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粮食产品结构与粮食安全

粮食产品结构与粮食安全

时间:2023-06-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首先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总量。粮食作物面积的逐年减少,会从根本上危及粮食安全。

第四章 粮食产品结构的优化

第一节 粮食产品结构与粮食安全

粮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因此,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确保粮食安全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粮食安全界定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有营养和安全的食物”。从广义上说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粮食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的保障程度。其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消费量加储备量。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来,粮食市场多次紧缺与过剩,都是依靠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干预,缓解了矛盾,稳定了市场。因此调整和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是形势发展的需要。调整粮食品种结构、提高质量,是整个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是形势发展的要求。

一、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分析

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三个层次的完整概念,这三个层次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家庭粮食安全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一国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国家粮食安全是家庭粮食安全、个人营养安全的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据国情,我国必须从国家粮食安全概念出发,把握粮食安全。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层。在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食物的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基础上。

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主要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贫困人口的温饱状况等项指标。不低于95%的粮食自给率,不低18%的粮食储备率,年人均占有量不低于400公斤,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1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6.5亿亩,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满足和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食物需求,才能显著提高粮食安全水平,也是衡量粮食是否安全的指标内容。

二、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是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依托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生命之源,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战略是国家安全战略,粮食安全的警钟必须始终长鸣。在确保粮食有效供给中,粮食主产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4%以上,而消费量只占全国的62%,显然,全国粮食库存大多集中在粮食主产区。据统计,1980年至1998年间,全国粮食产量增加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来自于粮食主产区;1999年至2003年间,全国粮食产量减少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也来自于粮食主产区;而2004年以来,全国粮食产量增加量的80%以上又来自于粮食主产区。这说明,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左右着我国粮食安全的大局。只有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得以提高,才能更有效地增加粮食供给,保证我国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首先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总量。1996—1998年,农业丰收改变了国内农产品供求的短缺格局。同时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开始大量积压“卖难”问题普遍,农民收入缺乏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农产品价格下跌更导致农民收入增幅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种粮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以“压粮扩经”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结构调整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1998—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持续下降,减少幅度达16%。1998年,粮食增产时粮食主产区的增产量占全国总增产量的63%,2003年粮食减产时粮食主产区减产量占全国的89%。可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变化是我国粮食总产量波动的直接原因。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三、粮食主产区由南转北格局形成,粮食安全存在隐忧

在近十几年的中国粮食生产地图上,东北地区的地位越发突出,按照中科院的统计,东北地区1949年粮食总产量是1 593.5万吨,2008年是10 445.5万吨,增长了6.5倍。按照2010年东北粮食产量的11 779万吨来计算,过去60年东北粮食产量增长了约7.4倍。与粮食产量分布北移同时发生的是,作为最重要主粮之一的水稻种植也发生明显北移。比如,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比例,从1980年代末的28.6%提高到现在的56.7%。我国粮食生产“南粮北移”的局面已经形成。仅从总量来看,整个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加起来占全国的1/5,只比河南一省的粮食产量多1倍。但是,由于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达70%以上,东北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南方号称“鱼米之乡”,过去是主要产粮区,尤其是大米的主产区,所谓“苏湖熟天下足”。然而,现在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大米的主销区,原来的“南粮北调”已经逆转为“北粮南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末我国总人口达13.3亿,比上年增加673万人。人口增加意味着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按现有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381公斤计算,年增加673万人,就要增加粮食需求256.4万吨。到2030年,中国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4.5亿时,就需要增加粮食5 715万吨,相当于现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粮食年产量之和。在耕地不增加的情况下,全国粮食亩产量要增加31.75公斤。由于各种原因,粮食主产区往往都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的二、三产业都不发达,粮食主产区因经济亏空而减少粮食生产。在粮食连年丰收,种粮农民却收入增加缓慢的情况下,调整农业结构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各地增加经济作物面积,减少粮食面积成为普遍现象。据统计,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从1978年的120 587千公顷,增加到2007年的153 464千公顷。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从1978年的120 587千公顷,减少到2007年的105 638千公顷,减少14 949千公顷。粮食作物面积的逐年减少,会从根本上危及粮食安全。

四、粮食产品结构矛盾突出,直接影响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多地少,粮食生产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众多研究表明,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立足国内,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并维持较高的自给率水平。虽然自1990年以来,我国的粮食单产和总产水平稳定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连年丰收,全国总量基本可以满足粮食供需平衡,然而区域间的粮食自给率存在明显的失衡。因此,研究我国区域间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探明其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区域间供求总量平衡,保证国家粮食长期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不同农业分区、省以及县市尺度的粮食生产状况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关注的焦点在于国家和省区层面粮食生产的总量和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与单产水平等,对不同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趋势、区域间差异和生产重心变化以及驱动因子的研究较少,不利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科学决策。

结构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结构调整既是农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着资源、环境、技术、市场的约束,存在着现有农村产业结构运行惯性的约束,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影响的约束,需要综合系统地解决问题。在粮食总量达到平衡后,还有一个粮食品种结构的问题。我国粮食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品种,前三者产量占粮食总产的近90%,大豆占到约4%。这四大品种都算作粮食,但相互之间不能完全替代,因为各自在消费用途、目标市场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区别。粮食总量够,但不见得每一个品种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有的多了有的少了,粮食市场同样可能出现波动。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粮食供求失衡,多是由局部地区个别品种供求失衡引发的。个别品种价格上扬,经某些因素放大后造成全国性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从一定意义上说,在粮食连续10年增产、总产稳定在1.1万亿斤后,短期内总量问题对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影响正在显著地趋于减弱;相反,结构问题的影响则显著趋于增强,甚至诸多总量问题就是由结构问题引发的。在总量问题得到缓解后,结构问题需要逐步理顺,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各项政策进一步细化落实到各粮食品种,并分门别类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政策效率。从我国目前来看,品种结构的矛盾突出。从大品种看,玉米有余,小麦不足,稻谷丰年有余。从小品种看,多数品种供不应求。在三大品种中,名优品种不足,如粳稻、硬小麦、蛋白含量高的玉米少,而有些品种如质量不好的早籼稻、高水分玉米则严重积压。这种状况,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不少问题。消费者喜爱的名优粮食品种得不到全部满足,不利于扩大内需;生产者生产的某些粮食品种,质量差,销售困难,不利于扩大再生产;经营者往往因货不对路,形成积压,出现亏损,属于政策性亏损,部分还要国家财政负担,对各方面都不利。因此,调整和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质量,已成为非干不可、势在必行的大事。

