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看得见的手”与货币理论
在任何时间,利息既为放弃周转流通性的报酬,故利息所衡量者,乃是持有货币者的不愿意程度——不愿意放弃对此货币的流通性控制权。
凯恩斯
第一节 我们为什么愿意持有货币
各位读者朋友,当你打开你的钱包时,除了可以看到一张张的信用卡、储蓄卡之外,通常里面还会存放一定数量的钞票。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你是出于什么目的才持有这些钞票的呢?
我们都知道,当我们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一定的回报时,得到的往往是一张张钞票,而不是我们所需要用来消费的实实在在的消费品。根据凯恩斯的观点,我们会把得到的货币按实际的需要,分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对于任何一个理性的人来说,通常不会在收到工资的当天,就马上把一个月的工资收入全都消费掉,而是在一定时期之内合理的安排消费。
如果你把目前暂时不需要用于消费的钱存入银行,你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息;如果你把这笔钱用来购买一些流动性相对较强的金融资产,你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可是如果你把这笔钱以现金的方式存放到你的钱包中,那可是根本没有办法得到任何收益的。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说,怎样才可以使他的资产的收益率最高呢?这个人在获得一笔收入之后,应该马上把所有得到的钱全都存入银行,其中就包括把这一期间的消费性支出存入他在银行的能够给他带来利息收入的活期存款账户,再把那些不打算用于这一时期消费的投资性支出存入利息率更高的定期账户或者用来购买股票、基金、期货等其他金融资产。当他每次产生消费需求后,他再临时去银行取钱,而且严格遵守每次需要消费多少钱就取出多少钱的原则,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你的资金能够更多的以储蓄形式存在,也就可以保证你能够得到最多的利息收入了。
这样的计划在执行上来说似乎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但是我想请问一下各位读者,哪怕你是最节约、最擅长理财的,你愿意尝试一下这样的理财方法吗?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不会愿意尝试这种看上去收益率是最高的理财方法。你们为什么不愿意把钱尽可能多的存放到有利息收入的银行账户,却愿意放弃一定的利息收入也要持有一定的现金在身上呢?
通过权衡持有现金所导致减少了的利息收入和不持有现金必须多次去银行取钱带来的极大不方便,我们就会选择在这二者之间达成一个均衡,我会选择在手上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这样牺牲的利息收入不会太高,同时也会方便日常使用。但是问题就在于,我到底为什么要持有现金,到底应该放多少钞票在我的钱包里呢?我持有现金的数量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涉及到凯恩斯的货币动机理论了。
凯恩斯告诉大家,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来说,都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以用于日常的消费需要。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在市场中通过交易的方式来完成自己自身的消费活动,同时每一个企业日常都会发生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等日常的现金支付活动,但是正如前面我提到的那样,如果让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在每次消费之前都必须去银行取钱,那么相信建再多的银行、投放再多的自动取款机,也都会人满为患,难以满足民众的日常存取款的需要。另一方面,如果每个人在每一次消费之前都必须跑到银行取钱,排着长长的队伍,只为了取几元、几十元钱,那么整个社会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则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代价。
在现代社会里,无论个人还是企业,他们根据经验都清楚持有多大数量的现金既可以满足自己在短时期内的消费需要,省去了屡屡前往银行取钱的繁琐,又不会导致自己的利息损失过于重大。这也就是凯恩斯所说的交易动机。
但是对于不同的人与企业来说,他们的交易动机决定他们持有现金的数量是一样的吗?一名领取城市最低收入保障的消费者与一名高薪白领,钱包里所放置的现金的数量会是一样的吗?很显然,白领身上所携带的现金通常都会比那些低保人员多。那么决定他们到底带多少现金用于满足日常交易需要的因素是什么呢?相信到这时大家就可以猜出来了,是收入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消费者的交易动机所导致的现金数量的差异。即使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年收入水平较低的小企业的财务部门日常所存放的现金规模,与一家经营规模大、年收入水平高的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的财务部门所持有的现金规模肯定是不一样的,企业的营业额越高,企业规模越大,那么它们由于交易动机所持有的现金数量就会越多。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除了需要持有一部分资金用于日常的消费需要,也通常会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以预防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这也就是凯恩斯所说的谨慎动机。谨慎动机往往是由一些不确定因素所导致的。我们的工作、生活或企业运营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某些意外事件的发生可能需要我们花费一定的费用,如果我们持有一定的现金的话,那么在应对这些意外事件的时候就会显得更加从容了。
