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品位分类管理

品位分类管理

时间:2023-06-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4.1 品位分类管理从字面上理解,品位分类的基本要素,一是品,品指官衔;二是位,位指职位、职务。品位分类是以国家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个人条件,如学历、资历等为主要依据的分类管理方法。品位分类对公务员个人来说,意味着既有官阶又有职位。具体而言,在公共部门的录用方面重视人员的学历、资历、经验和能力,个体背景在公务人员的录用和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3.4.1 品位分类管理

从字面上理解,品位分类的基本要素,一是品,品指官衔;二是位,位指职位、职务。合起来看,品位指按官位高低、职务大小而排列成的等级,品位就是官阶的等级位置。品位分类是以国家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个人条件,如学历、资历等为主要依据的分类管理方法。它注重个人的资格、能力等条件。品位分类对公务员个人来说,意味着既有官阶又有职位。官阶表示个人的级别,代表着地位高低、资格深浅及薪酬多寡;职位表示其权力等级,代表着职责轻重和任务繁简。

1.品位分类的基本特征

品位分类作为两种基本的人员分类制度之一,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以“人”为中心的分类体系。表现为分类的对象是人,以及人格化的职务或等级。具体而言,在公共部门的录用方面重视人员的学历、资历、经验和能力,个体背景在公务人员的录用和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晋升则重视任职年限、德才表现等通用的资格条件。可见,品位分类的特点是人在事先。

第二,分类和分等纠缠在一起。品位分类通常采用先纵后横的方法实施。这就是说,品位分类的分类过程是先确定等级,然后再分类别。

第三,品位分类不注重公务员具备的某一方面的特殊知识或技能,而是强调综合的行政管理能力。这样才适合于“通才”的发展。公务员需要适应有弹性的工作环境,其调动、交流、晋升不受所学专业及以往工作性质的限制。

第四,官位和等级与职位可以分离。表现为官等随人走,官等成为任职者固有的身份资格。而薪酬水平取决于官等的高低,与所从事的工作没有直接关系。

2.品位分类的评价

(1)品位分类制度的优点。

①人员分类的线条粗犷,结构富有弹性,工作适应性强,便于人事机构调整公务员的职务。由于官阶与职务相对分离,使公务员不会因职位调动而引起地位、待遇的变化,从而免除了公务员因职务变动所带来的不安全感,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流动。

②品位分类强调工作人员的个人条件,如学历、资历等,有利于吸收高学历的、经验丰富的人员进入公共部门。

③比较适用于担任领导职务的高级公务员的分类。领导工作往往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很难将其划归一定的职位。采用品位分类有利于领导工作的开展。

④有利于某些临时性工作的开展,有些临时性的指派工作,通过确定到某一具体的人,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品位分类制度的缺点。

①不注重对工作人员现有岗位设置是否合理进行调查分析,人在事先,容易造成因人设岗、机构臃肿、职责不清、人浮于事的局面。

②在管理中主观随意性比较大,没有系统、规范的要求,不利于严格的科学管理。

③过分重视学历、资历等因素,限制了学历低、资历浅的人才的发展。

④不重视专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不利于业务类工作效率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