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时间:2023-06-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是为社会总产品的创造作出了贡献的资源。除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之外,还包括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以及收入之间差异的原因等。更进一步来看,厂商通过购买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从中获得收益,部分地要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所生产产品的需求。而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指最后投入的一个单位劳动要素给企业所带来的收益增量。

第七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是为社会总产品的创造作出了贡献的资源。19世纪早期的西方经济学家把生产要素划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类,它们的价格则分别称为地租、工资和利润(包括利息)。到了19世纪晚期,增加了第四个要素——企业家才能,从而,利润成为企业家的报酬,利息则成为资本所有者的收入;地主、工资收入者则作为土地、劳动的所有者,获得地租和工资。

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从生产者角度看,是生产要素的价格,或生产成本;而从要素所有者角度看,则分别是各所有者的收入。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就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因此要素价格的决定问题,也就是收入分配问题,分配理论就是要解决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J.B.克拉克最先提出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认为劳动的收入——工资、资本的收入——利息是由劳动和资本的最后生产力,即边际生产率决定的。后来的研究认为,要素的市场价格也是由其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生产要素价格决定是收入分配理论的一个主要部分,但并不构成收入分配理论的全部内容。除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之外,还包括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以及收入之间差异的原因等。

第一节 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的性质

1.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间接需求(派生需求)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不是来自消费者,而是来自厂商。厂商购买生产要素不是为了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了生产和销售产品以获得收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直接需求,而是“间接”需求。更进一步来看,厂商通过购买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从中获得收益,部分地要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所生产产品的需求。即消费者对生产产品的需求引致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学者认为,生产要素的需求又是所谓“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2.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联合性

要素需求不仅是一种派生需求,也是一种“联合需求”。任何生产行为所需要的都不是一种生产要素,而是多种生产要素,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发生作用,相互结合,具有替代性。因此,厂商对某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要素的价格,也同时取决于其他要素价格的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联合性与派生性,决定了它的需求比产品的需求要复杂得多。

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我们把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称为完全竞争厂商。按照这个规定,不完全竞争厂商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在产品市场上完全竞争,但在要素市场上不完全竞争(买方垄断厂商);在要素市场上完全竞争,但在产品市场上不完全竞争(卖方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都不完全竞争(买卖双方垄断厂商)。

下面我们主要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的均衡以及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一)完全竞争厂商的假设

完全竞争厂商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之中,关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一些性质,我们在第六章已经有所了解,包括:产品买卖者众多、产品同质、产品买卖双方信息完备、产品市场不存在进入壁垒等性质。而和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一样,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基本性质也可以描述为:要素的供求双方人数都很多;要素没有任何区别;要素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要素可以充分自由地流动等。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完全竞争厂商出售产品的价格(P)是不变的;完全竞争厂商购买要素的价格(W)也是不变的。

为分析方便,我们假定完全竞争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单一产品;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阅读专栏1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苹果生产商

比如一家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的苹果生产商,该企业拥有一个苹果园,并且每周必须决定雇用多少工人来摘苹果。在企业做出雇用决策以后,工人就尽可能多地摘苹果,然后企业售出苹果,支付工人工资,剩下的就是利润。根据第六章的分析,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企业是一个产品价格的接受者,即市场上有无数多个苹果供应商,苹果的价格由市场的供求曲线决定,当市场的均衡价格确定以后,该企业可以根据苹果的单位价格来确定其供应量,而该企业本身供应量的增减不影响市场上的供给曲线。同样,由于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也有很多企业雇用大量的摘苹果工人,付给摘苹果工人的工资也是由要素市场的供求曲线决定。

因此一个企业对市场上苹果的售价和付给摘苹果工人的工资几乎没有影响,企业接受市场条件决定的工资和价格。它唯一要决定的是出售多少苹果和雇用多少工人。

此外由于我们假设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因此企业并不直接关心它出售多少苹果和雇用多少工人,它只关心利润,利润等于销售苹果的总收益减去生产这些苹果的总成本。企业的苹果供给和工人需求都产生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资料来源: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六版第385页。

比如一家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服装企业,由于服装市场上有无数多个服装供

应商,服装的价格由服装市场的供求曲线决定,当服装市场的均衡价格确定以后,该服装企业可以根据服装的单位价格来确定其供应量,而该企业本身供应量的增减不影响市场上的供给曲线。同样,由于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也有很多企业雇用大量的生产工人,付给工人的工资也是由要素市场的供求曲线决定。因此服装企业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条件决定的工人工资和服装价格。它唯一要决定的是生产出售多少服装和雇用多少工人。

(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假设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的生产要素为劳动L,使用一定量的劳动要素将创造出一定量的产量。要素与产量之间的这种数量关系用函数可表示为:Q=Q(L)。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要素的边际产量MP。该概念在生产理论中介绍过,是指企业的固定资产不变时,连续增加要素投入,最后一单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变化。由于分析的是劳动要素,因此可得劳动要素的边际产量MPL

而要素的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MRP来表示,利用数学式可以得出MRP。而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指最后投入的一个单位劳动要素给企业所带来的收益增量。如:R(L)=Q(L)· P [Q (L)]为收益函数,其中L为使用的要素,R(L)为厂商的收益,Q(L)为产量,P [Q (L)]为产品需求价格。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即R(L)的一阶导数为:

因此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MRP,一般表达式为MRP=MR·MP。

而对于完全竞争厂商来说,因为MR=AR=P,可得到MRP=MP·P,而通常我们将要素边际产品MP与产品价格P乘积MP·P定义为边际产品价值VMP。因此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为边际产品价值VMP:

MRP=MP·MR=MP·P=VMP

图7-1 MP、MRP与VMP曲线

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的性质,可得出以下结论: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厂商对要素的最佳使用量即需求量将下降。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完全重合,向右下方倾斜,如图7-1所示。

要素需求曲线等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结论实际上要依赖于两个“潜在假定”:第一,要素的边际产品曲线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第二,产品价格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在考虑多要素共同使用以及多个厂商共同调整时,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一般说来就不再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例题1 假定某完全竞争服装企业固定投入不变,每周投入不同数量的劳动要素,其边际产量MP、边际收益产品MRP、边际产品价值VMP如表7-1所示:

表7-1 某完全竞争服装企业的MP、MRP与VMP

如图7-1,该完全竞争服装企业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边际收益产品MRP曲线)随着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而递减。而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是生产理论中一个重要结论,即当企业的固定投入不变时,连续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由于该服装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MR=P,每件服装100元不变,但由于劳动的边际产品递减,因此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从第1单位劳动投入的1 000元递减到第5单位劳动投入的200元。

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可以看成是企业对劳动要素的需求曲线,据此曲线就可以确定企业对劳动要素的需求量。再根据劳动要素的价格就可以决定企业需要雇用多少劳动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三)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

边际要素成本(Marginal Cost of Factor,MFC):是指增加1单位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假设劳动的市场供给函数为W=f(L),厂商雇用L数量劳动的总成本为W (L)·L,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为:

MFC=d[W (L)·L]/dL=W+LdW/dL

图7-2 劳动投入的供给与需求(成本与VMP)

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每个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厂商增加雇用1单位要素,并不会引起要素市场价格上升,即dW/dL=0,因此MFC=W。

因此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为要素价格,在例题1中,由于服装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劳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劳动要素价格,因此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纺织工人的工资(600元/每周)。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因而厂商的平均要素成本、边际要素成本和要素价格三者相等,即W=AFC=MFC,如图7-2所示。

(四)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这个一般原则在要素使用这个问题上的具体化,它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即:VMP=W;或者MP·P=W。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原则为: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要素成本(要素价格)。可证明如下:

π(L)=P·Q(L)-W·L

令:

即:

这便是:VMP=W

π(L)代表企业利润,P·Q(L)代表总收益,W·L代表总成本。

在例题1中,假定劳动的价格为每周600元,当企业雇用第二个劳动力时,该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是800元,800-600=200元,说明雇用第二个劳动力给企业带来利润200元,企业继续雇用劳动力可以带来利润的增加。当企业雇用第三个劳动力时,该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是600元,与雇用第三个劳动力的成本相等,此时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如果企业继续雇用第四个劳动力,该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是400元,400-600=-200元,说明雇用第四个劳动力给企业带来亏损200元。因此企业不会雇用第四个劳动力。

我们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供需曲线反映这样的决策过程:

从图7-2可以看出,如何要使企业增加对劳动要素的需求,前提是劳动工资必须下降,如果工资既定,企业将会依据VMP=W的原则来决定对于劳动投入的需要。

(五)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当从单个厂商转到研究整个市场的情况时,单个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再代表其要素需求曲线,它们的简单加总也不再代表整个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多个厂商同时调整情况下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的推导如图7-3所示。

图7-3 多个厂商调整时的要素需求曲线

还是考虑只有一种生产要素L的情形。假定开始时,一家厂商F对L的需求曲线为MRP(L0),均衡点为E0,要素需求量为L0。当W0下降为W1时,均衡点应为E1,需求量增加为L1。但是,考虑到W0下降到W1,将影响到其他因素的变动,就须适当调整,因为,当W→W1时,所有厂商都会增加对L的需求量,从而该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将向右下方移动。如果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无变化,则该产品的价格就要下降。这时,即使要素的边际产品MP不变,边际收益产品MRP也会减少。从而,厂商F的MRP(L0)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到MRP(L1),交W1于E2,从而对L的需求量不是L1,而是L2。因此,连接E0、E2的曲线df,就是厂商F对L的需求曲线。由于这一需求曲线考虑到了多个厂商同时调整的因素,因而可称为厂商F的“实际”需求曲线,它的形状仍然向右下方倾斜,只是更陡峭一些。

将多个厂商的经过调整了的要素需求曲线(di,i=1,2,3)进行水平加总,就得到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D,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在推导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的过程中,特别应当注意的是,被简单地水平相加的是每个厂商的“真正的”要素需求曲线,即是在考虑了多个厂商共同行动所引起的全部调整之后得到的行业调整曲线,而不能是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六)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主要因素

第—,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当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增加时,按供求规律产品价格一般会上涨,那么企业的边际产品价值VMP会增加,这可能导致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即增加对劳动要素的需求。反之,情况相反。

第二,生产技术状况。当生产过程发生技术进步时,同样单位的劳动投入的产量增加,使得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第三,生产要素的价格。随着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或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要素的供需平衡点也在发生变化。

此外,其他生产要素的变化也会影响生产要素的需求。之前在分析劳动要素的边际产量时,假定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如果其他固定生产要素发生变化,就可能导致劳动要素的边际产量发生变化,从而带来劳动需求曲线的移动。

三、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

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厂商面临的产品需求曲线不是水平的,产品价格随着商品数量变化而变化,因而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也将不同于产品市场完全竞争下的情形。

现分为三种情况分析一种生产要素在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决定问题。

(一)某厂商产品市场垄断,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即卖方垄断厂商)

在此情况下,厂商的要素供给曲线是水平线,要素需求曲线则由MRP曲线表示。因为在要素市场上,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仍等于要素价格,但在产品市场上,产品价格则取决于产量,而产量又取决于要素数量;从而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产品价格。

该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是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曲线,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是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市场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的总和。要素市场价格由市场的供求曲线决定,厂商对要素的购买量则决定于市场价格和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即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W=MRP。下面以表7-2说明。

表7-2 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

注:本表主要引自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上)第296页。

由表7-2可以作出要素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图,如图7-4。从形状看,卖方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但其原因,除了边际产品(MP)递减规律的作用,还由于因产品价格下降而导致的边际收益(MR)下降(事实上,边际收益总是小于产品价格)。

图7-4 卖方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现在,我们来推导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假定只有一种要素(劳动L)。首先来求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MRP。垄断厂商的收益函数可写成:

R=PQ=P[Q(L)]·Q(L)

式中,P[Q(L)]表示产品价格是要素数量的复合函数。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也即要素的“边际收益”,它是收益对要素的导数。即:

括号中的项就是产品的边际收益,也即

Q·dP/dQ+P=MR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将厂商的收益写成产品(而不是要素)的函数:

R=PQ=P (Q)·Q

那么,产品的边际收益就等于收益对产品(而不是要素)的导数,即:

MR=Q·dP/dQ+P

从而得证。

由于,所以MR<P。其原因在于,边际产品MP引起了整个产品价格的下降。这样就有:MRP=MR·MP,其次再考虑到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卖方垄断厂商按照要素边际收益等于要素边际成本的原则,必须满足:

MRP=W或MR(L)·MP(L)=W

上式确定了从要素价格W到要素使用量L的一个函数关系:给定一个要素价格W,则有唯一个满足要素使用原则的最优要素数量与之对应,因此,上式确定了卖方垄断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函数。

那么,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具有什么特征呢?假定开始时要素使用满足MR(L)·MP(L)=W。现在让W下降,那么为了维持等式成立,MR(L)·MP(L)也必须随之下降,因而要素需求量L必然增加。这就是说,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要素需求量将上升,因此,要素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而且,与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一样,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其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全重合。但这里要注意的是:产品市场完全竞争下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只是边际生产力(MP)递减一个因素所致,而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之所以右下倾斜,却是由于边际生产力(MP)递减和产品的边际收益(MR)递减两个原因所致。

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如图7-5所示。

图7-5 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下面分析存在卖方垄断厂商条件下的要素市场需求曲线。

首先考虑多个厂商的共同调整是否会改变厂商F的要素需求曲线。假定要素价格下降,那么要素市场上所有厂商的要素需求量和产量均将扩大。但是,卖方垄断厂商F自己产量的扩大不会改变它的产品需求曲线;其他厂商的产品因与厂商F的产品不具有相关性,也不会改变厂商F的产品需求曲线。这样,尽管考虑多个厂商的调整,厂商F的产品需求曲线从而它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不会改变。也就是说,厂商F的要素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

其次,再来考察卖方垄断厂商条件下的要素市场需求曲线。假定要素市场包括n个不同的卖方垄断厂商,那么,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是n个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向右下方倾斜。

(二)某厂商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但要素市场是买方垄断(即买方垄断厂商)

由于此时厂商在要素市场上不再是完全竞争者,故其要素价格不再是固定不变的常数,从而其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亦不再等于要素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6,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是VMP,边际成本是MFC,要素的供给曲线W(L)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市场供给曲线。要素价格由要素供给曲线W(L)决定,厂商对要素的购买量决定于VMP和MFC的均衡点。即此种情况下,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VMP=MFC。

证明:要素供给函数为W(L),则成本函数为L·W(L),边际要素成本MFC可写为:

式中,边际要素成本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要素价格W(L),表示厂商为增加使用要素而必须支付给新增加要素的价格;第二部分表示由于价格上涨而引起的成本增加。MFC的形状不能抽象地确定,而必须针对不同的要素市场类型分别加以研究。

买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分别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边际要素成本。因此,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可以写成:

VMP=MFC

它与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相比,差别仅仅在于:买方垄断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不再等于要素价格W(L)。当然,这也是它与卖方垄断厂商的差别之一。买方垄断厂商的最优要素使用量的确定如图7-6所示。

假设要素供给曲线为线性:

W(L)=a+bL

成本函数可以表示为:

C(L)=W(L)·L=(a+bL)L=aL+bL2

图7-6 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

边际要素成本表示为:

这个关系非常类似于MR与反需求函数P=P(Q)的关系。

(三)产品市场卖方垄断和要素市场买方垄断共存

此时,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是MRP,边际成本是MFC,厂商对要素的购买量决定于MRP曲线和MFC曲线的均衡点,并与AFC曲线一起决定均衡价格。即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MRP=MFC。

思考:厂商的产量决策原则与要素使用原则一致吗?