从经济学上来说,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或者是人的不完全理性,我们不可能提前预知未来发生的一切事件,那么出于谨慎的考虑,应该持有一定的货币以应付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我们没有提前预期到的紧急事件。比如说,你可能会在下班的路上开车时与其他的车辆发生了碰撞,那么你就可能需要一笔修车或者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开支;在上班的路上,你可能由于没赶上班车,为了不因迟到而被扣掉当月的奖金,你只能选择付出高的代价打出租车上班。当然这些例子都是经常会发生的一些不在日常消费计划之内的小意外,这些意外的发生通常都伴随着一定的消费,需要一定数量的现金支出,因此出于谨慎考虑,我们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
与交易动机相仿,谨慎动机所决定的持有现金的规模也与每个人或者企业的收入水平有关。相对而言,收入高的人的一些意外消费会比收入低的人更高,就比如开汽车发生了意外事故所需要的修理费用,肯定会比骑自行车出意外所需要的修理费用要高,或者同样是和朋友出去吃饭消遣,高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肯定比低收入阶层要高,因此收入水平越高,谨慎动机所导致的现金持有量也会越高。
另一方面,谨慎动机也是和每一个人或者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信用水平以及资产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比如说,同样是两个收入水平大致相同的人,性格比较谨慎的人就可能会持有更多的现金以应付意外,而性格相对大大咧咧、比较马虎的人,就不会太多考虑应付无法预期的意外事故的需要。同样是两个企业,信用水平较好的企业,即使发生了意外,也能很容易从金融机构或者其他企业处获得融资,以应付各种意外,这样它其实不用预留过多的谨慎动机的现金。与之相对,一些信用水平不高的企业,如果出现意外,可能很难从外部市场获得融资,这就要求它们必然在事先预留足够的谨慎性动机的现金,以应对各种意外。
老人们经常会教导子孙们,做事要留有余地,这也是体现了凯恩斯的谨慎动机的思想。比如说,你正在经营一家企业,你现在手上拥有流动资金10万元,如果正好有一笔看起来极为有利可图的大生意需要你一下子就把这10万元全都投进去,如果你真的手上一点余钱不留把这笔钱全用光了,那么企业只要略微出现一点需要用钱的小意外,都可能会由于流动资金的不足而陷入困境,甚至走向灭亡。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具有较高的经营艺术的知名商人,他们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再寻找一个商业伙伴与自己合伙从事这档生意。这样尽管分了一部分利润给别人,但是不至于把自己所有的本钱全部押上,让自己在意外之前毫无还手之力。
2009年对于在中国期货市场中炒作黄金的一些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一年。在中国的黄金期货市场上炒作黄金,是可以通过交纳保证金的方式,运作远远超过自己资金实力的黄金价值。目前中国的黄金市场的保证金账户要求是黄金价值的14%,也就是说你有100万元资金杀入黄金市场,就可以投资700万元左右的黄金。但是大家要清楚,因为这里面只有100万元是你的自有资金,如果你买入的黄金价格下跌了,那么价格只要跌了14%,也就意味着你的全部自有资金已经荡然无存了。当然,如果黄金价格涨了14%,你的资产已经成功翻番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控制你的风险,黄金期货市场通常会规定你的保证金如果跌到一定的金额之下的时候,你还不能够把你的保证金追加到原有的14%的规模的话,黄金期货公司就会直接替你平仓,换而言之,把你所买来的黄金全卖掉。
2008年底开始,国际市场的黄金价格一度走低,在2009年初的时候,黄金期货的价格更是连续下跌了20%左右。如果一名投资者选择在这一阶段进入黄金市场投资黄金,并把你的全部资金都用来买黄金的话,黄金价格连续下跌使你遭遇损失,你的保证金账户可能就会跌破14%。如果你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不断的投入保证金账户,追加你的黄金期货保证金账户的话,你就很可能惨遭期货公司平仓的噩运。事实上,由于黄金价格大跌20%,远远超过了14%的基本保证金账户,这也使得在2008年底、2009年初杀入黄金市场的投资者绝大多数都血本无归。然而,如果你懂得谨慎性原则,懂得留有余地,在2008年初投资黄金的时候,没有把所有的资金都砸入市场,即使遇到亏损,仍然留有一定的资金用于追加保证金,能够坚持使自己的黄金期货账户一直没有被平仓的话,从2009年新年后,国际金价一路飙升,每盎司黄金价格不仅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而且屡创新高,到年末的时候,金价已经比年初涨了近50%。如果一名投资者能够从年初坚持到年末,那么他肯定能够大赚一笔。可惜的是,绝大多数投资者就是由于不明白谨慎性原则,不知道留有余地,早在年初黄金价格处于谷底的时候就被扫地出门,恰恰是割肉割了个地板价,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现代个人或者现代企业已经不会仅仅简单的像凯恩斯所设想的那样,把资金划分为现金或储蓄,通常会选择不同的投资工具而具有不同的流动性。如果一个企业拥有较多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的话,就可以持有较少的谨慎性动机的现金。即使遇到一些意外性的支付需要,可以通过将流动性资产变现用来应付危机。相反,如果在它的资产结构中,主要资产都集中在不动产、固定资产、存货这样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上,那么出于谨慎的目的,就需要持有更多的现金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的支付需要。