就粮食储备而言,总量是充足的,从完善储备体系角度讲,需要进一步调整的,一个是产销区域结构,一个是原粮与成品粮结构。目前我国储备粮基本上是原粮,原粮不能直接食用,就有一个加工问题。现在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粮食加工布局也在调整,包括面粉加工业、大米加工业、玉米加工业以及食用油加工业。小麦加工明显地向产区集聚,包括河南、河北、山东的面粉销往全国;食用油加工则明显向沿海沿江港口集中。“这些趋势都值得关注和研究。过去,我们的储备布局侧重与生产衔接,产区的库存比较大。”

从农产品流通规律上讲,储备与加工环节衔接同样重要。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储备粮的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强销区和粮食加工集中区储备,使储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参与到粮食流通之中。今年初南方地区的冰雪灾害带来的启示就是,销区也要保有一定加工能力,否则原粮转化就很困难。当地虽然有原粮储备,但交通中断以后,怎么加工出来?这是销区政府需要重视的问题。

第二节 我国粮食产品结构的现状分析

一、粮食由供求基本平衡转为供求趋紧,国际市场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

2000年以来我国逐渐由以前的粮食净出口国转变为粮食净进口国,三大主粮(大米、小麦、玉米)全部转为净进口,且净进口量逐年攀升。未来十年我国主要谷物产量增长速度小于消费量的增长速度,自给率水平将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整体仍能保持在95%以上。我国主要谷物进口量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到2021年小麦、粗粮、大米三个粮食品种的进口总量将突破1 700万吨。耕地面积减少严重制约粮食生产持续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且减少的大都是良田。全国已有66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0.795亩的警戒线。尽管国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耕地面积仍在减少。一些地方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没有落实到位,“红线”变“虚线”问题突出,守住18亿亩耕地的任务艰巨。

二、油料自给率较低且生产难以大幅增加,依赖国际市场的格局难以逆转

由于比较效益低下、播种面积萎缩,近些年来,我国油料产量增长缓慢。2000—2011年间,油料总产量从4 496万吨增长到4 657万吨,年均增长0.3%。其中大豆产量和播种面积降幅最大,均为12%左右。但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稳步增长。2011年达到最高值2 595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44.3%,年均增长3.4%。由此导致我国油料自给率相对较低,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我国油料和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仅为45%和30%,进口量增长迅速。未来我国主要油料及食用植物油的供求格局仍将偏紧,部分品种进口将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三、我国粮食农产品的区域化、专业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从国内来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的区域化、专业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粮食生产的区域优势日渐显现,畜牧、禽蛋、果蔬等用地较少、资本密集的产业,几年之内便走向以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助推了农业持续增长。从2004年开始,粮食8年连增,油料、棉花、食糖、肉禽蛋奶和水产品以及瓜果蔬菜等产量实现新的突破,一县一省的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直至农村,满足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民众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为克服各种自然灾害困难,应对国际粮价剧烈波动冲击,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加快了资本、技术的聚集,发挥了各地的自然优势,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改善了就业结构,推动一大批农民“洗脚”上岸,进入二、三产业和为农业服务的就业。还为农产品出口创造了条件,20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489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03.6%,年均增长13.1%。尤其是园艺、水产、畜禽等优势产品出口,占全部农产品出口的比重,从2001年的60%,增加到2010年的70%。国内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的发展,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政府扶持农业的共同结果。单就政府扶持来讲,2004年以来,中央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实施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建立了以价格支持为基础、农业补贴为主体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按照国际通行的测算方法,中国农业补贴率从2001年的5.9%提高到2010年的16.1%。不仅有效保护和提高了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也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农业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除了国际上农产品进口依存度提高带来的风险以外,在国内,一些农产品的生产性和流通性过剩与短缺频繁发生,成为悬在农民和消费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同时加剧了交通、仓储和农业生态等方面的压力,甚至激发地区之间蛰伏的利益纠结。近年来,生姜、大蒜、绿豆、土豆等小小的产品纠结,惊天动地。以至于有的人认为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过度了,分工过细了,呼吁农业要重新扛起“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和“农林牧副渔同时并举”的大旗。

四、从总量安全向布局合理进一步优化

粮食主产区农业问题突出,推进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成为整个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据研究,当前我国大部分省区能够立足当地比较优势农业结构调整有序展开,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产业带新格局初步形成。1997—2001年,我国特色农业产值增长率达3.1%,粮食主产区农业比较优势与结构调整效应匹配较佳。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支持力度,着力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积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予粮食主产区奖励和补助,并运用其他经济手段筹集大量资金进行扶持,有力地增强了粮食主产区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全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还比较脆弱,粮食安全领域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粮食增产的难度在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推进和人口的增长,粮食增产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显然,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我国粮食稳定增产。

优化粮油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区域布局,促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近几年来,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逐步实现了从老品种到优质新品种、从传统的种植模式到良性耕植、从小规模示范到大规模推广、从粗放栽培到集约种植、从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从而为品种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技术现代化、经营产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节 粮食产品结构对我国粮食行业发展的影响

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已经由上世纪90年代的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转变为目前的基本平衡、结构性短缺、长期偏紧。在耕地等自然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协调农产品生产以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如何协调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弥补部分农产品的供需缺口,事关农业调控的大局。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世界上人口最多而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的中国来说,稳定和增加粮食生产必须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目标。近年来,国内外粮食供应和价格的不稳定形势,增加了提高粮食生产的紧迫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粮食生产所依赖的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明显,并且绝大多数减少的是粮食播种面积。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非农建设占用农业耕地现象突出。在粮食安全任务紧迫、现有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及后备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科学的粮食作物生产布局,明确各区域粮食生产发展取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一、粮食情况的重大变化,要求调整和优化粮食品种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水平低,供不应求,平衡紧张。五六十年代,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在300公斤以下;70年代,在300公斤左右,是在低水平的基础上的紧张平衡。有人形容那时的粮食平衡是“走钢丝”,处理不当,就会顾此失彼,经济处于紧张的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80年代,人均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进入90年代,又继续增加,同五六十年代比,增加了将近一半。国内粮食收支已做到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粮食库存和储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过去那种低水平的紧张平衡已成为历史,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我国的粮食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我国虽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但在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一直处于小农经济状态。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地域格局逐步调整,但并未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化。当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人与自然关系愈发紧张、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是这个时代的必然选择。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合理进行空间布局,既是现代农业的应有之意,更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世界上,一些土地、技术和资本雄厚的国家,实行农产品区域化、专业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国际农产品生产的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中国也从中受益,同时接受挑战。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从2001年的11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719亿美元,农产品进口依存度由2001年的6.4%上升到2010年的11.8%。其中,油籽、棉花等资源性产品进口大幅增长,大豆进口从2001年的1 038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5 480万吨,年均增长20.3%,占国内大豆消费量的84%,相当于世界大豆进口总量的61.4%,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10年,中国进口植物油与油籽折油共2035万吨,按目前国内大豆亩产236斤测算,相当于利用了国外9.6亿亩的种植面积,大体相当于国内水稻与玉米种植面积之和。若全部由国内生产,意味着要减少68%的粮食总产。这些国外资源性农产品进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农业资源短缺的压力,对中国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带来的挑战也是明显的,一旦国际农产品贸易恶化,中国一时便难逃其祸。