在产品市场上:产品的边际收益=产品的边际成本(MR=MC)

在要素市场上:要素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产量=边际要素成本)(MRP=MFC)

第二节 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理论

一、工资理论

(一)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工资理论

图7-7 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

工资或工资率是劳动的价格。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论,工资决定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即厂商所雇佣的最后那个工人所增加的产量。由于在静态条件下资本数量不变,劳动力的使用将呈现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因此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的边际生产力就不仅决定他自己的工资,而且决定所有工人的工资,如图7-7所示。

图中,最后一个工人(第5个工人)的边际生产力为WL5,从而决定了工人的工资为WW′。边际生产力论实质上只考虑了厂商对劳动的需求,这一理论能够对于劳动力供给具有无穷弹性的情形进行较好的理论解释。

(二)以均衡价格论为基础的工资理论

马歇尔认为,可以以均衡价格论为基础,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来说明工资的决定。

从劳动的需求来看,与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工资理论相同,都认为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因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所以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图7-7所示。而将所有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即可得到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市场需求曲线,如图7-9中的D线。

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则具有“向后弯曲”的特征。如图7-8所示。在点(W 1,L1)之前,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在此点之后,随着工资的增加,劳动提供量反而减少,供给曲线“弯”向左边。

图7-8 向后弯曲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图7-9 均衡工资的确定

西方经济学用劳动者在“劳动”与“闲暇”之间进行选择来解释其中原因。劳动可以带来收入,但“闲暇”也是个人所需要的一种“消费品”,二者具有替代关系,也都给个人带来效用满足。工资率的提高对劳动供给具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所谓替代效应,是指工资愈高,也就意味着“闲暇”的机会成本越高,或者说“闲暇”作为一种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个人将选择提供更多的劳动量;所谓收入效应,是指工资愈高,个人的实际收入和购买力上升,因而能够“购买”更多的“闲暇”,从而减少劳动供给量。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对劳动供给具有相反的影响,其综合净效应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度。一般地,在劳动提供量不大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将会随着工资上升而上升,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当个人提供的劳动量已经较高时,收入效应往往占了上风,这时,随着工资的继续上升,个人反而减少劳动提供量,于是,劳动供给曲线“弯”向左边。符合劳动力供给“向后弯曲”假说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从历史统计看,20世纪初到现在,个人真实收入逐渐增加,而周劳动小时却在逐渐减少,由50~60小时下降到35~40小时。经济学家认为,长期中技术进步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率,从而增加了劳动需求。劳动需求的增加提高了均衡工资。随着工资增加,工人的报酬也增加了。但大多数工人对这种激励提高的反应不是更多工作,而是以增加闲暇的形式选择使用自己更多的收入。换句话说,更高工资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劳动供给收入效应的另一个有力证据来自:彩票的赢家。巨额彩票奖金的赢家眼看着收入巨额增加,其预算线大幅度向外移动。但是,由于赢家的工资并没有变,他们的预算线的斜率保持不变,因此就没有替代效应。但是研究结果表明,赢得这种巨额奖金的人的收入效应是显著的。统计资料显示,那些赢得了总计5万美元以上奖金的人中,几乎有25%的人在一年内辞职,而另有9%的人减少了他们工作的时数。那些赢得奖金超过100万美元的人中,几乎有40%的人不再工作。一项发表在1993年5月号《经济学季刊》上的研究表明,遗产超过15万美元不再工作的人数是遗产小于2.5万美元的人的4倍。这再次证明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是相当大的。

尽管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可能因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而向后弯曲,但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一般还是随着工资上升而向右上方倾斜。这是因为高工资可以吸引新的工人加入。这样,综合本章关于要素市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分析,劳动供求曲线的交点将决定一个均衡的工资W0和劳动数量L0,如图7-9所示。在均衡点上,劳动需求方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劳动供给方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因此一个社会的工资率水平,取决于社会对劳动的需求和劳动的供给两种因素。而引起均衡工资率变化的原因包括劳动需求与劳动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劳动需求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产品的边际收益等,社会的劳动边际生产力水平越高,对劳动的需求越多;反之,社会的边际生产力水平越低,对劳动的需求越少。劳动供给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非劳动收入、社会习俗、人口总量与结构、工会组织的垄断力量等。

阅读专栏2

少挣钱、多休闲

2002年9月深圳晚报刊登了一则《深圳部分白领倡导“少挣钱、多休闲”》的新闻,以下是摘录的报道内容。

李玲是深圳市一家著名电脑公司的职员,负责销售业务,几年下来凭借聪明和努力,她每个月的薪水在1万元以上,今年春天,公司的销售经理升职了,总经理提出由她来做销售公司的经理,谁知却被她婉言谢绝了。她对记者说:“如果当经理,我每月的薪水增加3 000多元钱,可是我却会失去更多东西,我宁愿不要这3 000多块钱,而维持一种生活质量。”文中提到深圳市不少白领对提升生活质量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白领宁愿放弃高薪职位来换取更多的休息时间从而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少挣钱,多休闲,深圳市部分白领的这种奇异“活法”,在留学归来的白领中尤为盛行。而据央视“城市居民5年生活质量变化调查”,城市人最向往的生活从“经济富裕”20年来首次转变为更偏重“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可见,生活质量成为城市人越来越重视的一个指标。但这种“少挣钱多休闲”的观念与工薪阶层一贯的工作目标显然相悖。有人认为,“少挣钱、多休闲”令工作失去目标,更莫说能够提升生活质量了。升职加薪与生活质量真的有冲突吗?记者就此采访了广州20位白领,其中11人认为李小姐的做法并不可取;4人表示佩服其做法,但自己却做不到;其余则觉得这是别人的事,不予置评。

记者还就此采访了某专家(某外资企业人事主管),专家认为:拒绝晋升的例子并不是没有,除了私人理由,大多会认为自己能力未够,害怕晋升后工作压力太大,但像深圳李小姐这种标榜提升生活质量的理由,比较罕见。任何职业甚至职位都有其固定的作息时间,以李小姐为例,销售经理的工作时间未必比销售人员长,只是需要更强的统筹及管理能力。升职加薪表示了上级对员工工作质量的认同,亦是工薪阶层积极投入工作的主因,正因为有了这种奖励系统,工作的意义才被体现出来。生活质量讲求的是自我心境调节,讲求的是自身的心理素质,我认为只要将日常的工作、休息与娱乐三者协调好,升职或工作量的增加对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是非常轻微的。当然,生活质量较高的国家的居民都是生活较休闲、工作压力较轻的,但这需要整个国家福利及社会氛围的配合,如果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思上进,结果只会被淘汰。关键要看自我调节能力。

资料来源:2002年9月,《深圳晚报》

阅读专栏3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离“休闲社会”有多远

从2002到2012这十年,随着就业结构多元化、工作形式多样化、生活需求多样化和家庭生活现代化,中国人民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而时间特别是人们连续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是休闲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影响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995年5月1日起我国实行双休日工作制;1999年国务院重新调整了假日结构,迅速形成了“春节”、“五一”和“十一”三个黄金周。2007年,国务院对全国假期进行了统一调整,取消了“五一”黄金周,增设了“清明”、“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假期。现在,整体上居民普遍享有国家法定假日全年达115天。与此同时,外资企业、政府机关的带薪假有望向全社会渗透,从而意味着休闲产业的时间基础已具备。

与此同时,收入是人们选择和参与休闲活动时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收入水平对休闲活动有重要影响。200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休闲、娱乐游的比重开始明显提升。而我国东部沿海省份以及中西部的一些省会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城市、资源性城市的人均GDP也达到了5000~10000美元。所以休闲游需求开始迅速提升。由此可见,休闲产业的收入基础也已具备。正是基于此,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开始聚焦于休闲产业,2011年有媒体报道称,“日前,由国家旅游局牵头拟定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征求意见稿)》已经下发至各省旅游局征求意见,《纲要》预计明年年初出台”。最终2013年2月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按照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就可以形成旅游消费期,2012年我国人均GDP超过6100美元,这足以支撑我国进入旅游消费井喷期。)

目前我国的休闲意识、休闲生活、休闲业态正快速发育,以旅游、文化、体育等为基础的休闲业加速崛起,休闲农业、休闲工业、休闲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休闲信息业、休闲中介业开始起步,初步形成了具有地域和延伸产业特色、规模庞大、业态完整的休闲经济。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旅游业总收入与休闲经济总规模的比例基本在一比三或者一比四之间,照此推算,我国目前休闲经济的总规模可能接近6万亿元,休闲经济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超过15%,休闲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率超过30%。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休闲绿皮书》称,“十二五”时期,或将迎来中国休闲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不过有新闻评论认为我们这个社会距离“休闲社会”还有很远。评论中提到目前中国人“赶时间”已经成了一种常态,而没有时间感的中国人被指已经成为最着急、最不耐烦的地球人。对此网友评论到,这是一个连上厕所都需要数秒的社会。就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而言,调查结果显示,80%的人从未享受过带薪休假;只有10%的单位有带薪年休假制度并且一直在执行。国人对于休闲的理解,其实只限于休闲服饰——而这何尝不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哲人所讲的“在乎的不应是目的地,而应是沿途的风景”,对于众多国人而言,无异于对牛弹琴。就原因而言,我想,除了房奴、卡奴、孩奴等现实方面的原因,和休闲制度不健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评论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作者没有出过国,也没有见过真正的“休闲社会”,只是从一些归国的亲戚朋友那里,道听途说了一些关于“休闲社会”的传说。在新加坡从事教师职业的作者堂弟回国,在一起吃饭时,粗略描绘了一个“休闲社会”:新加坡的教师和学生,一年有四个假期,总天数要比我们的寒暑假多一个月左右,而每至假期,他的同事都选择到欧美去登山、旅游;他们每天下午的下班时间很早;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戴着耳机跑步的人,大大小小的足球场没有一刻闲置,其中不乏五十岁上下的足球爱好者;游泳场、健身房也是随处可见,价格实惠、人满为患……弟弟说,在新加坡,休闲被视为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人的发展、人的休闲,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个第一位,是可以比刺激经济这个功利目的更加重要的第一位。就现在而言,无论是政府收入,还是GDP总量,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的我国,确实应该想想如何放慢脚步,如何让国民过上休闲日子的事儿了。

