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基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
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宏观产业政策促使园区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包括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方面。现在的工业园区在产业结构方面问题重重,例如园区内的企业缺少产业联系,对外竞争难以形成合力,缺乏整体竞争力;有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缺乏,不仅难以吸引新企业入园,而且园区内的老企业也存在外迁倾向。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本章主要讨论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及其相关问题。
4.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4.1.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结构一词早出于自然科学研究中,如物质结构,即研究物质的构成和物质构成元素间的联结方式及其相互作用。在经济研究中,产业结构这个概念的使用始于20世纪40年代。最初,利用这个经济概念分析经济问题时,其含义是不规范的,既可用于解释产业间的关系,也可解释为产业内部关系以及解释产业的地区分布及规律等。后来,随着产业经济研究的进展,产业结构的研究领域及其内涵逐步明确起来,主张把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生产力布局理论区分开,产业结构专指研究产业间关系的理论,而产业组织理论与生产力布局理论,则分别专用于研究产业内部企业间关系和地区产业分布及规律问题,从而推动了上述应用经济学科的发展。
现在产业结构专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这种产业间的联系与联系方式可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从“质”的角度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从而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的角度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产业关联理论。具体来讲,产业结构可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产业组成。从一个时点观察(静态观察),产业组成是指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的产业构成状况,如产业分类、产业数目等情况。从时间系列观察(动态观察),产业组成着重是指产业发展和变动的情况,如在该段历史时期内,新兴产业有多少?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产业有多少?已经达规模经济的成熟产业有多少?衰退以及消亡的产业有多少等。
二是产业发展水平(比重)。一般表示某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可采用不同产业的总产值及其所占的比重以及各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所占的比重两种方法来衡量。计算出来的比重值,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按一个时点计算的某个产业的比重,表示这个产业该时点的发展状态;从时间系列计算的某个产业比重变化数列,表示这个产业发展变化的轨迹。
三是技术经济联系。揭示产业间的数量依存关系,阐明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状态和方式。一般用直接消耗系数和间接消耗系数来衡量。
4.1.2 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和内容
4.1.2.1 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前者主要依靠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协调发展;后者主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4.1.2.2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和手段、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等等。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角度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供给结构的优化。供给结构是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以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供给结构包括资本结构、作为供应因素的投资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技术供给结构以及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资源供应结构等。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
第二,需求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收入水平条件下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所能承担的对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例,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联结纽带的产业管理关系,它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结构、企业需求结构、家庭需求结构和个人需求结构,以及以上各种需求的比例;它也包括中间产品需求结构、最终产品需求结构以及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需求的比例;还包括作为需求因素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以及投资和消费的比例等。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
第三,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进出口比例,以及以这种进出口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国际贸易结构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也包括同一产业间的进出口结构,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国际贸易结构进行优化。
第四,国际投资结构优化。国际投资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即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对外投资),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即外国对本国的投资(外国投资或外来投资)。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国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国投资则促使国外产业的对内转移。这两个方面都会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国际投资结构就是指本国对外投资与外国对内投资的比例结构,以及对外投资在不同产业间的比例和外国投资在本国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及各种派生的结构指标。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国际投资结构进行调整。
4.1.3 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同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
产业结构具有层次性,它既指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也指地区层次的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优化是地区层次产业结构优化的一种形式。它既具有产业结构优化的特征,又同完全意义上的产业结构优化有所不同。
工业园区产业结构是指工业园区范围内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关系。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成原材料和加工工业结构、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等,它既是地区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同时又是国家总体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子内容。
工业园区产业结构是地域分工的产物,各个地区自然条件、要素禀赋等的不同,形成的地区比较优势也不同,产生的地域分工、各种产业的具体情况也就不同。在工业园区层次上,地域分工表现为地区专业化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各部门的组合;而在国民经济层次内,地域分工表现为各个地区之间的生产协作。因此,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是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结构同空间结构的结合。它具有同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结构不同的个性化特点:
第一,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往往并不具备一国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
第二,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中一般都具有一个或几个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优势中的产业部门;
第三,各个工业园区比较优势不同,专业化部门各异,产业结构往往也存在明显差异;
第四,各个工业园区内部产业结构之间的互补性,依存性较强。
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自身的独有的特点说明的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优化方式同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方式一定有所不同。产业集群作为一种资源有效配置的方式和空间经济组织形式的集合,其存在将为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4.1.4 产业结构合理化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关系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合理化的目标,这两方面是密切相关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脱离了产业结构合理化这个基础,就会引起产业结构的“空洞化”,导致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大倒退;产业结构实现合理化后,如不能及时的实现高度化,就会导致产业结构的“时滞化”,阻碍产业结构的向前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反映产业结构量上的客观要求,体现为产业结构的发展要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产业结构静态上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反映了产业结构质上的客观需要,体现为产业结构的发展要遵循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要符合世界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潮流,是产业结构动态上的合理化。合理化和高度化是产业结构优化中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产业优化的实质,就是合理化基础上的高度化,这样的产业结构才能适应和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向前发展。
4.2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概述
4.2.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合理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概念,学者们往往从多个角度对之进行解释。
从强调各产业之间关联程度及效果的角度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存在着较高的聚合质量,即产业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它包括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比例关系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作用程度。
从强调政府调控的角度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充分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宏观调控,促使各产业相互之间保持内在的有机联系和协调的数量比例,以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竞争力,并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调整过程。
本书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将选择郭振等给出的定义,即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产业规模适度、产业素质提高和产业联系协调。它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协调一致的过程,充分有效利用本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国际比较优势,使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社会生产、交换和分配顺畅进行,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它要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资源条件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理顺产业结构关系,提高产业结构的整体功能,不断在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中达到产业结构的高效化、高级化。