二、人民生活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要求调整和优化粮食品种结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在粮食消费上,逐步由量的基本满足转向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

(1)品种要好。在南方城镇过去籼米是当家品种,现在多数改吃粳米,而且注重品牌、产地。在北方城镇,过去主要吃玉米粉、高粱米、薯类等杂粮和部分普通面粉,现在吃的是好米、好面,辅以质量好的小杂粮。在农村过去是粗细粮搭配,现在主要吃细粮。

(2)加工精度提高。过去吃的是标准米、普通粉;现在是精米、精面,而且对质量要求高,不仅注重色泽、口感,而且注重品味、营养。

(3)由买生的变为生、熟并重而且注重品味、营养。面条、饺子皮、米粉、米糕等半成品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商品,包子、饺子、方便面(饭)等也很畅销,速冻食品、保健食品、休闲食品很受欢迎。

(4)直接消费的粮食城镇下降、农村大体稳定,而粮食转化为副食品则增长很多。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取消了定量、定品种、定供应的限制粮食消费的做法,人民群众购买粮食及其制成品,转化食品的选择性大大增强,也使消费结构的变化更加明显、突出。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生产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改变过去为解决粮食总量不足而单纯追求高产品种、不讲求质量、加工粗糙的状况,要求多生产品种好、质量好、加工精、营养全,可作口粮的品种,多生产可制作多种食品的多档次的专用粉(米),多生产畜、禽等不同成长阶段需要的饲料。也就是说,消费结构的变化要求粮食生产品种结构作相应的调整,这是一种必然趋势,是一条不可改变的规律。

三、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要求调整和优化粮食品种结构

粮食是农业的主体,粮食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改革开放以来,粮食收购价格逐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随之增加。近两三年来,粮食连续丰收,价格略有下降,但由于政府实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的政策,农民收入还是增加的。1997年同1985年对比,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了2.35倍,农民人均收入增加4.26倍。现在粮食的收购价格水平,相对来说,还是不低的。1998年,我国小麦、玉米的收购价格,已经大大超过国际市场的水平,大米也接近国际市场的水平。而且国内、国际市场对粮食的需求都不旺。在这种情况下,普遍地、大幅度地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不太现实。而且这样做,将造成国内粮食购销价格倒挂,势必增加国家财政的补贴,将使国内粮食收购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矛盾更加突出,不利于出口。因此,调整和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质量实行优质优价,将成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改善粮食企业经营管理,要求调整和优化粮食品种结构

粮食流通企业,是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是中间环节。粮食生产品种构成不适应粮食消费结构变化的矛盾,必然要反映到粮食流通这个中间环节上来,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好品种销得出、购进难,而次品种则购得进、销不出,经营困难,亏损严重。因此,改善粮食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必须调整粮食品种结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生产、加工、经营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一些地方实践看来,粮食企业要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作用,从传递市场信息、加强产销联系、政策引导、工作支持等方面,促进粮食生产品种结构的调整。同时,从企业本身工作上努力改进。一是要消除粮食紧缺时期“有啥供啥”的影响,改变经营品种单一、档次低下的状况,根据消费变化和市场需求,组织粮食品种的经营和加工,做到品质优、品种多、档次全,适应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并把企业经营同政策性业务分开。二是要改变“坐店等客”的作风,加强营销观念,充实推销力量,名优产品要树立品牌,扩大销售。三是要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通过精加工、深加工,使产品品质优良,价格合理,服务良好,具有市场竞争力。四是要探索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形成粮食优质品种生产、加工、购销相连的产业链。例如,公司十农户,组成松散或紧密的经济联合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和提高粮食品种、质量为中心,以企业、农户两利为原则,联合经营。粮食企业向农户提供名优种子,并在技术上加以指导;农户在粮食收获后按一定比例交售给企业;企业按照优质优价政策,付给农民高于同类粮食的价钱;并经过精、深加工,成为优质产品,投向市场、供应出口。这样做,既促进了粮食品种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又改善了粮食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了效益。

第四节 粮食产品结构优化的思路

调整和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涉及诸多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调整和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从总体上说,应当在确保粮食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进行。因此,我国人口每年增加一千多万,如果粮食产量不相应增加,人均粮食产量将会在现在400公斤左右这个不高的水平上向下浮动,不利于粮食总量平衡。也就是说,要十分重视粮食的品种、质量问题,但不能完全不考虑粮食的数量问题。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应当增加优质、适销对路、经济效益好的品种的生产,淘汰某些质量差、没有销路、无效益或效益很差的品种,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调整粮食品种结构,要因地制宜。各种粮食品种包括优质品种的生产,受到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能强求一致,一刀切。坚持优质优价,拉开品种、品质差价,以鼓励优质粮食品种的生产、加工和经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对优质品种研究成果的投入和推广,也要给予合理的补偿。对优质粮食品种要有科学界定,并为其发展开“绿灯”。什么是优质粮食品种,不仅要有显示其品质的各项指标,而且要经包括消费者在内的有关方面的认可。过去有规定标准的,要根据新情况作适当修改。对于一些不利于粮食优质品种生产、加工、经营等的规定,应当考虑修改或取消。在思想认识一致的基础上,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调整和优化粮食品种结构的工作,一定会顺利开展。

