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小微企业融资障碍的对策研究

对小微企业融资障碍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3-06-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 小微企业融资理论及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一节 小微企业的融资理论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之一,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来看,融资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对企业融资能力和融资条件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出于对企业向外界传递信号的需求而相应地改变企业融资需求。

第一章 小微企业融资理论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一节 小微企业的融资理论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之一,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来看,融资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理论方面,学术界针对小微企业融资较传统公司所表现出的特殊性进行了深入和多角度的分析,并就实践当中一些具体的融资方式在小微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及显露出的问题做了有益的探讨。小微企业作为企业规模划分中的一部分,其融资理论也在企业融资理论的框架之内,而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是针对一般企业提出的,其中关于企业特征的假设往往与小微企业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因此,直接将传统理论应用于小微企业会面临很多问题。小微企业融资理论即在此背景下将传统资本结构与小微企业特殊性结合在一起发展起来的。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静态权衡理论、融资次序理论、代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金融抑制理论等。这些理论都作出了企业会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本假设,而且,除静态权衡理论之外的其他几种理论都是在信息不对称及由此产生的代理成本这一分析框架下进行的。因此要对以上经典理论做一定的修正,才能更好地运用到小微企业融资中。

一、静态权衡理论

在MM定理的基础上,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由于负债的免税特性,会给企业带来“税盾效应”。企业需要达到的资本机构需要在负债的收益与成本中进行取舍,即静态权衡理论。就负债的税盾效应而言,Ang(1991,1992)认为小微企业普遍缺乏利用负债来提高公司价值的动机,一方面是由于小微企业的组织形式——独资或合伙,公司税与个人税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微企业的负债成本往往高于收益,企业所能享受的“税盾效应”微乎其微,因此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与追求“税盾效应”无关。

二、融资次序理论

融资次序理论即企业融资总是选择先内源再外源,外源融资中总是选择先债务后权益。然而融资次序理论并不被经验数据所支持,有发债能力的企业却往往选择权益融资。而小微企业的融资次序可能以一种“被截断的形式”存在,即在任何条件下,小微企业都拒绝考虑某种特定类型的融资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成本、独立性和控制权。Davidson(1989)在对瑞典的小微企业的管理者做调研时得出类似结论:小微企业成长的动因来源于“预期回报”与“独立性”的增长,在两者出现冲突时,管理者或所有者即使忍受企业的缓慢增长也会选择对绝对独立权的保留。因此Ang(1991)提出:小微企业的融资次序是:首先选择未分配利润,其次是所有者进一步投入,最后是外源债务融资。

三、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基于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而产生,企业对资本结构的要求,需要在融资成本与代理成本之间做出权衡。而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对企业融资能力和融资条件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出于对企业向外界传递信号的需求而相应地改变企业融资需求。一方面,基于抵押担保对企业融资的重要性的研究发现,一些企业会倾向选择非抵押担保的方式贷款,原因是金融监管机构会给予更多的监管,向外界传达企业良好经营业绩与信用的信号,提升口碑,进而降低利用其他融资方式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对小微企业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借贷关系的分析,得出关系型贷款更加适合小微企业。早在1998年柏林和梅斯特曾对“关系型借贷”进行了如下界定:“建立全面、细致的银企关系,利用银行和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来更大程度地减少中小企业借贷风险的一种贷款协议。”

四、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本身就涉及处于发展初期的规模较小的企业的融资选择问题。信息不透明的小微企业多依赖于初始内部融资、贸易信贷或天使投资。不难发现,生命周期理论所指企业随发展阶段的不同选择不同融资渠道,与前面所讨论的融资次序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两种理论综合反映出:企业发展初期通常总是先使用内部资金,在内部资金不够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外部资金;即使在初始阶段就有外源融资渠道可供选择,企业往往也会先选用债务融资,再者是权益融资;而权益融资中又以天使融资或风险投资为先。