从静态上讲,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产业结构的有序协调状态;从动态上看,则是对失衡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之恢复到协调和谐的状态的过程。因此,产业结构合理化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产业产出能力趋向协调;二是各产业相对地位趋向协调;三是各产业联系方式趋向协调;四是各产业的增长速度趋向协调。
4.2.2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内容
产业结构的运动变化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逐步趋向合理,这样不断的循环发展使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发展,这就是产业结构运动规律的反映。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在评价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不能用现在的条件去衡量过去的结构,也不能用甲地的条件去衡量乙地结构,而只能因时、因地、因条件的不同来判断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4.2.2.1 是否充分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产业的物质基础。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不可能脱离物质基础,只有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一般都具有多用性,合理的产业结构就能充分利用这一点,生产多种产品。
自然资源有三类,第一类流失性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第二类是可更新资源,第三类是不可更新资源。流失性资源不管人们使用与否,都照样流失,因此,应尽可能开发利用。可更新资源利用的好,能保持其再生能力,做到循环使用,这是一种合理的利用。但是,如果对可更新资源利用是毁灭性的,使其丧失了再生的能力和条件,那么可更新资源也会枯竭。对于不可更新资源应选择好时机,提高其投入产出比,尽可能高效利用,使地区优势充分发挥,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4.2.2.2 各产业发展是否协调,是否存在瓶颈产业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各产业应该是协调发展的,具有整体结构最优的特性。各产业在发展中能够相互创造条件,形成良性的经济互补关系,推动各产业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间的和谐运动。各产业部门之间,在质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量上按一定比例组成,形成产业有机整体。合理的产业结构不能存在瓶颈产业和过剩产业。
具体来讲,从三次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要协调发展,不能偏废;从制造业产业结构来看,重工业、轻工业要协调发展,既不能重“重”轻“轻”,也不能轻“重”重“轻”;从主导产业来看,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相互协调,由于基础产业的独特性质,尤其不能使它成为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
4.2.2.3 是否能及时地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能够及时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应变能力,供给弹性充足,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求。产业结构的应变能力是产业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是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的能力。合理的产业结构一定要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因为任何社会生产都要受社会消费需要的制约,社会需要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动的,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搭建多层次的反应灵敏的信息网络平台,这样才能准确及时的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
4.2.2.4 是否取得了最佳的经济效益
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效益。因此,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标志。在一定条件下,如果经济效益不好,产业结构肯定不合理。最佳的经济效益就是要注意劳动耗费和有效成果的比较,争取用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的劳动成果。合理的产业结构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合理的产业结构能能够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反过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能刺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化。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较好的发挥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优势,做到人力、物力、财力、自然资源和科技资源的完美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的积极作用,避免由于结构失调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而经济效益的提高节约了劳动时间,又为产业结构合理创造了条件。
尤其要注意到是,经济效益应该是宏观利益和微观效益的统一,是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统一,那种只顾微观效益和短期利益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因为那种效益的提高不但不会刺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反而会构成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障碍。
4.2.2.5 国内外的成熟技术是否得到了合理开发和利用
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很多经济学者在研究中也指出,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索洛甚至用特定的方法定量出了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究竟起着多大的作用。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能够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内外的成熟技术,能够充分吸收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改善人类的劳动与生活环境条件。
人类劳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科学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只有充分的利用学技术成果,才能使人类的生活环境与劳动条件获得最大的改善。如果人类已经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则说明这种产业结构是落后的,这种产业结构的核心能力有待改善和提高的。
4.2.2.6 生态环境是否得到了保护
在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论述中我们就提到,不能只注重短期利益,同时还要注重长期利益。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是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不会对生态环境起到不利作用。那种只顾经济利益不顾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极大的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社会要想延续下去,使子孙后代得到发展机会,现在发展经济就不能让资源枯竭,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
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阶段对地球环境的恶化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些破坏甚至是毁灭性的。这种教训是深刻的,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某些地方也存在着用环境恶化换经济发展的情况,这种情况必须要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
4.2.2.7 产业结构是否有弹性
合理的产业结构要有弹性度,即区域产业既有吸收或减轻经济波动和外界干扰的能力,又有促使主导产业沿着劳动——资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方向逐步更替的潜能。
4.2.3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作为研究的目标模式和实践的最终结果,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必然有严格的衡量标准。由于单一标准不能全面反映其合理化程度,所以,要采取相互联系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分析,这样才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目前我国理论界在论证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判断标准。
4.2.3.1 国际基准
国际基准是以钱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化产业结构为依据,来判断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上的产业结构是否达到了合理化,以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回归所得出来的产业发展的标准产业结构,确实能够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从而可以用来作为认识和判断各国产业结构变动是否合理的参照系。
钱纳里根据“世界发展模型”计算出反映人均国民收入在100~1000美元发展区段经济变化规律的一个图表。钱纳里将其称为世界发展模式“标准结构表”,其主要结论是,需求和生产结构的改变在300美元时初见端倪,超过人均收入300美元这一临界点后,产业结构变化最快、最大;总量结构变化值75%~80%发生在人均300~1000美元这个区段上,对照参照表大致可以看出人均多少美元时,产业结构处于什么一个区段上,各产业部门在其总构成上应占多大比重,由此确定产业结构合理与否。
但其缺陷是各国国情不同,导致了对产业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大国和小国结构和效果结构,工业先行国和工业后发国对产业结构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可以说“国际产业结构”标准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参照指标,但不能成为绝对的量化标准依据。
4.2.3.2 需求结构基准
需求结构基准即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两者的适应程度越高,则产业结构越合理;相反,两者不适应或很不适应,则产业结构不合理。如前所述,畸形的产业结构意味着它同需求结构的严重背离,在此意义上,此基准具有其合理性。
但是,单纯以此基准来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我们首先要确定需求是否正常,在需求正常的前提下,才可以对产业结构是否合理进行判断。如果需求畸形,则供需之间发生差距是正常的;若产业结构适应畸形的需求而发生变动,这种变动恰恰是不合理的。
4.2.3.3 产业间比例平衡标准
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即以产业间的比例是否平衡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从理论上说,经济增长是在各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产业之间的比例平衡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但是,不能将此基准绝对化,认为无论何时何地产业结构都要保持这种比例平衡才是合理的。事实上,在经济的非均衡增长情况下,各产业部门的增长速度是不同的,有的高速增长,有的低速增长,从而导致相互之间的比例发生变化,出现结构不平衡。一般情况下,这是正常的,只有超过了一定界限的结构失衡,才会导致经济的不能正常运行,才是真正的经济结构不合理。
4.2.3.4 资源利用基准
产业结构作为资源的转换器,其功能就是对输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的需求转换为不同的产出。在此转换过程中,转换的效率显然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对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也就成为判断一个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对资源合理和有效的利用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利用多种渠道,充分利用系统内外的各种资源。对于前者,技术进步是关键;对于后者,系统内部的组织创新和对外环境的利用更为重要。
4.3 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判断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在特定地理空间内由各种具有横向或纵向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经济机构组成的中间性组织,既有空间内涵,又有产业内涵。那么,从产业内涵的角度看,组成产业集群的各种企业所构成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呢?我们也可以根据产业结构合理的各种判断标准来进行判断。