一、做好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

(一)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

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要积极发展粮食相关产品的生产,努力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发展粮食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注重粮食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通过合理布局,既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增长。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具体研究各生产部门和各地区间的结合、联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粮食生产,从而逐渐形成各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合理分工,使粮食生产与工业、交通、科技平衡发展。水稻方面重点建设东北、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3个水稻优势区,在扩大双季稻、稳定南方籼稻生产的同时,推进东北“旱改水”、江淮适宜区“籼改粳”,扩大粳稻生产。加强超级稻和杂交粳稻育种等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提高病虫害专业化防控水平,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小麦方面重点提升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和东北5个优势区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品种,加快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少(免)耕栽培、机械化生产等先进实用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玉米方面重点加强东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的优势地位,积极挖掘西南、华北和西北地区生产潜力,稳定增加专用玉米播种面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排灌条件,大力推进全程机械化,着力提高单产水平。油料重点以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业带和北方油菜优势区为重点,开发利用南方冬闲耕地,提高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积极发展冀鲁豫及东北农牧交错区花生生产,巩固提高东北大豆产业,发展西北、东北盐碱地油葵等油料作物生产。

目前我国粮食产品结构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品质差、质量低,是目前中国粮食产品生产和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粮食区域布局中要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确保相关原则的贯彻

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根据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进行布局,就是要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热、水、土、气等条件。这些自然条件是进行布局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我国领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不同地理环境具有光、热、水、土、气等资源的区域差异,而不同的粮油作物,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又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发展粮油生产,必须认真研究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自然的有利条件,尽量减轻和避免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从而使粮食的生产布局更加合理,达到持续稳产高产的目的。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考虑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贯彻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特别是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要重点扶持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把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做大做强。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贯彻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是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是由市场机制的缺陷与粮食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一,粮食是一个弱质产业,其具有高风险、易波动、市场竞争力弱的特点;其二,粮食是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粮食产品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健康需要和安全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三,市场经济调节粮食生产具有局限性,市场机制的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具有滞后性,而粮食生产周期长,市场调节容易引起经济波动,需要政府进行事前调节,即通过一定的计划管理,对长期发展作出引导,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三)分析影响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因素

1.资源因素

(1)土地资源

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质量,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而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水稻以“三沙七泥”的土壤机械组成最适,而且有耐酸性;玉米要求土壤性质,酸碱度适中,并要求有充足的水肥;花生宜于种植在偏沙性土壤中,即使是土质瘠薄也可正常生长;高粱和向日葵几乎可以种植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上,甚至包括盐碱土。因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难以一概而论,应视其不同作物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来选择适宜地区布局。

(2)水资源

地表水的分布与粮油生产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水网密布,水量丰富,容易引灌耕地的地区,通常种植有较多的粮油作物,并能旱涝保收,如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相反,水网稀少,水量不足,不易引灌农田的地区,耕地往往少而易旱,不利于作物的种植,因而栽培的粮油作物一般较少且多为旱粮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差,单产低。因此,粮油产品难以自给,如我国西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我国地表水以降水补给,因此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地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配直接影响粮油作物的产量和分布。我国降水量在地区分布规律上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河川水资源是南方多、北方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不协调。

2.市场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其他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既为不同类型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效地调动各种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逐步市场化,又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得到发挥,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跨区域甚至面向全国的大生产,形成了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优化。但是占农产品总价值量的比重很大的粮食产品的流通却仍处于计划控制之下,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粮食生产中无法得以发挥,而粮食产品在农产品价格体系形成、农民收入结构、市场交易总量中又都占有基础地位,使得粮食流通的计划控制既影响了整个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又使粮食区域布局的优化缺乏市场基础。

3.技术因素

粮油生产是社会经济、自然、技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要发展粮油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科学技术对促进粮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粮油增长量的20%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目前已占到80%左右。但我国目前农业科技与生产相脱节,技术进步慢。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存在着“四多四少”:即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农业技术进步涉及科研、推广、生产应用三个环节,科技推广是中心环节。科技推广乏力是农业技术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手段落后,基层科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推广的后续服务不到位,尤其是技术推广与产品销售服务脱节,即只管推广技术而不管销售产品,这种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四)按粮食主产区域实行专业化生产,构建我国优质粮食战略格局

按不同的粮食主产区特点实行各种明确分工的专业化生产。在各个地区只生产一种或几种国内、外市场所需的比较效益高的农产品,使粮食生产布局建立在地区间精细分工的基础之上,这一原则的前提是把一定的粮食生产品种固定在一定的地区,这些分工是根据各地的土地特性、气候条件、人口基础、生产水平和流通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加以安排。它使粮食各品种的技术革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推动粮食作物品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提升粮食产业的综合效益。

二、保证我国主要农产品结构平衡

(一)要更加重视作为口粮的稻米和小麦的供给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稻谷、小麦、玉米等重要粮食品种必须坚持基本自给,对稻谷、小麦等口粮作物要争取达到100%的自给率,对玉米则要保持在95%以上,即进口量不宜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一般而言,粮食按用途可分为口粮、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在这三者中,口粮直接用于满足人类的食物需求,更具有不可替代性,对粮食供求失衡的影响更具有先导性和敏感性。稻谷和小麦都主要是用作口粮。稻谷是消费量最大、比重最高的粮食品种。1985年之前,稻谷消费量甚至高于小麦、玉米消费量之和。目前,稻谷消费仍占粮食消费总量的1/3左右。从用途看,85%以上的稻谷用于口粮,不到15%用作饲料或工业原料。小麦是稻谷之外口粮消费的第二大品种,同时,口粮消费占到了小麦消费的80%。

口粮中,大约30%为小麦。因此,稻谷的地位显得更重要一些。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占到60%,这一比重还在不断提高,大米直接食用的比例仍在上升。另一方面,全世界大米贸易量只有2 700万吨左右,仅占当年产量的7.0%,相当于我国每年大米产量的17%。大米国际市场空间较小,并且,供给主要以东南亚国家的籼米为主,而我国需求主要以粳米为主,因此,很难借助国际市场来实现国内大米供求平衡。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次粮食供求失衡,无论是供给严重过剩还是供给严重不足,往往都是先从稻谷开始,再波及其他,最终形成全局性的粮食供求失衡。在此方面,稻谷的影响往往是其他主要品种远远不及的。改革开放以来,因稻谷减产而导致整个粮食市价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的情况已多次发生。

(二)要采取综合措施稳定玉米供求平衡

在各粮食品种中,玉米的供求缺口最大,单靠扩大播种面积是不行的。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考量,首先要保证口粮供应,不能把更多的耕地资源分配在玉米生产上。近期玉米种植面积只能有小幅度增加,来源主要是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还能否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要取决于玉米生产的比较收益。在外延性资源越来越少的条件下,内涵发展必然是实现玉米增产的根本出路。内涵发展的路径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育种和施肥手段以及先进的栽培技术措施,提升玉米生物体的能量转化效率;二是改善农田生产条件,包括土地整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条件。目前东北玉米主产区中低产田约占玉米种植面积的2/3,其中干旱是主要限制因子。玉米主产区内部的单产存在明显差异,低产田是高产田产量的2/3,按目前的单产水平分析,在未来的10年内,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上进行较大的投入,同时改良玉米品种,加大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中低产区的单产有希望比目前提高50%。

