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组织的子系统
不管组织的类型或分类是怎样的,将输入量变形或转化是所有组织的共同特征。在组织(系统)整体中,任何一个不同的变形和转化活动本身都可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而它们自身的输入—转化—输出过程又与其他的子系统相关和发生相互作用。
对一个组织的分析可能基于子系统的基础性架构。但是,这会引起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目光狭窄的集中调查,而不是在需要的基础上采取一个综合的研究方法。这不仅是一个单独部门能否有效运作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从组织作为一个联合整体而有效运作的角度,考察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作。
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子系统的界定。这个子系统区别于那个子系统,区别于整个系统的边界在哪里?实际上,边界是根据观察者的判断力来划定的,子系统是根据研究的领域划定的。因此,这些子系统可能因很多不同的方式而有不同的界定,虽然在不同的模式下有一定的相似度。
社会—技术系统
特里斯特和塔维斯托克人际关系研究所其他人的著作,在研究英国煤矿的不断改变的技术时,提出一个社会—技术系统的概念。据观察,新的工作方法和技术上的改变瓦解了矿工们的社会群体,给老的工作方法的心理和社会特征带来难以预测的改变。因此,尽管引入了新的技术,但新的工作方法比原来的要低效。研究人员看到了用社会—技术方法研究的必要性,用这个方法,一个合适的社会系统可以与一种新的技术系统并驾齐驱地发展。他们建议,有三种子系统在所有的组织中都是共同的:
■技术子系统;
■正式的角色框架子系统;
■个人情感或情绪的子系统。
这种分析比原来卡斯特和罗森茨威克的理论前进了一步。他们两个将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的、有五个主要子系统的社会—技术系统。
■目标和价值——某种由更大系统决定的某个目标的实现,及与社会要求相符合;
■技术——为完成任务而需要的知识和包含的技术与技巧;
■心理——个人和群体的交互作用,组织中人们的行为;
■结构——任务的分离和重组,技术和心理子系统的正式关系;
■管理——包含整个组织和组织与环境、设定目标、计划、结构及控制的关系。
相关子系统
赫西和布兰查德提出了另一个模型,他们还定义了四个主要的相关子系统:
■人力/社会——关注组织成员的需求和动机,领导的风格;
■管理/结构——关注权威和责任,组织中的结构;
■信息/决策制定——关注主要的决定和足以使得组织运作的信息需求;
■经济/技术——关注进行的工作和与组织目标相关的成本的效率。
另一个有用的模型是莱维特提出的组织四要素模型,即任务、结构、信息和控制、人,它们相互之间存在互动,与环境也有互动。
■任务——包括问题的解决和组织业绩的改进;
■结构——与组织的模式、权威和责任以及沟通有关;
■信息和控制——包括控制的技术和信息的处理,比如会计技术;
■人——包括态度和人际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