4.3.1 从需求基准判断产业集群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需求基准要求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要符合市场的需求结构,换句话说,要求集群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只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存活下来,否则必将被市场淘汰。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在市场中能够存活下来并取得竞争优势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就一定是符合市场需求的,那么,以需求基准来判断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就可以转换为用集群内企业是否存在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的竞争优势来判断集群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了。
只要我们能证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具有能够持续发展的能力并能获得竞争优势就可以证明集群的产业结构是合理的,而事实上,产业集群的自然选择机制决定了集群内的企业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并能够因此获得竞争优势。
从产业集群的核心能力的演化机制来看,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能够存在的基础之一就是产业集群具有自然选择机制。从国内外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看,无一例外是自然选择的过程(也有人造的集群,这是例外,也是极少数)。产业集群的核心能力也是随着产业集群的自然选择而生成。在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中,中心概念是有机体、群体、适应性、基因和变异。在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理论里,能很容易找到这些概念的对应物:单个企业被视为有机体,产业被视为群体,赢利性被视为适应,惯例被视为基因,而创新被视为变异“基因类型”代表着行动的规则,而“基因显型”则代表了行动的本身。
简单地讲,选择机制在产业集群组织的演变过程中是基于集群内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发生的:“就够实现利润者生存下来,而遭遇亏损者逐渐消失掉” (Alchian,1950)。套用熊比特(Schumpeter)的“创造性破坏”概念,产业集群的选择也可以被表述为一个由群内企业组织差异性导致的过程。也就是说,装备较好因而能够及时跟上环境变化的企业得以成长,而装备不足的企业因为难以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则可能逐渐淡出。如果集群中多数企业是“装备不足”的话,这个集群就会缺乏核心竞争力,该产业集群也将从某一地区中逐渐淡出。就像繁殖上成功的有机体的基因遍布于群体的基因库一样,赢利性的惯例也将以赢利性较差的惯例的消失为代价在一个产业中传播。不同惯例的赢利性的差别将会被转换成市场份额的不同增长比率(Metcalfe,1989)。
4.3.2 从产业关联基准判断产业集群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产业关联基准要求产业集群的产业间的比例要保持平衡,相互协调。具体而言,是要求产业集群内的主要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同其他相关组织之间的关系要保持协调。对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存在的产业关联,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产业集群的内涵中可以看出,因为产业集群就是由存在着横向或纵向联系的企业及其相关机构构成的;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内企业存在的竞争合作博弈机制(见图4-1)也决定了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相关组织符合产业关联标准。
图4-1 产业集群竞争合作博弈机制
竞争是一个知识的发现过程,集群内通过价格信号以编码(相关知识的浓缩)的形式传递着各种新知识,并表达出这种经济博弈中其他参与者的评价。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是发生在集群内的有竞争性压力、同等条件下的压力、持续不断的比照压力的集中体现。群内企业相互竞争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自己。也正是因为竞争,集群才持续几十年成为创新的中心(波特,1998)。然而,技术遍布在集群内的价值链,一家企业只能在极少数环节培育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集群内的深度分工与合作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倾向于专精于某一工序、某一零配件的生产,成为大企业的合作伙伴或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原本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也随之外部化,群内企业之间的依赖也随之加强。
竞争和合作是群内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种行为方式。集群重塑了竞争形态,把竞争从单个企业之间提升到了更大的群体之间。群内企业的内部竞争相对于群内与群外企业之间的竞争而言,集群内的竞争容易加强集群内部的合作。群内企业处于竞合的悖论中,一方面具有相同业务的企业彼此竞争,另一方面竞争优势的获取又依赖于彼此的合作。这种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构成了集群中新型的竞合状况。具体而言,蔡宁、吴结兵(2002)将集群竞争优势与群内企业的竞合博弈行为概括为三种情况:一是群内企业之间的多点关系。在这种多点关系中,企业在不同的方面产生联系,在某一点的合作可以提高在另一点的合作,竞争同样也如此。而且,一点的竞争会减弱另一点的合作,集群中企业之间广泛的联系加强了群内企业间的这种合作。二是群内企业长时期的反复接触。在博弈论中,群内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性带来了企业之间行为的长期性,加强了企业对于未来行为的预期。三是第三方关系的存在。群内企业双方的合作可能受到第三方的影响。如果双方同时和第三方合作,那么他们之间的合作可能因此加强;第三方在这里充当的是调解人的角色。双方同时与第三方进行竞争时,面对共同的竞争者也容易激发更紧密的合作。集群中诸如家族关系、地缘关系、人际网络等带来的第三方关系的存在是集群加强这种合作机制的重要方面。
4.3.3 从资源利用基准判断产业集群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资源利用基准要求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既能够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又能够提高集群整体的运行效率。资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当地的自然资源,也包括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资金资源等。
由于产业集群首先是一个区域概念,有其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从是否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的自然选择机制决定了产业集群在决定自己的产业结构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在集群的特定的空间内的生产要素情况。对于劳动力丰富的地区,会形成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对于人力资本丰富的地区,最终会形成知识或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对于资金资源丰富的地区,则会形成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对于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则会形成资源导向型的产业结构。
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机制(见图4-2)决定了其资源利用效率必然符合资源利用基准。
图4-2 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机制
知识溢出是造成产业集群集聚效应的主要动力之一(叶建亮,2001)。在产业集群内,由于知识具有适应形态的多样性、知识生产的协作性、知识的可转移性和知识消费的公共性的特性,集群内企业集聚的大量专门知识和信息就很难停留在企业内,集群内的个人关系和企业之间密切的相互联系减少了信息的非对称性,这有助于增加信任和促进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此外,知识溢出也可由知识人力资本(Intellectual Human Capital)的方便、频繁的转移而产生。
知识溢出机制带来的结果往往是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是对知识的重复使用,知识的重复使用不仅不会导致知识的物质磨损,而且还可降低知识的使用成本,提高知识的使用效益。由知识共享所产生的效应,使加入到集群组织生产协作体系中的企业享受到组织知识而提高了其生产效率,R&D活动的收益由研究者向模仿者转移,促进集群内企业技术进步。集群内某企业投资于研究后产生的知识有利于改进另外一些企业的技术。集群内某企业的知识使得其他企业产品质量提高,该企业将产品供应给下游企业时,下游企业的产品质量得以改善。
总之,从三个方面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判断标准来看,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都是合理的。因此,把可以有条件转化为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打造成产业集群,是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4.4 产业集群形成的历史角度分析
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一个是历史角度,通过研究产业集群的初始情况,找出产业集群是演变的历史路径,发现该现象在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然后在于经济研究结合起来,使经济研究更有说服力;另一个是经济角度,通过研究产业集群的经济特征,找出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经济因素,从而为政府和企业在集群形成过程中发挥各自作用提供指导和帮助。
4.4.1 历史偶然事件的影响
产业集群究竟会在哪里产生呢?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从历史角度研究产业集群,或许会给我们带来答案。
克鲁格曼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了产业集群的最源头往往是一些历史事件,是这些颇具偶然性的历史事件导致了集群的最终产生。并且,他用美国地毯业的集聚来验证其观点。地毯行业在美国是一个集聚度相当高的产业,前20名的制造厂商有6个位于佐治亚州的多尔顿(Dalton),其余14个厂商中的13个位于多尔顿附近一带,多尔顿的地毯行业及其相关行业雇用了1.9万名工人。美国的地毯业之所以集中在多尔顿,起因非常偶然。1895年,一个居住在佐治亚小城多尔顿的名叫凯瑟琳·伊万斯(Catherine Evans)的女士做了一个床罩作为礼物送给朋友,而这个床罩是通过植毛技术制成的。收到礼物的人和他们的邻居对该礼物非常感兴趣,于是在以后的几年中,伊万斯小姐开始出售她的床罩以及其他的植毛制品,并将给技术告诉了其他人。尽管后来有了机器来代替手工艺,但最开始使用和传播这项技术的多尔顿最终成了美国的地毯之都。
迈克尔·波特也认为机遇(chance)对某个地方产业集群最初的形成非常重要。因为某个地区在某个方面出现了第一个企业,只能从企业家精神或者创业精神去解释,而无法从该地区有利于该行业发展的环境去解释。美国明尼苏达州医疗机械和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产生就是由于1949年一个名叫厄尔·巴肯的电器工程师创办了一家叫做默多尼克(Medronic)的医疗设备修理公司后逐渐发展的。目前,默多尼克已经是一个雇员超过一万两千人的大公司,明尼苏达那波利斯附近即该企业所在地附近的上百家生产医疗机械的企业,其中多数在技术上、资金上或者销售上与默多尼克公司有关系。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20世纪70年代,天津工业缝纫机厂的退休工人孔广和在河北省昌黎县荒店庄乡后双坨村建立了第一家缝纫机零配件加工作坊,并把技术无偿提供给了附近的村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了2004年,该地已形成了能够生产产品4000多种,年产值200万以上企业12家的小型产业集群。
4.4.2 循环累积规律的作用
历史的偶然事件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究竟这种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呢?这就要从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理论进行解释。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说明,任何一种形式的循环,或互为因果,或相互作用都是积累的,从而也是失衡的。一系列互为因果的事件,在经过一次波动之后,会迅速的收敛到最初的稳定均衡,或收敛于其他的稳定均衡点。而且这种相互作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使最初的偶然事件发生大而持久的影响。
微小的事件开始了一个累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个地区的大量厂商和工人的存在为更多的厂商和工人集中到那提供了正的激励。马歇尔在这方面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劳动力市场共享和专门的中间产品供应及技术外溢为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内生的比较优势。克鲁格曼则认为,劳动力市场和专门的中间产品供应比技术外溢在集群初始形成过程中更为重要,即使在纯粹的技术外部性还不显著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和专门中间产品供应就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克鲁格曼认为,产业集群的最初形成可能是由潜在的资源和技术决定的,但从根本上讲,历史和偶然事件起了决定的作用。
4.4.3 历史条件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似乎可以得出,源头发生的偶然性必然会带来产业集群发生的偶然性,那么,产业集群能否在某地发生也存在着很大的偶然。其实并非如此,除了分析历史事件对集群形成的影响以外,还不能忽视历史条件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这点甚至更为重要。
每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似乎都与某个历史机遇或者偶然事件有关系,但是事实上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大量的这样那样的事件,并且这些事件在本质上对经济的影响并无差别。但只有部分事件成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源头,更多的同其同等重要的事件似乎发生了也就发生了,并未成为标志性的“源头”事件。这似乎可以从循环累积原理来解释,这些未成为源头的事件是没有形成有效的正反馈,或者在正反馈过程中偏离了原来的轨迹。但进一步思考就不难得出以下推论,为什么有的事件就能形成正反馈,而有的事件就难以循环累积了呢?这就必须要从历史条件上发现原因,那么原来的历史偶然事件就变得不那么偶然了。