同时,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玉米内部的种植结构较为单一,普通玉米之外的专用品种很少。近些年来,专用玉米陆续发展,但总体看,玉米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国畜牧业对玉米饲料的利用还不尽合理,青贮玉米所占的比重还比较低,饲料的转化率不高。在玉米加工业领域,高油、高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玉米种植比例仍很小。伴随着畜牧业和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市场将对玉米生产提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玉米品种必须向专用化方向发展,玉米品质结构也存在着一个优化升级的过程。

单纯提高产量、优化结构,还是不可能实现玉米市场供求平衡的,短期来讲如此,长期来看也是如此。和口粮需求比,加工需求的弹性很大,有很大的伸缩空间。如果不控制,只要能够赢利,就可以无限制地发展。因此,必须管住加工需求。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定,深加工用粮规模占玉米消费总量的比例要控制在26%以内。但目前实际加工用量早已突破此限制,导致玉米供求缺口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玉米优先满足饲养业发展,控制粮食用于工业酒精、燃料乙醇等非食物链生产,禁止粮食深加工产品出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禽蛋奶等畜产品消费还会有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发展畜牧业是大的方向。生产动物性蛋白需要消耗4倍到9倍的饲料蛋白,完全靠玉米、豆粕做饲料是不可行的。未来一个大的战略就是,必须开辟新的饲料来源,寻找玉米饲料的替代品。和口粮消费不同的是,饲料消费的保障途径可以更加多样化。苜蓿就是一种很好的饲料,其蛋白含量高达45%~46%,是粮食蛋白含量的2~4倍,且含有18种氨基酸,是世界上最大的蛋白质资源,是公认的优质饲料。再如毛叶苕子,其干物质粗蛋白含量为46.7%。其他如油苋菜、氨基酸草,粗蛋白含量也分别达到了22.8%、29.8%。这些饲草可以广泛种植,我国南方地区有许多荒坡地和冬闲田,光热资源充足,种植饲草的潜力还是很大的。而我国畜牧业的重心目前还在北方。今后要发展一些适合南方地区的畜禽良种,如奶水牛等,以更好地利用南方饲草。除此之外,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也可以完全实现饲草工厂化生产。饲草基质栽培、潮汐栽培技术都已经成熟,能够做到立体栽培、节地节水、常年生产、多次收获,每亩年产量可达40吨到120吨。只要加以重视、大力推广,完全可以开辟新的饲料来源,依靠工厂化饲草生产和规模化畜牧养殖配套,减轻饲料消耗对玉米等粮食的依赖,并保证畜产品的充分供给。

(三)合理调整油料种植和食用植物油消费结构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工业用和饲料用大豆占据了大豆消费量的九成。国内大豆消费快速增长,主要来自食用油压榨的需要及养殖业对豆粕等副产品的需求。2011年我国进口大豆5 264万吨,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已经快接近80%。东北是大豆的主产区,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3%,总产量约占全国的37%。2000年到2010年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35%~42%。但即使在东北地区,大豆种植效益目前已显著低于玉米,据黑龙江农委对1 250个农户样本调查,2010年该省玉米每公顷纯收益达到5 122元,而大豆仅为2 430元,两者种植效益相差一倍多。要在现有产区大幅度增加大豆产量、提高大豆自给率,既受到耕地面积的制约,也面临与其他粮食作物争地的矛盾,可能性不大。为此,一要拓宽思路、着眼长远,在新疆等地方积极开辟新的油料大豆种植基地,更直接、更有效、更大程度地缓解油料供给压力。通过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建立海外油料基地。将南美的大豆和东南亚的棕榈油作为开拓海外油料来源的重点,支持企业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油料保障体系,开拓与巴西、阿根廷等主要油料进口国的直接贸易渠道。二是支持国内油脂产业发展,支持本土油脂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在优势产区支持压榨企业建设储藏、运输等物流设施和加工设备的更新改造,支持压榨企业在周边地区建设优质原料基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扶持一批规模相对较大的地方油脂加工企业。三是大力发展小品种食用植物油生产。利用我国林业资源优势,大力支持开发油茶、油橄榄、文冠果、核桃等木本食用油料。重视发展棉籽、米糠、玉米胚产业,有效利用兼用型油源生产棉籽油、玉米油和米糠油,增加食用油供应。四是加大对新型食用植物油的宣传,引导居民科学适量消费。加强食用植物油种类与食用知识的市场宣传,提高我国居民对小品种食用植物油及油脂消费合理水平的认识,减少浪费及过度消费现象。

三、科学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和成分

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我国目前耕地不断减少的前提下,保障粮食生产主要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因此,在国家制定了《全国新增1 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后,许多农业专家学者集中围绕如何提高粮食单产献计献策。但是单产提升的空间越来越小,目前在增加单产上,主要是缩小现有品种的大田实际单产与潜在能够实现单产(指区域高产示范产量)之间的差距。展望2050年,即使我国的人口能够控制在16亿,对粮食的需要量也将翻一番,但可耕地面积却将减少1/5。仅仅依靠提高单产是难以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些农业专家学者对我国1949—2007年的粮食总产、单产、面积、复种进行的分析和研究指出粮食单产继续增加但增长率递减,单产对总产的相关系数由0.986下降到0.558,而面积对总产的相关系数则由0.418上升到0.641。可见,随着单产水平的提高,面积的作用越来越大。

因此,应通过粮食品种外延的增大来增加粮食面积。科学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和成分,即以我国粮食品种多样化优势为基础,遵循科学发展观,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和食品成分,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我们要树立两个新的粮食观念,即粮食生产经营的生物多样化、粮食品种结构观念和粮食加工消费的营养多样化食品成分结构观念。其次,研究制定我国“生物多样化立体粮食生产模式”的发展战略体系,包括资源可持续利用、生产能力、科技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等。在粮食生产经营环节有效地挖掘开发和协调优化立体粮食生产的品种结构和空间布局,组织攻关利用现代生态农业和生物技术开发培育适应于林地、沼泽湿地和水域的淀粉类粮食资源植物新品种,提高它们的单产水平。在粮食加工消费环节组织研究开发营养成分科学合理、经济的食用“调和粉”类系列产品,引导广大消费者选择科学营养的粮食食品成分。