五、金融抑制理论

麦金农和肖两人于1973年提出了“金融压制”和“金融深化论”的观点,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实行金融管制政策,导致金融抑制现象,这种做法阻碍了经济成长和经济发展,使市场机制作用不能得到正常的发挥,造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困难。柏林提出,在大部分欠发达的国家,缺乏高效的资本市场是金融结构最大的缺陷,由于政府采取干预金融市场的低利率政策,一方面造成企业对信贷资金的旺盛需求,一方面导致存款利率受到限制,引起储蓄的下降和信贷资金供给的萎缩,最终导致政府在信贷市场上实行信贷资金的非价格配给。金融抑制理论指出了外部环境也会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造成影响。强调政府的干预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却忽视了政府对维持金融市场正常运转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这一理论从宏观角度为研究如何缓解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六、基于银企关系的信贷融资论

柏林和梅斯特在1998年主要对银行贷款方式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市场交易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市场交易型贷款多为一次性的市场交易行为,信贷需求不会反复发生,而关系型贷款是以银行对借款人始终保持密切监督、银企重新谈判和双方隐含的长期合约为基础。伯格和尤德尔从银行角度将大企业财务报表披露的易于量化和传递的信息定义为“硬信息”,将缺少规范披露的中小企业模糊信息称为“软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系型融资假说”。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银行与企业的业务往来关系基本是固定的,企业常常仅与固定的少数银行进行业务往来,通过长期的接触和业务往来,使双方熟悉起来,银行更加了解获得贷款企业及其业务的相关信息,从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症结。但该理论忽视了贷款的可得性和利率等其他因素在贷款中的作用。综上,小微企业的区别与一般企业的融资理论主要产生于以下两方面:一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二是个人因素(所有者的目标函数、风险偏好、避税考虑、控制权考虑及知识水平等)在小微企业的融资决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微企业融资理论在很多问题上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各种实证检验也经常得出不同结论。这充分说明:小微企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其融资需求理论还不完善,还有相当多的问题和争论有待进一步解释。

第二节 小微企业国外文献综述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各国学者都对该问题做过大量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麦克米伦在1931年的《麦克米伦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小规模企业的融资问题,被称为“麦克米伦缺陷”。他认为影响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规模。在此之后,关于小规模企业融资问题在国外开始大量展开研究,其研究内容上,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三类:

一、对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研究

国外对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研究主要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利用统计的结果对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其研究的结论大都认为: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信息统计不标准等问题,加剧了外部资金获得的难度。通过多个行业的统计对比分析,小微企业在资本构成、资本量和股权资本来源方面具有相似性。在融资行为中,在以家庭经营、所有者直接管理的小微企业中,内源融资是其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股权组成也多为家庭资产或亲戚投资或借款。这些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研究主要见Gaston(1993)、Udall Berger(1998)和Victoria Williams Charles(2003)等人的工作。

二、对小微企业融资障碍成因的研究

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小微企业融资障碍的成因,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障碍的最主要因素也有所不同。特别的,国外学者在探索小微企业融资障碍时大量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针对融资中的细节进行研究,其研究更为深入细致。如克劳迪·奥冈萨·雷斯维加(2006)通过数据模型来阐述俄罗斯的微型企业在融资方面所遇到的困难。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为小微企业自身是导致其融资障碍的主要因素。这一类研究认为小微企业成立时间较短,缺少详尽的信贷记录,因而商业银行无法考察企业信用状况;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经营不规范,财务信息混乱,较大的贷款风险导致小微企业贷款申请通过率偏低。此外,国外学者也指出小微企业信贷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增长的新突破,但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缺陷导致业务开展困难。这些研究主要见Malnell Hodgman(1961)、克劳迪·奥冈萨·雷斯维加(2006)和史蒂夫·贝克和蒂姆·奥格登(2007)等人的工作。

