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部崛起的现实基础:经济、资源的综合力调查与评价
由安徽、江西、河南、山西、湖北和湖南六省组成的中部地区地处我国的经济腹心,是我国东部与西部的连接桥梁、南方与北方的过渡地带和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工业体系比较完备,市场容量巨大,人力、旅游、水电等经济资源丰富。各省的经济状况、政策效用等呈现明显聚类特征,它们在东西南北的区域发展中形成了举足轻重的中部区域经济体系,是中国的粮仓和现代工业的摇篮。由于中部地区人口、资源、经济较为密集,优势和困难都十分突出,加上独特的地理区位,在全国区域经济大格局中具有独特的重要性。更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矛盾集中在中部,中部是整个中国新型工业化的突破口。中部兴则中国兴,中部崛起关系到国家整体战略实施。总体上看,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在于现有经济基础,区位、交通优势,资源、产品优势,科技、人才优势,生态文化优势等。[1]
2.1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调查
2.1.1 中部经济总体发展现状
从总体上看,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发展速度都处于全国的中间水平,虽有部分指标高于东部,但也有部分指标落后于西部地区。2002年,中部六省国内生产总值23501亿元,占全国GDP的23.0%,比重高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若按土地面积平均,中部六省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的GDP为228.83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但仅为长江三角洲的1/8和珠江三角洲的1/10。若按年末人口平均,中部六省每人创造的GDP为650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1.6%,也仅为长江三角洲的1/4和珠江三角洲的1/6左右。[2]
2003年中部各省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均超过全国9.1%的平均水平。2004年中部各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呈献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六省GDP增长率平均为12.83%,各省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全国的9.5%整体水平。
图2-1 中部六省国民生产总值与GDP增长率(2004年)
资料来源:2005年各省统计年鉴,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但到2005年,中部GDP增长率又有较大幅度的回落,下降6个多百分点,全年中部六省的GDP总量为37047亿元,占全国的20.3%,继续落后于其他区域,落后于珠三角近20个百分点。从1980年到2005年,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是相对下降的,反映在人均GDP上,1980年中部地区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为83%,2000年为79%,2003年为75%,2005年为72%。根据2006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首部中部蓝皮书《2006年: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与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中部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显示出下降趋势,2005年中部GDP增长速度达15.45%,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04%,但是却远低于环渤海的22.73%和珠三角的35.26%。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展水平比较,2005年与2000年对比,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部GDP增长幅度分别为24645亿元、18508亿元、10756亿元、17256亿元,5年来中部地区GDP增长幅度分别比环渤海、长三角低7389亿元、1252亿元。从GDP增长率来看,最近几年中部地区GDP增长率远低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西部地区。
图2-2 中部六省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与GDP增长率
资料来源:2006年各省统计年鉴,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图2-3 中部六省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与GDP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2006年,中部六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中部崛起的态势已初步显现。全年中部六省生产总值42961.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0.5%。其中第一产业6611.2亿元,第二产业20967.1亿元,第三产业15383.3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6.8%、20.6%和18.6%。中部六省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1.8%~14.1%,均高于全国10.7%的平均水平(详见附表,下同)。
表2-1 中部六省及全国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指标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2007年,中部六省经济继续稳步增长,共实现生产总值51864.2亿元,占全国GDP总量(246619亿元)的比重为21%,平均增长1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4%)2.7个百分点。其中,河南总量最大,湖北增速最快。湖北省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实现生产总值915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增速为近20年来最快,跃居中部六省首位。从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看,一产对各省的拉动作用相差不大,中部各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均在20%以上,其中江西增长最快。支撑江西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六大支柱产业增长31.0%,占工业比重达59.2%;二是工业园区迅速发展壮大,主营业务超过100亿元的园区10家,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33.2%,占工业的51.7%;三是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主营业务超百亿元的企业有6家,其中江铜集团突破500亿元,新钢突破200亿元。我们有理由深信,中部崛起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瑰丽乐章。
