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粮食行业业务结构的优化
粮食行业业务结构指的是粮食商品流通中购、销、存、运、加几大业务环节的有机联系和协调程度。包括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各流通环节的衔接和流通运作方式等。依据粮食安全、流通效率和参与国内外粮食市场竞争之需要,加强粮食流通设施建设,调整和优化粮食流通设施布局,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和更为有效的利用,重组资产、优化结构、压缩过剩产能,促进粮食流通各业务环节密切衔接和协调运作,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是粮食行业谋求长期繁荣和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节 粮食行业业务结构与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党和政府对粮食安全问题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作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粮食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乃至政治安全的高度,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粮食安全与粮食行业业务结构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优化的粮食行业业务结构能够促进粮食商品流通的通畅运行,进而为粮食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一、流通设施建设和粮食仓、厂、站、点的合理布局,是粮食流通运行的前提条件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加强粮食流通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突破流通对生产形成的制约,使流通与粮食生产发展相适应,还有利于加强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对稳定市场供应和粮食价格,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促进社会安定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粮食仓储设施承担着保障粮食流通和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
截至2013年底,我国拥有遍布城乡的各类粮食仓储企业1.9万个,仓容总量超过3亿吨,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了100倍。按承担的功能划分,主要有储备库、中转库和收纳库。
1.储备粮库的建设有力地保证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遇到的突出问题就是粮食形势出现了阶段性、区域性的供过于求,仓储设施不足的矛盾表现得非常突出,给粮食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的落实和库存粮食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储备库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购销企业仓容紧张的局面,保证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的落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了粮食生产,保障了粮食安全;储备库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粮食仓容紧张和储粮水平落后的局面;储备库的建设增加了粮食仓容,改善了仓储设施,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布局合理、设施配套、质量和技术水平较高的现代粮食流通网络和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粮食仓储技术的进步,保证了储粮安全,使我国粮食仓储设备和技术现代化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储备库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粮食储备库、中转库、收纳库的粮食仓储体系,实现了粮食流通的跨越式发展;储备库的建设对扩大国内需求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促进了建材业、建筑业、电子工业、机械制造业、工程咨询业的诸多产业的发展。
2.中转库承担着粮食中转运输的重要职能
中转库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粮食物流的“瓶颈”问题,实现与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的无缝化对接,形成“四散化”粮食流通网络,提升粮食仓储设施的整体水平,改善储粮条件,提高粮食中转运输效率,确保储粮数量和质量的安全。特别是面对粮食生产、流通的新形势、新特点,面对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粮食中转库的建设必须做到经济、高效、方便、安全、快捷,真正做到进得来、存得好、运得快,在确保数量、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转运效率。
3.中心库和收纳库直接承担着为售粮农民和城乡居民服务的重要任务和保障粮食供应的关键职能
中心粮库通过配置作业设备,推广应用绿色生态的储粮新技术,能够成为储备粮承储中心、加工中心、应急保供中心、粮油质检中心;收纳库直接服务售粮农民,库点的布局既要考虑便于农民交售余粮,又要考虑到成本收益。
4.储粮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对粮食安全保障形成了重要支撑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粮库仓型不断升级换代,仓储功能显著提升。落后仓型已全部退出历史舞台,高大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等现代化仓型占全部仓房的60%以上,仓储物流作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储粮技术实力不断增强,粮食储藏技术应用水平处于世界领先行列,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四合一”储粮新技术的应用正在稳步实施,目前,推广应用这一新技术的粮食仓容达到1.6亿吨。绿色储藏、智能仓储、电子信息、快速检测、新能源利用和生物杀虫技术等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正在由“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的安全储粮阶段向“绿色、生态、智能、高效”的生态储粮阶段转型。概括地说,粮食仓储设施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仓储设施建设是粮食流通运行的平台保证。
(二)粮食运输设施建设是保障粮食流通通畅运行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条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包、散、集装箱”结合,“公、铁、水”分流的粮食运输方式和运输体系已逐步得到完善,特别是“四散化”粮食运输设施的建设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初步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粮食物流环节链的无缝化对接、粮食物流效率的提高和粮食在物流环节的品质质量安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鉴于粮食运输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的现实意义,粮食“四散化”运输设施建设已获得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已明确支持粮食流通“四散化”工作,并提出发展现代粮食物流的主要任务,即建设东北主产区粮食流出、黄淮海主产区小麦流出、长江中下游稻谷流出和玉米流入、华东沿海主销区粮食流入、华南主销区粮食流入和京津主销区粮食流入等六大跨省粮食物流通道,完善全国主要粮食物流节点。《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又提出“加快‘北粮南运’主要物流通道建设,加强产销衔接和粮食物流资源整合,重点推进铁路散粮火车在东北区域及全国其他区域的运营,以及铁路与公路、水路的多式联运,实现跨省粮食主要物流通道的散储、散运、散装、散卸,优化和完善粮食物流供应链”。这为粮食“四散化”运输设施建设进一步铺垫了道路。规划实施四年来,一批现代化的粮食运输设施已经完成建设并开始发挥作用,车站、码头的粮食接卸能力、散粮专用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重要物流节点和主要枢纽的通道能力、大型粮食库点的烘干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提升了粮食流通特别是粮食物流的速度和效率,为粮食流通运行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粮食加工设施建设是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保证,也是提升粮油商品自身价值和经济效益的需要