第二,认为信贷配给是小微企业融资障碍的主要因素。Baltensperger在1978年提出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ing)的概念,即尽管借款人愿意支付合同中的所有非价格条件和价格条件,其贷款需求仍然无法得到满足。此后,国外学者从信贷配给的角度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进行探索,认为信贷配给来源于信息不对称,又包括逆向选择的影响和道德风险的影响两类。逆向选择的影响来源于“二手车”市场的问题,贷款人由于处于信息劣势,不了解借款人真实状况而不愿意发放贷款。道德风险的问题来源于小微企业经营不规范及规模较小缺少抵押品,贷款人不愿意承担贷款风险而产生信贷配给问题。关于信贷配给问题的研究文献非常多,详见于Baltensperger(1978)、Weiss Stiglits(1981)等人的研究。

第三,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障碍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此类研究认为银行为实现规模扩张,进行大量的并购活动,导致小规模企业的信贷数量下降;由于大银行与小银行在信贷标准、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其借贷成本高于小银行,导致不愿意向小规模企业贷款。研究详见Paola Sapienza(2002)和Charlesou(2005)的工作。

第四,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障碍主要源于其他因素。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如霍尔斯特·艾莉森(2004)、比塞尔·米安妮(2005)、林德尔·L.那帕德罗(2008)等人分别利用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方法来验证人力资源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

三、对小微企业融资障碍的对策研究

国外对小微企业融资障碍对策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西方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环境,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模式。这些融资模式或对策主要包括:

第一,通过竞争性信贷市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这种观点认为,相比较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借款人,银行在信贷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没有积极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通过中小金融机构加入,建立竞争性的信贷市场能够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进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这方面的研究如Schimdt Mohr (1997)的研究。

第二,通过关系型融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障碍。这些研究认为信息不对称是现实情况,也是难以解决的,但银行通过与企业长期交易,在提供服务中可以获得企业专有信息,使用关系专用性融资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这些研究包括Boot (2000)、青木昌彦(2001)和Berger Udell(2006)等人的工作。国外对小规模企业融资的研究深入而且具体,大量使用了统计计量工具,通过现实的数据获得研究的证据。但国外商品经济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存在着诸多差异,金融市场、金融制度乃至经济制度也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反映在小微企业融资的环境当中,环境的差异导致这些研究结论只能够作为借鉴而无法直接用于解决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障碍。

除了以上的主流的理论外,现代关于小微企业融资的研究没有停留在纯理论研究中,通过模型与实践调研也得出一些较为有价值的结论。例如Von Dewall (2007)通过对荷兰小微企业意向调查中发现真正需要大量资本的企业是那些高成长性、创新性和扩张性的企业,这些企业处于我们所熟悉的企业生命周期的初创期,而另一类小微企业所需资金往往量小,甚至融资需求为零,对比两类不同小微企业的特点,前者的主要资金来源不应该是银行而是通过私募等方式在资本市场上引入风险资本,后者则需要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获得小额贷款。Kremp和Phillippon(2008)通过对过去十年中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变迁过程中得出结论,即在发展中国家无论通过引入外资入股、大银行出资及政府资金注入等方式组建的新型金融机构都或多或少地将中小微企业排除在外,但若这些中小微企业从属于某个大集团或与其他企业构成产业链集团后,融资可获得性就会提高,产业链效应降低了单个企业的融资难度及利率水平,并且在几近完全竞争市场的银行业能够更好的与中小微企业建立长期互信互利关系。在金融机构的选择上,伯格和尤德尔以及Levonian和索勒(1995)指出,小银行比大银行更擅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在发放关系型贷款方面更具有优势,从而开启了“小银行优势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伯格、Demsem和Strahan认为,同一商业银行同时提供交易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业务,将导致信贷成本上升和范围不经济,大银行为了发放交易型贷款,通常会减少甚至拒绝中小微企业提供关系型贷款。Stein(2000)提出,大银行的组织结构和层级较为复杂,在传递“硬”信息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处理“软”信息方面,则存在“组织不经济”问题。伯格和尤德尔认为,由于“软”信息的模糊性和人格化特征,通常很难借助复杂的组织系统传递,而需要基层经理对软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并据此作出信贷决策。De Young、Hunter和尤德尔(2004)指出,小银行擅长采用软信息提供个性化服务,而大银行更适合运用硬信息提供标准化的金融产品,并借此实现规模经济。基于上述分析,以个性化服务、地方性信贷决策和本地所有权为主要特征的社区银行,无论是组织构架、产权结构还是治理机制,都适于处理软信息,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在关系型信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第三节 小微企业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国内的研究主要顺延了国外的从企业融资需求和供给的角度,结合我国小企业特殊性,在融资市场上,资金供应方中重点研究银行和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并通过结合金融市场融资、民间融资平台、政府金融政策措施和小微企业自身的角度进行研究。