从历史条件上看,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因素、企业家精神因素、当地的地区传统文化因素、当地传统技术因素、当地的劳动者素质因素、当地的制度因素等等一系列历史条件才是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更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才使得历史偶然事件的能够在该地区产生循环累积作用,才使得循环累积不会偏离预期轨道,最终在该地区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历史条件在产业集群在某地形成过程中起着真正的决定作用,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必然性因素。
依然以美国地毯产业集群为例,美国地毯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在多尔顿市生根发芽,除了伊万斯小姐的以植毛床罩做礼物的偶然事件外,同当地良好的商业环境、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安于从事地毯制造的劳动力有着巨大的关系。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萨梭罗,该地区根本没有烧制瓷砖的原料“高岭土”,也不具备瓷砖业的专用设备,但该地区从13世纪起就有陶器和瓦器制造业,培养了大量有着纯熟技术和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而瓷砖业恰恰是技术含量高的产业,所以,最终萨梭罗成为了意大利瓷砖业的制造中心。
在中国,历史条件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景德镇是一个陶瓷业产业集群。浙江作为我国产业集群最为发达的省份,境内许多地方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条件。例如,宁波的“奉帮”裁缝闻名海内外;绍兴的轻纺、酿造行业十分发达,“染缸、酒缸、酱缸”遍布乡里;永康是著名的“百工之乡”,一般村民擅长小五金制作手艺;义乌货郎走遍全国,成千上万人做“鸡毛换糖”的小生意。在这些地方,都形成了传承历史文化传统的产业集群。
4.5 产业集群形成的经济因素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分析主要是找出影响集群形成的因素,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这些因素选择适当的政策来促进集群的发展,企业家们可以根据集群的发展规律选择是否进入集群,如进入,则根据这些规律选择进入集群的适当的时机和合适的方式。
从经济学角度对集群分析,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展开。其中,从供给方面影响产业集群的因素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外生比较优势因素和内生比较优势因素,其中外生比较优势因素主要包括指自然资源禀赋和积累的历史经济条件,内生比较优势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共享,中间专业产品供给和知识溢出等因素。需求方面则主要指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一系列市场因素,包括最终产品市场规模、中间产品市场规模和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等方面(具体如图4-3)。
图4-3 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经济因素分析
4.5.1外生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的概念源于大卫·李嘉图,开始主要用于对于国际分工的解释,认为两个国家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国际贸易,不必具有绝对的优势,只要存在着比较优势,这种贸易就会给两个国家都带来好处。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依据是个人之间的技术和禀赋的差异,并由此推论出国与国展开贸易和分工的基础。而个人之间的技术和自然禀赋的差异在分工之前就已经有了差异,也就是说,这种比较优势在分工之前已经存在,正是这种事前存在的比较优势才导致了分工。这点与亚当·斯密的分工不同,斯密认为分工使人们有了在从事相同产品上不同的运用技术的能力和劳动禀赋,也就是说,是分工带来了效率的不同,从而产生了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产生于分工之后而不是分工之前。
由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是以外部给定的个人之间的技术和劳动禀赋差异为基础,这种概念性的理论又被称为外生比较优势。杨小凯与博兰(1991)沿着斯密的基于专业化报酬递增的分工思想,证明了如果事前人们选择不同的专业化和生产不同的产品,只要存在着专业化报酬递增,也能产生比较优势。他们把这种事后基于分工的比较优势称为内生比较优势,并且他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是加速知识积累和生产力进展的动力源泉,而外生比较优势则不会内生的演进,不会对知识积累,生产力进步产生影响。与此相对应的,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1989)把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的贸易收益称为后天比较优势,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称为自然比较优势。
4.5.2 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各因素的作用机理
4.5.2.1 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长期平均成本的形状传递了一个有关生产一种物品技术的重要信息。图4-4所示的当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时(部分),就存在着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当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时(部分),就存在着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当长期平均总成本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时(部分),就存在着规模经济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图4-4 规模经济示意图
规模经济的产生是由于生产分工的专用性(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分工更加精细、各种要素的专用性更强)、生产的不可分性(生产设备、财务成本、经营过程不可分导致存在一定的固定成本)和生产规模的维度效益(主要指依靠容器进行生产的企业由于物体长度、面积、体积之间存在的维量关系导致成本降低)。
马歇尔进一步将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产量的增加而导致生产成本的降低将其称为内部规模经济,而由于多个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共享劳动力市场、知识或者技术外溢等带来的生产总成本的降低则将其称为外部规模经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所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较强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在起作用。其中我们又将外部规模经济中由于共享基础设施等降低了平均固定成本而导致的平均生产总成本的降低称为金融上的外部规模经济;将由于知识溢出产生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高而导致的平均总成本的降低称为技术上的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来源从经济上讲根源是外部性(externality),所谓外部性是指当个人和厂商的行为之间影响到他人,却没有得到补偿或给予支付的情况;也可以说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效果产生影响,而这种效果却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体现出来。其中,当一个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有利的影响时,则成为正的外部性,反之,则成为负的外部性。外部规模经济正是建立在正的外部性基础上的一种规模经济。集群内的企业之所以愿意向某地区聚集,追求规模经济应该是其基本动因之一。
4.5.2.2 范围经济
有些生产过程同时生产的不是一种产品,而同时生产基本技术和设备相同或相关的多种产品。这种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拥有生产和成本的优势,经济学称为范围经济(economics of scope)。具体范围经济是指多产品生产企业联合产出超出单一产品企业产出的总和,即联合生产超出了分别产出之和;反之,则成为范围不经济。
范围经济可以用产品转换曲线来表示。产品转换曲线(product transformation curve)是指充分利用资源的条件下,企业以既定投入要素所生产的两种产出的不同组合。如图4-5所示,企业可以同时生产、两种产品,要想获得更多的产品,就必须放弃一些产品,因而产品转换曲线的斜率是负值。如果产品转换曲线是一条直线,企业就不享有联合生产的优势,联合生产企业的产量与生产单一产品的两个小企业产量相同。如果代表产出组合的转换曲线向外弯曲,变为,则说明联合生产存在范围经济,直线和曲线所包含的部分便是联合生产的范围经济。
图4-5 范围经济示意图
范围经济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其中,SC表示范围经济,C(Y)表示生产产品X时的成本,C (Y)表示生产产品Y时的成本,C(X,Y)表示这两种产品的联合生产成本。如果SC>0,则存在范围经济;如果SC<0,则存在范围不经济。
一般认为,范围经济的来源是投入要素和技术装备的联合利用,联合的市场营销计划、企业无形资产共享性、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以及联合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等。
范围经济也有内部和外部之分,集群形成专业化分工,不仅满足了市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而且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通过建立网络关系进行交易,利用空间距离的接近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共同的地域文化,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信誉为基础的企业网络和社会网络,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且不易毁约,还可以节省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这种网状经济形成的节约,可以称为外部范围经济。集群内企业追求范围经济也是群内企业向某地聚集地动因之一。
总之,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各个因素通过降低运输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通过构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产生的环境,形成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使企业产生向某一区域集聚的意愿。
4.6 自然资源禀赋对集群形成的影响
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发展环境,自然资源禀赋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自然资源禀赋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产业集群和自然资源禀赋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自然资源禀赋充裕的地点并不一定能发生产业集群,它只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有利条件,产业集群的形成还取决于其他因素。
4.6.1 自然资源禀赋对产业集群形成的意义
对于许多产业而言,自然资源禀赋对产业在某些地方形成是有重要影响的。在一些产业内,处于节省运输成本的考虑,一些企业总是倾向于集中于生产原料丰富的地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就指出了运输费用指向原理。
原材料丰富的地区,由于使用这些原材料和运输这些原材料的成本即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比较低,很容易首先产生该产业的先驱企业,这从比较优势的原理上来解释,主要是因为外生比较优势首先促成了社会分工。如果这个先驱企业发展顺利,内生比较优势会进一步起作用,该地区会产生良好的技术外溢效应,会有一批企业逐渐聚集到这个企业周围,最终出现一个产业集群。有些产业的经济活动与气候,土壤、水源等特定的地理条件有关,如果某些地区具备了这样的地理条件,同样有可能吸引别的企业到本地区来创业,从而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丰富的原材料、较低的运输成本、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其他地理条件,就构成了该地区的自然成本优势(natural cost advantages),这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础。
金姆(Kim,1999)在假定生产要素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依据要素禀赋对行业就业规模的作用,推论出集聚经济能够产生某种经济性“残余”(residual),而且一定会产生引致经济利益的“残余”。艾利森和格莱塞(Ellison and Glaeser,1999)也通过就业变量的测度来估计自然禀赋对经济聚集的重要性。金姆以及艾利森和格莱塞的研究得出了自然禀赋对经济集聚现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罗森塞尔和斯壮基(Rosenthal and Strange,2001)通过对所掌握产业间相关资料的分析,认为工业很大程度上是向那些具有能源投入,资源投入和水源投入的地方聚集,并判断原材料资源、能源和水源与产业集群存在着正相关的系数关系。
例如,森林资源在世界上分布很不均匀,各地的木材产量差异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气候、土壤等地理条件的差异导致的。瑞典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它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和林木及相关产业在瑞典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森林面积30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人均拥有森林面积2.4公顷。瑞典是世界第三大木产品出口国,每年出口产值超过百亿美元。作为一个绘制产业集群构造图的高手,迈克尔·波特教授就绘制了瑞典的产业集群图。