凯恩斯提出的第三个动机是投机动机。也就是说要拥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以便在出现好的投资机会的时候,可以用作投资的需要。在这里必须要注意,我们所说的投机性动机决不是把资金投入到投资性的金融资产上,那些金融资产都应该被划为凯恩斯所说的储蓄。我们这里所说的投机动机涉及的仍然是现金。其关键就在于,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人能够完全预测到股市和期货市场的未来走向,甚至连未来利率水平的走势都不可能完全猜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认为在未来购买债券、股票等金融性资产进行投资会比现在更合适,因此,尽管你可能拿着一笔钱打算将其用作投资,由于你对于市场的预期,你可能会觉得现在购买金融资产进行投资不如延迟投资对自己的收益率会更高,因此基于这个考虑,你会先持有相应数量的现金,等待对你有利的投资机会出现时再把它转划为投资支出。
根据前面介绍的凯恩斯的投资理论我们知道,在衡量一个人的投资性支出时,最关注的是投资收益与投资成本,因此,决定投资动机的现金持有量的往往是市场的利率水平。如果现在的利率水平较高,那么一方面你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会更高些,而另一方面,显然你投资的收益率也会高。如果这个利率水平甚至高于市场的正常水平的话,那么很可能在未来会出现下降,你如果选择持有一定的现金到以后再投资的话,你的投资收益率就有可能会下降。因此,在市场利率较高时,个人投机动机持有的现金数量会相对较少。而与之相对,如果现在的市场利率水平较低,那么你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就会相对较低,而且利率低,你当前的收益率也会较低。然而,未来市场利率有可能会上升,那么你如果持有这笔现金,等待以后市场利率上升以后再进行投资的话,就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率。
当然,持有现金的三种动机是凯恩斯在80多年前提出的,他肯定不会想到在现代社会出现了一种叫做信用卡的金融工具。现代社会中,人们完全可以少持有现金,却持有具有一定透支额度的信用卡,当我们遇到消费需要的时候,尽管没有持有现金,但是信用卡可以帮助我们顺利的完成交易活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信用卡的出现只是使得凯恩斯持有货币的这三种动机复杂化了,而并非完全否定了这三种动机理论。
我们完全可以把信用卡作为一种流动性非常强的金融工具,当我们产生对于现金的需求时,很容易地用信用卡来代替现金进行支付活动,也可以利用信用卡取现来获得现金。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信用卡,因此作为一个人,无论用于交易的需要还是谨慎的需要,仍然必须要持有少量的现金,以应对在不能使用信用卡的场所的交易需要。在金融市场已经相当发达的西方国家,在商业中现金的使用已经相对较少了,绝大多数交易都是通过信用卡、支票或者银行转账的方式完成,即使这样,西方社会中每一个人仍然会持有少量的现金,以用作买报纸、自动售货机等一些无法使用信用卡的交易。
在我国,信用卡消费的免息期通常最长也不超过二个月,这也就意味着,尽管你可以把你消费所使用的这笔钱先用于其他的投资,但是你仍然需要保证这笔投资的流动性,最多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你就必须将这笔投资转化为现金,存入信用卡账户用于还款。因此,我们仅仅可以把信用卡消费看作一种流动性较强的金融工具,却不能把它视为一种中长期的融资手段。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尽管很多现代人已经习惯于使用信用卡,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相对比较保守的人,他们为了预防忘记还款,有时习惯于像储蓄卡一样事先往信用卡中存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我们都知道,信用卡内多余的存款是没有利息的,对于这些人来说,尽管选择的是信用卡消费,尽管没有持有现金,但是由于现金存入的是信用卡又无法从中获得收益,因此从实际效果上看,这与持有实实在在的现金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别。
当然,凯恩斯不可能提前预测到信用卡、转账支票等现代金融交易手段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对于现金需求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但这并不代表他的现金动机理论就会因此而产生错误,或因此而出现过时。即使在今天,我们从实际的交易活动中,仍然可以感受到凯恩斯的现金动机理论的真实意义。
第二节 为什么向银行贷款要支付利息
在现代社会中,相信大家对于利息或者利率这两个概念并不陌生。当我们把暂时不用的钱存放到银行的时候,无论是存在活期账户还是定期账户,我们都可以从银行得到一定的利息。如果我们由于买房、买车或者企业经营的需要而向银行贷款的时候,我们也不可能无偿的白白使用银行的钱,也必须得向银行支付一定的利息。
我们在分析投资成本的时候,往往会把利率视为一个人进行投资活动时必须承担的投资成本。所谓利率也就是我们使用他人的资金所需要支付的利息的比率。然而,不知道有没有读者考虑过,为什么会出现利息?利率又是由何而产生的呢?是哪些因素决定了利率水平的高低呢?
