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15 劳勒对期望模型的修订继波特和劳勒的初始研究以后,劳勒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对行为的驱动力P→O与E→P两种期望的乘积决定了期望水平。图12.10 劳勒期望模型图示E(付出)=(E→P)×Σ[(P→O)×V]两种类型的期望之间的差别源于它们由不同的因素所决定。对于E→P期望,部分是由个人的能力和自信度、以往经验以及人物的复杂度所决定的。
12.15 劳勒对期望模型的修订
继波特和劳勒的初始研究以后,劳勒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见图12.10)。他认为,在决定不同行为的吸引力时,要考虑到两种类型的期望:付出—绩效的期望(E→P);绩效—结果的期望(P→O)。
第一种期望(E→P)是指个人对特定量的付出将在多大可能程度上导致特定水平绩效的期望。这种可能性在0~1之间衡量。如果个人感知到付出与绩效的关系越紧密,对于E→P的期望就越高。
第二种期望(P→O)是指个人对特定水平绩效将在多大可能程度上导致与需求相关的特定结果的期望。这种可能性也在0~1之间衡量。如果个人感知到绩效与结果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对于P→O的期望就越高。
对行为的驱动力
P→O与E→P两种期望的乘积决定了期望水平。对行为的驱动力(付出的努力)是由P→O和效价(V)的乘数乘以E→P所决定的。
图12.10 劳勒期望模型图示
E(付出)=(E→P)×Σ[(P→O)×V]
两种类型的期望之间的差别源于它们由不同的因素所决定。对于E→P期望,部分是由个人的能力和自信度、以往经验以及人物的复杂度所决定的。而P→O期望是由结果的吸引度以及由本人还是他人控制结果的看法所决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