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是指组织内部各要素合理有效的配置及执行功能的有效发挥。环境、战略、技术、规模、人员、地域分布等因素会影响组织结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都可能导致原有组织结构的部分不合理,要求相应的结构发生相应的变革。那么,怎样知道某种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呢?一般来说,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标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设置的合理性
组织目标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组织结构的总体设计是否有序,合理化的组织目标必须具备以下特性。
(1)一致性
组织的目标必须为组织的全体成员和组织中的各个群体所一致认同,就是说,组织目标应该与个人目标、群体目标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2)可行性
组织目标设置是否建立在广泛收集信息、科学准确的可行性分析和有效预测的基础上。
(3)参与性
组织不仅要被全体成员所认同,还应该被他们广泛深入地理解,并由他们参与制定实施的步骤。
(4)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组织目标是否与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组织所处的特定环境相适应。
2.组织分工的合理化
(1)管理层次与控制幅度的合理化
这实际上是组织内部垂直分工的合理化问题。
(2)工作程序及规章制度的合理化
这实际上是组织分工的进一步落实。工作程序的合理化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说,要求对每一个工作角色的任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对各工作角色之间的衔接有严格的规定。同时,用一套正规化规章制度把这些程序和关系固定下来。
(3)权力结构的合理化
这要求权力结构有层次,责权力相一致;授权行为合法;组织成员对组织权威的真心认可;权力结构的形式与组织未来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3.组织协调的合理化
合理的组织分工完成后还需对个人和部门进行多方正式、非正式的调整,以标准化的方式建立协调关系,程序标准化、产出标准化和技术标准化是现代管理中常用的协调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