粮食加工设施包括:①粮油原料的初加工设施,如稻谷制米、小麦制粉、植物油脂提取、传统豆制品的生产、玉米和谷物早餐食品生产等设施设备。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粮油原料进行深加工与转化的设施,如淀粉和变性淀粉的生产,淀粉制糖,大米的营养强化和米面食品的加工制作,植物蛋白食品的生产,植物油脂的精炼和加工等设施设备。③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设施,如谷物皮壳、糠麸、胚芽、油脚、皂脚、废液等的加工和利用等设施设备。粮食加工设施和工艺设备状况直接关系到成品粮油的品质质量,关系到原粮、油料的出品率和粮油食品的产量和等级,关系到粮油新产品的开发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关系到粮食企业、行业的经济效益和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目前,我国粮油加工设施设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导致粮油加工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与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之间还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迫切需要大力加强粮食加工设施建设,以改变当前我国粮食加工能力和整体实力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局面。今后的努力方向是:依靠科技进步,实施技术创新,应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加快粮油加工设施装备的更新改造,开发研制先进的技术装备,在保证成品粮油品质、质量和出品率的前提下,逐步缩短食品加工流程。研究设计结构简单、单机效率高的加工设备,并努力研发组合设备。充分利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生产流程和设备运转,采用在线仪器连续检测产品质量和数量。应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改造粮油加工主机,实现粮油加工关键主机的远程监控和维护。
(四)粮食流通设施的合理布局是粮食物流运行的重要依托,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的必然要求
粮食仓、厂、站、点等设施的布局状况,直接影响粮食商品的实体运动,关系到区域粮食的产销平衡和全国粮食的供求平衡。而粮食流通设施布局又是依据粮食生产、销售、交通运输和气候地理、人口分布等条件因素来决定的。科学合理的粮食流通设施布局有利于促进商品粮食的合理摆布,方便商品粮食的进出,有利于粮食物流费用的节省和粮食流通效率的提高,同时,由于在途时间的缩短而减少粮食的损耗和损失,保证了粮食的品质质量安全。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由于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有缺位,致使部分地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主要表现在:一是项目建设与前期规划衔接不够,部分项目建设存在随意性;二是一些地区对粮食仓储设施与物流、加工、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缺乏整体布局,影响投资效益;三是对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管理不到位,致使部分项目重复或盲目建设。结果是部分粮食主产区收储仓容相对紧张、露天储粮增多,而有的地区又存在现有粮食仓容闲置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然会导致资金的浪费,影响粮食的正常流通,进而影响粮食安全。
二、粮食流通几大业务环节的通畅运行和密切衔接有助于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物流成本,保证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
粮食购、销、存、运、加五大业务环节是粮食物流环节链的重要构成,每个部分都是商品粮食实体运动所必须,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对粮食流通正常运行形成阻滞,导致粮食物流环节链的脱节,从而对粮食供应保障和粮食安全形成威胁。粮食收购是粮食进入流通领域的开始,是粮食供应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商品粮源在流通起点环节数量和质量的保证。通过收购环节掌握必要的商品粮源,是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稳定市场和稳定社会的需要。通过粮食收购使粮食生产者在生产环节的资金投入得到及时回笼,以便投入下一轮的粮食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也是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需要供应粮食,部队、学校等各行各业需要提供粮食,如果没有粮食收购就谈不上保证供应,要保证粮食供应就必须重视和做好粮食收购工作。粮食销售是将商品粮食出售给其他粮食经营者和粮食消费者的过程,包括批发和零售。商品粮食只有销售出去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只有经过销售才能获得市场实现。要保证生产和人民生活对粮食商品的需要就必须做好粮食销售工作。粮食是特殊重要的商品,与一般商品销售不同,粮食销售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粮食储存是粮食商品实体运动过程中重复出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业务环节,粮食商品生产和消费的时空矛盾决定了粮食储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粮食储存环节担负确保粮食品质质量和数量安全的重要职责,搞好粮食储存、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和避免因虫霉危害导致的粮食品质劣变和粮食损耗,减少粮食的产后损失。搞好粮食储存还可以节约库存费用,实现粮食库存控制的安全经济。粮食运输是依据市场需求,借助运输工具,将粮食商品由产区运往销区或由收购地运往销售地的实体位移,以实现粮食商品资源合理地、有效地配置。这里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储备粮食,由主管部门负责调配,遵循及时、准确、安全、经济的原则组织运输,确保应对突发事件、平抑市场及出口等对粮食的需要;一是市场交易的粮食,由作为市场主体的粮食经营者组织运输,做到以较低的运输成本,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科学、合理地组织粮食运输既是保证粮食供应的需要,也是节省运杂费用,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需要。粮食加工是处于粮食生产和消费中间环节,也是粮食流通过程中的重要增值环节,既是粮食种植业的产后,又是食品工业和其他相关工业的上游。粮食只有经过加工环节,才能最终进入消费领域。发展粮食深加工,促进粮食转化增值,是提升粮食使用价值,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需要,也是增强粮食行业竞争实力的需要。
商品粮食的购、销、存、运、加构成了粮食流通的一个完整的链条,只有每个部分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才能保证链条的正常运转;只有做到五大业务环节的密切协调和无缝化对接,才能确保粮食流通的顺畅运行,进而保障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
三、灵活高效的粮食流通运作方式是粮食商品市场实现和粮食供应保障的重要形式
过去僵化的粮食流通体制严重制约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导致流通方式与粮食生产和消费的严重不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打破了长期“四统一”的粮食管理体制,粮食流通运作方式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探索。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实行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栈租经营、委托经营和批零兼营经营方式的基础上,近年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需要,又推行了订单收购、代购代销、洽谈展销、合资经营、合作经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联合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并探索和推进了粮食产业化经营,这对进一步搞活粮食流通、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对更好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功能和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二节 我国粮食行业业务结构现状分析
前面讲过,粮食行业业务结构包括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流通各业务环节的衔接和协调程度以及粮食流通运作方式等。而流通各业务环节的衔接和协调情况又是由粮食流通设施建设特别是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及其完备程度所决定的。
一、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粮食收储和运输设施建设情况