可能很多读者都会对我所提出的这个问题觉得莫名其妙,毕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你如果要向他人或者向银行借钱,按一般的惯例,都必须为使用了他人的资金而付出一定的代价。因此,在我们一般人看来,利息其实就是我们使用了他人的资金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我们是把资金的借贷看作一种市场化的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享受了他人的服务,当然必须为之支付一定的费用作为代价。既然我们从他人处获得了资金,也就等于是享受了他人所提供的融资服务了,那么为所获得的这项融资服务支付一定的代价自然是理所应当的了。
当然,对于利息的理解绝不仅仅只是把它视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这唯一的理解方法。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把利息看作是一种等待的代价。各位读者,假如我答应送你1万元钱,但是我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你可以现在从我手上得到这1万元钱,另一个是你可以1年以后从我手上得到这1万元钱。尽管这两种方案我给你的钱数都是1万元,但是对你来说,这两种方案是完全相同的吗?在面临这两种选择时,你会随意选择一种方案吗?相信绝大多数读者在面临这两个选择时,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现在从我手上得到这1万元钱,而不是1年后再得到这1万元钱。尽管从行为上你会很自然的做出选择,但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个选择背后所隐含的真正经济含义呢?
上面所举的这个例子,其实说明的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问题。道理很简单,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1年以后的1万元与当前的1万元是不对等的。尽管金额是相等的,但是在通常情况下,现在的1万元的真实价值是高于1年以后的1万元的。你必须要考虑等待的价值,也必须考虑等待1年时间可能会造成的诸如通货膨胀等不确定的因素,因此你会发现,对于你来说,1年以后的1万元的真实价值比现在的1万元需要多承担很大的不确定性,换而言之,1年以后的1万元的价值是存在风险的,它的价值可能由于通货膨胀而变得缩水,当然也可能会因为通货紧缩而变得更具价值。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厌恶风险的,他们会宁可得到当前的价值稳定的1万元,而不会愿意得到1年以后价值不确定的1万元。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现在愿意和诸位打赌,我们拿出一个硬币来抛硬币,你可以随便选择,比如说,你选了正面,那么如果抛下的硬币是正面向上,我就输你100元;如果是反面向上呢,你就输我100元。大家可以看出来,这个打赌的方法是绝对公平的,我们两个人都正好拥有50%的获胜几率,这个打赌的方法比我们去买彩票,或者参与赌马、赌球等赌博活动会更公平,你获胜的几率肯定要大。那么各位读者考虑一下,你们愿意和我打这个赌吗?当然了,如果觉得赌注太少,不够刺激,对你没有什么影响,这个赌注也可以提到1万元、10万元甚至更多。可以想象,绝大多数的人,包括我本人在内,都不会愿意打这个赌。原因很简单,尽管这个打赌方法是绝对公平的,但是它同样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可预期的因素,这就是赢和输的可能性。对于绝大多数厌恶风险的人来说,我宁可不想赢别人的这笔钱,我也不愿意失去自己同样金额的钱。失去100元给我带来的痛苦,可能比得到100元给我带来的快乐更为沉重,对我的影响会更大。
正因为在现在这个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承担风险的风险厌恶者,所以为了让人愿意接受一定时间之后的1万元,那么就必须多向他额外支付一定的费用,以补偿他由于等待而承担的风险。这也就表现为利息。
相信很多读者都看到过这样的报道,国外的某一个幸运儿买彩票中了价值几个亿美元的大奖,但是按一些国家发行彩票的规定,获得彩票中如此巨大的奖金,是分30年左右的时间按月平均支付的。如果中奖者要想申请一次性把所有的奖金都取走,其实也可以,不过在这个时候中奖者实际得到的一次性的奖金,可能还不到他真实的中奖金额的一半。这其实也是利息在这其中捣的鬼,或者它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折现率。在这一事件背后的真实情况,就是彩票发行单位是按照一定的折现率,其实就等同于我们所说的利率,把未来的一笔资金的真实价值和当前的一笔金额更少的现金的真实价值等同起来。
现在一些国债的交易也是类似于此。你可以按九十几元的价值买入1份面值100元的国债,并可以在该国债到期后,用它交换100元的资金。对于此类国债的买者来说,买入价与卖出价之间的差,就构成了他持有这份国债的利息。而这里的利息率的确定,就是通过上述的这样一个折现的过程。通过折现,就可以保证对于市场中的每一个人来说,一定时期之后的100元的价值恰好等于当前的九十几元的国债的面值,这也就把未来的国债的价值折算成了当前的现实价值。这里的折现率其实就反映为投资者购买这样的国债的收益率了。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通常都是按这两种思路来理解利息的。或者是把利息看作是获得资金者为享受到的融资服务所支付的服务费用,或者把利息看作一种等待的价值,一种克服未来的不可预测因素风险的代价。也就是通过折现的手段,来保证未来的一笔资金与当前的一笔更少的资金的价值相等的折算比率。然而,凯恩斯对于利息的观点与这两种观点都不相同。
凯恩斯认为,利息从本质上来看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借出资金的那个人,在一定时期之内放弃了流动性偏好的报酬,或者说在这段时期内,获得资金的人为了让借出资金者不持有货币而放弃现金给他带来的方便而付出的代价。
在一项投资活动中,对于投资者来说,他通常考虑的往往是收益率、风险性和流动性。在凯恩斯的投资理论中,我们通常只是分析了收益率与成本的差异,并且考虑市场的不确定性给投资者所带来的风险性,我们没有过多的涉及流动性的问题。然而在凯恩斯看来,流动性是货币资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对于市场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在相等的情况下,他们通常喜欢流动性更强的资产,换而言之,他们喜欢最容易转换成现金的资产形式。如果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利率相等,相信大家都更宁愿把钱存入更容易取现的活期账户。与之类似,如果两个投资方案的收益相近,投资者往往会选择流动性更强、更容易变现的资产形式。既然所有的投资者都喜欢流动性更强的资产形式,那么如果要让他接受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形式,你就必须要为他放弃了流动性偏好而向其支付一定的代价,这个时候利息就产生了。