图4-6 瑞典林木业产业集群
资料来源: M.Porter: On Competition,1998
4.6.2 运输成本和产业集群
当人类的经济活动还没有实行社会分工的时候,运输及运输成本很少能改变人们的生产行为,因为早期的人们生产活动基本上是当地生产,当地消费的。当人们生产的商品开始用于交换后,运输条件和运输成本渐渐的就会对经济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产生影响,也会促使生产者改变产地的决定。因为在经济活动中,几乎每一种产业的生产都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利用,也要借助一些运输工具把原材料运到生产地,再把生产出来的商品从生产地运到需要这些商品的市场上去。
4.5.2.1 运输成本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韦伯是第一位系统地研究工业区位集聚理论的经济学家,他认为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是工业或制造业生产活动,而影响生产活动怎样进行该在何地进行的主要因素是区位因素。韦伯进一步认为一般区位因素主要是成本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七个大类:(1)地价与地租;(2)厂房机器设备与其他固定资产成本;(3)原材料、动力燃料成本;(4)劳动力成本;(5)运输成本;(6)利率;(7)固定资产折旧率。韦伯对此进行层层剖析,最后将一般区位因素归于运输成本和劳动成本两大类。
运输成本是一个重要的区位要素,根据资源禀赋——运输成本——区位因素——产业集群这个逻辑关系,资源禀赋通过运输成本会对产业集群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我们抛开其他因素,只考虑运输成本对产业集群的影响时,那么,生产性工业聚集地点将是整体运输成本最低的地方,这个地方既要顾及到消费地,又要顾及到原材料产地和燃料产地。运输原料的成本越高,工厂越靠近原料地;相反的如果生产中大多用到“广布原料”,获得原料的运输差异不显著,工厂的位置就会靠近消费地。如果工厂的位置更加需要靠近原料地,我们将之称为“以原材料导向”的产业;如果工厂的位置需要靠近市场,我们将之称为“以市场导向”的产业。例如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美国的匹兹堡、英国的伯明翰、德国的鲁尔这些接近铁矿和煤矿的产地就是重工业最初的聚集地。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重工业的崛起都是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里。
有些产业对运输成本依赖性更强,其表现出了更强的以运输成本为导向的聚集,为了保证总的运输成本最低,甚至从原来的聚集地迁到另外一个运输成本更低的聚集之地。例如大型钢铁企业和石化企业常常聚集在靠近海洋运输或大江大河运输港口的地区,为的是能够利用成本较低的运输方式。依然以德国的钢铁集群为例,开始德国钢铁聚集在焦煤产量丰富的鲁尔地区,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德国的钢铁不断向靠近沿海的不来梅集中,主要原因就在于这样能够承担最低点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的重要作用可以从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中看出,一项研究表明,如果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均承担10%的从价运费,会使生产国产品增加值减少30%(同零运输成本的国家相比)。如果从价运费增加至20%,生产国产品增加值将减少60%;从价运费增加至30%,生产国产品增加值减少90%。使用海关数据发现,运费与保险占进口总值的比例在美国为3.8%,巴西为7.3%,德国为10.3%,而在巴拉圭为13.3%;而这只是较近距离和低费率商品为主的交易费用,那些无法与贸易量成比例计算的运费则更是大得惊人,通常是平均费率的两到三倍;运输成本对运输距离的弹性为0.2~0.3。过境运输比普通海运贵七倍,陆地封锁会使运输成本增加50%。
一项OECD的实证分析表明,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这30年间,国际贸易增长的67%可以由收入增长来解释,24% ~25%可以由贸易障碍减少来解释,而另外的8%~9%则归功于运输成本的下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地区集群越来越融入全球的竞争中,而运输成本直接决定着市场的交易费用,由上可知,运输成本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可见一般了。
4.5.2.2 运输成本对不同行业集群形成的影响
罗森塞尔和斯壮基(Rosenthal and Strange,2001)运用存货的单位美元运输量指标,得出不同行业在与运输相关的产业是否有利于集群的结论。那些对生产和保鲜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平均运输成本高,每单位运输量的存货值相对较低,这些行业的生产区位尽可能靠近市场,不太容易聚集起来,相反,那些生产不易腐烂产品的行业,平均运输成本较低,相对于运输量而言,可以有大量的存货,这类行业的比较容易聚集起来。各行业的运输存货比(见表4-1)。
表4-1 不同行业的运输存货比
续上表
资料来源: Rosenthal: the determinants of agglomeration
从表4-1的行业分类情况看,那些生产大型或耐用的机器、设备及配件的行业,具有聚集性的潜在要求,而那些天然不具有聚集性的生产性行业,主要是生产鲜活食品的行业。对于生产易腐坏产品的行业,运输成本不仅包括直接的成本,还包括一种潜在的成本——时间成本,如果当产品运到市场已经腐烂掉了,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则完全没有了生存的可能。这类行业的生产一定不能聚集,这不是可以由一般的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等优势相加就能改变的。
4.6.3 自然资源禀赋对集群影响的局限性
自然禀赋是一个重要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但把经济发展简单的归结于自然禀赋肯定是不对的,那会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陷阱。同样的,作为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自然资源禀赋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6.3.1 “资源诅咒”命题的提出
根据一般常理以及按照普通人的观察,自然资源禀赋是经济增长所依赖的条件,甚至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丰富的自然禀赋,优越的自然资源,有利于经济的迅速增长。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经济增长快于其他国家,逐渐从一个落后国家进入到一个比较发达或比较富裕的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然而,撒切斯和沃纳(Sachs and Warner,1995)在其发表的《自然资源丰裕与经济增长》一文中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研究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自然资源状况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该论文检验了71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自然资源的关系,几乎涵盖了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检验的跨度是1970年到1989年,得出了自然资源和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相关性,但那是一种负的相关性,即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反而慢于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和地区。自此,“资源的诅咒”正式成为了一个学术命题。
4.6.3.2 “资源的诅咒”的原因
自然资源的丰富,反而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的障碍,从根源上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要素转移引发“荷兰病”。荷兰病是指由于采掘业部门的急剧膨胀,传统制造业部门发生了萎缩,称之为非工业化或荷兰病。之所以以荷兰命名,是因为20世纪50~70年代,荷兰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迅速膨胀,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使经济增长曲线落入陷阱。
第二、外部环境恶化促使资本外流。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矿产资源的开采都会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伤亡事故,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另外,矿产资源一般位于偏远的农村地区,城市化水平大大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生活环境劣于其他发达地区,为了追求舒适的生活空间和消费场所,富裕的人群往往将资本转移。
第三,资源主导型的产业结构制约人力资本积累和科技的提升。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以采掘业和相关低级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科技人才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人力资本难以积累。
4.6.3.3 自然资源禀赋起作用的前提
资源诅咒命题的提出并不意味着自然资源禀赋完全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在现在的发达经济国家中,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一直是自然资源及其丰富的国家,直到现在,他们还保持着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优势。同样,美国、瑞典、新西兰和芬兰都是自然资源禀赋丰富的国家,它们都是现在经济发达的国家。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但绝不是唯一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一国的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尤其是在农业经济阶段和工业化早期阶段;在今天,丰富的自然资源依然可以使国家朝着较快和较好的方向发展。
也就是说,自然资源禀赋要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如果不具备这些前提,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但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点源泉,反而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这些前提包括教育、科技、制度、文化和政府管理等等,其中合理的制度安排是相当重要的。例如,诺斯就认为,工业革命之所以诞生于英国,是因为英国首先具备了相应的商业制度,如股份制,商业银行制度、交易所等,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各种科技发明导致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
4.7 资源共享和中间产品投入对集群形成的影响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指向或者形成的区位不是事先确定的,而是经济选择的结果。在与工业区形成有关的因素中,存在着纯区位因素和聚集因素,这点,韦伯在工业区位理论中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4.7.1 韦伯的聚集因素对产业集群的解释
工业在一个地方聚集与否可以看成集聚力和分散力的博弈达到均衡的最终结果,它产生了单位产品一定数量的成本节约。不同的集聚规模就产生不同的节约指数,这样每一集中阶段的节约指数构成集聚经济函数。假如来自集聚的节约大于运输成本的增长,那么拥有日产量Q的大企业将吸引位于距离处的日产量为q小企业。
产生于集聚的节约依赖于生产的类型,设集聚产生的单位产品成本节约为φ(Q),则日产量为Q的总的成本节约为:
当小企业被大企业兼并后使总的节约量达到
那么集聚产生的节约增量为T(Q+ q)-T(Q),只要此值大于因此增加到运输成本的增量,我们用Arms表示,集聚效应就能够实实在在的发生。从而我们可以得出计算大企业吸引力延伸的最大距离范围的公示。
这就是韦伯所称的集聚经济函数,可以记为:
这样f(Q) d(Q),就表示集聚过程d(Q)的集聚节约,从而从初始状态0到M点的总集聚节约为:
因此,φ(Q)的意义表示了总集聚节约在区间[0,m]上的平均值。具体地说,影响集聚经济的主要有两大因素,运输成本和生产密度。生产密度即单位面积上的日生产量,由生产单元的自然距离和生产量决定,增加生产单元的生产量明显有助于集群,因为这样增加了集群的规模,集聚的每个阶段中每吨产品所达到的成本节约,成为集聚的绝对节约;从任意给定的集聚阶段开始,因新加入的生产单元而产生的节约的增加,成为集聚的相对节约,这个节约就是韦伯的集聚经济函数的概念。
纯区位因素能够产生李嘉图所说的外生比较优势,这种优势是事前就可以确定的,从这个角度讲,资源禀赋的差异就是一种纯区位因素差异。聚集因素主要是指内生比较优势,这种差异是事后形成的,建立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基础上。劳动市场共享、基础设施共享和中间产品投入等条件既是促进产业在某地区聚集的因素,同时又是产业集聚后某地区能够获得的竞争优势来源,它们同产业集群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4.7.2 劳动力市场共享
一方面,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劳动费用的节约被视为对运输指向的第一次变形,这时工业区位的假定是靠近节约运输费用的原料区和市场区,当劳动费用的节约能够弥补较高的运输费用时,企业选择的生产区位就从运输成本较低的地方转移到劳动比较节约的地方。例如在中国的大量外商投资企业中,有许多企业的产品主要提供给国际市场,这些企业所生产的原料和中间产品也未必在中国获得,这类企业选择在中国这个生产区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力的集聚和劳动费用的节约,这种节约足以弥补大量的长途运输的成本和费用。
另一方面,企业的聚集能够培育出可以共享的劳动力市场,这是因为行业集中使经营水平不同的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同时会吸引有专业化技术的工人聚集,有利于创造出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因为对单个企业而言,每一个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都处于不同的阶段,经营业绩都存在波峰和谷底,对劳动者的需求也就会因此而波动。而对于集聚的企业而言,一家企业对劳动力的低需求能够被另一家企业的高需求所抵消,一家企业富余的劳动力正好满足另一家企业的需求。所以,对企业而言,它们会较少面对过度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问题;对于劳动者而言,他们的失业风险也大大降低了。
4.7.3 基础设施共享