从粮食企业数量看,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粮油仓储企业19 229户,其中:仓容规模在2.5万吨以下的企业14 289户,占企业总数的74.3%;2.5万~5万吨的企业2 516户,占13.1%;5万~10万吨的企业1 523户,占7.9%;10万吨以上的企业901户,占4.7%。与上一年度相比,企业户数增加1 003户。其中:国有企业11 861户,较上一年度减少321户,减幅为2.6%;非国有企业7 368户,较上一年度增加1 324户,增幅为21.9%。非国有企业数量增加较多的省份有吉林、辽宁、江西、内蒙古、黑龙江、山东、江苏、河北等,这里有企业兼并重组和国有企业改制等因素。
从粮食仓容看,2012年末,全国各企业共有仓容44 145万吨,其中:有效仓容38 590万吨,待报废仓容853万吨,需大修仓容4 702万吨。全国总仓容、有效仓容分别较上一年度增加2 346万吨、1 139万吨,增幅分别为5.6%、3.0%。2012年末,国有企业总仓容为33 340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364万吨,增幅为1.1%;非国有企业总仓容为10 805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1981万吨,增幅为22.5%。按企业有效仓容规模分,小于2.5万吨规模企业的仓容为9 463万吨,占有效仓容的24.5%;2.5万~5万吨规模企业的仓容为7 426万吨,占19.2%;5万~10万吨规模企业的仓容为8 674万吨,占22.5%;10万吨以上规模企业的仓容为13 027万吨,占33.8%。按仓型构成分,平房仓有效仓容32 517万吨,占全部有效仓容的84.3%;浅圆仓有效仓容1 655万吨,占4.3%;立筒仓有效仓容3 550万吨,占9.2%;楼房仓有效仓容525万吨,占1.4%;地下仓有效仓容343万吨,占0.9%。见表2-1。
表2-1 仓容对照表 单位:万吨
全国各粮油企业共有油罐22 256个,罐容1 927万吨。其中:国有企业有油罐9 959个,罐容855万吨,占总罐容的44.4%;非国有企业有油罐12 297个,罐容1 072万吨,占总罐容的55.6%。此外,粮食企业还拥有4 299万吨的简易仓容,1 730万平方米的罩棚,为粮油安全储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条件。
据资料介绍,我国目前的粮食仓容总量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了100多倍。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只有60亿斤粮食仓容,且大部分是由祠堂、庙宇甚至当铺改建而成,仓储设施简陋,储藏技术落后,虫、霉、鼠、雀危害大,造成巨大的粮食损失损耗,严重危及储粮安全。经过60多年的建设,我国粮库仓型得到了升级换代,仓储功能显著提升。上世纪普遍采用的落后仓型已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高大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等现代化仓型占全部仓房的60%以上,仓储物流作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
2014年6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又对做好粮食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工作作了部署,提出以东北地区和南方稻谷产区为重点,今明两年新建仓容1 000亿斤。这体现了国家对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将有效改善粮食主产区的仓储条件,使粮食主产区仓容不足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从粮食中转运输设施看,全国各粮油企业共有散粮接收能力72万吨/小时,发放能力67万吨/小时。散粮接收能力同比增加2.6万吨/小时,散粮发放能力同比增加0.2万吨/小时。见表2-2。
表2-2 分地区散粮中转设施情况表 单位:吨/小时
截至2012年末,全国共有1 206户粮油企业配备了铁路专用线,铁路专用线总长度1 600千米,有效长度901千米;954户企业拥有专用码头,拥有泊位数2 008个,泊位总吨位437万吨。运粮汽车12 450辆,火车皮4 583节,船舶28艘。这些粮食中转运输设施、设备在粮食商品实体运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保粮设备情况看,2012年,全国各粮食企业共有22 141万吨仓容实现了计算机测温,占有效仓容的57.4%;有16 056万吨仓容实现了环流熏蒸,占有效仓容的41.6%;有30 201万吨仓容实现了机械通风,占有效仓容的78.3%。截至2012年末,全国各粮食企业共配备检化验仪器设备221 706台(套),通风机182 652台,输送机械147 671台,其他移动式设备41 076台,汽车衡22 932台,谷物冷却机1 245台。全国各粮食企业共有烘干设备7 032套,烘干能力86 110吨/小时,全年实际烘干粮食6 485万吨。
(二)粮食加工设施建设情况
从加工企业数量看,截至2012年末,粮油加工企业数量共计19 330家,比上年增加1 219家,增幅6.7%。其中,稻谷加工企业9 788家,比上年增加398家,同比增幅4.2%;小麦加工企业3 292家,比上年增加68家,同比增幅2.1%;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1 734家,比上年增加101家,同比增幅6.2%;粮食食品加工企业1 262家,比上年增加467家,增幅58.7%;玉米加工企业409家,与上年数量基本持平;饲料加工企业2 445家,比上年增加135家,增幅5.8%;粮食机械制造企业92家,比上年增加5家,增幅5.7%;杂粮及薯类加工企业308家,比上年增加32家,增幅11.6%。
从企业规模和经济类型看,小型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在200吨以下)1.3万家,占企业总数70.5%,占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中型加工企业(加工能力在200~400吨)3 341家,占企业总数17.3%,占比提高了0.6个百分点;大型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在400吨以上)2 272家,占企业总数11.8%,占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粮油加工企业总数中,民营企业1.7万家,比上年增加了1 225个,增幅7.6%,占企业总数89.5%,占比增加了0.8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601家,比上年减少9个,降幅1.5%,占企业总数3.1%,占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 423家,比上年减少24个,降幅1.7%,占企业总数7.4%,占比下降了0.6个百分点。
从加工能力和产量看,2012年,稻谷加工业年处理稻谷能力3.1亿吨,比上年增加2 325万吨,增幅8.2%;大米实际加工产量8 693万吨,比上年增加700万吨,增幅8.8%;实际处理稻谷1.37亿吨,稻谷加工平均产能利用率44.5%,比上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小麦加工业年处理小麦能力2亿吨,比上年增加产能2 517万吨,增长14.2%;小麦粉产量9 613万吨,比上年增加1 104万吨,增幅13.0%;生产面粉小麦消耗量1.3亿吨,小麦加工业产能利用率64.0%,比上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油料处理能力1.61亿吨,比上年增加1 039万吨,增幅6.9%;精炼能力5 101万吨,比上年增加606万吨,增幅13.5%;全国食用植物油实际产量约为2 685万吨,比上年增加418万吨,增幅18.4%;实际年处理油料8 494万吨,产能利用率52.76%。玉米加工年处理玉米能力7 592万吨,增幅7.1%;玉米加工企业产品产量3 439万吨,比上年下降2.3%。粮食食品产量1 967万吨,增幅32.8%。饲料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1.9亿吨,比上年增加1 292万吨,增幅7.2%;实际产量1.5亿吨,比上年增加1 054万吨,增幅7.8%。杂粮及薯类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1 156万吨,比上年增加187万吨,增幅19.3%;杂粮及薯类产品产量311万吨,比上年增加25万吨,增幅8.7%。粮食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年生产能力35.4万台(套),同比下降7.6%,年实际产量27.2万台(套),同比下降32.1%,产能利用率76.8%。见表2-3。
表2-3 2008年以来稻谷、小麦、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平均产能利用率情况
从加工企业实力上看,国家级、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 067家(其中省级416家),占企业数量的10.7%,比上年增加579个,同比增幅39.0%,实现工业总产值8 781.3亿元,比上年增加558.2亿元,同比增幅6.8%。其中,米、面、油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分别为602家、387家、404家,占比分别为6.2%、11.8%、23.3%;产能分别为6 427万吨、5 872万吨、7 478万吨,占比分别为20.9%、28.9%、46.5%;产量分别为2 957万吨、3 746万吨、1 501万吨,占比分别为33.3%、39.0%、37.8%。
从应急加工企业数量和能力看,2012年,省、市、县共有应急加工企业3 773家,比上年增加823家,增幅27.9%。其中,省级应急加工企业790家,同比下降6.4%。应急加工企业中,稻谷、小麦、食用植物油应急加工企业数量分别为2 167 、 1 070、402家,占比分别为22.1%、32.5%、23.2%,同比增幅21.9%、35.3%、33.6%;产能分别为10 176万吨、8 637万吨、7 081万吨,占比分别为33.2%、42.5%、44.0%,同比增幅23.8%、40.4%、100.6%;产量分别为3 838万吨、4 539万吨、1 499万吨,占比分别为43.2%、47.2%、37.7%,同比增幅19.4%、34.6%、49.6%。