四、合理推进粮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通过资源整合开辟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加快农业资本积累的步伐,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增长。国家统一制定农产品分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政策,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通过产品差异占据市场,避开通过激烈的价格竞争争夺市场。从过去的追求数量为主的“增产”战略转向了以追求质量和效益为主的“增收”战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自然资源、市场情况和相关产业发展,调整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的产业构成,扩大市场需求大的产业的生产规模,缩小市场需求萎缩的产业的生产,使各产业间相互协调、联动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产业升级,提高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调整产品层次的结构,在产品品质多样化、优质化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的专用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抓龙头、建基地的思路,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强化服务功能,创新工作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扶持壮大粮食企业,走“公司+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五、调整储备粮存储产品结构,确保粮食安全

中央储备粮是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的重要物资,充足的粮食储备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储备粮的调控机制得到了强化,在平抑粮食市场以及应对突发事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储备粮存储时,合理地调整各品质粮食的存储比例,才会使储备粮的轮换与市场接轨,才不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落伍,才能顺利地完成轮换任务并实现轮换收益的最大化。

合理调整所存品种的品质结构。对于市场需求量大、销路好、价格差异大的要多储;反之市场需求小,价差小的要少存。由此,可以规避市场行情不好时因品质单一,造成销路不畅或是为完成轮换任务形成轮换亏损的被动局面。为了使轮换工作更加顺利,应与大加工企业进行强强联合,在储备粮入库时,与加工企业共同进行加工品质鉴定,在双方认可的情况下草签用粮协议,轮换时再根据市场行情进行销售定价。由此,不仅使加工企业得到了品质可靠、供应稳定的粮源,而且使储备粮轮换销路有了稳定可靠的渠道,避免了市场风险和资金结算风险,从而实现了供需双方双赢的局面。

六、围绕高营养,调整粮食加工产品结构

(一)调整小麦加工,实现面制主食工业化

馒头、面条等是我国传统的主食品,长期以来,国内外机构也开展了相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标准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与主食工业化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在馒头的加工工艺方面,尤其是缺乏抗老化、防霉变方面的成果支持。馒头属蒸制面食,水分含量较大,存在着易老化、易霉变、保质期短等特性,限制了面制食品的流通、储存。目前馒头抗老化、防霉变技术研究在国内、国际均未取得实质突破。西方在面包防老化上主要是加入乳化剂及淀粉酶等产品,但由于馒头中没有油脂、糖等辅助成分,与面包相比防老化的技术难度更大。国内目前在馒头、鲜面条防霉变中常用的手段是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化学防腐剂,但该类产品有残留、容易过量添加,面制主食每日食用量较大,如果使用化学防腐剂对人体危害更大,不利于保障食品安全。而目前社会上普遍使用一些化学防腐剂,并且存在超标添加,无法保证食品的安全。从发展趋势看,减少或禁止化学防腐剂的使用,而利用生物类产品将成为必然。本项目利用生物防霉剂抑制馒头表皮霉菌生长,生物酶、乳化剂控制面粉中淀粉的老化,研制成具有较好抗老化保鲜、防霉功效的生物酶复合乳化剂产品,可以将馒头保鲜期由原来的1天提高到3~5天,使馒头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成为可能,为馒头的工业化生产、配送提供了保障。

在设备研究方面,我国多家企业,包括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等企业都开发了馒头设备,如台湾阳正精机公司。目前的设备只是面加水、切割、成型、蒸制,简单地加工成馒头的形状,不能与传统生产工艺相结合,机加工馒头的口感、风味与手工馒头有着很大的差距,市场反映不佳。首先,传统的馒头加工机械的设计没有考虑设备与生产工艺的结合,生产出的馒头无法达到手工馒头的结构、口感和层次感;其次,由于缺乏相应的对馒头谷物化学的研究,没有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使得机加工馒头并未体现出在品质方面的优势。如国内的成型机多采用螺旋挤压送面、大螺旋对辊辊压成圆球状馒头坯,再通过输送带挤高而成形,成型的馒头坯表皮、结构、口感均达不到手工馒头的品质;同时由于其一次成形率只有50%左右,造成一批次面团要经过3~4遍才能基本成形完毕,而螺旋挤压对面团破坏作用非常大,面团温度会随挤压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导致生产的馒头品质波动较大。而且进口设备以加工南方点心馒头为主,对北方主食馒头设备研究尚属空白。尤其是“设备性能设计未能与中国传统饮食习惯和民族特有食品的生产工艺紧密结合”的缺陷突出,对面团、面粉的适应性差,特别是对北方的硬面馒头;从和面到成型过程未能连续化生产;只能生产方馒头;价效比偏低。同时,生产过程均是断离式的,无法实现从和面到包装连续生产。从发展趋势看,在劳动力资源日益趋紧的情况下,节约操作人员,减少人工成本,甚至无人操作,同时实现不间断的连续生产流程,已经成为重要方向。本项目设备的重要突破口,就是通过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实现设备的智能化、连续化、自动化。

面条种类繁多。在面制食品领域,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的是方便面。我国是世界方便面生产第一大国,虽然在科研和产业化方面都走在前列,已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成为最大的面制品工业,品牌集中度较高,形成了康师傅、今麦郎、白象、统一四大品牌主导市场的局面,但是,方便面仅占面制食品总量4.5%左右,而且与传统的鲜湿、即食的饮食习惯不相符合。面条工业化的另一个主体是挂面。挂面的发展相对落后于方便面,大部分企业采用的还是20世纪80年代的工艺和设备,其生产效率和品质难以符合需求。鲜湿面条是我国传统的、最受消费者喜爱的面条品种,但由于缺乏系统研究,褐变、霉变等关键技术未得到攻关,工业化水平很低,依然是以小作坊为加工主体,经营分散,未形成规模;设备简陋,卫生状况堪忧。尤其是褐变问题,它是鲜湿面条加工流通中存在的主要瓶颈之一,国内外为抑制褐变,主要采用酒精和乳酸,但煮沸后汤有异味,无法再食用,不符合我们的饮食习惯。如何结合我国小麦的品种优势,结合传统饮食习惯,开发鲜湿面条生产技术和产品已经成为重要的需求。

对传统面制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加工技术进行集成,以适合不同地区、不同饮食消费习惯、不同消费群体的大宗面制主食品产业化开发。重点开展光机电一体化、可控动态发酵、连续折叠压延、防腐保鲜、抗老化等工程化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示范。同时,将根据粮食中功能性成分特性,研究创新分级分离、生物转化、物性修饰、微胶囊包埋、微射流、功能化重组等技术,形成功能性成分产业化开发能力,并解决馒头及更广泛面制食品功能性成分均质混配加工的关键技术。