这里面就引出了凯恩斯的三大心理规律中的最后一个心理规律了:流动性偏好规律。凯恩斯认为,每一个人其实都关注资产的流动性,更喜欢流动性最强的现金,因此愿意以现金的形式保存自己的一部分资产,哪怕为此要牺牲一定的利息收入,也仍然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现金。如果要让他放弃这种流动性偏好,也就是说让他把资金贷给别人的话,就必须向他支付一定的利息,以此来弥补他放弃流动性偏好给他带来的损失。根据凯恩斯的观点,所谓的利息只不过是投资者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罢了。
利率的高低就直接发映了这种流动性偏好的强弱,如果流动性偏好越强,那就意味着借出资金者就越不愿意放弃自己持有现金所获得的便利性,你如果想让他把钱借给你,放弃自己持有现金的便利性,你就必须向他支付更高的报酬。也就是说,你得给他更高的利息,此时的市场利率水平就会越高。相反,如果流动性偏好越小,让借出资金者放弃持有现金的便利性,只需要支付较低的报酬就可以了,那么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就会越低。如果要反映在货币数量上的话,那么货币数量越大,货币对于那些货币持有者的重要性就会下降,因此这些货币持有者的流动性偏好就会越小,市场的利率水平越低。相反,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数量越小,货币就会越珍贵,那么那些货币持有者的流动性偏好就会越大,利率水平就会越高。因此,通过改变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同样可以影响市场的利率水平,这也就成为现代货币政策选择的主导思想。
从心理上来理解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仍然要归结于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于社会中的每一个行为主体来说,他们之所以更喜欢流动性更强的现金,而不喜欢流动性较差的未来的一笔收入,那是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缺乏清楚的认识,担心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未来的资金收入会比现在的等值的一笔收入的价值要小。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社会的流动性偏好,由此来改变市场的利率水平,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投资水平。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供给,一般包括我们所常见的纸币、硬币以及银行存款。那么,作为一个国家的金融最高管理机构,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改变货币的发行量,或者改变银行系统的可贷资金的规模来改变货币的供给数量,以此来影响市场的利率水平与投资水平,这也就成为我们现代社会中说的货币政策。
一般对于一国政府来说,最容易使用的货币政策手段就是公开市场业务,也就是说在公开的金融市场中,通过买卖金融资产,以此来扩大或者收缩流通中的现金数量,进而改变市场中总的货币供应量。比如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之下,当美国众多金融机构因为不良资产率上升、流动性资产不足而陷入困境之时,2009年3月,美联储主席(相当于中国的人民银行行长)盖特纳宣布,在未来6个月收购总额达3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以及高达1万亿美元的银行呆坏账,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公开市场业务。当美国政府收购这些金融资产的时候,拿出的可都是真金白银的美元啊,收购如此多的金融资产,也就意味着向处在危机之中的美国众多金融机构注入了等额的美元,那些金融机构得到美联储的这笔钱之后,手上就有钱了,就可以拿这笔钱出去发放贷款,去进行投资,这不就可以促使市场中美元的供给数量急剧上升了吗。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货币供给增加会明显降低社会的流动性偏好,进而导致市场利率下降。而市场利率的下降,又会降低各企业的投资成本,这又可以起到鼓励社会投资的作用。从这个方面来看,当美国采取这一系列的公开市场业务,向美国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的过程中,美国的金融机构手中也聚集起更大数量的货币资产,它们不可能眼睁睁把这些钱全放在金库里不动,肯定会通过发放贷款、金融投资等手段把自己获得的金融资产使用掉,这就意味着美国政府对金融系统注入资金的直接结果就是促进这些金融机构有能力向社会提供更多的融资。因此,美联储这一系列公开市场业务将能够明显增加美国企业的投资需求,利用扩大投资来挽救需求不足所带来的危机。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过热、通货膨胀率急速上涨时,该国的金融管理机构也同样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方式,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国债、外汇、银行票据等金融资产,回收流通中的货币,这就可以达到降低货币供应量的目的,这其实就反映了我们经常所说的政府采取了收紧资金供给、银行收缩银根的选择。
对于一个国家的金融管理机构来说,它们随时可以根据对于国民经济状态的判断,出于一定的政策目的,在公开的金融市场中进行金融交易,通过一些金融工具的买入或者售出,以此来改变市场中的货币投放量,从而达到扩张经济或者收紧经济的目标。因此,公开市场业务已经成为现代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选择。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美联储90%的货币都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实现吞吐的。在我国现代经济中,中国人民银行也把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一种常规的政策选择而推行。
调整再贴现率也是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在现代商业经济中,一些企业或者个人可以拿着一些没有到期的商业票据到银行进行贴现,银行会按该商业票据的面值,扣除没有到期的利息而支付给持有这些票据的人一部分现金,这就是贴现。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个人与企业可以贴现,银行也可以把自己手上的这些没有到期的商业票据拿到央行要求再贴现,而这里的再贴现率,就成为商业银行利用这些未到期的商业票据作担保,向央行进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率。贴现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商业银行从央行获得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因此与一般的市场利率相似,再贴现率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商业银行从央行融资成本的高低,最终反映到商业银行对市场发放贷款的利率上来。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融资成本,最终改变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投放量,实现对于经济的微调。次贷危机发生以来,我们已经见证了美联储多次调低再贴现率,其实也是反映了美国金融管理部门为了克服信贷市场危机,鼓励社会投资,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努力。