图2-4 中部六省经济总量及增速对比(2007年)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2.1.2 中部地区经济结构现状
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而且三次产业构成中二、三产业的比重越高,其结构的现代化程度越高。根据历年统计数据计算,从产业结构整体变动度的对比可以看出,中部六省在1980—1990年的十年间产业结构变动度低于东部平均水平;但是从1990年之后,产业结构的平均变动度明显高于东部的平均值。但中部产业结构的变动度出现了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倒“U”型曲线的情况,这说明中部整体产业结构经历了由良好到恶劣再到趋于优化的过程。但是,中部六省内部这20多年来产业结构变动度的变化却是非常复杂。
变动幅度最大的是河南。根据统计数据计算,河南产业结构变动度在1985~1990年间为11.5%,而在1990~1995年间却为23.5%,之后急速下降为1995~2000年间的6.2%,2000~2003年又上升到10%。其变动度除了1995~2000年外,都高于中部的平均水平。这说明,与中部整体相比,河南产业结构分配很不合理。但是就河南自身来说,1995年之后变动度大幅下降,趋于良性,这表明河南为了适应变化的市场需要,曾经采取过积极的措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全省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但是2000年之后,河南的产业结构调整仍走在中部地区的后面,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与河南相反,安徽是六省之中变化幅度最接近平均值的一个。江西20世纪90年代之前产业结构变动度基本上接近于中部平均水平,但90年代后是大幅度上升,明显高于平均值。从这些年的整体变化来看,也是呈倒“U”曲线变化,90年代后趋于缓和,但是变化幅度仍然偏小。与江西相对,山西变动度2000年之前基本上低于平均值,但2000年后变动度高于中部六省平均值。湖北和湖南两省的变动度变化有些相似,但是1980~1995年间湖北变动度是4.1%,低于湖南的8.3%,也低于中部平均值。以下对中部六省近些年产业情况作逐年分析。
从经济结构看,中部六省200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340.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691.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469.3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为18.5∶45.5∶36.0。从第一产业看,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更远高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从第二产业看,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也低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从第三产业.看,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但仍低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2004年中部六省农业增加值5721亿元,占全国农业增加值的27.5%,只比GDP的比重高4.1个百分点,人均农业增加值的优势更小。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弱小,中部六省第二产业增加值15300亿元,占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1%,比GDP的比重低2.3个百分点,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更低。中部六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067亿元,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5.3%,略高于GDP的比重。
图2-5 中部六省200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与增加值增长率
资料来源:2006年各省统计年鉴,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2005年,全国的第一产业比重为12.4%,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分别为17.9%、19.0%、17.5%、16.5%、19.4%,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其中最高的湖南比全国高7个百分点,最低的湖北比全国高4.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山西省是一个农业小省,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下降5.4个百分点。如果从粮、棉、油三种主要农产品分析,2005年,中部六省粮食总产量为15053万吨,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1.1%;油料总产量为1252万吨,占全国油料产量的40.7%;棉花总产量为173.8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30.5%。2005年,全国的第二产业比重为47.3%,中部六省中有四个省低于这一比重,与之相反,山西省的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6%,不仅在中部地区,而且在全国也是偏高的。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在山西省第二产业内部,工业增加值占到8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82.6%,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又占92.7%,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非常鲜明。2005年,全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0.3%,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分别为37.7%、40.5%、33.8%、29.9%、40.7%、40.4%,安徽、湖北、湖南三省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山西、江西、河南三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但总体差距不大,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2006年全年中部六省生产总值42961.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0.5%,其中第一产业6611.2亿元,第二产业20967.1亿元,第三产业15383.3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6.8%、20.6%和18.6%。中部六省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1.8%~14.1%,均高于全国10.7%的平均水平。2006年中部六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4%、48.8%和35.8%,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上升2个百分点,一、三产业分别下降1.3和0.7个百分点。