粮食加工设施的建设,有力地保证了成品粮油的供应,特别是保证了应急粮食供应,保证了军需民食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二、粮食流通各环节的衔接
随着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物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流通各业务环节的衔接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各环节运作的协调程度也有了显著的增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各级政府对解决粮食储运设施不足问题一直给予充分重视,并在财力、物力安排上予以优先考虑。而机械化、现代化粮食储运设施的建设则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其中粮食仓容大规模建设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在1992年,国务院批准商业部建设了18个机械化骨干粮库、100万吨机械化钢混立筒仓;二是1993年开始实施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共建设了8个港口粮食仓库、64个铁路中转库和202个农村收纳库,形成的粮食总仓容约484万吨,仓型以钢混结构的机械化立筒仓和浅圆仓为主,并建了10个机械化钢板圆筒仓试验库,年中转散装粮食1 800多万吨;三是1998年以来,政府又利用国债资金新建、扩建了以散粮装卸为主的中央直属储备粮库共500亿公斤仓容,主要仓型为浅圆仓、立筒仓、房式仓和砖圆仓。浅圆仓是这次建仓的主导仓型,主要是满足粮食储备的需要;立筒仓作为火车、汽车接发的备载仓,则主要是用于粮食中转。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粮库建设项目,提高了粮食仓储的现代化程度。经过了几十年的建设,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布局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了以大连北良港、广东新沙港、上海民生港、浙江舟山等粮食物流基地为枢纽,以各级粮食中心库为节点,以遍布全国的粮食收纳库为基础的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到目前为止,高大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等现代化仓型占全部仓房的60%以上,其中平房仓的有效仓容占84%,浅圆仓有效仓容约占4.5%,立筒仓有效仓容约占9.2%。粮食中转运输方面,上世纪90年代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东北、长江、西南和京津四条粮食中转运输走廊,购置了1 483辆L18新型散粮火车皮、164辆散粮专用汽车、4艘专用散粮船和必要的散粮接卸设备,形成粮食中转能力达2 600万吨,占全国粮食中转能力比重一半以上。某些粮食品种还进行了集装箱运输试点,并在成功基础上进行了推广,使粮食运输效率明显提高。为了解决粮食储运环节、粮食包散环节、进出口粮食不能衔接配套以及粮食物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在粮食“四散”和储运接卸设施建设和配套上也注入了较大数额的资金。在机械化粮仓建设时就配备了相应的配套设备,以提高粮食进出接卸速度,使其在粮食“四散”流通中发挥骨干作用;世行项目建设的东北、长江、西南和京津四条粮食中转运输走廊大大增强了粮食储运、中转的衔接配套能力,为粮食流通“四散”框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初步形成了集粮食收购、中转、散储散运为一体的现代化设施网络。项目投入运转后,走廊内部各构成部分通过散粮专用运输汽车、火车车皮连接成一体,各走廊之间又通过散粮专用船相连接,构成了一个完善、配套的整体,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中转运输效率。进入新世纪,政府不断加大在粮食中转运输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提升了散粮发送、接卸能力,在东北粮食产区基本形成了衔接配套的“四散化”的粮食流通网络。截止到2013年初,我国粮食企业散粮接收能力72万吨/小时,发放能力67万吨/小时。粮食加工环节,近年来涌现出一批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在原料进货、储存、成品粮出厂等一系列环节均实现了“四散化”的衔接配套,并采用集装箱运输成品粮油,不但保证了粮油质量安全,而且有效地降低了物流成本。从整个粮油加工环节看,近年来无论是粮食加工设施还是工艺设备,其现代化程度都有了明显提高,基本保证了加工成品粮的市场消费需要。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粮食流通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不断增加投入,努力解决粮食产销衔接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2014年6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粮食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粮食持续增产,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但仓容总体紧张,部分地区严重不足。做好粮食收储既是当前紧迫工作,也是长期任务,事关重大。要多措并举,加强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一要大力促销腾库,采取定向销售等办法,消化临储粮和陈粮,为新粮腾出仓容。二要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仓储设施建设。以东北地区和南方稻谷产区为重点,今明两年新建仓容1 000亿斤。三要完善粮食经营者库存制度,奖补结合,鼓励企业多购多存。四要强化地方政府特别是销区责任,严格落实地方储备任务,今年增加地方储备500亿斤。督促销区按照不低于6个月市场供应量要求,确保粮食储备到位。提高仓储管理信息化水平,保证粮储安全。这四个方面的举措,将会大大缓解粮食主产区仓容设施不足的矛盾,对加强粮食产区、销区的有效对接,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了以粮食散存为主,“公、铁、水”分流、“包、散、集装箱”结合的粮食物流体系;基本建成了“北粮南运”水陆粮食物流通道。而“北粮南运”通道正是粮食流通几大业务环节密切衔接、协调运作的集中体现。
“北粮南运”水陆粮食物流通道,是指商品粮食从我国东北粮食主产区经陆路入海、走水路运往南方粮食销区的中转运输通道。其具备的条件是:
(1)拥有较为完整的收纳库、中转库和港口仓储体系
这一体系主要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东北走廊的物流设施,包括60多个中转库、170多个收纳库和1个港口库,均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在东北地区形成了一个散粮储存运输网络。
(2)拥有现代化的铁路运输工具和运输网络
通过新型专用散粮车皮(L18)、散粮汽车组成的运输系统,将后方的仓储设施和港口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粮食物流体系。L18散粮专用车皮容量为60吨/节,共有2 000多辆,散粮汽车近千辆。
(3)拥有规模大、效率高、现代化的良港——大连北良港
南方粮食主销区为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海南和港澳台地区,均位于沿海地区。相对于东北粮食主产区而言,南方粮食主销区需求区域广阔分散,销区以省为单位形成若干分支。以广东为例,主要接卸港口是黄埔新沙港、深圳蛇口和赤湾港;福建的接卸港口为厦门港、马尾港;浙江接卸港口是宁波港、温州港;广西为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然后再经铁路或公路中转。
北良港是我国“北粮南运”水陆通道的重要物流节点和主要枢纽,其粮食中转、仓储能力对保证“北粮南运”水陆物流通道的畅通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目前,“北粮南运”水陆通道的粮食物流基本做到了无缝化连接,商品粮食由收纳库经“公、铁、水”三种运输方式,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港口码头的密切对接和中间环节现代化中转设施的接卸发送,无障碍地到达销区的仓库。不但节约了物流成本,减少了中间环节的粮食损耗和损失,而且有效避免了粮食在途的污染,保证了粮食的品质质量安全。
实现粮食物流环节链间的无缝化连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目前看,整体实现粮食物流无缝化连接的基础条件特别是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建设,尚未完全达到,只能说还处于起步阶段,真正实现粮食物流整体性的无缝化对接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三、粮食流通运作方式