在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共享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收益使企业愿意向某一地区集聚,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例如,工业用电成本在发展中国家是非常高的,当一个企业选择远离其他企业的地区建厂时,电力公司需要为这家企业专门架设电线,高额的用电成本使得企业最后根本用不起电。而如果多个企业共享这条新架设的电线,则分摊到每个企业身上不多的用电费用会使企业轻松应对。
同时,基础设施具有建设周期长,前期投资大的特点,投资风险高,基础设施的薄弱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相应的,当更多的企业在某一地区集中时,更多企业的加入让政府和企业有能力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从而使该地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4.7.4 中间产品的投入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在许多行业中,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乃至新产品的开发,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配套服务。单个企业不可能提供足够大的需求市场来维持众多供应商的生存,大量企业集聚在一起就能扩大需求市场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形成专业化供应商网络。这个网络越密集,竞争越激烈,一些关键的最新投入设备和服务越容易获得,而企业越容易得到合理的价格和更高的服务效率。这就使得企业愿意在某地区集中以获得这种竞争优势。
单个企业独居的地方,虽然企业能够独享没有竞争的利益,但也会因为缺少需求而使企业陷入危机。多个企业聚集的地方,虽然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但可能获得的需求也充分的多。例如聚集在一起的商业店铺往往能够获得更大的营业收入。对于生产企业而言,企业聚集在某个地区能够比其他地方的企业获得更低的成本,而且能够集中精力做他们擅长的事情而把其他方面的业务包给别人去做。总之,集聚企业可以支持更多的专业化供应商,而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又使这些企业更有效率。
虽然有些学者认为用集聚经济来解释集聚现象有点难分因果(例如克鲁格曼曾经举例说:一个好挖苦人的物理学家对一个经济学家说,你是说集聚是由于集聚经济形成的),但劳动力市场共享、基础设施共享和中间产品投入带来的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确实在集群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并且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和专业化供应商队伍也在集群形成过程中自身不断发展。
4.8 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
马歇尔曾指出“知识是最强有力的生产推进器,它使能够征服自然,满足人类的需要”。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知识同样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与集群生产相关的特定性知识。这里的特定性知识,主要指与集群所涉及的特定产业的生产和销售等经济活动有关的技术、技能、技巧与经验等知识,它并非短期内形成与发展成熟的,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过程。
4.8.1 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
马歇尔假设了产业集群的三个要素,劳动力共享、中间产品投入和知识溢出,这些要素能带来更多的劳动和投入,以及更多的人可以分享新思想。前两个要素一定是区域性的,即只有当企业聚集于某一地区是,才可以从劳动力共享池和要素供给市场受益。但知识的溢出的地理方位并不明显,一些知识完全可以通过与地理无关的因素进行传播,例如网络,报刊、书籍等,只要选择合适的介质即可。为了揭开这一谜团,我们需要对知识进行分类。
人类的知识通常可分为编码化知识(Codified Knowledge)和非编码化知识(Uncodified Knowledge),而集群中弥漫着的特定性知识大多是后者编码化知识也称显性知识,它往往能够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并以书籍、报刊、图纸等方式进行传播扩散;而非编码化知识是靠实践摸索和体验得来的又称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它包含了经验、技巧、诀窍等内容,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
隐性知识在传播过程中不易留下痕迹,同编码化知识不同,其传播的边际成本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增。所以,隐性知识的最好传播方式是面对面的和连续的、重复的接触和联系。这类知识的传播还不易和个人、社会及环境分开,所以,才产生了知识溢出的地方性特征。这使得产业集群在知识溢出具有特殊的意义。
对于传统的产业集群来讲,其生产往往都涉及到一些历史上形成的生产知识和技能的传承问题,这种知识的流传和发扬对于集群的萌生具有积极作用。但如前面所言,集群内的知识更多的是隐性的意会知识,除了那些能够编码化的知识外,其他的都必须通过亲临其境的方式来学习。“各种手工匠师徒之间都有行话(隐语),俗称‘市语’。每当客户面,师徒之间在确定用料、工序、索取报酬等,则运用市语,商定对策。”这段描述就充分说明很多知识具有意会而非言传的特点,这种意会的知识,往往是世代相传、历史积淀而成的产业特定性知识,因弥漫着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在地理空间的传播与扩散能力很弱,形成明显的区域性模块分布。
正是由于这些特定性知识具有地域性,不同的产业集群也就必然在不同的区域聚集,这个区位往往与特定性知识的分布范围相一致
4.8.2 产业集群对知识溢出作用
产业集群在一个地区一旦形成,反过来会对知识溢出产生有利的影响,这种作用会强化该地区集群的力量。
知识溢出主要分为内部知识溢出和外部知识溢出。内部知识溢出是指公司内部不同区位的企业间的知识流动,交流成本的降低可以导致距离影响的弱化,使总公司下属各企业能更好地依托市场关联而布局。多工厂的跨国公司大都存在着知识溢出。外部知识溢出是不同企业间的知识流动。产业集群对知识溢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外部知识溢出上。
从产业的角度讲,外部知识溢出可以分为两种,产业内的知识溢出和产业间的知识溢出。产业内的知识溢出是指同一行业内的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自从马歇尔第一次阐述了行业集聚与知识溢出的观点以后,他的观点得到了阿罗(1962)和罗默(1990)的发展,即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某个行业的大量集中能够促进该行业公司之间的知识溢出。格莱塞(1992)将它称之为马歇尔—阿罗—罗默外在性。马歇尔所说的知识溢出来自于专业化分工对创新的重要作用。产业间的知识溢出是指那些有差异的公司之间存在的信息和知识的传递。扎科伯斯认为知识的溢出源于具有差异性的公司之间、及那些能对新知识产生较大回报的经济单元之间的互补性的知识交流。扎科伯斯强调了差异性和多样化更加有助于创新和发明,指出了在一个地域内产业的差异性和多样化提升了知识的外在性,最终推动了创新和经济的增长。
产业集群对知识溢出的影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研究中心型(research centers),即集聚在一地的公司都从事R&D活动,同一公司既可能是知识的溢出者,也可能是知识的接收者,知识的流动是双向的,例如硅谷。R&D知识的双向流动有助于提高整体效率,以至于每家公司都能得到比单独一家定位在某地进行创新获得更大的收益。一种是技术源型(technology source)知识溢出,即知识的流动是单向的,从领导者向模仿者流动。在技术源型集聚地,有些公司是创新者,有些公司等待着溢出。
4.8.3 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关系例证
知识溢出作为内生比较优势的一种,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共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产业集群在形成过程中,也会通过有利于知识溢出的途径强化自己的形成轨迹。
斯坦福大学Wsllsten教授利用公司水平上的数据库,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从地理临近程度的角度,做了知识溢出和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美国有一个专门用于小型高新技术企业R&D的研究基金(The 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SBIR),Wsllsten教授把所研究的企业分为两个样本组,一是1993~1996年至少接受过一次资助的SBIR组,其中有3784家公司,另一个是由没有接受过资助的48239家小型高科技公司组成的非SBIR组。
如果知识溢出确实存在并且受到地理空间范围的影响,那么紧密靠近的公司之间要比相互隔离的公司之间扩散的更快,因此,空间集聚的密度会影响到公司能否获得SBIR资助,反过来想要赢得SBIR资助的企业也会其他公司靠拢,因为已经赢得资助的企业会对临近公司赢得资助发生作用。
计算出各家公司之间的相互距离,以半径在一平方英里、半平方英里、十分之一平方英里以及十平方英里为范围统计各个范围内公司集中的数目。见表4-2。表4-2以在1993~1994年期间获得SBIR资助的高科技公司样本的计算,结果表明了这些公司呈高度的空间集聚性。距离在十分之一英里以内有17%的公司至少和其他某家公司靠近;距离半径为一英里的范围内有50%的公司至少和其他某家公司靠近。在半径为二分之一英里的范围内有6%的公司和其他五家公司接近,把半径夸大到2英里,这样的公司占30%以上。
表4-2 1993~1994年获得SBIR资助的公司的区位联系
资料来源:梁琦.产业集群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从空间聚集密度上看,(见表4-3)在半径为十分之一面积为0.031平方英里的土地上,波士顿平均拥有公司0.64家,相当于每平方英里有20.2家公司,圣何塞和洛杉矶的这个密度为7.96和2.67;在半径为二分之一面积为0.79平方英里的土地上,波士顿拥有公司2.47家,相当于每平方英里拥有3.14家公司,圣何塞和洛杉矶的这个密度为1.99家和0.79家。尽管绝对数不同,但趋势相同:半径越小,密度越大。
表4-3 1993~1994年每个SBIR公司其半径R公里范围内SBIR公司的平均数量和公司的密度
资料来源:梁琦.产业集群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4.9 市场因素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
产业集群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产物,是企业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因此它的产生与发展必然与市场密切相联系,并会跟随市场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市场因素主要包括最终产品市场规模、中间产品市场规模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4.9.1 最终产品市场
4.9.1.1 最终产品市场形态
最终产品的需求市场可以分为个人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其中,个人消费者市场是由那些为满足自身及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人群组成。在社会再生产的循环中,个人消费者的购买是通向最终消费的购买,这一市场庞大而分散,同时又是所有社会生产的终极目标。
组织市场则是由所有非个人消费者的团体组织构成,包括生产企业、服务企业、商业企业、政府机构、民间团体和各种非营利组织。这些组织购买商品或服务,是为了从事企业经营活动,加工制造产品、转售商品,或向社会提供服务。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他们的购买和消费属于中间消费或生产性消费,构成社会再生产的一个新的起点。
个人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是由不同的购买者组成的,有不同的购买目的,在社会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此,在需求及购买行为方面亦有较大的差异。
同组织市场的购买行为比较,消费者市场的购买行为有以下特点:一是消费者市场的购买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这主要是由消费者人数众多,差异较大的特点决定的,再加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在总量、结构和层次上也在不断地变化。二是消费者市场的购买人数众多,市场分散,交易次数频繁,每次的交易量都不大。三是消费者的购买具有较大程度的可诱导性,受企业产品及广告宣传影响较大。这主要是由消费者购买是冲动性购买、属于非专家购买等特征决定。
组织市场购买的特征具有购买者数量少,购买量大,用户地理位置集中,需求缺乏弹性,需求波动较大,并且是派生需求等特征。组织市场购买以其购买量大、用户地理位置集中等独有的特征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9.1.2 最终产品市场规模拉动对产业集群形成的意义
产业集群作为一个主要由企业构成的组织形式,其追求目标与经济学中单个企业追求目标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利润的来源是市场,也就是需要有充足的市场需求,产业集群的生产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利益,因此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归根结底来源于市场需求的诱导。
第一,一个较大规模的最终产品市场可以使每个企业都能拥有更多的市场机会,从而企业可以实现更大的市场销售量。而销售量的提高既可以通过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作用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又能够从总量上实现更多的利润。所以,企业为了更大的市场蛋糕原因在生产市场规模比较大的产品。
第二,较大的最终产品市场规模只是企业生产该产品,进入该领域的一个诱因。企业定位于市场规模比较大的区域还在于只有尽可能的接近消费者市场,才能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竞争上的领先优势。
第三,较大的市场规模和较好的自然资源禀赋一样,企业定位于在该地区,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运输成本。在前面我们就谈到,运输成本是影响企业定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终产品市场规模拉动对产业集群运行的轨迹来看,当市场上的消费者出现了某种需求后,而且满足这种需求的产业(产品)成为可能,则会有零星的生产企业诞生,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实现其追求利润的目标。如果该行业存在巨大的利润,会吸引其他行业的企业进入该市场,而新进入的企业出于对市场充分了解和降低运输成本等需求,也会选择在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组织生产,由此,产业集群会逐步形成。