一、对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研究

同国外不同,由于相关的数据无法获得,国内对小微企业融资特点问题的研究很少采用定量分析,大多采用定性分析与调查问卷形式。基于问卷调查所得及理论分析,认为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更为严峻。在小微企业初始资金中,绝大多数来源于业主的个人积蓄,还有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由于初始资金不足而全额负债经营。在融资活动中,除内源融资外,非正规金融是其主要融资渠道,正规银行借款仅有10%左右。此外,国内学者还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小微企业贷款的还款意愿、担保状况、银行贷款意愿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这些研究见陈蓉(2006)、谢玉梅(2006)、尚杰(2004)、何健聪(2011)、毋照生和周卓尔(2013)等人的工作。

二、对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成因分析

国内学者对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分析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企业本身的治理机制和特点,二是从外部因素如所有制、金融机构、政府、金融体制、宏观政策层面等。这些研究包括:

第一,认为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在于企业自身。此类研究认为小微企业的资产、道德与信用均表现不足,内部组织管理不规范,以及信息严重不对称是小微企业无法获得正规金融贷款的主要原因。罗正英、段佳国(2006)认为小企业的融资虽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解决之道关键在于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和优化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樊纲(1998)认为,小企业的规模局限、财务制度的缺陷以及生存和竞争的激烈使得其具有强烈隐瞒信息的偏好,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而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难度,这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于砚(2012)认为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与其经营环境息息相关,高涨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和高税负使得小微企业挣扎在生存的边缘。因此,考虑到小微企业的偿债能力,潜在的贷款人忘而却步,从而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雪上加霜。为此,他建议,国家应该为小微企业减负,通过系统的政策扶持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此外,张巍(2004)、时旭辉(2004)、秦艳梅(2005)、耿宏玉(2009)等人的研究也是基于这一视角的。

第二,所有制歧视角度的分析。最早在我国提出所有制影响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是张杰(1999)提出的非国有企业歧视论,指出国有银行给国有企业提供融资时并不用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但是,当国有银行给非国有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时却要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因此导致非公的小企业融资困难。罗正英(2005)的调查显示,在发达地区所有制歧视并不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所有制歧视”正在逐渐淡化。

第三,认为银行是小微企业融资障碍的主要原因。这类研究一方面应用行为金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羊群效应和前景理论分析银行愿意向大企业提供贷款而不愿意向小微企业贷款的原因,如殷孟波(2003)、王菲(2007)、吴国培(2010)、罗世炜(2012)的研究。陆崛峰(2009)认为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的欠缺是引起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应该大力发展专门服务于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委托代理关系,银企的激励相容条件的研究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障碍的原因,如周兆生(2003)的研究发现,由于银行组织体制上存在的局限性,使得其本身无法克服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高风险,进而导致银行组织内部产生代理问题,从而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他提出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面向民营企业的资本市场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银行在体制上和贷款在契约特性上存在的问题。

第四,认为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是小微企业融资障碍的主要原因。这类研究从宏观角度,分析中国目前融资领域,包括证券市场和银行借贷市场的结构、制度等因素,认为是融资体制的不完善导致融资的低效率,进而导致小微企业的融资障碍。这些研究包括张青庚(2007)、周兆生(2008)、聂强(2010)、柳斌(2010)等人的工作。

