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正式组织的含义与成因

非正式组织的含义与成因

时间:2023-06-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非正式组织的含义与成因_公共管理简明读本(一)非正式组织的含义与成因在当代西方行政理论中,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起源于霍桑实验。霍桑实验表明,正式组织中总存在着一些非正式组织,并对人的感情、情绪、地位、行为、爱好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关系既无法定地位,也缺乏固定形式和特定目的,对正式组织的目标达成会发生促进、限制、阻碍作用。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

(一)非正式组织的含义与成因

在当代西方行政理论中,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起源于霍桑实验。在此实验中,梅奥在实验的第五阶段对小团体的研究,奠定了非正式组织理论的基础。霍桑实验表明,正式组织中总存在着一些非正式组织,并对人的感情、情绪、地位、行为、爱好产生很大的影响。

首次提出非正式组织理论的是美国学者C·巴纳德。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既无法定地位,也缺乏固定形式和特定目的,对正式组织的目标达成会发生促进、限制、阻碍作用。

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有时由单个因素决定,有时几个因素同时发挥作用,这需要对不同的非正式组织加以具体分析。一般说来,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1)个人经历因素。组织成员有类似经历和现实遭遇,会产生相似的情绪和认知,从而形成非正式组织。(2)个人兴趣因素。组织成员兴趣爱好相似,在工作之余经常频繁接触,联系密切,逐渐形成非正式组织。(3)个人价值观念因素。组织成员价值观念较为一致,容易产生共同语言,经多次交往后,逐渐形成非正式组织。(4)社交因素。组织成员要靠多种多样的关系纽带联系起来,形成各式各样的交往活动,这些因工作和生活联系而经常交往接触的成员,可能形成非正式组织,(5)共同利害因素。组织成员在工作上有共同利害关系,容易形成非正式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