图2-6 中部六省200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与增加值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2007年中部六省共实现生产总值51864.2亿元,占全国GDP总量(246619亿元)的比重为21%,中部六省一二三产业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三次产业的产值占全国总值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其中,第一产业共实现增加值7837.9亿元,占全国总量(28910亿元)的比重为27.1%,比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六省平均增长3.7%,增速与全国持平。第二产业共实现增加值25780.2亿元,占全国总量(121381亿元)的比重为21.2%,比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平均增长18.1%;增速高出全国平均增长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共实现增加值18246.15亿元,占全国总量(96328亿元)的比重为18.9%,比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平均增长12.8%,增速高出全国平均增长1.4个百分点。各省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见下表。
表2-2 各省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2007)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2.1.3 中部地区的财政实力
从财政实力看,中部六省2002年地方财政收入为1263.2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14.8%,比重低于长三角但高于珠三角。若按土地面积平均,中部六省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的地方财政收入为12.30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9倍,但仅为长江三角洲的1/13和珠江三角洲的1/15左右。若按年末人口平均,中部六省每人创造的地方财政收入为35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2.7%,也仅为长江三角洲的1/6和珠江三角洲的1/9左右。2004年中部六省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783.57亿元,累计同比增长率依次是山西(37.7%)、河南(35.1%)、湖南(26.4%)、安徽(24.3%)、江西(22.0%)、湖北(17.0%)。
图2-7 中部六省2004年地方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增长率
资料来源:2006年各省统计年鉴,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2006年中部六省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共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939.6亿元,增长29.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8个百分点。六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增长最快的安徽省增长28%,河南、湖北、山西、江西和湖南分别增长26.2%、25.6%、21.40%、20.7%和20.3%。
图2-8 中部六省2006年地方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2007年中部六省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585.7亿元,平均增长27.2%;完成一般预算支出7631.02亿元,平均增长24.9%。地方财政收入各省情况分别为河南861.46亿元、湖南603.20亿元、山西597.60亿元、湖北590.36亿元、安徽543.50亿元、江西389.58亿元,各省增速分别为:山西31.4%、江西27.5%、河南27.0%、安徽27.0%、湖南26.2%、湖北24.0%。其中,河南省完成一般预算收入861.46亿元,一般预算支出1868.37亿元,两项指标位于中部首位;山西省财政突破1000亿元,实现一般预算收入597.6亿元,同比增长31.4%,增速排中部第一。
图2-9 中部六省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增长率
资料来源:根据2007年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2.1.4 中部地区的开放程度
从开放程度看,中部六省2002年实际利用外资额63.3亿美元,占全国的11.5%,比重远低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从利用外资占GDP比重看,中部六省仅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低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中部六省2002年海关出口总额141.1亿美元,仅占全国的4.3%,比重远低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从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看,中部六省仅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低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2005年中部各省实际利用外资累计86.53亿美元,增速为山西205.00%、湖南46.1%、河南40.70%、安徽26.00%、江西18.00%、湖北12.70%。各省份出口稳定增长,安徽51.89亿美元、河南51.02亿美元、湖北44.5亿美元、山西35.29亿美元、江西24.4亿美元。各省出口增速分别为安徽31.80%、湖北31.50%、江西22.30%、河南22.20%、湖南20.9%、山西12.50%。
图2-10 中部六省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值与累计增长率
资料来源:2006年各省统计年鉴,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2006年中部六省对外经济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5.6亿美元,增长30.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3个百分点。从总量看,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和安徽五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均在10亿美元以上,分别达到28.1亿美元、25.9亿美元、24.5亿美元、18.5亿美元和13.9亿美元。从增速看,安徽、山西、河南居前三位,分别达到1倍、71.5%和50.1%。该年中部六省实现进出口总额540.4亿美元,增长30.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4个百分点。
图2-11 中部六省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值与累计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并根据各省2006年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2007年中部各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165.79亿美元,增速为山西184.5%、安徽115.2%、河南65.9%、湖南26.1%、湖北13.0%、江西为10.6%。全年六省共完成进出口总额743.3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96.89亿美元;平均增长41.1%,增速较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3.5%)17.6个百分点。各省出口增速分别为山西57.8%、江西45.5%、湖北30.5%、安徽29.0%、湖南28.1%、河南26.5%。中部六省外贸出口增幅排位依次为山西(57.8%)、江西(45.5%)、湖北(30.5%)、安徽(29.0%)、湖南(28.1%)、河南(26.5%)。
