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信息的概念及其含义
(一)“经济信息”的概念
由于“经济”和“信息”的定义多样化,“经济信息”这一概念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同时,经济信息的理论现由多门学科或专业进行研究,“经济信息”已具有跨学科、多元性的特征。
有关研究从经济学、经济管理学、经济信息学、经济信息管理学、信息管理学等方面,都涉及“经济信息”的概念。
1.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论及经济信息,例如:
“经济信息——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数据、资料、情报等。”(于光远主编《经济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1619页)。
“经济信息——是对经济运动属性及其有关对象特征的一种客观描述,是经济活动各种发展变化及其特征的真实反映。广义的经济信息是指那些与整个经济运动有关系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反映经济运动的变化及其特征;狭义的经济信息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直接反映出来的信息。”(王守安主编《中国经济新名词辞典》,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出版,第219页)。
“经济信息——反映经济活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的消息、情报、资料等的总称。例如有关生产、销售、市场、价格、信贷等的信息。”(尹伯成、袁恩祯主编《简明经济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24页)。
2.从经济管理学的角度看
从经济管理学研究的角度论及经济信息,例如:
“经济信息——反映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的各种活动、现象、变化和发展趋势的数据、情报、资料等的总称。它是社会生产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反映。”(冯子标主编《国民经济管理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592页)。
“经济信息(economic information)——反映经济状况和变化的消息与信号,是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活动的依据和指导。”(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12卷第95页)
3.从经济信息学的角度看
从经济信息学研究的角度论及经济信息,例如:
“经济信息是指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所反映出来的社会信息。”(梁前德、王光甫主编《经济信息概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39页)。
“经济信息就是指涉及和反映经济活动的那些信息。……它包含直接经济信息(广义经济信息)和间接经济信息(狭义经济信息)。狭义(直接)经济信息是指直接反映经济活动的那些信息,如商品价格信息、金融信息等。广义(间接)经济信息是指那些虽不直接反映经济活动,却与经济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信息,如与经济有关的政策性信息、专利信息、自然环境情况等。”(罗式胜主编《新编经济信息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5页)。
4.从经济信息管理学的角度看
从经济信息管理学研究的角度论及经济信息,例如:
“经济信息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并为经济活动服务的信息。”(邱家武主编《经济信息管理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41页)
“经济信息是对经济运动变化及其特征的客观描述和真实反映,或对与经济运动有密切联系的其他运动变化及其特征的客观描述和真实反映。”(刘滕红等编著《经济信息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9页)
5.从信息管理学的角度看
从信息管理学的角度,特别是从其下属的经济信息检索与利用方面论及经济信息,例如:
“从信息角度来看,经济信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从经济角度来看,经济信息是反映经济活动并为经济活动服务的。经济信息反映了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一系列经济活动全过程。”(惠世荣主编《如何掌握经济及商业文献信息》,华夏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4页)。
“经济信息是与经济活动、经济运动(即经济现象)相伴而生并且是对它们及其属性的客观描述(即‘表征’)和真实反映(即‘表现’)。”(王胜利、袁锡宏主编《经济信息检索与利用》,海洋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61页)
综上所述,研究者们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与界定了经济信息的概念,对了解经济信息的含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归纳各种定义,可以概述为:经济信息(Economic information)是指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反映经济活动并为其服务的消息、事实、数据、知识等。由于经济信息涉及的范围很广,也有不少的研究者将其概念进一步分为狭义和广义的两种。一般认为,狭义的经济信息是指经济活动直接反映出来的信息,如生产信息、分配信息、销售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信息等。广义的经济信息是指与整个经济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经济运动的变化及其特征。其中有些信息虽然不直接反映经济活动,却与经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经济活动所涉及的政治、法律、科学、技术、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二)经济信息概念的含义
经济信息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信息是一种社会信息
(1)经济信息是信息的组成部分
迄今为止,有关信息的定义不下百种。从信息管理学的角度,有研究者认为:“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可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1]从经济学的角度亦有人认为:“信息是反映事物特征的形式,被认为是与物质、能量相并列的客观世界三大要素之一,正在日益变成人们劳动的对象和产物。”[2]
经济信息是信息的组成部分。它是经济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具有信息的一般属性和特征。在现代社会,信息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其所包含的经济信息更为人们所重视、重用。
(2)经济信息属于社会信息
信息有多种类分的方法。按其描述的对象划分,可以分为社会信息、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等。其中,社会信息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3]
经济信息属于社会信息。经济信息的产生、传递、交流与利用都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即为促进经济活动的有效运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经济活动即为人类有意识地从事的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伴随其产生并为其服务的经济信息理所当然属于社会信息,而不属于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等。经济信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的大量的、基本的社会信息之一。经济信息具备了社会信息的一切属性和特征,如信息的目的性、普遍性、客观性、社会性、依附性、离散性、效用性、可感知性、可处理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等,能够被人们认识、获取、组织与管理、交流和利用。