我国过去长期实行的是“四统一”的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后,才提出搞活粮食流通,允许粮食企业组织议购议销,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少量的城乡农贸市场粮食交易。而议购议销也只能是国有粮食企业独家经营。随着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长期实行的“四统一”的粮食管理体制才被打破,提出了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粮食经营得以逐步放开,并在流通运作方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探索。在过去长期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栈租经营、委托经营和批零兼营的基础上,近年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需要,又推行了订单收购、代购代销、洽谈展销、合资经营、合作经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联合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并积极探讨和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对搞活粮食流通起到了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收购环节,为了有效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掌握必要的商品粮源,粮食企业在收购方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例如上门流动收购、预约收购、与经纪人合作收购、订单收购等,并注意发挥粮食行业协会的作用,以提高订单的履约率。灵活的粮食流通运作方式,使粮食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得到锻炼和发展壮大,确保了在粮食市场上的主渠道地位。
第三节 现行粮食行业业务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粮食流通购、销、存、运、加几大业务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几大业务环节中,每个环节的设施布局、建设和完善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本环节的运行效率,而且也对其他环节运行状况产生影响。也就是说,行业业务结构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对整个粮食流通链尤其是粮食物流链形成阻滞。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尽管我们在粮食行业业务结构优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粮食仓容严重不足,储粮安全面临诸多挑战
从整体上看,我国粮食仓容不足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从2012年末的数据看,全国拥有粮食仓容总量约4.4亿吨,但其中需大修的仓容4 702万吨,待报废仓容853万吨,而有效仓容仅3.85亿吨。导致部分粮食露天存放,尤其是在收购季节靠大量露天囤临时解决粮食存放问题,这种情况在粮食主产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2013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粮食总产达到2 904.74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的二成以上。东北四省区粮食总产量在全国比重从2003年的17.7%提高到2012年的23.2%,2013年的比重更是达到了24.1%,成为全国粮食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区域,其中玉米是该地区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的品种,同时也成为国内第一大粮食品种。每年需要外调的粮食占全国60%以上,承担着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但东北地区的粮食仓容却严重不足。以产粮大省吉林为例,现阶段,吉林全省年粮食产量稳定在650亿斤以上,商品粮至少在570亿斤以上,按正常年景接新前库存250亿斤计算,扣除边购边销边加工粮食,每年需要储存半年以上粮食650亿斤左右,而目前吉林省现有仓容375亿斤,缺口275亿斤。现有库存粮食中,仓房储存375亿斤,简易仓、罩棚及露天囤储存532亿斤。粮食露天储存不仅加速品质劣变,同时也给安全生产、安全防火带来隐患。江苏省粮食仓容不足的矛盾也未得到根本改变,2014年江苏地方国有粮食企业预计收购量约325亿斤,由于轮换、品种等原因,至少需要390亿斤的仓容来配套,而目前全省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符合储粮要求的仓容仅有247亿斤,即使将列入维修改造的633个库区、132亿斤仓容全部维修改造到位后,仍然有11亿斤仓容缺口。黑龙江省年粮食收购量约1 000亿斤,不仅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爆满,社会企业库存也已创历史新高,大量的粮食露天存放。但很多露天储粮场所间距不足、防火通道不畅、组和区储存量超标等问题突出。国家在消防设施上的投入不足,全省露天储粮防火改造完成率较低,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二、“危仓老库”仓容比重较大,维修改造任务艰巨
截至2012年末,纳入统计的全国粮食企业共有“危仓老库”仓容9 854万吨。其中:简易仓容、需大修仓容、待报废仓容分别为4 299万吨、4 702万吨、853万吨,较上一年度分别增加了467万吨、966万吨、241万吨。2014年初江苏省地方国有粮食仓储企业仓容中,1998年以前的老旧仓容209亿斤,占国企总仓容的65%。其中,仓龄40年以上、须报废拆除的“危仓”仓容22亿斤,涉及仓房1 309栋,占总数的10.5%和39.4%;仓龄30年以上、需大修的“老库”仓容73亿斤,仓房2 889栋,占总数的34.9%和58.4%。这些仓房年久失修,破损老化,严重影响人身安全和粮食存储安全,而对这些危仓老库进行维修改造不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短时间内也难以做到。一些产粮区不但仓房老化,粮机设备也陈旧老化。从产粮大省黑龙江的情况看,全省仓储企业现有保粮设备和进出仓设备虽然数量较大,但部分设备陈旧老化,不能够满足储粮要求。如2012年末全省粮食烘干设备保有量1 232套,但近三分之一属于多年以前修建,已不能正常使用。一些粮食企业的输送机年限过长,经过风吹日晒,也已处于报废状态。粮食机械设备的老化、陈旧,直接影响到企业日常的粮食经营,粮食会因得不到及时的烘干降水处理而产生霉变。
三、粮食流通设施建设布局不合理,区域间不平衡
由于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和缺乏必要的管理,致使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给粮食流通运行带来了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项目建设与前期规划衔接不够,部分项目建设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二是一些地区对粮食仓储设施与物流、加工、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没有进行统筹考虑,缺乏整体布局,影响了粮食流通设施建设的效率和投资效益;三是对中央粮食企业、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民营粮食企业缺乏统一的管理,导致部分项目重复或盲目建设。结果是既存在部分粮食主产区收储仓容相对紧张、露天储粮增多等问题,也存在局部地区现有粮食仓容闲置的问题。尤其是民营企业所建仓房多为简易设施,技术水平低,储粮安全和生产安全均得不到保证。同时,粮食流通设施建设在区域间也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华东沿海和东南沿海通道、长江通道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相对较快,但东北通道、黄淮海通道和西部地区还相对较慢。跨省散粮运输比例不高,发展很不平衡。从粮食产区内部看,国储库、地方储备库利用率较高,而一些农村的基层收纳库则是设施陈旧老化,处于半闲置状态,有些甚至出租挪作他用。近年来,中央财政主要对粮食主产区仓房维修改造安排了补助资金,由于地方财政能力不足,部门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导致部分地区粮食流通设施条件得不到及时改善。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区粮食储备库等仓储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中转库和粮食转运设施则投入不足,特别是粮食应急保障设施发展缓慢,应急保障能力比较薄弱,造成粮食流通中某些环节的物流“瓶颈”始终未能从根本上消除。
四、粮食运输设施不够完善,粮食物流“四散化”率不高
由于粮食产区和销区中储粮系统储备粮轮换、销区采购的粮源运回、产区粮商自发销售和运输,致使全国范围内跨省粮食流出量不断增加。从1999年开始,中国粮食跨省流出量超过了1 000万吨,且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长,到了2012年时,全国粮食总流通量已经增加到近3 000万吨,其中,东北粮食主产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流出地,粮食的外调量占全国的60%。在这一粮食实体运动过程之中,传统的粮食储备及运输系统已经难以完全适应,表现在:粮食现代运输体系尚未健全,铁路运力紧张,水路运输潜力开发不足。许多地区的粮食接卸、发送设施“十五”以前建设的居多,散装、散卸、散储、散运的“四散”作业和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低,散粮设施不配套,包散衔接不畅,粮食物流成本高且损耗损失较大。此外,由于信息沟通不够,粮食市场主体间缺乏必要的协调,重复运输、迂回运输、对流运输等不合理运输现象大量存在,使本来就很紧张的铁路运力更是雪上加霜。“四散”技术作为粮食流通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发达国家早已普及,而且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而在我国,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粮食流通“四散化”作业的推广一直较慢。由于“四散化”程度低且不配套,加之自然条件、运输回空率高等诸多原因,散粮专用火车还只能在东北地区内运行,基本还不能出关,导致粮食散装运输比例一直不高,散装运输发展较快的东北粮食产区也只有70%。