而保障国民休闲权利,除了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给市民免费发送旅游票券之外,更应该从方方面面的权利保障上,给予市民以真正的市民待遇:不仅仅包括教育医疗要实现公益化,让老百姓花起钱来无后顾之忧,更要从整体上将国民收入实现翻番甚至更快的增长。

亚里士多德曾说,劳动的终极目的是休闲。休闲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形态,应该被摆上公共的层面。要达到“休闲社会”的目标,除了要做到这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里所规定的内容之外,政府和社会还有许多要做的事。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可能慢慢变成“休闲社会”,我们的市民才可能变成“休闲市民”。休闲权利保障之后,所谓的尊严与幸福,才会如期而至。

资料来源:2013年2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7月9日《羊城晚报》。

阅读专栏4

2013年节后用工荒与劳动力市场

新年刚过,北京某饭店老板周宏斌不得不再一次面对“用工荒”。虽然他在年前就跟放假回家过年的员工承诺,只要过完年还回来工作的,工资就涨200元。但是眼看就到正月十五了,却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员工没有回来。在周宏斌饭店门口大大的招聘启事上,记者看到上面写着招聘厨师、服务员、厨工、面点师、配菜员……几乎囊括了饭店所有岗位。周宏斌只是一个缩影。春节过后,人才市场冷清、用人单位着急、蓝领工人紧缺等“用工荒综合征”正在北京、上海、珠三角、长三角,甚至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四川、河南上演。

生活成本上升、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要求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被看成用工荒背后的原因。但是在研究人口学的经济学家看来,随着劳动力供应的变化,中国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正在过去,“用工荒”逐渐变成常态。

根据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测算,2013年人口红利就将结束,2013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不再增长,之后是负增长,2013年将是一个极具标志性的转折点。

2月20日,赵公口人才市场,临近中午,李平林将一沓空白的登记表装进袋子,准备打道回府。他供职于一家设备公司,这次需要招聘60人,但十几天下来只招到不足30人。“目前普工最不好招了。2500元的月薪,很多人仍然觉得少。”李平林说,而在他看来这个工资已经很多了,再多公司利润就没法保证了。不过2500元的月薪,对于应聘者张大龙来说吸引力并不大。今年25岁的他,是第三年来北京打工。去年他找了一份工作月薪是2600元,除了吃穿住行之外,一年下来几乎剩不下多少钱。因此,今年他想换一份工资更高的工作。除了在人才市场车站集中招聘之外,满大街的招聘广告也诉说着北京用工紧张的事实。“工资上涨了两三百元,但还是招不到人。”西直门附近一家川菜馆的老板无奈地说。他身后饭店的玻璃窗上贴着“招工启事”,也像周宏斌的饭店一样,招聘工种囊括了餐馆所有岗位。

朝阳一家快递公司的老板王先生也正在为招人的事犯愁。很多快递员过年都不回来了,年后人手不够,连他都不得不上门取件送件。他本想过完年再多招几个人,但一打听,现在各家快递公司都缺人,工资也涨得厉害,“房租涨、油价涨,这回工资再涨,我都想把公司卖了,回老家干点儿别的,实在混不下去了。”王先生说。

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用工荒现象更为明显。

春节前,记者调查发现,珠三角一带已经出现了用工荒,而春节已经过去将近两周,这些企业的复工情况仍然不乐观,甚至比春节前还要严重。“我们有一些员工已经不打算回来打工了,就算是年前表示打算回来的员工,现在回来的也寥寥无几。”东莞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张华光对本报记者表示,他的工厂至今还没有开工。不过这并不是最头疼的事。最让他感到头疼的是,今年春节后,许多工人再次提出了涨薪的要求,除了涨薪之外,还提出了加班费、带薪休假等要求。最近几年,张华光的工厂已经为工人多次涨工资,从最初的1 200元左右涨到了现在的2 000元。人力成本的增加一点点吞噬着企业的利润,附近不少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劳动力市场逆转

涨工资变成老板的年关,在很多学者看来正是中国经济变化的标志性事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李稻葵在浙江金华地区进行调研时发现,这一地区的出口制造企业在过去一年的劳动工资增长速度达到了30%,企业面临着要么失去熟练工人,要么提高工资的两难境地。他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劳动工资,尤其是蓝领工人的工资水平不断上涨,其年增长速度在很多地区达到20%以上,其背后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指标也在发生变化。经李稻葵研究仔细矫正过的居民消费占GDP比重自2007年起逐年上升,截至2011年已经上升至接近42%。最近3年以来,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名义GDP的格局已经明显形成,2012年尤其如此。2012年1到10月,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高达12.3%,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达9.8%,均超过实际GDP增长速度。

李稻葵指出,以上一系列结构变化的表象背后,深层次原因就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大逆转。过去20年,尤其是过去10年,随着大量的农民工拥向城市,劳动力从农村的闲置状态或者是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向生产效率迅速提高的制造业、建筑业部门,一方面使得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整体上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仍然存在相当充足的剩余劳动力,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工资增速的差距越来越大,企业的利润不断上涨。这一趋势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已经开始逆转,根本原因就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

根据李稻葵的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从2004年的1.5亿下降到2012年的3000多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劳动工资正在补涨。近年,劳动工资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GDP增速,甚至于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指出,这预示着人口变动将以少年儿童人口规模相对稳定、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递减和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为主要特征。

人口红利拐点来临

劳动力市场逆转之后,人口红利消失成为绕不开的话题。过去20年以来,人口红利为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但是2004年前后民工荒、农民工工资上涨等现象出现。中国出现“刘易斯拐点”的观点逐渐被接受,这时劳动力仍有剩余,但只有当工资高于生存水平时,才能吸引更多劳动力。

随后,劳动力数量达到顶峰,开始出现负增长,此时刘易斯拐点已过,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更加紧缺,资本替代劳动的程度加深,资本报酬递减开始出现。“根据人口预测,我认为2013年是人口红利消失的转折点。其实,根据最新的人口数据,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个转折点目前已经到来。”2012年蔡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者易富贤博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2013年后中国经济的两个瓶颈同时到来,总劳动力开始负增长,老年抚养比超过12%,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跳跃式下降。李稻葵指出,中国经济的这一趋势性变化目前刚刚萌芽,它强大的影响力还将波及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工资的上涨速度势必会逐步赶上并超过劳动生产率的上涨速度。因此,企业利润率会逐步下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利润,更将会大幅下降。

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下降也是一个可能的后果。由于劳动工资率的上涨以及内需市场的扩大,一些出口型企业势必会被挤出国际市场,从而转向国内市场甚至于关闭,一些产业会逐步转移到周边一些劳动工资率比较低的国家,如越南、柬埔寨、印尼。

资料来源:2013年2月23日《华夏时报》

二、地租理论

地租是土地使用的服务价格,或者说是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收益或价格。

图7-10 地租取决于土地边际生产力

(一)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地租理论

按照边际生产力理论,地租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如果其他要素的投入不变,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同样具有递减特征,最后一个单位土地的服务产出,就决定了地租的大小。如图7-10,AE′是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曲线,全部产量为OAE′M,地租为OEE′M,AE′E则分配给其他生产要素。

(二)以均衡价格论为基础的地租理论

按照均衡价格理论,地租是由土地市场上的土地供给曲线和土地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因此土地的需求曲线与其他要素的需求曲线一样,都具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既不能流动,又不能再生,因此就一个整体经济而言,供给量是固定的,其市场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如图7-11(a)中的S线。也就是说不管地租怎样变化,土地总供给量始终为Q0