(二)调整稻谷加工,实现大米主食工业化

稻谷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大宗粮食作物,近5年我国大米的产量在1.75亿~1.99亿吨之间,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38%以上。我国60%多的人群以大米为主食,人均年消费大米已超过90公斤,从大米及其制品中获得所需的50%~60%能量,大米及其制品在我国人民的食物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速度会稳定在年均增长0.8至1个百分点,估计城镇化水平2010年达到47.0%,预计2015年将达到51.5%左右,城镇人口将达到7.05亿人。城镇人口的数量和比例上升,城镇居民核心家庭的比例上升,家庭劳动将更为注重社会化,工业化生产的米制主食品的需求量将不断上升。随着我国高铁和动车组的运行,对于保鲜米饭等工业化生产的方便米制主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主食米饭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可以形成一条原料产地、生产流通、供应销售全产业链,产品质量可以全程监控,为消费者提供每一粒健康、安全大米。进而促使由现在分散、低效、浪费的家庭蒸米方式向集约、高效、低碳的主食米饭工业化转变;同时,有利于倡导国民优质化、便捷化、节约化的低碳生活方式。

大米中约2/3的营养素和功能性成分分布在皮层和米胚中,在大米加工成白米(碾去米胚和皮层)的过程中,尽管改善了大米的食用品质,但损失了其中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大米加工的精度越高,产品营养素损失就越多。与此同时,在大米加工过程中也产生了超过1 000万吨副产物如碎米、米糠等。目前,仅有少量的米糠和碎米得到利用,绝大多数用作畜禽饲料,未得到高效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资源非常宝贵,杜绝粮食浪费,提倡节约,实际上就是一种低碳生活模式。如果全国加工大米副产物以25%的转化率计算,相当于每年可为国家增加粮食近250万吨(即50亿斤),相当于我国粮食发展纲要增产1 000亿斤粮食目标的5%,对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部分厂商在原料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给国民健康饮食带来隐患,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饮食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消费者除关心市场上食品的营养外,更加注重食品安全,渴望得到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原生态食品。同时,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在膳食结构中对精米、精面摄入量大大增加,致使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元素的摄入量显著减少,忽略了健康饮食,致使糖尿病、肥胖症等“文明病”发生增多。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多食用粗粮(糙米、全麦粉)和杂粮。但是,市场上难见糙米,一些城市超市虽有“糙米”销售,这种“糙米”其实是大米加工过程中的在制品,其食用品质差,且蒸煮时间长,消费者不认可。因此,通过利用生物技术和食品加工新技术,生产安全、营养的原生态食品,确保国民优质生活,成为当今稻谷加工业的发展潮流。

稻谷加工业作为稻谷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和食品工业的基础性行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新时期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发生重大变革,这就对稻谷加工业提出更高要求,不仅仅是满足国民吃饱和吃好问题,更应该注重社会生产节约化和国民生活便捷化的低碳、高效需求。发展现代稻谷加工业,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适应国民生活节奏,调整和优化稻谷生产结构,实现粮食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从全球范围来看,安全、绿色、休闲成为人们消费大米的主流和方向。日本工业化生产的保鲜米饭口感、方便性等方面优于家用电饭锅、餐厅用小型蒸饭设备制作的米饭,因此保鲜米饭已经开始配送进入家庭、餐馆。随着全球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不断变革,在众多的消费者中出现了有钱无闲的现象,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这就使休闲食品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趋向。Leatherhead Food RA最近针对全球12个主要市场所做的统计显示,休闲产品的总产量达440万吨,约合300亿美元。美国每年每人的平均消费量达8.6千克,其次是荷兰和英国,分别为6.5千克和5.7千克,较低的是意大利和巴西,分别只有1.5千克和1.7千克。各国、各企业看好的休闲食品的生产,致使休闲食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这使全球休闲市场相当集中,跨国性的企业和品牌对休闲食品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百事公司旗下的Fritoby就宣称占有全球40%的市场,第二位的Procter&Gamble 5%的占有率,另外一些2%~5%占有率的公司则包括美国的Nabisco公司、德国的Intersnack与Bahlsen公司等。

(三)调整玉米加工,实现玉米食品主食化加工

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资源,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超过了4.5亿亩,2009年世界玉米总产量达到8亿吨,我国产量为1.6亿吨,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玉米食品主要包括即食玉米食品(鲜食玉米、熟制鲜玉米、速冻玉米、玉米罐头)和玉米专用粉及其面制品等。美国玉米食品产量占世界第一,玉米食品达1 000多种,占食品货架量的10%。随着我国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玉米食品的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品主要包括即食玉米食品、玉米粉及其面制品和玉米饮料130余种。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每人每日粗粮摄入量为50克的指标要求,玉米食品需求将达到2 000万吨,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我国玉米食品工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但现阶段在我国主要停留在粗加工阶段,其粗加工转化率仅有10%左右,玉米食品产量远低于玉米食品的市场需求和玉米产量,工业化生产的主食化玉米食品规模小,处于起步阶段。这是因为玉米食品的加工、品质提升机理和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新产品开发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缺乏适合主食化玉米食品生产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因而造成玉米食品科技含量低、产品不稳定、产品单一、食用加工品质低,口感粗糙等缺点,严重限制了玉米食品产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玉米食品的需求,成为抑制我国玉米食品产业发展的瓶颈。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玉米食品营养性、保健性、多样性的需求不断增大,对玉米食品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五节 粮食产品结构优化的科学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发展理念,落实责任

为了加强对粮食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领导、协调、服务和监督,在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政府应采取扶持政策,引种繁育、试验示范、技术推广、招商引资和企业技改等。坚持整体联动、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从项目、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等方面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共同促进粮食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健康发展。

1.加强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

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15.6亿亩。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深化基层水管体制和农业水价的改革。首先要稳定水稻耕种面积。不仅要从粮食安全的角度认识保护稻田的重要性,还要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认识。稻田本身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一个重要的物种库和土壤种子库;此外,稻田可维持近10厘米的水层,每公顷稻田比旱地可多蓄水1 500立方米,长三角地区稻田蓄水量相当于两个半太湖。