意大利的萨梭罗瓷砖产业集群就是一个典型的市场需求诱导下成长的集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战后的重建工作需要大量的建材,导致了意大利对瓷砖的需求大增,于是在萨梭罗出现了大量的瓷砖生产企业。1955年,当地只有14家瓷砖厂,到了1962年,企业数目达到了102家,并于1964年在萨梭罗成立了意大利瓷砖行业协会。在发展初期的时候,对该产业集群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国内市场需求。整个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的建筑业持续繁荣,北部地区的经济尤其景气,国内的市场需求使得瓷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意大利是世界各国中最大的瓷砖市场。到了1976年,意大利瓷砖消耗量占全球消耗量的23%,达到了市场饱和状态,停滞的国内市场促使企业开始扩展海外市场,萨梭罗的瓷砖由面向国内市场转而面向国际市场,其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例由1971年的21.7%,增加到了1979年的54%。
4.9.2 中间产品市场
中间产品对产业集群形成的价值从供给的角度讲主要是专门供应中间产品的专业化供应商的存在使集聚的企业有了更加专业化的设备,更低的半成品供应成本,从而提高了集群企业的效率,提升了集群的竞争力。从需求的角度讲,中间产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中间产品市场的存在会给集群形成带来有利的影响。
4.9.2.1 市场关联——中间产品市场存在的基础
企业间的市场关联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某个企业为另一个企业提供原材料或者半成品,那么,该企业提供的产品作为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体现出来;另一种是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另一个企业的最终消费品,如向下游企业提供设备或者服务,那么,该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以费用或者折旧的方式在下游企业中体现出来。不管哪种联系方式,如果企业之间的交易通过市场方式而不是组织的方式进行,我们就称这两个企业之间存在着市场关联。
从某个具体的工业过程来看,市场联系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之分,大凡企业选择区位时,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市场渠道,这既包括同消费者之间的市场渠道,更是指同其他企业之间的市场联系渠道。所以,公司在选择生产区位时,既要考虑到生产和贸易的成本,也要考虑到市场的易进入性。一个已经存在企业集中的某些区位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不仅是更大的消费者市场,而且是更大的组织市场;那些已经在该地区存在的企业则能够为该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投入品、专有设备和消费品。这两个优势正好对应着赫希曼所说的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由于这些关联效应,原来已有的生产在空间上的集中得以巩固和扩大,产业集群可以因此形成并进一步发展。
4.9.2.2 中间产品市场存在对产业集群形成的意义
供应商和生产者之间,用户与供应商之间的间隔是空间和时间的间隔,要完成商品的交换,就必须消除这个间隔,中间商市场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它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生产与销售之间的距离。由于专业市场具有信息集聚功能和专业化优势,它的出现一方面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诱导因素,另外一方面它的发展又促进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演化。
中间商市场汇集了某一产业(产品)的市场供需、价格、质量、品种等方面的大量信息,为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搭建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集群内的生产商通过专业市场的销售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反馈,把握市场发展趋势,迅速调整和组织生产,从而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柔性专精的特点。同时,专业市场也为集群内的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了正式的产品销售渠道,避免了它们独自开发销售渠道的成本和风险,带来了营销方面的外部规模经济效果。另外,专业市场的建立,也为供应商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选择平台,使得供应商能在一个市场内实现其选择化采购,降低了其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
其次,由于是在固定交易场所的长期交易,因此能够在供应商和生产商以及消费者之间建立起基于信任的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也有学者将其称为隐性契约关系。专业市场的制度安排,能有效的降低交易中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从而达到节约交易费用和由合约监督、履行成本构成的交易不确定性的风险成本。而且在此基础上,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开始出现多种交易方式,如合同订货、代理、结成企业联盟等,这些都是介于市场和企业组织之间的、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的网络化组织形式。尤其是在交通和通讯实施日益发达的今天,这种网络关系使得交易双方能够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从而为产业集群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不是如过去局限在一个区域内。
第三,专业市场为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而这又会促进市场需求多样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档次,并培育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实力的行业品牌企业。
4.9.3 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
在不同的市场结构模式中,完全竞争市场是效率最高的,其次是垄断竞争市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希望选择垄断竞争市场放弃完全竞争市场,其原因就在于完全竞争市场提供的是完全无差别的商品,而垄断竞争市场效率虽稍低,但其提供的却是有差别的产品。对消费者而言,宁愿用一些效率的损失来换取产品之间存在差别。这就说明了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不是单一的。当市场是均质的,即不存在某个地区有更大的市场规模的时候,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客观存在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存在的基础。
在微观定位模型中,如果所有的产品都是无差异的,所有的企业对同类产品都只能相同的价格销售,每个消费者将只去离他最近的地点购买商品。如此,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条件只取决于两点,一是企业的生产效率,这取决于企业对自身成本的控制,另一点则是企业的运输成本。因为运输成本的存在,企业将选择距离自己距离较近的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很容易取得竞争优势,其他企业将很难进入该企业所占有的市场,该企业也将很难从距离其较远的区域吸引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的选址一定分散的。
如果企业间的产品存在差异,那么消费者为了购买其更加偏好的产品,则有可能放弃在其距离较近的企业,而去较远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运输成本就不再是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条件,企业可以选择远离市场的区位进行生产。
因此,如果产品无差异,竞争纯粹是地方性的,消费者只根据企业位置和空间距离做选择;如果产品是有差异的,消费者偏好会导致企业的竞争范围不再是地方性的,其市场范围不再是空间范围。其中,消费者需求多样化趋势越强,产品差异化则越明显,企业市场范围越大,企业的定位受市场区位的影响越小,企业越有可能在某一地区形成产业集群。
4.10 基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政策研究
4.10.1 产业集群政策设计的原则
由于产业集群类型、现阶段发展状况和相关环境的差异,各个国家所采取的集群政策有着显著不同,难以评定“最好”的产业集群政策,也不存在一种能够通用的产业集群政策,但各国政府在产业集群政策的制定方面还是存在一些共同的原则。
4.10.1.1 整体性原则
产业集群政策是一个系统、整体的政策体系,任何一项集群政策都应该具有三个层次紧密联系的属性:一是企业层次,能为集群内企业创造价值;二是组织层次,能促进集群整体增长和竞争力提升;三是区域(国家)层次,即能发挥集群效应,带动区域或国家经济发展。
4.10.1.2 “自下而上”原则
产业集群不是由政策刻意创造出来的,相应的集群政策制定必须以现有或新兴集群为条件。“自下而上”原则要求集群政策制订机构首先对集群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并遵循集群的内在发展规律,集群政策应定位于培育并优化这些规律。因此,政府对集群的创建发展是间接参与,履行中间人、促进者和组织者的职能,为集群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与激励,而不是“自上而下”地全程主导和控制。
4.10.1.3 企业主导原则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企业成为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力量。这就要求政府提高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提供高效的信息平台和对话平台,避免和减少因市场失灵和制度失效而导致的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
4.10.1.4 非拷贝原则
集群政策的目标应该是鼓励既有集群内部企业的合作与网络化,为之提供有益的公共计划与投资。集群政策的设计可以借鉴成功的政策经验,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须从本地集群的实际情况出发。
4.10.1.5 动态性原则
集群政策的时效一般比较长,在其时效内集群和政策环境都在不断变化。因此,集群政策应该是系统、灵活、可调节的,否则就不能适应集群的持续发展,出现政府干预过度或不足,最终导致集群政策失效。
4.10.2 国外产业集群政策的实践
4.10.2.1 国外集群政策的特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的国家在进行集群政策分析时通常以国家创新系统为基础,因而政策往往以研发为核心。其产业集群政策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如下(表4-4)。
表4-4 OECD国家集群政策的特征
资料来源: Theo.J.A Roelandt&Pim Den Hertog
由于产业集群是由知识网络(创新系统)、生产网络和社会网络构成的,OECD国家的集群政策忽略对生产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关注,只能是片面的集群政策。全面集群政策应该为产业集群中创新系统(知识网络)、生产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政策制定同时满足知识网络、生产网络和社会网络三方面的要求,进而促进和激励知识网络、生产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4.10.2.2 国外集群政策的设计
集群政策有助于支持企业发展。克服基于政府的支持供应中普遍存在的失灵现象,Hertog、Lagendijk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创新失灵、市场失灵的产业集群政策(具体如表4-5)。
表4-5 市场和系统不完善条件下基于集群的政策反应
续上表
资料来源Hertog,Leyten,Limpens&Whalley. Approaches to cluster analysis and its Rational as a basis of Policy. Literature review for the RISE Project
国外产业集群及其政策是在国家创新系统的框架中进行的,不可避免带有技术政策的色彩。事实上,国外成功产业集群并非其产业政策的产物,而是市场主导的结果。其逻辑是产业集群的兴起引起政府和学者对基于产业集群政策研究和设计的兴趣,而不是产业集群政策产生成功产业集群,所以国外产业集群政策没有得到事实验证。此外国外集群政策忽略对社会背景研究,但总的看来,虽然国外的政策实践存在种种不足,依然为我们进行有效的集群政策设计提供了思路。
4.10.3 基于集群形成的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政策设计
4.10.3.1 培育市场环境,着眼制度建设
(1)建立一个稳定的、可预见的经济和政治环境。首先,各级政府应弱化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其工作重点应转向规范和优化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改善投资的软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开放。其次,在市场规则上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完善各类市场体系,形成各类市场共同体,保障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共建区域性的商品物流共同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人力资源共同市场、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保护共同市场、基于信息网络平台的信息共享及信用征信共同市场,以及文化旅游共同市场等。最后,应通过地区政府之间签订协议,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政策,加强各级政府在吸引外资政策的透明度,促进地区间的公平竞争。