我们将土地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综合在一个坐标系中,供求曲线的交点就是均衡点,见图7-11(b)中的E点。从图7-11(b)可以看出,由于土地数量固定,地租的大小完全取决于需求。如果土地需求曲线移动,土地的均衡数量不变,仅地租发生变化。

图7-11 土地的供给与价格决定

(三)准租和经济租

土地要素能获得地租的原因是无论从短期或长期来看,土地资源都是固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一种完全缺乏供给价格弹性的生产要素。而现实中有些生产要素尽管在长期中是可变的,但在短期中却是固定的,如厂房、机器设备等。这些要素的服务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租金”类似,我们称之为“准租”。所谓“准租”,就是对短期内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或固定要素的支付。如图7-12所示,MC、AC、AVC分别表示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假定产品价格为P0,均衡产量为Q0。那么,总收入为OP0CQ0,总可变成本为OGBQ0。从而GP0CB就是固定要素的收入,也就是准租金。

图7-12 准租图

图7-13 经济租图

如果从准租GP0CB中减去固定总成本GDEB,就得到经济利润DP0CE。因此,准租为固定总成本与经济利润之和。

那么经济租又是什么呢?图7-13是要素供求曲线的均衡图,均衡时的要素价格为P0,数量为Q0。假定开始时要素价格为OB(OB<P0),这时要素提供量为Q1。也就是说,即使要素价格小于均衡价格,仍有OQ1的要素提供,因此如果厂商最后按P0的价格支付给要素所有者,那么OQ1的要素就获得了比它要求更多的收益。由于Q1点可以选在OQ0之间任意一点,图中阴影部分就是要素提供者获得的超过它所要求的总收益的部分,这部分收益即为经济租。因此经济租的含义是:生产要素供给者获得的超过他要求得到的那部分收入。经济租的几何解释也称为“生产者剩余”。

阅读专栏5

地价租金暴涨:百货零售很无奈,掘金地下商业

地价不断上涨,繁华商业区趋于饱和,相信这个时候没有多少人会怀疑一二线城市地下商业的潜力。从上世纪80年代地下人防工程开发,到90年代以后地铁为上海、北京和广州带来的地下商机,再到如今重庆、大连、无锡、西安、石家庄、哈尔滨等二线城市积极开发大型地下商业项目的热情不断升温,地下商业已经步入了快速扩张期。有专家预计,在全国的百货零售业交易总盘中,地下商业已经达到10%以上的份额,并且仍处于上升趋势中。

当然,地下商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大量资金涌入的同时其自身也面临不少尴尬。更紧迫的是,如今其又面临新的环境。一份来自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的报告说,过去的一年81家大中型百货零售企业共实现了2282.7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比仅增长了8.92%,利润总额则同比下降了6.14%,这与2006年到2011年年平均16.5%的增长率相比,下滑势态明显。一轮关店潮或许更能说明这样的窘境——从今年初开始,先后有伊势丹关闭沈阳店,大洋百货撤出石家庄和无锡,北京太平洋百货和贵友撤店。

除了房租和人力成本上升挤压盈利空间外,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和网上购物的兴起亦在分流收入,但这似乎也在促成一轮变革,眼下越来越多的大型百货业正在谋划向大型商业综合体和细分的便利店业态转型。这也将新一轮地下商业的开发带到了崭新的语境之下,固有的百货零售模式已经不能再复制,而成功的模式还有待摸索。不过,这种不确定并没有影响新一轮热衷于地下商业参与者的热情,新业态的硬件打造和盈利模式探索正在进行中。

地铁站依然是地下商业开发必不可少的依托物。在北京,无论是老一代的西单文化广场、复兴地下商业城等,还是新一代的新奥购物中心、中关村购物广场,如果不是直接和地铁站相通,就是和地铁近在咫尺;在上海,著名的徐家汇地铁商城、人民广场迪美购物中心、五角场等地下商业中心也无不与地铁相连。即便如此,在开掘地铁所带来的商机方面,人们的消费升级和需求多元化还是让地下商业逐步演绎出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一类是面积有限以满足往来乘客消费的地铁站厅商业,主打经营便利性的普通商品和服务以及流行性商品。在这里,我们常会看到中低档品牌混杂、化妆品店与特色小吃店毗邻的景观。这样的商业形态大多为地铁运营商自己经营或出租给连锁商家经营。而另一类的形态则彻底摆脱了小商品聚集地的印象,从购物和休闲环境的营造,到中高端品牌产品的提供,无不向大型高端业态靠拢,目标消费人群直指白领和中产阶层。从目前一二线城市的投资方向看,后一种形态正成为一种潮流,也是行业进化所关注的重点。

拥有高端消费休闲环境是新一轮地下商业开发的新特点。在新奥购物中心,顾客丝毫感觉不到一般地下购物中心的紧密压迫感,这里将近一半的空间属于宽敞的走道和高大的廊厅,外部则是精致园林景观的下沉花园,夏天这里则是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和常态的地上商业一样,地下商业也在经受电商的冲击。定位于家庭休闲和主题式消费提供者的新奥购物中心正在进行一轮新玩法,预备将更多的实地体验带给客户。对于一个前来消费的三口之家来说,孩子既可以选择在少儿英语之家学习英语,或者在棋馆学习下棋,也可以跳跳芭蕾,或享受其他艺术体验,家长则可以去天虹百货购物闲逛;接下来一起到美食街,享受中式或西式的精致午餐,完后顺便来到CGV星星国际影院看场流行的热门电影,最后参与一下地面的体育主题活动,周边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能够带来丰厚的运动资源。“带有体验式的招商项目是最受我们欢迎的。”曹峰说,这些实地的体验是网上消费所不能带来的。“现在很多的零售商业向生活体验方面转型是一个趋势,这包括了地上和地下的商业形态。”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对《环球企业家》说,杉杉集团投资的宁波杉井奥特莱斯在2011年开业后也一直在探索休闲体验式的方向。

新一轮的地下商业开发热潮正在进行中,一个明显的新特征是政府的介入。在目前众多的一二线地下商业的开发项目中,政府已提前涉入规划地下商业空间。在上海五角场商圈的建设中,杨浦区政府考虑到土地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即将面临的环境、交通问题,非常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把市政管线等基建设施和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关系处理作为规划的重点,并把这一意图渗透到土地招拍挂中。“单纯的土地开发已经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了,现在不仅仅看开发商会不会盖楼,还要看地下开发的水平。”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对《环球企业家》说,开发商需要和政府签订协议,保证在开发地面上物业的同时,还要开发规划地下的部分。

资料来源:2013年5月27日,《环球企业家》

三、利息理论

(一)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利息理论

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说法,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中的一种,同样也应该获得收益,利息就是资本服务的报酬,或者说资本服务的价格。边际生产力论认为,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因此假定劳动量不变,那么继续追加资本的边际产出仍然是递减的。最后追加一单位资本的边际产出,我们称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它决定利息的高低。

需要注意的是以边际生产力为基础的利息理论,仅仅考虑了资本的需求,而未考虑资本的供给。

(二)以均衡价格论为基础的利息理论

资本,包括实物资本,如机器设备,也包括货币资本。不过实物资本与货币资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比如实物资本往往以“存量”形式出现,不是一次耗尽;实物资本比货币资本具有更少的流动性,从而增加了风险。不过为了简化分析,将实物资本与货币资本的利息统一起来,这里有几个重要的假定:第一,资本市场是均衡的;第二,假定不同资本市场的市场风险相同,不同资本的流动性相同。这样,实物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收益在市场均衡时就一定相等,资本所有者可以及时转换自己的资本形态。

厂商对资本的需求决定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由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因而厂商的资本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我们将所有厂商对资本的需求曲线加总,即得到资本的市场需求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如图7-15中的曲线D。

而资本的供给,就是资本的所有者在各个不同利率水平下愿意提供的数量。西方经济理论假定资本的供给主要来自于个人储蓄,通过将不同利率水平下个人的最优储蓄量描绘出来,可以得到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资本供给曲线。将所有个人的资本供给曲线加总,即就得到资本市场供给曲线,如图7-14中曲线S。

图7-14 资本供给曲线

图7-15 资本市场的均衡

资本市场的均衡点出现在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如图7-15中的(R0,K0)。利息决定于资本市场的供求均衡。