第五,认为政府是小微企业融资障碍的主要原因。这类研究认为因为缺少政策的扶植和银行行业的准入限制造成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这些详见于刘颖(2003)、李永峰(2004)的研究。

三、对小微企业融资障碍的对策研究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国内对小微企业融资障碍解决对策的研究非常多,这些研究的结论或提出的融资模式主要包括:

第一,完善资本市场。此类研究认为应当建立多层次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培育,这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关键,如樊纲(2000)、林毅夫(2001)的研究。

第二,建立政策性金融体系。此类研究认为我国政策性金融全面商业化的条件并未成熟,小微企业、住房领域都需要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支持,如刘克崮(2006)、张泽(2007)、李玉潭等(2007)、黄人杰(2008)、张世晓(2009)、杨涛(2010)的研究。

第三,租赁融资模式。此类研究认为小微企业通过融资租赁获得的是开展生产所必须的生产资料而不是资金。通过融资租赁一方面可以限制小微企业对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另一方面也由于租赁物件的存在降低了债权人的风险。此类研究包括卢宁(2011)、陈丽芹(2011)、滕宏旭(2012)、丁文茵和张智星(2012)的工作。

第四,供应链金融模式。这种模式将金融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资金供给方在不同的环节采用适当的形式给予金融支持,有利于降低借款风险。这类研究包括徐欣(2007)、余剑梅(2011)、罗文盛(2011)、刘林艳(2011)、郭战琴(2012)等人的研究。

第五,关系型金融模式。是指资金供求双方建立长期稳定联系,双方在长期互动关系中,根据私有且专有的“软信息”来作出投融资决策的行为。这种长期稳定的联系有利于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如童牧(2004)、金雪军(2005)、王剑(2006)、李小芬(2010)等人的研究。

第六,企业联保模式。该模式由若干个中小企业组成固定的担保小组,通过中小企业联保来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如高连和(2012)提出了信贷工厂和集合融资的扩展模式。

第七,利用衍生产品降低融资风险。此类研究较少,如郑超(2012)提出的选择权贷款,汪梦迪(2012)提出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贺晋(2012)提出的可转换债券,以及浙江、深圳的一些公司推出的具有期权性质的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第八,构建主银行模式。此类模式借鉴日本和德国的银行模式,建立由银行主导的企业集团,从而实现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如石琴(2004)的工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具有急、少、缺、特的特点。“急”体现在融资期限上,多为临时性周转资金需要。小微企业急需钱抓住商业机会,或者解决资金链断裂问题。“少”体现在融资额度上,单笔所需资金不大,通常在500万元以下,往往是小钱解决大问题。“缺”体现在抵押担保上,缺乏土地等传统抵押物,迫切需要获得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特”体现在产品种类上,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较多。这些金融产品的需求特点对传统的经营模式提出了很大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四、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分析

(一)银行和小微企业融资

姚长存(2012)认为,在间接融资仍为中小企业融资主流的宏观背景下,银行信贷将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途径,基于银行信贷的视角,他总结提出的对策是:改善银企关系、创新信贷方式。

王霄和张捷(2003)从企业规模的角度研究银行对企业的贷款的决定,这里通过设定企业的规模为内生解释变量,通过模型的验证表明:企业资产的规模直接影响了银行信贷的决策,资产规模越大获得银行的贷款可能性越大,另外,一些小企业缺少抵押品,是其贷款难的主要因素。

经济学家林毅夫等(2001)通过分别比较大银行和中小银行在企业间接融资中的优劣,得出大银行更适合向大企业贷款,而小银行通过与中小企业方保持长期互动和相互监督下,更有贷款优势。所以作者提出通过解决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经营困难、建立充分竞争的中小企业的金融市场和法制体系的障碍,从长期看应当建立一个由商业性中小银行和合作性贷款金融机构组成的市场化公平性的金融体系。