(2)为市场的平稳和有活力运行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对发达的市场,因其市场机制作用发挥充分,政府主要的责任是弥补市场的缺陷,为集群的形成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一是在区域范围内,政府要将产业政策转变为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政策。目前,各地普遍存在争相模仿和过度运用产业优惠政策,忽视产业发展本身对技术和其他要素的需求规律。从政策的供给上看,针对项目的政策多,针对产业集群的政策仍属空白。非连续、同构化的产业政策以及项目导向的政策割裂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阻碍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由于创新能力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日益成为决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中小企业的作用不断得到提升,需要以集群政策替代产业政策,大力扶持区域内关联业和关联产业的成长,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二是根据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提出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引导企业集聚和创新方向。政府在制定规划时,首先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提出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切忌不顾产业现状而盲目紧跟热点。三是及时发布相关国家和地区性法规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家、技术创新人才和技术创新资源向产业集群流动,鼓励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激励企业家、技术创新人才的积极性,规范各行为主体的创新行为。同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力度,保持企业创新动力。规范企业行为和市场秩序,制止集群内企业的恶性竞争,为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建立开放的市场体制。促使信息、贸易和资本实现跨国的自由流动,以推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互动,以此增加国内市场运作的有效性和制度化。开放的市场有助于本国的企业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组织和管理方式,增强市场的竞争程度,吸引新的国外市场竞争参与者。更为重要的是本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相衔接,可固化本国的市场体制。
4.10.3.2 提供公共产品,创造集群形成的硬环境
企业集聚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共性需求,政府可以按照公共资源共享最多原则,针对企业的公共性需求,集中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网络,从而显著增强公共投入的规模经济效应。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直接建立科研机构或者对科研机构进行补贴,通过政策优惠鼓励或资助建设共性检测设备、仪器等专业服务机构等,提供原始性创新供给,为产业集群不断注入创新因子。二是建设区域技术市场。技术市场的公共性决定了它属于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通过建设技术市场,企业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门槛、减少创新风险、降低创新的交易费用,而且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寻求技术源用于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政府借助区域技术市场,为产业集群提供了从外界汲取营养的脐带。三是突破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产业集群对基础设施的特殊需求体现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行业性公共研究与开发中心等方面。四是发挥信息导向功能。建立标准化集群统计信息管理系统,长期对集群进行实时跟踪分析,为各国政府制定科学的产业集群政策提供了动态的信息支撑。科学的集群统计分析信息系统是科学设计产业政策的必要条件和集群发展的基础。政府应从过去陷入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事务,帮助企业找银行贷款等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努力建设技术创新网络和创新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创新信息,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供企业决策参考。
4.10.3.3 建立全方位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为产学研互动提供政策支持
(1)着力推行教育与培训计划、鼓励本地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合,不断改善区域创新环境。深厚的历史积淀、全方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是支撑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的基础。以意大利布伦塔河鞋业集群为例。该地区1268年便建立了制鞋业协会,这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不言而喻。1923年建立的制鞋学校是欧洲和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鞋技术学校,但2001年才被国家定为学历学校,至今还没有正式给学生授予学位。2003年,布伦塔河制鞋学校共开设了120个培训班,第一种形式是面向企业中的设计人员在职学习,一般学制三年;第二种形式是欧盟资助的专业化培训,获得资助的必须是有本地户口的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是皮鞋的制作、经营、管理等;第三种是面向高中学生的,一般培训期限为5个月左右,毕业后从事皮鞋生产。由于皮鞋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学校的教育甚至还延伸到中小学,制鞋学校为附近学校开设皮鞋相关知识的课程,从小培养制鞋产业的接班人。目前,布伦塔河有80个皮鞋设计工作室,约有各类设计人员400余人,这是布伦塔制鞋业最重要的财富。浓厚的文化氛围、高水平设计师、高超技艺的工人是布伦塔制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2)地方政府应促进集群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
一是形成产业、学术和政府的网络。促进组织合作,访问公司,举办研讨会、交流会和报告会,支持联络人引导的产业——学术——政府的交流与合作,以及产业——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二是对具有区域特点的技术开发给予资助。通过资助,利用各大学的技术种子和知识,产业——学术——政府联合从事R&D;对区域新产业创建所需的创新技术发展给予资助;对风险公司创建新企业,和中小企业进入新领域从事高风险技术开发给予资助。三是增强孵化功能,例如支持培育企业家设施的建立与发展。四是在各个区域建设大学联合孵化设施,资助培训孵化管理人员的计划。五是与贸易公司等合作支持市场培育。召开相关贸易公司、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会议,以支持市场的培育。六是与金融机构合作融资,通过促进在各区域建立“产业集群支持金融协商会”,来促进各方的合作,建立对于技术开发补助的、由私有金融机构提供的应急贷款体系等,还通过某些项目创建用地方风险资本建立的基金。
4.10.3.4 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中介机构支撑体系
(1)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可以利用自身在经济信息、市场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形成网络结构,通过垂直或水平联系,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提高集群的效率。首先,行业协会或网络经纪人等应积极充当企业的媒介,联系企业相互合作实现及时生产系统。在水平企业群中,当遇到大额订单时,单个企业一时难以具备这样的生产能力,那么它可通过外包的形式,将部分订单外包给区域内其他企业,集中区域生产能力,及时完成生产任务;当遇到不利的市场环境,可以成为其他企业的次承包商,为其他企业服务,这样能及时消化生产能力,减少库存,实现及时生产。其次,帮助企业实现柔性生产。随着经济全球化、技术加速发展、产品需求多样化的市场特征等日益加强,在大量中小企业中制造商和前向、后向联系企业群在产业链上分工与合作,形成供应商和顾客的买卖交易关系,水平联系企业间相互竞争中间产品、制成品为更容易满足市场需求多样化的要求而实现柔性生产。这不仅需要公共政策提供完备的信息服务,还需要中介机构将企业联结到一起形成网络结构组织。
(2)扶持中介机构,建立产业集群服务体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中介服务机构是产业集群中的粘合剂。政府必须强化中介机构的功能,完善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法律、物流、信息服务、技术辅导中心等配套体系以及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为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起到必要的“黏合”和支撑作用。借助服务体系为行为主体提供各种相关服务,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下降不仅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而且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群服务体系一般包括融资服务体系、人才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物流仓储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等。政府应把某些服务功能从行政职能中剥离出来,使隶属政府的中介机构尽快与政府脱钩,变“国营”为“官助民营”,最终实现按市场机制运作,支持建立融资担保机构、产业投资基金、专业化的培训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中心、科技开发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中心、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服务组织。政府可以把各类中介机构作为宏观调控技术创新的有力工具予以扶持,为中介组织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增强中介机构在产业集群中的功能。使之真正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4.10.3.5 培育社会资本,创造集群形成的软环境
(1)集聚社会资本,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氛围。产业集群中的非正式制度通常被称作社会资本,集群的繁荣和衰落与之关系,政府在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氛围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选择制定创新政策的文化切入点,鼓励文化创新,营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创新的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敢于创新的新风尚。
(2)培育企业家精神
微观经济学一般把企业家当成是充分供给的,而实际上企业家是一种稀缺资源。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在创造和引进新的生产方法、介绍新产品、新的工业组织形式、开辟新能源、新市场等方面作用巨大。集群发展充满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断创造和形成企业家,因为在企业家的培育和形成中。集群内的产业文化氛围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政府、机构、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环境应形成一种创业文化而这需要企业集群中各个节点的共同努力。硅谷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硅谷内独特的创业精神,区内几乎每个人都有勇于冒险、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每个人都努力创办新公司,都想成为百万富翁,否则就被视为异类,而且创业精神是一种典型的隐含性知识,只有通过地理接近的正式和非正式交流,才能得以培养和发展。
(3)完善创业环境
降低集群内企业的进入、退出壁垒,政府、金融、研究和中介机构努力创建集群的基础设施、信息服务、技术工人、市场资源等便利企业衍生和创建形成创业空间集聚的正反馈效应,同时集群内企业可以通过产权交易或企业并购的形式退出产业。这样使集群符合适者生存的规律,完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4.10.3.6 打造产业链,创造集群形成的直接条件
产业链是否完善是关系到产业集群发展效率的重要因素。政府应从要素供给、需求条件及关联产业的互补等各方面入手。推动产业集群的核心产业链不断完善。通过原料提供与市场拓展等专业化经营,强化引导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力量,政府可以从相对比较独立的采购和销售两个环节着手引导专业化分工,进而通过专业化分工的利益机制与理念传导促使企业逐步向专业化分工的方向调整自身经营。这些政策有时比直接投资更有效,能减少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有利于培育市场需求。政府还可借助政策优惠鼓励成立专门的采购机构,它们能够依靠大规模采购的成本优势向各企业低价供货,利益机制将促使生产企业将采购外包。同时,专业的销售与包装公司同样可以依赖专业化与规模优势促使各生产企业将销售功能从企业剥离。政府对关键专业技术进行扶持、促进中间品市场的形成等对引导专业化分工也具有明显的作用。
4.11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出发,指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方面,并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本章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研究做了理论铺垫。
接下来本章在明确产业结构合理化内容和标准的前提下,指出了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具有空间经济范畴和产业经济范畴的事物,符合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所以,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可以通过将有条件的工业园区打造成产业集群来实现。
第三,本章分析了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各个因素,明确了各种因素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将工业园区打造成产业集群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后,本章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产业集群形成的政策思路,指出了要实现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政府可以以这些集群形成的政策为依据,对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