五、新技术推广应用进展较慢,现代化保粮设施配备不足
目前,我国粮食仓储环节明显存在通风、干燥、检测等设施设备缺乏的问题,尤其是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缺少自然通风仓、烘干设备和新型储粮装具,每年给农户造成7%~11%的粮食损失。中西部一些省份的县级粮库,很多仓房还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修建的,基础设施、设备较差,又缺少更新改造资金,与现代粮食物流要求严重相悖,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例如,山西省内的一些县级粮库,保粮设施配备不足,微机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配置较少,“四散”作业和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很低,大多还采用传统落后的包装运输和装卸。储粮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导致粮食流通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再以既是粮食主产区又是主销区的江苏为例,江苏气候条件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小麦、稻谷收获时水分较高,若不及时干燥,就会霉变、发芽进而造成损失。同时,江苏属于经济发达省份,土地流转速度较快,截至2013年底,全省土地流转面积2 892万亩,占承包土地面积的57%,家庭农场已发展到3.4万家。土地的集中化、规模化带来的集中售粮程度不断提高,烘干设备的需要就显得十分迫切。而目前江苏全省烘干机械化率仅有6%,相比种植机械化率73%、收割机械化率92%,相比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粮食干燥机械化95%以上的水平,差距实在太大,与实际粮食烘干需求严重不匹配,已成为江苏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粮食流通运行的一大“瓶颈”。从全国情况看,近年来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没有像三批国债粮库建设时对技术和工艺提出统一的要求,在新技术、新仓型、新设备方面成果不多,在安全储粮、绿色储粮、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研究、应用不够。比如成品粮应急储备库建设的相关技术、现代粮食物流尤其是成品粮(半成品粮)流通等技术问题,仍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六、粮食加工产能过剩依然突出,副产品综合利用率整体偏低
近年来,我国粮食加工生产能力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递增,但主要粮油品种加工业的产能利用率却一直在下降。2012年,稻谷、小麦加工业新增生产能力2 325万吨、2 517万吨,占比分别为7.6%、12.4%;停产歇业企业生产能力2 284万吨、852万吨,占比分别为7.4%、4.2%。而同年,稻谷加工平均产能利用率为44.5%,比上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小麦加工业平均产能利用率64.0%,比上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油料处理产能利用率为52.8%,比上年下降了4.5个百分点;油脂精炼能力利用率52.6%,比上年下降了8.3个百分点。部分粮食主产区粮油加工产能过剩问题更为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例如,黑龙江省2012年入统粮食企业稻谷加工能力5 281万吨,实际处理稻谷1 611.4万吨,产能利用率为41%;小麦加工能力283.4万吨,实际处理小麦95.4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33.7%;食用植物油处理能力1 416.9万吨,实际处理油料369.6万吨,产能利用率只有26%。2012年,江苏稻谷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49.43%;小麦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1.83%;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油料处理能力2 147万吨,产能利用率也不到50%。
应该说,近年来我国粮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研发投入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递增。以2012年为例,全国粮油加工企业研发经费投入43.9亿元,比上年增长31.45%,获得专利3 215件,但仍与粮油加工业发展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从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看,2012年米糠油产量仅40万吨,比上年增加6万吨,同比增幅17.6%;玉米油产量165万吨,比上年增加39万吨,同比增幅31.0%;DDGS饲料产量303万吨,同比下降了54.8%;大豆分离蛋白产量13万吨,比上年减少7万吨,同比下降35%;大豆浓缩蛋白产量11万吨,比上年减少3万吨,同比下降21.4%。数据显示,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产品产量相对较低的原因,既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也有相当部分的副产品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转化而被粗放消耗掉了的因素,造成了副产品使用价值一定程度的浪费。
七、体制机制不完善阻滞了粮食物流设施建设
“十一五”时期,由于投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用于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比较,占比明显偏小且不稳定。据统计资料介绍,“十一五”期间用于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仅占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087%,且每年规模都有波动,使“十二五”期间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承受了沉重的压力。“十一五”的欠账和“十二五”初期地方财力的限制,这几年粮食主产区储运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依旧没有大的改观。由于粮食物流项目建设具有涉及面广、投资额大、风险高、利润低,并承担一定的政府调控职能的特点,需依靠政府的投资带动和政策引导。但当前土地、税费等优惠政策较少,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社会投入的积极性,导致粮食物流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第四节 粮食行业业务结构的优化举措
粮食行业业务结构的不合理,特别是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粮食流通运行中业务环节衔接的局部阻梗,已严重影响了粮食流通的健康运转尤其是粮食物流的通畅运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现行不合理的粮食行业业务结构进行调整和进一步优化,使其与促进粮食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相适应。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搞好“危仓老库”的维修改造
仓储设施是安全储粮的重要平台,是保证粮食数量和品质质量安全的重要载体。党和政府对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一直给予高度重视,习总书记指出,要把粮食仓储设施作为农业的重要基础设施来抓;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做好广积粮、好积粮、积好粮三篇文章,并在2014年6月25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研究部署做好粮食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要多措并举,加强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一要大力促销腾库,采取定向销售等办法,消化临储粮和陈粮,为新粮腾出仓容。二要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仓储设施建设。以东北地区和南方稻谷产区为重点,今明两年新建仓容1 000亿斤。国家发改委也在最新修订的《粮油仓储设施建设方案》中提出,重点支持包括黑龙江省在内的粮食主产区仓储设施建设,以解决我国粮食主产区仓容严重不足的矛盾。从全国粮食企业的实际情况看,3亿多吨的有效仓容已不能满足粮食连年增产、商品粮不断增多的需要,尤其是在粮食产区,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尽管今明两年新建1 000亿斤仓容,但由于已达到报废期限的仓容数量也比较大,再加上以前的缺口,粮食仓容不足的矛盾在短期内仍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粮食仓储设施的建设,需要各级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投入的资金较大,需要以中央财政为主,地方财政给予配套,同时注意吸收社会资本的共同参与。