阅读专栏6

银行间资金利率全线飙涨 央行连续两周暂停正回购

为缓解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进一步加剧,2013年6月20日央行暂停在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至此央行已连续两周暂停正回购操作。央票方面,央行今日继续发行20亿元3个月期央票。央行今日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2013年第十一期央行票据。本期央票期限3个月(91天),发行量20亿元,参考收益率仍为2.908 9%。由于央票的政策信号作用更强,且期限比正回购更长,央行坚持发行央票被认为是不愿放松货币政策的表示。央行保持中性政策立场,强化了机构对于未来资金面的悲观预期。

本周央行通过3月期央票回笼资金40亿元,未进行回购操作,到期央票和正回购注入320亿,央行净注入资金280亿。统计显示,在6月份剩余的时间里,仅有6月21日有180亿元央票到期,无正回购到期。在上半年剩下的时间里,央行被动投放的流动性规模较小,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将持续紧张。

另据央行网站公告,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于20日上午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了2013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三期)招投标。本期操作量为400亿元,期限6个月(182天)。此次中标利率高达6.5%,较上期飙涨170个基点,系历史第二高位。银行人士认为,此举将为中标的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缓解局部资金紧张局面。

自6月份以来,我国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持续紧张。19日银行间市场各期限回购利率全线大涨,1周利率突破8%,更是创下自2011年6月份以来的新高。19日,隔夜加权大涨221BP至7.87%,7天回购加权大涨144BP至8.26%,14天品种大涨175BP至7.94%,21天和1个月品种涨幅均在70BP左右。隔夜、7天、14天回购的盘中最高成交利率均超过10%,隔夜品种更是达到了15%。

有分析指出,实际上中国市场并不缺钱,我国广义货币达104万亿元,居民储蓄即将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从这个角度上看,“钱荒”是个伪命题:资金有的是,只是没有进入到该进入的实体经济领域。面对资金面超预期紧张,央行采取异乎寻常的强硬姿态,或意在借此对信贷和“影子银行”规模的快速扩张予以警示,抑制金融系统风险的继续积聚。

资料来源:2013年6月20日,中国网

阅读专栏7

全球流动性盛宴逼近尾声 期待金融改革新红利

随着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QE)政策的脚步越来越近,全球市场将迎来一次大变局,过去多年来的货币政策逻辑都将改写。放眼国内,在宏观经济复苏乏力、房地产市场“高烧”不退、影子银行风险高企、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的背景下,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依然摆脱不了“多难”局面。

央行新面目

过去一个月,在银行间市场陷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钱荒”时,中国央行向世人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强势姿态。在经历5月底的资金收紧之后,进入6月,在外汇占款流入放缓、月初存款准备金补缴、端午节备付需求高峰、汇市与债市监管加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货币市场持续紧绷,资金利率居高不下,银行间交易违约传言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央行不仅没有通过逆回购操作等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反而坚持回笼操作,令投资者的“放水”预期接连落空。最终,2013年6月20日,市场的悲观情绪爆发了,资金紧张一度走向恐慌阶段,当日隔夜与7天利率分别创下了30%和28%的盘中纪录。经过媒体传播后,这次资金紧张发酵成为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钱荒”,流动性风险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央行在6月20日下午紧急干预,及时稳住了局面,次日资金利率大幅回落,危情结束。

接下来的一周,为进一步稳定市场,央行连续两次发文,公开承认“近日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促使资金利率逐渐向常态回归。然而,时至发稿截止日6月27日,面对这次影响广泛的“钱荒”,央行不仅没有降准降息,亦没有在公开市场上进行逆回购操作,由此释放出明确的政策稳定信号。

多位银行间市场交易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以前只要市场缺钱,资金利率飙升,央行要么降准,要么逆回购,至少会停止在公开市场上回笼,这一次完全不一样,叫人措手不及。”“市场一喊饿,央行就给奶,这样的时代似乎过去了。”一位国有大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央行似乎有意打破金融机构指望其‘放水’救急的惯性预期。”

无论如何,这一次央行真的不一样了。在新一届政府刚刚上台后不久,中国央行此次强势“变脸”,引发全球关注。这或许标志着中国即将进入一个更强势的“中央银行时代”。宏源证券研究报告认为,此次的银行间高息风暴也是利率市场化的必经过程。央行利用其管理货币总量能力,重新获取管理银行间利率市场的权力,整体提高利率体系以及推动存贷款利率自由化进程。

后QE时代

央行何以突然以新面目示人?根据央行网站6月25日发布的《合理调节流动性、维护货币市场稳定》一文,央行此举旨在督促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谨慎控制信贷等资产扩张偏快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加强同业业务期限错配风险防范”。

令人疑惑的是,对于信贷过快增长与同业业务期限错配,央行为何选择在这样一个资金面脆弱的时候进行调控?刚刚结束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为央行的举措作出了注脚。6月19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态称,美联储可能会在2013年晚些时候对850亿美元的月购债计划做一些调整,并于2014年年中左右结束第三轮量化宽松(QE)政策,前提是诸如通胀和劳动力市场等经济状况符合美联储的预期。由此,QE退出时间表变得清晰起来,多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宽松局面将面临转折。而美联储立场的转变,立即引发全球股市、汇市、债市、商品和贵金属市场的暴跌,只有美元大幅上涨,堪称后QE时代的一次预演。

“全球金融市场都感受到了后QE时代扑面而来的冲击力。”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评论称,对中国等新兴市场而言,美国逐步退出QE,意味着外部风险在恶化而非好转,因资金可能回流美国或美元资产。“如果说5月份伯南克刚刚提出退出QE时,中国面临的只是热钱流出的潜在风险,那么6月这次美联储转向鹰派立场,意味着中国的热钱流出已经上升为事实风险。”刘东亮说。

从新增外汇占款数据来看,形势亦不容乐观。央行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达274299.51亿元,其中,5月份外汇占款增加668.6亿元,较4月份2943.54亿元的新增量大幅缩水77%,与1月份6836.6亿元的天量水平形成强烈反差。

这样一来,央行此番“变脸”有了一个重要的合理解释:后QE时代即将到来,资金从新兴市场流向美国的趋势确立,全球金融市场都将面临重新洗牌。对债务杠杆已然高企并且金融体系期限错配风险突出的中国而言,危机迫在眉睫。诚如第一创业证券研究所所长王皓宇所言,对中国政府而言,最好的选择是,在全球流动性真正收缩之前,中国就先收缩以短拆长方式对地方政府平台和房地产行业提供融资的同业业务,避免未来一环断,同业业务全部断,大量的银行遭遇支付危机,最终形成金融危机。

期待新改革红利

除了全球性流动性变局带来的挑战,中国央行还要应对国内错综复杂的宏观金融形势,以及内外高压之下越来越紧迫的改革诉求。对央行而言,在全球性债务危机的背景下,迫切需要降息等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降低政府与企业部门的债务压力,起到降杠杆的作用。实际上,其他国家大多采取了这样的政策手段。

然而,尽管国内通胀水平目前处于低位,但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依然坚挺,去年年末以来更是一路上涨,任何的政策放松都很可能火上浇油,这引发的将不只是经济问题,还包括社会政治问题。松还是不松,这是一个纠结的问题,令央行难以抉择。最终的结果是,央行既要维持相对宽松的资金面,又不能释放过于宽松的政策信号。

2012年以来,由于外汇占款出现了阶段性的负增长,传统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生变,迫使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不断向货币市场投放资金,促成了去年以来长时间的资金宽松局面。与此同时,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各项经济指标连续疲软,央行在去年年中两次降息之后,再也没有进行降准或降息。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中的两次降息,包含了扩大存贷款基准利率浮动区间,尤其是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一举破除了存款利率严格管制上限的禁区,被视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重启。

另外,去年4月央行将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由原先的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为时隔5年第二次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幅度,被外界看成是增强汇率弹性、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

这一切是否意味着,市场化改革将是未来中国货币政策的突破口?5月份以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连续谈及存量资金问题,要求“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将对我国金融改革与货币政策走向带来深远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从国务院近期表态,到央行此次拒绝释放宽松信号来看,管理层将更多以市场化改革方向来引导市场理性回归,避免走之前“银根一紧,货币政策就松”的老路,未来将更多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经济结构、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着手,着眼于中国经济更深层次、更持久有序的发展。

资料来源:2013年6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

四、利润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利润是在总收入扣除厂商的实际成本和隐含成本以后给予企业家的一项剩余。经济学家马歇尔第一个认为,企业家才能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应该得到这项剩余。由于企业家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因此关于利润的来源,有多种解释。

第一,利润是协调生产的报酬。企业家按照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原则组织生产,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因此,组织协调工作的好坏,对利润大小有重要影响,“企业家才能”理应获得利润。

