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内容型理论的关系
内容型理论主要是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奥尔德佛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这四种理论之间有相同之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见图3-9)。
1.相同点
·以需要为核心;
·把需要进行分类;
·强调了高层次的需要;
·强调了人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图3-9 内容型理论的对比
2.不同点
如表3-3所示,内容型理论间的不同点主要是以需要与动机的关系问题为核心。
表3-3 内容型理论间的不同点
案例
妙计调动员工积极性
多尼里玻璃公司是一家位于密执安州霍兰的公司,曾一度发生过财政困难,公司也一度陷入困境。它的一个最大的顾客表示,要么是多尼里公司降低价格,要么是他到别的地方去另找新的汽车玻璃供应商。
有一位生产线上的操作工清楚,只要将他们由5人减至4人就可以节约公司的资金,但他不愿说出,因为他可能因为自己的建议而被解雇。当公司向员工征询意见时,他说,如果公司担保不解雇任何一个人,他就提出自己的建议。公司同意了,而且也对其他提出建议的员工做出同样的担保,公司采纳了一些员工的建议,挽救了财政危机。结果公司不仅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而且每位员工都得到了好处。
为什么员工乐意建议呢?原因在于,公司采取了措施使员工的努力得到管理部门的认可,得到同事和集团的认可。由于为公司做出了贡献,所以自我实现感和被重视感得到满足。艰难困境增进了团结,大家都归属于公司。当管理部门征求意见时,每个人都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而且一旦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兴奋感和新奇经历,自尊心也大大满足,员工会感到公司也需要依赖于自己,人人都可以提建议,人人都有了很大的自由感,员工的工作有了保障,安全感得到满足。公司采取的措施是,只要多尼里的员工为削减费用提出过建议,都可得到提升一级工资的奖励。
每个员工每月都可得到一张相当于其工资20%的奖金支票。
公司的这些措施既增加了收入,又同时满足了员工的所有基本需求和愿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