第三个货币政策手段是调整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我们都知道,银行对外的贷款除了极少量是来自其自有资产之外,主要都是来源于储户在银行的存款。正是由于银行对外贷款的利率要高于银行向客户吸收存款的利率,银行才可以从它的存贷款业务中获得利润。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银行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它应该尽其最大可能地把它吸收来的存款都作为贷款发放出去,然而,如果银行真的这样做了,要是遇到有储户前来取钱,它没有足够的现金用来支付储户的取款需求,那会怎么样呢?试想一下,如果你把钱全都存放到一家银行,可是遇到你取钱时银行的工作人员却告诉你,对不起,我们银行把钱全贷出去了,暂时没有钱了,所以你不能把本来属于自己的钱取出来。那你还会信任这样的银行吗?你肯定会选择想办法把钱全都取出去,再存到其他银行,或者购买其他金融资产。如果一家银行的所有客户都这么想的话,都抢着到这家银行来取钱的话,那么它其实就遭受到客户的挤兑而面临破产的危机了。上世纪30年代,之所以会有众多的银行破产,原因也正在于此。
正是基于上述的原因,各国的金融管理部门,通常是中央银行,往往会规定银行只能把其吸收到的存款的一部分作为贷款发放出去,而必须将其吸收到的存款的一定比例作为准备金,存放于中央银行,以应付日常的业务需要。比如中央银行规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是20%,那就意味着每一家银行只能把吸收来的存款的80%用于发放贷款,而把剩余的20%以准备金的方式存于中央银行。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央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的话,那就意味着各家商业银行可以放贷出去的资金也就少了,显然就限制了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相反,如果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话,银行可以放贷出去的资金规模显然会得以增加,整个社会的信贷规模也会随之增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一度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危机的时候,我国人民银行就曾经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0%先后调高到12%和13%,希望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减少银行可贷资金规模,以给当时过旺的投资热潮降降虚火。亚洲金融危机后,为了应对危机,1998年我国又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下子从13%下调到8%,次年又调到6%。通过一次又一次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全社会的资金供应量,扩大银行的信贷规模,加大国内各企业的投资规模,刺激国民经济的扩张,从而帮助我国顺利地度过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
值得关注的是,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会对银行的信贷规模产生重要的影响,最终对于社会的货币供给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在现代宏观调控手段中,它一直被视为一剂猛药,对经济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然而,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过热的风险不断积累,因此,仅2006~2008年,我国人民银行就先后19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全球各国的现代宏观经济管理的历史中是并不多见的。我们可以看到其变化轨迹:2003年至2008年6月,在经济过热的背景下,我国先后19次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此期间,从6%一直飙升到17.5%。然而2008年中,随着次贷危机影响的扩大,我国又先后3次下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其从17.5%的历史高位下调至15%,以期通过鼓励银行信贷,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鼓励社会投资,促进经济的增长。
正是由于凯恩斯把利息完全看成一种货币现象,这才导致他的货币理论与利息理论和他的就业理论与生产理论能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利率影响社会投资,投资则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才有必要通过一定的货币政策的选择来扩大社会需求,增加社会就业,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节 三大心理规律是如何导致需求不足的
我们已经分别了解了凯恩斯著名的三大心理规律,应该说这三大心理规律是凯恩斯经济思想的核心,它们直接引出了凯恩斯的需求不足理论,由此就可以直接总结出需要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去弥补市场需求不足的缺陷,以维护现代经济的稳定增长的结论。
在凯恩斯之前的经济学家基本都是斯密的忠实信徒,他们相信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政府根本没有必要对市场机制的运行进行干预。在不存在政府干预的市场中,社会有多大的生产能力,也就是说有多少供给能力,就将直接产生多大的市场需求,供给决定着需求,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可以保证的,在这样的市场中,充分就业也就是必然的了。
根据这些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既然是供给决定需求,那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显然就是社会的生产能力了,因此,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国家应该喜欢社会生产,政府的政策更多的集中于鼓励私人投资,只要社会生产出来的产品多了,必然会带来相应的社会需求,当然也就带动起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了。正是由于供需平衡是有保证的,那么显然就不可能出现经济危机。