经济信息也是一种特定的社会信息。它具有鲜明的个性——产生于经济领域、反映经济活动并为经济活动服务。这使它与其他社会信息——政治信息、军事信息、科技信息、文化信息、教育信息等相区别。
2.经济信息是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
经济活动是指包含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在内的广义的生产过程,又称经济过程。生产活动以及和它相适应的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统称为经济活动。[4]
经济信息来源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对经济活动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描述与反映。
经济信息客观地描述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无论规模大小、过程长短,都会产生出各种信息,也必然伴随着大量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利用。经济活动与经济信息的关系,如同“形”与“影”的关系,形影不离。在信息社会,哪里有经济活动,哪里就有经济信息。如在商品销售活动中,就有厂商、商品、市场、消费需求等多方面的信息。经济信息客观地存在于各项经济活动中,通过口头消息、文字记载、统计报表、产品实物等形式表现出来,如实地描述各种各样的经济要素、经济现象、经济状态、经济属性、经济特征、经济关系、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发展变化等情况。
经济信息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它如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中直接表现出来的信息,如各个不同行业或部门、劳动者个体的经济活动对象、属性、特征、表现形态及其结果等。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经济信息反映那些与整个经济活动有关的信息。经济活动总在不停地变化、发展,经济信息则连续不断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的有关信息,包括各种组织结构、运行方式、运动状态、变化特征和发展规律等。
由于经济活动的广泛性,经济信息在人们的生活中几乎随时、随处可及。大到2009年波及世界范围的“金融海啸”,小到附近商场的商品打折出售等,只要留意,经济信息比比皆是。如在美国纽约第6大道和第42街的街口,悬挂着一个国债电子警示钟(The National Debt Clock),及时警告人们: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在迅速地增长。它是于1989年美国国债大量增加时设立的。钟上的数据每30秒更新一次,显示美国目前的国债总数(Our National Debt)及每个家庭平均分担的数量(Your Family Share)。到2008年10月7日,它显示的国债数字达到10.2万亿美元,原来设计的13位数字已经不够用了。
3.经济信息是为经济活动服务的信息
经济信息伴随着人类日益频繁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而产生、交流。它是社会经济活动所反映的信息,反过来,又能直接为经济活动服务,推动经济活动的发展。
经济信息包括生产、分配、销售、市场、金融各方面的消息、数据、经验、知识等,有原始经济信息,也有加工经济信息。对原始信息加工整理后所获得的经济信息产品,通常是针对特定的应用目的、经过了不同程度的处理,组织水平与使用价值都很高。
长期以来,经济信息主要应用于经济活动领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工具。在信息时代,经济信息具有更强的功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各项生产实践活动,成为生产或生产力要素。例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和微软公司(Microsoft)财富的快速积累,在形式上主要是靠其股票的快速增值。吸引人们踊跃为其投资的原因,并不是公司的建筑物或机器设备等物质资产,而是管理人员的组织决策能力,以及雇员头脑中的那些突发奇想。这些“组织决策能力”和“突发奇想”,也就是信息与智慧的结晶。
经济信息的利用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总是为特定的经济目标服务。通过对经济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研究和有效地利用,能够正确地了解经济活动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科学地管理各项经济活动,积极地促进经济活动有效运行,实现提高经济活动效率和效益的目标。例如,70年代石油输出国曾联合起来提高油价,使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暴涨,引起石油危机。由于日本早已根据其信息网收集的信息预测了这一危机,因而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即在石油价格上涨之前进口大量原油。这使它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利用石油危机,一方面,它将加工后的各种石油产品高价销售;另一方面,它还抓紧研制了体积和耗油量小的新型节能小汽车向美国大量倾销,从而打垮了包括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内的老牌世界汽车生产商,占领了大部分美国汽车市场,在日美“汽车战”中取得了一次胜利。
目前,世界上已有各种类型的经济信息服务机构,开展大规模的商业性服务,为经济活动提供各种信息。一些比较著名的公司,如邓白氏公司等,将信息作为商品来出售。他们主要通过市场调查、检索经济类数据库等方式,提供经济分析和预测服务。
(三)经济信息的基本要素
经济信息由多种要素构成,其基本的要素有以下几种。
1.信息内容
经济信息的内容是指对经济活动及有关事物进行客观描述、真实反映的情况或结果。这是经济信息所具有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它与其他信息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经济信息的内容日趋多样化,包括理论性经济信息、应用性经济信息等。
2.表现方式
经济信息的表现方式是指信息内容得以展现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像、音乐、动作等。经济信息的内容需要借助于特定的表现方式,如文字的书写、图像的描绘等,才能被人们所理解、接受和应用。语言也是信息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经济信息表述的语言包括自然语言和一些特殊的语言。特殊的语言是为特定的需要而设计的,如计算机语言等,它们往往具有特殊的功能和用途。同一条经济信息,可以有多种表现方式。
3.物质载体
经济信息的物质载体是指体现信息内容的物理形态,如纸张、磁带、胶片、光盘等。经济信息通常都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从信源传递到信宿(用户)的过程。经济信息的物质载体多种多样,有文献型的,如纸质和非纸质载体的经济信息,也有非文献型的,如人的大脑、实物等存储的经济信息。同一条经济信息,也可以有多种物质载体。
4.传递、反馈
经济信息并不是静态的,它必须在社会中进行传递。只有从信源传递到信宿,经济信息才能被用户所接受,才能实现其价值。当经济信息传递到用户手中时,它就完成了一个单程的传递过程。信息用户在接收信息后,通常会对信息作出反馈。反馈信息有可能传递到原来的信源,这就完成了信息传递的一个完整过程。
5.特定需求
特定需求是指人们对经济信息的迫切需要,以及对信息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等的具体要求。经济信息是一种社会信息,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信息传递的目的和价值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