2007年山西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是贸易方式更加灵活,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6.1%,加工贸易出口增长1.6倍;二是多种经济类型企业出口呈全面增长态势,该省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出口额分别增长83.4%、32.8%和44.9%;三是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新兴骨干商品成长迅速,大型进出口企业明显增多,全省已有2791家企业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其中进出口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30家,同比增加15家。江西加工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增长73.1%,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分别为89.7%和2.5倍。
图2-12 中部六省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值与累计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并根据各省2007年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2.1.5 中部地区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从生活水平看,2002年中部六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378.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24.0元,也比长江三角洲低3982.2元,更比珠江三角洲低7906.2元。2002年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282.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3.3元,比长江三角洲低2798.7元,更比珠江三角洲低3721.7元。从城乡收入的差距看,中部六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8∶1,比值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高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2004年中部六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422元),平均增长率为11%;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除江西外,其他五省的也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36元),平均增长率为14.9%。
图2-13 中部六省2004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增长率
注:图中折线为增长率,柱状图为总量指标。
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并据各省统计公报整理。
2005年,全国人均GDP为13944元,中部地区人均GDP为10091元,比全国低3853元,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人均GDP分别为12283元、8250元、9408元、10785元、10751元、9615元,相应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61元、5694元、4536元、3159元、3193元、4329元。2005年,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分别为8914元、8471元、8620元、8668元、8786元、9524元,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分别为2891元、2641元、3266元、2871元、3099元、3118元,除江西外,其他5省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6年,中部六省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9500元,其中,湖南和山西超过10000元,分别为10505元和100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除安徽外均超过3000元,但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其中最高的江西为3460元。从增速看,六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超过10%,有三个省的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2.1%),其中安徽最高,达到15.4%;河南、安徽、江西和湖北四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2%),分别达到13.6%,12.4%、10.6%和10.3%。
图2-14 中部六省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图2-15 中部六省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2007年,中部六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及增长率有较大增长。详情见下图2-16。
图2-16 中部六省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2.2 中部地区经济综合指标分析
在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格局中,中部地区属欠发达的中间层次,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发展的第二阶梯。
2.2.1 中部经济综合指标的发展趋势
2004年以来,中部经济增长明显提速,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2000年至2003年,中部年均增速为9.3%,在各区域中增速最低,分别落后于东部、东北、西部和全国水平4.8、5.3、2.2和3.0个百分点。2004年至2006年,中部年均增速赶上了东部、西部和全国水平,超过了东北1.1个百分点(见表2-3)。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前,中部GDP在全国所占比重下降较快,由2000年的20.4%降至2003年的18.6%,三年下降1.8个百分点。2004年以来,中部GDP在全国所占比重快速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逐步趋于稳定。2006年为18.6%,与2003年持平(见表2-5)。此外,经济效益开始提升。2000年,中部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比重为16.3%,2003年降至14.6%,三年下滑了1.7个百分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中部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比重回升,2004~2006年分别比2003年提高0.8、0.6和1.5个百分点,基本恢复到2000年的水平(见表2-6)。