然而历史的发展打破了这些古典经济学家天真的想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逐渐兴起,经济危机就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而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尤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场席卷了全球的经济危机,更是彻底打破了这些古典经济学的思想,时代的发展呼唤着新的经济理论的产生,凯恩斯经济理论正是在这风云交际之际得以产生的,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革命”要想从思想上扫清古典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从根源上革掉古典经济理论的命,就必须首先能够解释经济危机的产生机理,并试图提出彻底根除经济危机的策略。
古典经济学家更为看重供给,把供给能力看作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的观点已经被现实所击得粉碎,这也就使得凯恩斯自然而然地选择逆向思维。既然供给决定需求的观点已经被事实推翻了,那么我是不是可以从与那些古典经济学者相反的思路来分析问题呢?我是不是可以从需求着手来考虑危机产生的原因呢?正是通过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凯恩斯提出了三大心理规律,并且告诉大家,市场是没有能力保证每一个社会的充分就业的,也没有办法保证供给与需求始终保持相等的均衡状态的,由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运行的一些特征,这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其实是不足的,有效需求不足这个社会问题将会经常出现,这也就自然而然地打破社会经济稳定增长的态势了。
社会需求可以划分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当然也就促使凯恩斯开始深入去研究消费需求不足与投资需求不足的原因,这也就促成了我们前面所介绍的三大心理规律的产生。凯恩斯正是从这三大心理规律着手,分别从消费、投资与货币等三个不同方面分析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产生需求不足的原因。
在凯恩斯以前的古典经济学家都在讲,供给最重要,你们只要生产出来产品,就肯定会有人来买,所以,上到政府下到企业、个人,你们要做的就是加班加点多生产出社会产品,这就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了。凯恩斯则跳出来大声疾呼,你们古典经济学派的学者都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你们空谈什么只要有供给就肯定会有与之相对应的需求产生,那么你们怎么去解释经济危机时期,全社会各个企业的产品都卖不出去的现象啊?告诉你们答案吧,既然你们所说的供给最重要的结论是错的,那么不是供给而肯定需求更重要了。只有拥有社会需求,企业所能够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有销路,供给才能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钞票,你光知道埋头生产,不懂得抬头看路,尽生产出一些别人不要的产品,那么你们的供给有什么用啊。
正是出于需求重要的考虑,凯恩斯把消费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提升到一个极为重要的程度。他指出,一切生产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消费,而消费不足必将对生产产生极大的制约作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产品的销售视为“实现了惊险的一跳”一样,对于企业来说,自己的生产能力不是限制自己发展的关键因素,到底能够销售多少产品出去,使这些产品能够走入消费领域,才真正的限制着企业的发展。生产的产品再多,如果不能成功地销售出去,也只会增加企业的库存,导致企业的资金大量积压在卖不出去的库存产品中,最终使企业陷入困境。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我们经常提到一个概念叫做产能利用率,也就是指一个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数量与其设备所能够提供的生产能力之间的比。我们看到国内汽车、钢铁等行业,很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仅有60%~70%,但是为什么它们不选择充分发挥其产能效率呢?我们不是可以看到,很多小企业都选择三班轮倒,24小时生产,人休息机器不休息的生产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产能利用效率的吗?为什么这些汽车企业不这么做呢?难道是这些行业的员工太懒了吗?很显然,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产能利用效率低并不在于它们不能够提高产能的利用效率,问题就在于市场需求不足。它们即使增加了生产规模,但是如果产品卖不出去,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不但不能对本企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反而会导致存货的急剧增加,而影响企业经营的健康运营。
在需求决定供给的凯恩斯理论框架中,消费需求的不足是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所决定的。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通常不会把自己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而仅会把一部分收入用于自身的消费。而且,根据我们前面介绍的凯恩斯消费函数,我们可以知道,尽管消费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而增加的,然而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消费的增长是不如收入的增长快的。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的持续上升,社会产出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差其实是在不断拉大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影响人们消费水平的收入,不是某一期的暂时性的收入,而是一种长期性的持久性的收入。比如说,如果你在某一个月买彩票中了大奖,获得100万元的奖金,对你来说,这100万元可以计入当月的月收入中,但是并不意味着你此后每一个月都可以获得100万元的彩票收入,那么你就不应该在一个月内把这100万元完全消费掉,或者说是大部分消费掉,你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计划如何把这100万元一步步消费掉。