2.不断完善粮食补贴及价格政策

不断完善现有补贴政策,把增量资金向重点农产品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并建立健全对粮食主产县的利益补偿机制。尽快调整现行的价格政策,既要减少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又要防止价格的过度波动,例如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水平和国家托市收购的数量,建立健全中央及主产区、主销区的粮食价格监测和预警系统。要通过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来提高复种指数。对近10年来的数据分析显示,对我国稻米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播种面积,影响播种面积最主要的因素又是复种指数。提高复种指数的根本,则在于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要逐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提高水稻种植补贴标准,逐步建立农资综合补贴、灾害直接救助和农业保险并重的补贴机制,增加农田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并对各种补贴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国内油料作物的财政补贴和奖励制度,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的种植积极性。加强对油料作物良种培育和使用的支持,加大对产油大县的资金奖励力度并扩大产油大县奖励范围,加快油料作物机械化发展以缓解劳动力资源约束。

3.积极推进种植机械化、服务社会化和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新型化

积极推进针对重点环节的关键技术和机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并进一步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加强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包括农民种粮合作社、种粮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4.提高稻米单产水平

在当前粮价水平下,每亩增产100公斤,相当于农民增收240~260元,比补贴政策的激励效果强得多。常规稻、普通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平均单产水平分别为370公斤、460公斤和600公斤,而我国仍有一半为常规稻,推广良种的空间还很大。要认真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同时,加大有关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田生产能力建设和农田生态基本建设,并把资金集中到商品粮基地,体现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的原则,改善粮食生产条件。

5.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发挥好进出口调控机制作用

应加强对我国粮食进出口的监测和管理,适时启动贸易救济措施,严厉打击走私,规范市场秩序,为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理顺粮食产品结构关系

建立合理的粮食产业结构,对粮食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必须解决好三个层次的关系:一是种植业内部的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生产之间的关系;二是农业内部的农、林、牧副渔等业之间的关系;三是农村内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此,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一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质量和种粮效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二是调整农产品结构,大国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林业、畜牧业及渔业;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五是调整农业布局结构,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使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促使优势农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

对于小麦来说,供需状况基本上还是平衡有余的,只是品质结构矛盾较为突出。近几年我国小麦生产连年丰收,供求关系已由产不足需过渡到总量平衡有余的阶段。2010—2011年度库存消费比已经达到99.85%,是2003—2004年度以来的最高值。小麦连年增产,主要得益于单产水平的提高。我国小麦的单产水平虽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约相当于英国的65%,法国、德国的76%左右。而且我国小麦单产的区域差异性较大,中低产田数量较多,今后一个时期实现均衡增产是开发小麦单产潜力的关键。北纬33°左右的地区是提高我国小麦单产、确保总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省处于北纬31°~35°区域,面积约1亿亩。未来随着我国在良种、配方施肥、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技术进步,这些地区小麦单产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解决总量问题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小麦供需的品质结构问题。当前最主要的矛盾是普通小麦供给过剩、优质麦供给不足。特别是近两年小麦生长和收获期间遭遇极端恶劣天气,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小麦供应结构矛盾进一步激化,优质小麦价格自2010年6月开始明显上涨,进口小麦需求也大幅升温,小麦进口量达到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虽然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9年秋冬种小麦优质率达71%,比2004年提高30多个百分点,但由于我国小规模农户分散种植的生产模式短期内难以改变,多品种混杂、单个品种数量少的问题将长期存在。一些国产优质麦品种在某个单项指标上可与进口麦媲美,但混收混储等现象造成优质麦整体品质下降,难以满足企业加工需求。因此,在保证小麦供应总量的同时推进品质提升,是今后我国小麦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三、加快科技进步,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

我国扩大耕地面积潜力有限,粮食增产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必须加快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切实转变粮食发展方式,把“主攻单产、提质提效”作为粮食稳定增产的重点。要强化粮食生产科技支持政策,不断增加对粮食生产科技的投入,促进农业科研队伍安心农业科研,加强产学研密切结合,形成开放、竞争、协作的粮食科技发展运行新机制,不断提高粮食及粮食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加强高产优质粮食品种的研发、选育、引进、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基本实现良种化。要强化节水、高产技术组合配套,加强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研发和普及,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和丰收计划,促进粮食生产集约化发展。要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引导农民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改善耕地质量,改进耕作制度,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和消耗,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者的生产效益是粮食区域布局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粮食区域布局的逐步优化,使粮食生产各品种都相对地集中到生产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地的土壤、水源、交通、能源和劳力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效益;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还可以促进粮食生产者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不断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粮食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使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少粮食区域化专业生产的风险,保证各地的粮食生产都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的目的。

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增产的科技含量,这是优化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为此,对优质粮食品种要实施科技攻关,力争在品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治、粮食加工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研成果,并认真做好利用、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育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增产增收显著的重大实用科学技术及时推广运用到粮食生产中去。

四、积极推进粮食经营的产业化

随着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和专业化的生产,分工不断加深,使不同区域之间的粮食经营联系更加紧密,这种联系是否有效取决于粮食经营的产业化程度。粮食经营产业化是指实行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使粮食生产者由单纯生产粮食初级产品向粮食产品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由单纯务农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通过产业化经营形式,粮食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把粮食的种植与粮食的加工和销售联系起来,使粮食产业与现代工业、商业、金融、运输等产业紧密结合及合作,构建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业优势区域和城市郊区及县域集中,推进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生产力布局的良性互动,促进农产品加工与农业协调发展。发展重点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扩大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以突破农产品加工技术瓶颈为切入点,着力发展产地加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一批产值超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着力推进精深加工,培育领军企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着力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实现同步发展。粮食加工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等粮食优势区,大力发展粮食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及仓储物流业,打造现代化国家级口粮、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加工基地,提高产品附加值。

五、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粮食的商品化水平

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实施要以社会市场体系和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为基础。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交通和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实现粮食区域化生产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推行商品化的粮食生产政策,生产的粮食产品具有很强的商品性,粮食产品就可以在全国市场范围内合理流通,甚至可以通过进出口调剂粮食产品的余缺。还可以在优化粮食区域布局的同时腾出一部分土地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这些会进一步加强粮食的商品化生产。随着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品种类及其数量的扩大,粮食生产的商品化速度越来越高,为粮食的区域化生产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六、合理分工,提高粮食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

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要统筹兼顾、合理分工,这有利于粮食生产实现地区专业化和经营产业化。粮食生产的专业化使粮食生产者的经营内容单纯,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生产方式,许多生产者集中精力生产某种拳头产品,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当地的条件确定最适宜的产品结构,并与其他的粮食生产者互通信息,使各自的产品分工趋于合理化。另外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导致许多粮食生产者从事兼职或其他非农业性工作,而粮食专业化生产使生产的季节性更有规律可循,有利于在非粮食生产季节安排富余劳力发展其他的工副业生产,使这些劳力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提高粮食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