表2-3 各区域GDP增长速度(以当年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表2-4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2001~2004年)(%)
资料来源:2001年数据来源于各省统计年鉴,2002~2004年数据来自各省统计公报表。
表2-5 各区域GDP占全国份额(%)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表2-6 各区域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份额(%)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部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民生得到持续改善。2004~2006年,中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0%,比2000~2003年高出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6%,比2000~2003年高出个百分点,超出了全国平均增长水平0.1个百分点。2006年,城镇、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2%和45.0%,分别比2003年降低了2.2和4.6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达到478人,比2003年增加15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0.2%,基本实现了农村居民全覆盖。
2.2.2 中部经济综合指标的横向剖析
中部六省2003年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各省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均超过全国9.1%的平均水平。农业生产发展不平衡,但农村经济基本稳定。工业发展明显提速,成为支持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增速均高于全国6.7%的平均水平。三大需求全面攀升,同步拉动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出口需求增幅提高,消费需求稳中趋旺,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改善,政府及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根据有关中部六省2005年的社会经济指标来看,中部地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231亿元,占全国各地区生产总值的20.34%,工业总产值14744亿元,占全国各地区工业总产值的19.41%,年末总人口2.595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8.08%。
表2-7 中部六省经济综合指标(单位:万人、亿元、元)
资料来源:2004年各省统计年鉴,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表2-8 中部六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 (单位:%)
资料来源:2004年各省统计年鉴,并根据各省统计公报表数据整理。
表2-9 中部六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 (单位:%)
资料来源:2004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部省区宏观经济交流监测网及中经网“中经数据”。
2.2.3 中部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结论
中部六省内部发展差距不是太大,但在拉大。2001年六省发展速度最高与最低的差距是0.8;2002年,这个差距增加到2.8;2003年为4;2004年中部六省都有良好的表现,GDP增长率均超过两位数,但最高与最低差距仍为2.6,见表2-8。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中部地区显然也会出现“东中西”的差距,但是到底谁会率先崛起?这个问题是中部六省专家和政府官员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几乎每个省都会也都能找出理由认为自己先崛起。
从发展的潜力看,连玉明在《中国数字黄皮书》中测算出湖北和安徽工业竞争优势最强,江西最弱(见表2-10),但2002~2004年江西的发展让大家不得不对此问题重新思索。从经济实力上看,湖北应该成为中部率先崛起的省份,但是,河南和安徽也有足够的可能超过湖北。从综合因素看,安徽和江西竞争力强,《决策》刊登的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谢国忠的一篇文章认为,明天的太阳将从安徽和江西升起。从较长的一段时期看,工业化水平最能反映发展的潜力。2004年,中部六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率分别是江西(26.11%)、安徽(25.1%)、湖南(24.1%)、河南(23.6%)、湖北(22.8%)、山西(21.5%)。如果江西和安徽在二产能保持较好的增长率,则太阳在安徽和江西升起成为可能。安徽省省长王金山论断“安徽可以在中部崛起进程中率先突破”,他认为安徽能率先突破有三个方面原因。安徽的产业发展、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宏观调控都呈现良好的状态,尤其是“861”计划、新的交通体系的构建等重大决策的实施将显著增强安徽的发展能力。
表2-10 中部地区工业竞争优势系数(潜在竞争力)
资料来源:连玉明:《中国数字黄皮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88~89页。
因此,中部六省谁先崛起一时还难以预料,事实最终会战胜雄辩。所以,对中部省份而言,现在要做的不是去争论谁是第一,而是团结协作、奋发图强,争取更多的生存发展空间,用经济数据和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来说话。当务之急,中部各省要密切合作,争取中央政府将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和措施纳入“十二五”规划,为中部地区在下一个五年赢得良好的发展空间。
2.3 中部区位、资源综合力的调查与测度
中部地区,除山西外,基本位于长江、淮河两岸,雨量充足,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自然条件较好。例如河南农业资源丰富,粮、棉、油、畜等农产品产量高,粮油产量多年居全国第一,棉产量居全国第二。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在中部得天独厚。因为东部土地少,西部产粮少,最肥美的土地都集中在中部,这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中部崛起的优势所在。中部降水丰沛,光热充足,水田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资源条件。这里有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黄淮平原以及襄南盆地等五大平原和盆地,平原面积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的3倍和3.5倍。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耕地连片,加之水热资源充沛,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商品粮、棉、油、水产生产基地之一。中部六省的水资源量、水库总库容、耕地面积、粮食产量、油料产量、棉花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4%、32.9%、23.5%、30.6%、41%、35%,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农业优势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各方面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中部崛起奠定了基础。