在上述想法的左右下,一些收入不稳定的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通常也会相对偏低。现在社会中,很多人不愿意替其他人打工,而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活动成就自己的事业。然而,在一个人的创业初期,他每个月的业务量通常是不稳定的,那么他就需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核算自己的收入水平,完全不会因为这个月生意好我就多花很多钱,下个月生意不好我就根本舍不得花钱了。尤其当收入不稳定性较高时,出于对未来的担忧,个人的消费倾向往往会更低。
此外,个人对于未来的预期也会影响他的消费水平。当一个社会经济长期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时,整个社会的消费欲望都会明显提高,个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也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30年的快速增长,尽管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升可能会削弱一些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但是由于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大家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样充满信心,在此时,整个社会的消费欲望仍然相当旺盛。相反,随着次贷危机逐渐传导到我国,开始扩展到我国很多产业时,很多人开始对今后几年的经济发展水平产生一种悲观的态度,大家不知道会不会在不久的哪一天自己就会失业,自己所在的工厂就会倒闭,更不知道经济衰退会不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大家明显可以感受到2008年以来,很多人表现出不敢消费或者说舍不得消费的迹象。这就意味着当社会出现经济危机的征兆时,很多人都会不敢消费、压缩消费,这往往会进一步拉大消费需求与社会供给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剧危机的影响。
正是由于个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影响,社会的消费需求与社会生产能力之间存在差距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古典经济学家所宣扬的供给决定需求的现象并不会出现,这显然就会给社会经济的运行带来很多风险,一旦供需缺口持续扩大,那么经济危机的出现似乎不可避免。
我们知道社会需求包括消费与投资,投资中所存在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同样会导致社会的投资不足。资本总会自行寻找利润最高的项目,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用来投资的资本不断积累,当高利润项目已经得到投资之后,资本将会按照利润率从高到低的顺序逐渐转向利润略低的其他项目。这就是凯恩斯所说的第二大心理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凯恩斯认为,资本投资效率的递减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周期,或者说商业循环的出现。当经济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时,投资者将对未来持有非常乐观的预期,而经济的发展也会导致可用作投资资本的不断积累。在乐观的预期影响下,社会投资持续加大,利率水平提升,又会导致投资的生产成本上升,这也将会使经济开始进入繁荣时期。然而,随着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的效果的逐步呈现,投资回报率持续降低,我们对于未来的乐观的预期将会逆转,对于未来的悲观预期开始产生并不断扩大。在这个情况下,投资者的灵活性偏好逐渐提升,人们开始希望收回投资,持有更多的货币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形势。
在凯恩斯看来,全社会性的灵活性偏好的提升,又会进一步提升市场利率,增加投资成本,这必然会使整个社会的投资衰退更加剧烈,预期资本的边际效率开始崩溃。大家都不敢消费,也不敢投资,而只追求持有更多的现金,这又将把经济带入衰退。随着投资的大量压缩,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人们对外投资的边际效率开始回升,投资收益增加,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又开始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又开始酝酿着新的繁荣。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存在,社会的投资不足也将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除此之外,由于第三个心理规律——流动性偏好,我们会发现,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个人与企业,除了会将其收入用于消费与投资之外,出于交易动机、谨慎动机以及投机动机的目的,他们还会拿出一部分资金,既不用于消费也不用于投资,而仅以现金的方式持有,以追求其完全的流动性,这必将又进一步加大资本主义社会的需求不足。
如果人们的收入正好分为消费和投资两块,他们赚多少钱,也就花多少钱,这样的话,即使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作用下,社会供需之间的缺口也许还不算太大。但是在凯恩斯所提出的灵活性偏好的影响下,很多人拿到钱以后根本不消费,也不投资,只是像守财奴一样紧紧把钱抓在手中,那么如果太多的人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意花钱的话,社会整体的需求水平会进一步压缩,这必然又进一步拉大了社会的供需缺口,社会就开始走向危机了。
消费不足、投资不足以及大量以现金方式拥有资金,那么整个社会必将长期处于一个需求不足的状态之中,出现经济危机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通过对于凯恩斯这三大心理规律的研究,凯恩斯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供需之间出现缺口是一种必然,按照古典经济思想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社会生产中的资源配置,必将使得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危机-恢复-繁荣-衰退-下一次危机”这样的商业循环之中,这就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并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
正是由于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没有能力自发地解决需求不足这一难题,凯恩斯才提出必须依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大力推行公共采购与公共投资,来弥补私人投资与私人消费的不足,从而保证社会的供需平衡,进而维持资本主义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