第二,承担风险的报酬。企业家的工作常常具有风险和不确定性结果,如新项目的投产,新市场的开拓等。风险活动意味着存在失败的可能,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机制,就没有人敢冒风险。因此,利润就是一种风险报酬。

第三,利润是创新的报酬。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材料、新工艺或发明的开发与应用。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打破了旧的经济均衡,使厂商获得了超出正常收益之上的收益,因此,这部分剩余就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第四,利润是垄断收益。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产品具有一定垄断性,超出完全竞争条件下正常收益以上的部分,就是垄断收益或垄断利润。

以上我们分析了利润的来源。但是,利润的产生也有一个市场均衡过程。市场均衡时的利润,称为正常利润,它是厂商长期均衡时企业家所希望得到的报酬,因而可以看成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假定所有企业家的能力相同,要他们留在一个行业中,就必须都获得正常利润,否则,企业家将转移到其他行业去。同时,如果一个行业出现超过正常利润的利润,新厂商和企业家必然进入直到超额利润消失为止。

阅读专栏8

风险就是财富,企业应成为“大众情人”

2013年5月30日,在四川中小微企业融资峰会上,独立经济学家金岩石先生针对目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发表了题为《中小企业生存方式与融资之谜》的精彩主题演讲,为参会企业家“指点迷津”。出人意料的是,没有艰深的专业名词,没有复杂的数据罗列,金岩石先生从最基本的问题讲起。金岩石提出:企业家第一是胆商能赚钱,第二是情商能做大规模,第三才是智商能够融资,这就是胆情之路。唯有胆识过人,才能抓住机会,获得成功。风险就是财富,人类天生就厌恶风险,敢于主动承担风险的人就是稀缺资源,企业家往往就是此类。

为什么会有中小企业?为什么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会死掉?金岩石先生表示,所有的大企业都是在中小企业的尸体中崛起的,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现在的中小企业生存无非就是四种‘活法’。一条路是自己长成大树,收别人;另一条路是自己长成小树被人收;第三条路就是永远不长大,永远活着;第四条路就是总想长大,死得比谁都快。”由此,他提出中小微企业最基本的生存命题就是融资,它是一切企业活动的起点。

金岩石认为创业者成功的秘密是把企业培养成‘大众情人’,要把企业做成让公众都喜欢的,这才是真正的创业者。所谓“大众情人”是什么概念呢?显然她不是只有企业家自己独自喜欢的东西,而是你能够把企业做成一个大众商品,充分赋予她‘大众情人’的属性。为什么我们能看到的英特尔、微软和苹果这些企业能够成功?金岩石先生继续解读道,这些企业的创业者,他们创业的终极目标都是把企业做成一个深受大众追捧的商品。

“今朝富贵险中来”——自古以来,风险创造财富。“投资人和企业家的游戏把投资变成了一个产业,当我们承认我们走进了投资人的时代,我们才会真正理解现代社会的财富增长之谜。”金岩石先生表示,直到今天,我们很多人依然相信“劳动致富”,我们不断地在重复着一句谎言——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来源。“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永远找不到一个人他是靠纯粹的劳动致富,但你却可以在你身边找到一个人甚至几十个人辛勤劳动,今天一无所有。”

于是在如今这个风险投资的时代中,投资人主动承担风险并且去寻找愿意主动承担风险的人,这样就把风险财富的概念带进了现代社会,这是投资人和创业者最伟大的贡献。

“企业家就是欲望开发者”——让消费者花钱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金岩石表示,不管企业家和投资者选择什么玩法,超额利润只有两个来源:一是套利投机,一是创新设计。

“超额利润的第一大来源是套利投机,投机这个词在中文是恶词,但是在金融学我不得不告诉大家,投机是投资的最高境界。”金岩石说,索罗斯总结自己的一生,很明确地讲,我是一个失败的哲学家,成功的投机者。

“超额利润的第二大来源是创新设计。真正优秀的企业家是什么人呢?第一,主动承担风险;第二,驱动创新。”金岩石认为每个人的需求都有三个层次,一个是你需要的,第二个层次是你想要的,第三个层次是你渴望的。对此,他以手机的发展与应用为例。“我们用一部手机可以看得出来,短信、通讯,三百块钱足以,但是当你身边每个人都有这个的时候,一见面摇一摇,扫一扫,你觉得面子过不去,你OUT了;人家一见面照相,你没有了,所以就变成了别人有,你也应该有,不是你需要,而是你想要。”金岩石认为,所以现代商业社会消费者不是“上帝”,而是企业家的“玩具”。我们不知不觉地被开发了,被开发成成熟消费者。企业家是欲望开发者,是把我们引进了另一个“空间”,变成成熟消费者。而成熟消费者的共性特征是什么呢?就是特别爱花钱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资料来源:2013年5月30日,腾讯大成网·理财频道

第三节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前面我们分析的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是收入分配论的重要部分,它从理论上说明了各个要素的收入源泉及其决定,但没有对收入在个人之间的分布进行分析。对国民收入在各国民之间的分配分布状况的考察,需要考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这里讲的“不平等程度”仅仅涉及数量上的不均等程度,不涉及伦理上的判断。

为了考察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M.Lorenz)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他首先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一定累计人口比例所获得的收入累计比例,如从收入最低起累计20%人口获得的收入累计比例为3%,累计40%的人口获得累计收入比例为8%,如表7-3所示。

表7-3 收入分配资料

图7-16 洛伦兹曲线

以人口累计比例为横轴,收入累计比例为纵轴,将以上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出来,就得到洛伦兹曲线。如图7-16所示,曲线ODL即为洛伦兹曲线(实际收入分配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则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特别地,如果所有收入集中于一人手中,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如果人口累计比总是等于收入累计比,则收入分配完全平等,洛伦兹曲线是45度线OL。

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Gini)以洛伦兹曲线为基础,提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在图7-16中,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那么:

如果A=0,基尼系数为0,收入绝对平等;如果B=0,基尼系数为1,收入绝对不平等。但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与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收入越不平等。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因而基尼系数较大;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基尼系数将变小。

阅读专栏9

并非质疑姚明 收入差距应更合理

2012年4月1日,在博鳌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上,央视主持芮成钢提出,姚明作为NBA运动员每年的收入是四五千万人民币,而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年收入不足20万,大家同样辛苦、工作,最后反差如此大。

对于芮成钢提出的这个问题,姚明当场回应:“我和谢书记的比较不太对。谢书记当中国的官,我在美国发展,这是两个体制,所以是两种分配方式问题,这一点您认同吗?”姚老板进一步举例:“投行挣那么多钱,冒那么大风险,挣了很多钱不合理吗?其实是合理的,也给很多大家看不到的人带来很多好处。在学校做教授传播知识,这是一个非常高尚的职业,但目前的制度上来说就是这样的情况。”

对此谢正义书记也认为,尽管自己和姚明收入不一样,却是公平的分配结果。姚明可以当NBA球星,如果他有能力也可以当NBA的球星,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两者没有可比性,无论姚明拿多少,只要是诚实劳动和个人天赋正常获取的,这个社会都应该鼓励。

针对姚明的观点,芮成钢通过腾讯微博进行了回应。芮成钢认为不同行业的收入比较是合理的,这个话题理应拿出来进行讨论。“姚明是中国无数青年人的榜样和偶像,我们都很爱他,论坛现场我们也是这么说的,”芮成钢在腾讯微博中写道,“聊到姚明的收入,只是因为我们这场论坛的核心讨论话题之一,是如何让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的收入差距能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我们没有质疑姚明的收入,只是聊到了姚明的收入,姚明的收入是他个人努力奋斗的回报,合法合理。”

“但是,不同行业的收入我认为是可以比较的,在欧美国家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也是一个多年以来被大家讨论的话题,明星的收入是一个话题,官员的也是,”芮成钢在腾讯微博中写道,“我们也聊到了高薪养廉的可能性,我个人认为官员在退休之后如果有较好的收入预期可以有效地起到遏制腐败的作用。”

资料来源:2012年4月2日,腾讯体育

阅读专栏10

中国基尼系数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话题最近再一次引发高度关注和期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经邦论道”改革系列讲座上表示,未来我国收入差距可能还将处于一个高位徘徊的状态,基尼系数在0.5的水平不断波动。但是继续扩大还是缩小,则取决于改革的力度和收入分配政策。