2.3.1 路网纵横交错的区位交通实力
中部六省地处在全国地理中心位置,中国的中部,形似一只大海螺。东部紧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南邻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闽南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西连贵州、重庆、陕西等省所在的大西南地区,东北紧接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距离辽宁、吉林等老工业基地也较近。无论是从扩大对外开放考虑,还是从为东部服务出发,其区位优势都好于西部地区。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改造的新形势下,是实现要素资源西进、北上、南下、东出非常理想的枢纽和通道,其承东启西、贯通南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不可替代。中部六省拥有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网。铁路纵横交错,京广、京九铁路纵穿南北,陇海、焦枝铁路横贯东西;公路星罗棋布,京深、沪瑞等几十条省际高速公路,截止2005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45.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1万公里,织成一张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水运以内河航道为主,长江、黄河两大主航道横贯东西,上百条河流与之相连,民航方便快捷,共有机场30多个,各省会城市都可直达国内主要城市及港、澳、台地区。武汉、长沙、合肥、南昌、郑州、太原等中心城市也都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商贸中心。
1.中部区位及交通优势
中部地区紧靠经济发达的广州、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天津、北京等,特别是有京广铁路、京九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有陇海铁路和长江横穿东西,使中部地区同发达地区交通便捷,合作方便。从古代、近代到现代,中部地区经济在全国都举足轻重,中部的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命运。
图2-17 中部地区重要的铁路中枢地位
中部地区历来为中国水陆交通枢纽,是我国重要的交通干线和中转换装中心。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路、铁路、民航、水路及管道建设快速发展。到2004年底,中部六省铁路运营里程、公路里程、高速公路和内河航道,分别占全国的23%、24.4%、23%和26%,比中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比例均高出一倍多。到2005年底,中部地区的公路、铁路和内河运输线路总规模已经超过了50万公里。中部地区公路四通八达,整体布局呈现“井”字型结构分布。东西方向的陇海线与长江横跨中部,京珠和京广线纵向穿越,使得各个省市之间构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十五”期间中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无论总量还是相对量都有较大提高(见表2-11)。
表2-11 我国各地区1993~2004年的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中部占全国比例为根据相关数据计算。
从总量来看,“十五”期间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总量最大的时期,在此期间一年的投资量往往大于过去数年的投资总量,这说明国家及中部地区已经意识到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性,从而加大了投资力度;从相对量上看,中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比重在“十五”时期始终保持在26%左右。从发展的趋势看,“十一五”期间,可以预期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无论是总量上还是相对量上都保持上升的趋势。
2.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
(1)中部地区的路网实力
表2-12显示了中部地区公路、铁路建设里程的变化。可以看出中部六省的公路和铁路里程数都迅速增加,到2004年底公路里程数最长的是湖北省,已经达到了89 673公里,最短的是山西省,公路里程为52 720公里;铁路里程数最长的是河南省,已经达到了3 752公里,最短的湖北省也达到了2 236公里。这些数字从全国来看也是很大的,这说明中部地区的路网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也有了一定的承载能力。
表2-12 中部六省1990~2004年公路及铁路里程数 (单位:公里)
资料来源:中部六省历年统计年鉴。
(2)中部地区交通路网的客运承载能力
表2-13显示了1985~2004年中部六省交通基础设施的客运需求变化。客运需求可以用客运量与客运量周转量两个指标来衡量,它们可以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从客运量来看,全国的客运总量在这一时期增长了将近两倍,中部六省客运量也增长了将近1.5倍。2004年中部六省的客运量总额占全国的23.33%,客运量最大的省份是湖南,客运量最小的是山西省。
表2-13 中部六省交通基础设施的客运承载能力
资料来源:中部六省历年统计年鉴。
从客运周转量来看,二十年间中部六省客运量也增长了将近2.6倍,同时,2004年中部六省客运周转量排列顺序依次为湖南、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和山西,中部六省客运周转量总额占到全国的25.65%。影响交通基础设施客运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居民的收入水平相消费结构,而人口因素对客运量与客运周转量的影响也很大。一般来说,收入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出行距离更远或者在交通上花费更多的支出。河南、湖南、安徽、湖北人口数排在全国的前十位,其客运需求也排在全国前十位。
(3)中部地区交通路网的客运承载能力
从货运量来看,2004年全国的货运总量是1985年的2.29倍,中部各省货运量增长了2.83倍。1985年中部六省的货运量总额只占全国的18.87%,2004年上升为23.36%,这说明中部六省货运量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总体水平的增长速度。2004年中部六省中货运量增长速度最快的为河南。
表2-14 中部六省交通基础设施的货运承载能力
资料来源:中部六省历年统计年鉴。
2.3.2 丰富的农业资源与举足轻重的农业生产