重视新建粮食仓储设施的同时,也应做好各地“危仓老库”的维修改造工作,特别是粮食产区和西部地区一线收纳库仓房的维修改造,使现有设施得到充分利用。此外,还应按照技术、经济均可行的原则重点推进大中城市成品粮应急储备库建设,为确保粮食应急供应,为增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提供基础保障。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国家实施粮食的宏观调控、实现粮食供求平衡、保供稳价、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粮食流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科学、合理地规划粮食流通设施布局,促进区域间的平衡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在现有粮食流通设施布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点、人口分布特点、粮食产销区分布格局等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布局区域粮油储备库、中转库、收纳库等粮食物流设施,对旧粮库采取该拆除的拆除,该保留的维修改造提升,加快现代粮库的建设,形成一个既能保证粮食日常购销活动需要又能满足应急需求和粮食安全储备需要的粮食物流设施格局。尤其是要加强中央粮食企业和地方粮食企业间的沟通协调,做到粮食流通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和管理,避免因重复建设导致的各种浪费,提高粮食物流设施的利用效率。粮食流通设施建设规划和布局中,要统筹考虑粮食产区和销区的实际情况,密切产销区之间的衔接,实现产销区和中转地粮食发送、中转和接卸的设施配套。粮食储运设施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四散化”要求,配备先进适用的清理、输送、补仓、平仓、散粮接卸等作业设备,提高作业效率。例如,江苏在粮仓建设规划中,总结和推广粮库仓顶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利用江苏水网密布的有利条件,扩大水源热泵储粮技术应用范围。粮食流通设施建设规划中,要加强集粮油收购、批发、质量检测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且规模适当的粮油物流中心的建设,实现规模化、科学化、信息化,提升新建粮食流通设施的层次和水平。
三、加快粮食运输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物流“四散化”比重
粮食储运是粮食物流环节链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是以粮食运输设施建设为依托的,两者相互作用、密不可分。设想一下,即使国内粮食生产和库存能力能够满足需求,但如果粮食物流体系尤其是粮食运输环节出了问题,导致粮食主产区或分布在各库点的粮食不能按时间、按数量运到主销区,粮食供求平衡同样会出现大的问题,甚至可能引发市场粮价的骤然上涨和消费者对粮食供应、社会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恐慌。要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在粮食流通设施建设规划中做到储运设施建设的统筹考虑。对此,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快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特别是粮食运输设施建设,到2015年,建成全国主要散粮物流通道和散粮物流节点,将全国原粮运输中散粮运输比例由目前的15%提高到55%,国内跨省粮食流通量中散粮流通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80%,基本实现主要跨省粮食物流通道的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和整个流通环节的供应链管理,形成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体系,增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应急调控能力。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北粮南运”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十几年来在“北粮南运”通道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四大粮食中转运输走廊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已开始发挥作用,提高了粮食运输效率和“四散化”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产销平衡。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前面已经提到,东北粮食南下经水陆联运进入销区,因散粮专用火车没能入关和接卸设施不能完全配套,粮食运输包散衔接障碍无法有效解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浪费和物流效率的低下。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必然涉及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尤其是打破粮食运输设施“瓶颈”的问题。当前首要的建设任务,是建设和进一步完善东北主产区粮食流出、黄淮海主产区小麦流出、长江中下游稻谷流出和玉米流入、华东沿海主销区粮食流入、华南主销区粮食流入和京津主销区粮食流入等六大跨省区粮食物流通道。在此基础之上完善全国主要粮食物流节点,推广散粮运输方式,加强散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物流的组织化程度,推动散粮运输技术设备研发和标准化工作。这些建设任务完成后,将会大大提升中国东南沿海、华南沿海港口码头的散粮接卸中转能力,促进“北粮南运”物流各环节的无缝化连接,有效改善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外运条件,尤其是能够使“北粮南运”通道更为畅通。
四、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高粮油加工设备利用率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
针对当前几大粮油品种加工产能过剩问题,应以工业化思路推动粮油加工业的发展,加快粮油加工企业工艺设备的升级改造,提升粮油加工技术装备水平。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控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推进粮油加工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引导行业资源向大型优势企业转移,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培育粮油加工龙头企业,扶持行业龙头企业做优做强,发挥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具体地说,一是以大中型粮油企业为依托,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效益好、带动力强、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横向联合为基础,推动跨区合作,延伸产业链,带动粮油企业做大做强。二是通过资产兼并、重组、联合等形式整合资源,促进骨干粮油企业低成本扩张,增强粮油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环保、卫生、能耗、出品率、安全等指标的约束作用,淘汰技术水平低、卫生状况差、能源消耗大的加工企业和落后产能。四是进一步完善应急加工体系。根据应急加工需要,以有规模、有实力、有信誉的骨干粮油加工企业为载体,通过政府投资,建立应急加工生产线作为应急加工能力储备,以增强国家粮食应急调控能力。同时,以国有粮食储备库为依托,以政府投资形式,在每个大中型城市扶持一批应急粮食加工企业,作为政府直接掌控的应急加工能力储备。五是重视打造粮油加工产业园区。根据各地粮油资源优势和现有的粮油加工业基础,统筹规划,分类指导,进一步整合资源,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积极打造规模大、功能全、产业链相互配套的大型粮油加工产业园区。衍生带动一批功能专、产品特、服务优的小型专业性的产业园区,形成粮油加工产业园区多形态、网络化发展格局。六是加速工艺设备的更新改造,鼓励引导粮油企业走技术挖潜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消化吸收、开发研制新的先进技术装备并提高其利用效率,严禁粮油加工设施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七是依托粮食加工机械生产骨干企业,建设成套设备制造基地,提高关键设备、大型设备的批量生产能力。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节水节粮技术设备,全面提升粮油加工产业的综合效益。
