,第2~3页和第210~211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8]雅努斯是一位长着面对两个相反方向面孔的罗马神,用雅努斯神比喻管理的两面性,参见斯文·艾里克·肖斯特兰:《管理的两面性——雅努斯因素》,中译本,第2~3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9]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中译本,第26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0]这方面代表性的文献包括:许康、劳汉生:《中国管理科学化的历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徐庆瑞、陈重:《企业经营管理基本规律与模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张承耀:《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11]这方面代表性的文献包括:潘承烈、虞祖尧:《振兴中国管理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李怀祖:《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王凤彬、陈莉平:《学科研究与企业管理科学的发展》,《管理世界》,2002(7);黄群慧:《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对象与方法及其相互借鉴》,《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2);李涛:《科学主义与西方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科学管理研究》,200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