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系统分析的工作结果
系统分析阶段的成果之一就是系统的分析报告。它反映了这一阶段调查的全部情况,是下一步设计的新的纲领性文件。系统分析报告形成后必须组织各方面的人员(包括组织的领导、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系统分析人员等等)一起对已经形成的逻辑方案进行论证,尽可能地发现其中的问题、误解和疏漏。对于问题、疏漏要及时纠正,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要核实当初的原始调查资料或进一步地深入调查研究,对于重大的问题甚至可能需要调整或修改系统目标,重新进行系统分析。
一份好的系统分析报告应该能够充分展示前段调查的结果,还要反映系统分析结果——新系统的逻辑方案。系统分析报告要包括的内容如下。
1.组织情况简述
这里主要是对分析对象的基本情况作概括性的描述。它包括组织中的结构、组织的目标、组织的工作过程和性质、业务功能、对外联系、组织与外部实体的物质以及信息的交换关系、研制系统工作的背景等等。
2.现行系统运行状况
这里主要以数据流图等为主,详细描述原系统信息处理以及信息流动情况。另外,各个主要环节对业务的处理量、总的数据存储量、处理速度要求、主要查询和处理方式、现有的各种技术手段等等,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说明。
3.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新系统的逻辑方案是系统分析报告的主体,主要反映分析的结果和开发人员今后建造新系统的设想。包括的内容如下:
(1)新系统拟定的业务流程及业务处理方式,特别是系统实现后各部分应该完成什么样的功能,有哪些工作是原系统没有而计划在新系统中增补的,等等。
(2)新系统拟定的数据指标体系和分析优化后的数据流程,以及新系统将要完成的工作部分。
(3)新系统在各个业务处理环节拟采用的管理方法、算法或模型。
(4)与新的系统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的建立。
(5)系统开发资源与时间进度的估计。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数据流图?作图时需要遵循哪些作图规则?
2.画数据流图的依据是什么?
3.什么是信息系统分析的辅助工具?这些工具在信息系统分析时有何作用?如何使用这些工具?
4.信息系统分析的结果是什么?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