中部地区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位于全球的亚热带和暖温带,水域面积广阔,全国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水系分布其中,大小湖泊、水库和山塘星罗密布。这里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光照时间长,温和湿润,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1 000~2 500毫米之间,而且雨热同季。这种气候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能满足多种亚热带和暖温带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对农、林、牧、渔各业生产十分有利。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呈多样性,农产品物种资源比较齐全,南北方作物兼而有之,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第一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农业,在中部的经济发展中曾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
1.中部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条件
从总体来看,中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主粮产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具有相对优势。中部中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0.7%,陆地面积占全国的30%,但耕地面积却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21%,水资源占全国的26%,拥有3.61亿人口,占全国28.1%;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从地形来看,中部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除了安徽省的平原面积所占比重较大外,其他五省的地貌基本上以山地、丘陵与岗地为主。其中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四省的山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40%、36%、55.5%、51.2%,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六省的平原面积比重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11.98%;在丘陵与岗地构成中,只有河南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各省土地资源、林木资源和水利资源数据见表2-15。
表2-15 中部土地资源、林木资源和水利资源一览表
数据来源:根据全国和各省2004年统计年鉴整理,其中湖北水利资源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4和2002年;湖北森林覆盖率数据来源于湖北信息网站“湖北概况”。
中部六省拥有宜农平原、宜林山地、宜牧草场和宜渔湖泊等多种农业自然生态系统,是我国现有耕地最多的地区之一。中部囊括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等肥沃平原土地16.5万平方公里。中部自古以来就是全国重要的主要粮食产区,其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抗灾能力强,农业地位突出。中部六省2005年耕地面积3056.7万公顷,占全国的23.4%。除山西省的森林资源较少外,中部地区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江西、湖南的森林覆盖率均超过50%。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六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5 817.8千公顷,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29.1%;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46 956.5千公顷,占全国的30.6%,可利用土地比重较大,耕地利用率较高,均高于GDP所占的比重,见表2-16所示。
表2-16 中部六省耕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和《中国农业年鉴(2005)》相关数据整理。
得天独厚的淡水资源。全国十大流域中,第一大流域长江,面积180.8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9513亿立方米,涉及中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等省,第二大流域黄河,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61亿立方米,涉及中部山西、河南等省;第五大流域淮河,面积26.93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22亿立方米,涉及中部湖北、河南、安徽等省。全国五大淡水湖中,中部拥有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面积3913平方公里,蓄水量300亿立方米;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2740平方公里,蓄水量187亿立方米,第四大淡水湖巢湖,面积776平方公里,蓄水量36亿立方米,2002年,中部水资源总量7029.36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5%。
中部六省2002年淡水已养殖面积达215.67万公顷,占全国的46.2%。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既有广阔的平原,众多的河流和湖泊,还有占全省国土面积80%的山地和丘陵,不同的地形地势和光、热、水、土资源,造就了生物物种资源的多样性。湖南良好的自然环境,蕴藏了丰富的植物动物资源、水力资源,省内河湖密布,水网纵横,淡水面积达1.35万平方公里,获得了“鱼米之乡”的称誉。江西的鄱阳湖,水产丰富,有鱼类90余种,所产银鱼著称全国,湖上水禽甚多。河南素有“中原粮仓”之称,地势开阔,人口密集,土地肥沃,农业基础雄厚,是国家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安徽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兼备,并且分布有广泛的水面,全省自北向南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岗、沿江平原、皖西山丘和皖南山丘等五个自然区。山西省虽然不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山西的农业很有特色,如小杂粮、干鲜果等都很有名,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中部自古以来就是全国重要的主粮产区,其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抗灾能力强,农业地位突出。
中部六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2004年中部六省乡村从业人员数为14 425.8万人,占全国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9.8%;六省乡村人口数达到28199.2万人,占全国乡村人口数的30%。中部六省的劳动力成本基本比发达地区低,2004年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山西各省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国有单位,其平均劳动报酬除山西省以外,其他省份都比全国平均工资水平低。其中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比全国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平均工资分别低761元、1253元、445元、1960元和588元。