提高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是节约粮源、提高粮食行业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要引导和鼓励粮油企业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大力发展粮油深加工,延长粮食加工产业链,拓宽粮油加工转化增值空间,提高资源综合效益。积极发展稻壳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开发,推进制油带动的米糠综合利用,形成米糠、稻壳和碎米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推进玉米皮、玉米黄粉、玉米胚芽、玉米芯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深度开发膳食纤维、玉米黄素、玉米油、低聚糖等产品,加大玉米谷氨酸、赖氨酸、柠檬酸和山梨糖醇等药用添加剂的开发利用。提高碎米、麸皮、次粉、胚芽、秸秆等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实现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污染物,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粮食加工业发展,培育一批粮油加工综合利用先进企业。
五、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保粮、加工设施设备现代化
改善粮食烘干、储藏、加工条件是节约粮食资源的重要举措。粮食行业、企业应充分利用各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等扶持政策,积极开展粮食产地烘干储存设施建设的试点示范,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粮食烘储技术。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拓展粮食烘干机械购置补贴范围,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自然通风仓、烘干设备、烘储仓等初加工设施,确保粮食能够及时、安全收储。支持农民建设小型粮食仓储设施,购置新型储粮装具,引导农户科学储粮,改善农民口粮存储条件。积极整合科研力量,加强粮食产后环节基础性、关键性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引导和鼓励科研单位、粮油加工企业加快建设一批粮食产后烘干、仓储、加工等技术研发、集成平台,加强共性和关键技术、工艺及装备研究开发,提升粮食保管、粮油加工设施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为粮食物流和粮油加工增值提供服务。重视传统主食品及粮食加工品科技创新,加强面粉及面制食品、稻米及米粉制品等相关产品的研究成果产业化和品质检测关键仪器的自主化开发,以增强粮油企业优质名牌产品、专用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能力,并使其具有可靠的品质质量保证。
六、创新模式,不断探索和完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体制机制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粮食商品实体运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条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得力措施予以保证。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竭力推进旧仓房的改造和现代化粮库的建设,彻底改善储粮条件,确保储粮安全。建议政府部门每年从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主要用途包括仓房维修改造,粮食购、销、存、运等基础性设施的修缮,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的设施建设和粮食“四散”作业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等。
应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机制,促进现代粮食流通特别是粮食物流的发展。粮食收储企业可因地制宜地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导向,综合应用招商引资、企业自筹、职工参股、资产重组、资产置换等形式,创新经营理念,探求建立有效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也可以考虑通过资产和土地置换,盘活现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仓储企业的资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仓储企业所属资产,大多是以前的粮站、粮管所、粮库,这些站、所、库、点多分布在原来的各个乡镇,甚至大一点的村落。可对那些地处较为边远、交通不很方便、不具备批量收购粮食的库点,或是地处中心城镇、具备房地产开发等商业价值的库点,通过拍卖或资产置换的方式进行盘活,拍卖所得款项或置换得到的收益,用于重新选址,建设新的、现代化粮库,以适应新时期粮食流通尤其是粮食物流发展的需要,确保粮食安全。
七、适应现代粮食流通发展的需要,探索和选择多元化的经营方式
根据粮食流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的需要,鼓励粮食企业积极探索和灵活选择多种经营方式。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实行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栈租经营、委托经营和批零兼营的经营方式,本世纪中期以来推行的订单收购、代购代销、洽谈展销、合资经营、合作经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联合经营等经营方式的基础上,适应近年来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需要,继续探索发展城乡粮油商品服务社、超市、农家店等营销网络。可考虑按企业志愿、市场运作、自负盈亏的营运模式出资合股,组建粮油产品专业营销联合机构,以解决粮油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进入终端市场不畅的问题。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经营条件的粮油工业企业,可探索采取企业+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建立粮油产品营销网络。为了提高原料的质量和供应能力,粮油工业企业可以考虑加强与粮油贸易企业的合作,优化和完善原料流通网络,提高信息化水平,降低原料流通成本。有条件的粮油工业企业还可以考虑到周边及条件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原料种植基地,充分利用省外、国外资源保证企业原料供应的安全性。同时,注意及时修订产品检测和产品质量标准,及时出台新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使粮食流通运行做到有章可循。
八、切实加强对国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
按照提升科学储粮水平和机械化作业水平的要求,在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把工程质量关,重点是严把材料质量关和施工质量关。严格施工监管和监理,注重施工细节,建筑施工和设备采购等都要做到高标准、高质量。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严防豆腐渣工程,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的要求。同时,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做到施工器械的完备,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规程的严格执行。江苏省粮食局在粮仓建设和改造过程中,提出了严格按照“三改造、三提升”,即改造仓房、设施、环境,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科学储粮水平、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三统一”,即统一仓型标准、外部色彩、仓储标识的要求,严把工程质量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重视建设的同时,更应高度重视提高粮食流通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重点加大对粮食仓储企业仓房的新建、扩建、报废、拆除、资产转让等环节的管理,要根据管理权限逐级上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审批,不得随意处置粮油仓储设施设备,以确保粮食收储对粮食流通基础设施的需要。
九、探索建立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建立和完善粮油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保障粮油供应和粮油品质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做法是通过数字粮库与粮油质检站联网,直接动态地采集每个货位粮食的质量信息,建立海量的粮食质量数据库和质量分析模型,实现对库存粮食质量风险预警预报,并以识别代码技术为载体,探索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粮油品质质量全过程追溯系统。对于粮油工业企业而言,应加大对粮油产品和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检验、监测,引导并支持粮油加工企业增强对原材料、辅料、半成品、成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真菌毒素等卫生指标的检测能力。政府有关部门应协同监管,加快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完善粮食行业准入制度和粮油加工生产许可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确保粮食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