陈晓红通过计量回归的方式运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的中小企业验证了,我国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存在“强序列性”,其分析还同时指出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金融抑制的政策效果也不存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相符的民间金融的发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金融抑制的政策已不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虽然在微观主体上呈现着杂乱无序,但存在一定的内生机理,因此作者强调政府应当对中小企业融资选择进行合理的引导,以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满足。同时依据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作者总结中小企业发展初期,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无甄别能力,通过企业家、创业者个人的能力及信用状况和企业的经营状况等,多采用非正式的内源性直接债务融资。

刘剑(2006)的实证结果类似于跟秀峰学者,即中小企业有时倾向于银行借款的融资方式。其认为中小企业会根据自身在不同阶段的条件限制,将融资的次序定为企业内部积累、各种商业信用或债务、银行债务,最后是外部股权融资。

(二)小微企业的金融市场融资

国内对于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小板、创业板、第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四个方面。姜鲁宁、郭春静(2006)、周运兰(2008)和刘颖(2010)都先后对中小企业整个的股权投资,包括天使资本融资、风险资本融资、初次公开上市股权融资以及其后续的股权再融资等方式的可行性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证,同时强调整个过程的承接性,为中小企业开展股权投资这一新的融资形式提供了理论基础。田建军(2009)认为我国上市中小企业同大多数未上市的中小企业一致,上市初期中小企业对内源融资具有强烈路径依赖,这和我国绝大多数未上市中小企业的融资处境相同。

(三)小微企业的民间融资

王素霞、刘武克(2006)从民间借贷的灵活、简便易行以及正规渠道融资的障碍分析,应该大力发展民间融资,学者郑侠,胡孙法(2009)接着从法律、政策和风险防范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同时伴随温州“跑路潮”出现,关于民间融资这一双刃剑进行讨论。强调发展民间金融的法制建设以应对其发展中游离于政策之外的尴尬局面。姜风旭(2011)在其硕士论文中认为,民间融资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与繁荣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考虑到其在利率紊乱和信用保证等方面的弊端,应加快对民间融资的规范引导。

(四)小微企业融资与金融政策

张杰(2000)认为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源于国有金融体制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和国有企业的刚性依赖。民营经济在当前改革过程中的金融困境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信用困境。为了解决这一融资的困境,国家应放松金融的管制,同时考虑到成本的因素,民营经济的股权融资机制一时难以确立,努力培育适合民营经济特性的金融中介机构,来促进民营经济的融资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李伟、成金华(2005)提出在我当前金融市场不健全和市场失灵的问题下,企业资金来源于中小金融机构和民间,强调政府行政政策干预,来建立区域性的资本市场等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熊泽森(2011)提倡通过政府放宽金融准入来鼓励中小银行的建立,从而增强市场的活力,提高中小企业的存活率。朱宏任(2011)则强调政府加大金融环境的外部法律的制定,完善和优化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和担保反担保的法规,切实的促进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有序、安全高效的运行。高培勇和于树一(2012)的研究专题通过比较各国扶持小微企业的财政措施,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指出在收入和支出方面,应加大政府补贴及间接的政府采购、贷款担保和社会资本的引导和整合。

【本章小结】

本章从相关理论、国外文献、国内文献三个角度对小微企业融资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第一节介绍了静态权衡理论、融资次序理论、代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金融抑制理论等小微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第二节为国外文献综述,从小微企业融资的特点、困境的成因及应对之策三个角度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国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发现发达国家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比较成熟,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都比较完善,因此对国外理论的借鉴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节为国内文献综述,除了对小微企业融资特点、困境成因、应对之策,还对银行、金融市场、民间融资、政策金融等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国内相关文献集中在小微企业制度和配套体系的建设,而且比较分散,相对来说缺乏系统性。综合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不难发现,小微企业融资的困局仍然存在,如何破解这一困局,关键在于打通各融资渠道,不断探索融资模式的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