基尼系数高位徘徊

针对目前财产性收入更多拉大收入差距的状况,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为更准确了解我国收入差距状况,明年初该研究院将再度启动一项全国规模的入户调查,并把财产性收入调查纳入其中,相关调查结果有望明年年底发布。“2002年入户调查时,我们感觉财产分配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当年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大概是0.45,财产分配的基尼系数达到0.55。应该说这几年这个差距是进一步拉大,但具体到什么程度,我们没有最新的数据。”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基尼系数是0.474,这个数字出来以后,在整个社会引起很大的争论,认为国家统计局严重低估。再加上西南财大公布了一个更高的数字,大概是0.61,看法颇多。收入差距的估计确实有一定程度的偏差,这取决于收入口径的使用,样本权重的选择,另外取决于是不是包括农民工。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我们认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可能低估了3~5个百分点。

另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最近几年有下降的趋势,我们认为这个趋势还很难认为是收入差距缩小趋势的开端,如果估计存在一定偏差的话,这样微弱的变动很难看做是实际情况的反映。那些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比如城乡二元体制、垄断等,以及导致收入差距缩小的因素如农民工工资增加、农产品价格上涨等,未来几年还会起作用,这两方面因素,某种程度上起到一种相互抵消的作用。

未来的趋势,我认为收入差距还会处于一个高位徘徊的状态,也就是说基尼系数大概是0.5的水平,在此上下波动。但是它更趋向于继续扩大还是缩小,主要取决于改革的力度和收入分配政策。

国际经验表明,中等收入国家成为高收入国家的机会不大,掉入陷阱的中等收入国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中之一是收入差距过大。中国2012年人均收入6600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3 856~11 905美元),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南非1980—2000年2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不超过0.7%,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公、缺乏创新能力、教育发展滞后是三大阻碍因素。战后从中等收入国家转为高收入国家的基尼系数平均为0.33,如韩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基尼系数平均为0.47,如阿根廷、巴西、俄国、土耳其等。中国在1978年时基尼系数只有0.15、0.16,几乎是全球历史上最低,但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亟待深化 官方再提出台细则

目前我国仍然存在较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2012年职工平均工资数据显示,我国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存在,有的表现还比较突出。例如,2012年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仅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61.5%,年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行业(89 743元)则是年平均工资最低农林牧渔业(22 687元)的3.96倍。各界呼吁收入分配改革多年之后,终于在今年春节前夕取得重大进展。

2013年2月5日,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该方案提出了30条指导意见,但重点在于指导性和原则性,并无实施细则。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曾指出,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实现收入倍增。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也明确表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行到“细则”阶段。

5月24日,国务院批转发布了《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再次提到要出台收入分配改革实施细则。该意见指出,要贯彻落实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制定出台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加强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调控、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重点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并未明确细则出台时间表。

“提低控高”或成细则重点 专家呼吁消除分配不公

即将制定和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将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将从哪里突破,又将会遭遇哪些阻力,值得关注。根据《意见》中的表述,“制定出台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加强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调控、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重点配套方案”可以看出,“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即“提低”、“加强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调控”即“控高”和“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可能将成为此次细则关注的重点。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实施细则应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要消除初次分配领域的不公,健全劳动力要素市场,使得劳动者能获得合理的报酬,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二是要在税收体制、财政支出结构上作出调整,让高收入者无法偷税漏税,对中低收入者减税,建立更多的转移支付给低收入者。同时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消除社会保障上的待遇差异。

专家称控制高收入是难点和阻力 短期内难完成

根据《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低、扩中、控高”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和主线。舆论普遍认为,“提低”难度较小,而“控高”难度较大,所以细则应该优先“提低”。

人社部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有25个省份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涨幅达20.2%,而今年一季度也有8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事实上,过去10年当中,收入分配调节的主要工作就是‘提低’”,李实表示,“‘提低’是有一定限度的,它取决于政府的财政收入情况。当经济增长缓慢、财政收入出现下降的情况下,政府进行‘提低’的政策选择空间就非常有限。中国可能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收入分配调节不仅仅要考虑‘提低’的问题,而是要双管齐下,同时控制高收入。”

李实认为,控制高收入是难点和阻力,但是控制高收入不是对其进行打压,而是对其收入来源加以区分,在鼓励合理收入的同时,打击灰色收入、隐性收入。他指出:“要对利用权力、垄断等手段获得的高收入加以调节和控制,通过制度建设,消除其获得不合理收入的环境和条件。这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辅相成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首先要尽快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突出问题。要在群众热议的垄断行业收入、国企高管报酬、某些地方公务员福利过高等问题上,尽快提出务实的行动计划。

资料来源:2013年5月25日,中国新闻网;2013年6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

思考与作业

1.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推行最低工资制度,本题旨在分析推行这一制度的效果。假设劳动力供给为LS=10w,其中LS为劳动力数量(以千万人/年计),W为工资率(以元/小时计),劳动力需求为LD=60-10w。

(1)计算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工资率与就业水平;

(2)假定政府规定最低工资为4元/小时,就业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

(3)假定政府不规定最低工资,改为向每个劳动者支付1元补贴,这时的就业水平是多少?均衡工资率又发生什么变化?

2.简述单个劳动的供给曲线的特征、含义、原因。

3.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镇人口的基尼系数为0.18左右,现在基尼系数已接近0.5,这说明我国的收入分配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认识这种变化?

4.一厂商生产某产品,其单价为10元,月产量100单位,产品的平均可变成本为5元,平均不变成本为4元,则准租金为多少?经济利润为多少?

5.材料分析题:姚明的高收入合理吗?

姚明到底有多少钱?连姚明自己也不知道。他的经纪团队知道,但是他们不会告诉我们。但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机密,即使不能做到精确,我们仍然愿意本着粗略的标准替姚明数钱。

先说工资。用刚刚签下的5年7 600万美元(按现在的汇率应该能折算到6.2亿多元人民币),加上之前那份4年1800万美元的新秀合同(合人民币1.46亿元),在NBA拼杀9年后,姚明可以拿到7.66亿元人民币的薪水。

按姚明自传的作者ESPN记者布切尔的说法——六年后姚明可以修一条从他家到丰田中心的高速公路。而工资收入仅仅是姚明全部收入的一部分而已。另外很大的一部分是广告赞助收入。我们知道姚明对广告的选择非常苛刻,尽管如此,三年来他已经签下苹果电脑、VISA信用卡等多个商家,广告赞助总收入超过2 000万美元。达拉斯著名的Arm经纪顾问公司的总裁雷·克拉克说:“姚明的特别使他身上隐藏着其他人都不具备的商机。”

5年7600万美元的新合同搞定后,章明基透露又有大批商家希望和姚明签约:“由于我们的要求较高,真正进入实质性谈判的并不多,只有二三十家,这些公司包括了许多世界上著名的跨国公司和著名的国际品牌。”保守估计,未来5年姚明的广告赞助收入至少可以突破8000万美元。

且不说姚明的一生,让我们看看姚明这9年的收入吧:工资9400万美元+广告赞助9000万(其中7000万是未来5年预期)=1.84亿美元。

又有多少能进腰包?富翁们有个说法:钱多到一定份儿上,就不是自己的了。国外的大款如比尔·盖茨,国内的大款如刘永好,都说过类似的话。

那么属于姚明“自己的”钱到底有多少呢?我们是说,能揣进腰包的那一部分。

这就需要扣除支出。姚明的支出有:交税,按照美国的税率,姚明应该交43%;养老金,10%;交中国篮协和上海体育局以及上海东方俱乐部,2002年,姚明还没有被选中的时候,信兰成时代的中国篮协和上海东方俱乐部对姚明的收入曾经试图展开掠夺式的搜刮,但最终,章明基为代表的“姚之队”成功抵抗了这轮“抢劫”,姚明后来在自己的自传里说:“中国篮协只拿走了我收入的一小部分,但我认为他们不配得到这些。”至于上海体育局和东方男篮俱乐部,则一次性从姚明的收入里拿走了800万美元,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除此之外,姚明的衣食住行这一项可能要占到总收入的5%~10%。姚明还有一项开支,是“姚之队”这个经纪人团队应得的那部分。按NBA有关规定,经纪人的经纪费用,是球员合同金额的4%。

层层剥离后,姚明到底能拿到多少钱?就说这份5年7600万美元的新合同,扣除以上各项开支后,姚明最后能得到约3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亿多元。

对于普通人来讲,这仍然是个天文数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