2.中部农产品基地建设与农业产业带
中部地区是我国农副产品重要的生产输出基地。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部地区每年都向全国各地输出相当数量的粮食、肉禽蛋和各种农副产品。全国9个商品粮输出基地,有5个在中部。中部地区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长期以来,中部六省输往省外的粮食占全国各省市区粮食纯输出量的50%以上,中国粮食增产的50%以上来自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国家已确定的523个商品粮大县和垦区。中部五省(山西除外)占了145个。全国13个主产省区可调出省外的粮食量为500亿公斤,其中五个省区均在中部地区,产量占13个主产省区的一半以上,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鄱阳湖平原等都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饲料粮基地,长江中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从产业构成来看,表2-17显示,中部六省占全国牧业产值的28.2%,农业产值的27.7%,林业产值的27.8%,渔业产值也占到了全国总量的17.9%。由此说明,中部地区的牧业、林业和农业在全国所占份额都比较大。
表2-17 中部六省农林牧渔业占全国比重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整理。
具体到各种农产品来看,中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湖广熟,天下足”,就是对中部地区重要地位的历史写照。以种植业为例,在主要传统农业产品中,稻谷、小麦、棉花、油菜籽、麻类生产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其中稻谷优势最为明显,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省的生产综合优势指数均超过1。表2-18显示,2004年六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0.8%,其余如油料占全国的41.3%,棉花占全国的29.8%,豆类占全国的21.0%,茶叶为26.8%,水果为26.3%,烟叶为24.7%,肉类占28.8%,水产品占17.2%,而奶类产品仅占7.7%。这说明,中部地区的油料、粮食、棉花和肉类等大宗农副产品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
表2-18 中部六省主要农产品占全国比重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整理。
作为我国重要的主粮产区,近年来,中部六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已初步形成了食品饲料加工、竹木加工、油脂加工、肉类加工、果蔬茶叶和特种养殖等几大类农产品及加工产业集群体系,农业产业带逐步形成。中部农业产业带、产业基地与优势农产区基本情况见表2-19。
表2-19 中部六省的农业产业带、产区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资料来源:山西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其他省份参考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全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汇编[R],2003.9。
表2-20显示了中部农业在全国农业中的基本位置,即中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只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3.5%,但乡村人口占全国的将近30%,乡村从业人口超过了全国的30%,而且在第一产业中的就业人数也占全国的27.8%。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的GDP仅占全国GDP总量的23.4%,但第一产业的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27.6%,其中的农林牧渔的增加值也占到了全国总量的27.3%。由此可以得出两个判断:第一,中部以较少的耕地,吸收了较多的从业人口;第二,中部对全国GDP的贡献中,农业占据了较大的份额。
表2-20 中部六省农业占全国比重(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和《中国农业年鉴(2005)》相关数据整理。
3.中部农业的产业结构与技术特征
中部地区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在中部六省的区域经济中至今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03年,中部农业占GDP的比重为19.0%,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3.3%,农业就业人员占社会劳动者比重为51.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45.4%。表2-21表明,除了山西和湖北两省以外,中部其余四省第一产业的GDP均占到了全省GDP总量的1/5左右,河南、湖南和安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均超过了总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
表2-21 2004年中部六省的三次产业GDP结构与就业结构(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整理。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中部农业的产业结构与全国比较相近,其中牧业高出全国水平1.6%,农业高出1.5%,而渔业则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见表2-22。
表2-22 中部与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比较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部六省地区各省和《中国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整理。
在中部地区的内部,各地以农业和牧业为主的趋势是—致的,但由于资源禀赋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各省在农林牧渔业产值构成上略有侧重。譬如,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以及所谓“湖广熟,天下足”的湖南湖北地区,地势开阔,人口密集,土地肥沃,农牧业基础雄厚。江西、湖北和安徽水产丰富,特别是江西境内的鄱阳湖有鱼类90余种,所产银鱼著称全国。而在农业资源和气候条件上并不占优的山西,其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发展也比较迅速,见表2-23。
表2-23 中部六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统计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部六省各省和《中国统计年鉴(2005)》相关资料整理。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部各省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如湖南从1978年的40.7%下降到1998年的25.8%、2000年的21%、2003年的19.1%,河南已由1980年的40.7%下降至2003年的17.6%,湖北从1978年的40.5%下降到2003年的14.7%。第一产业在总值不下降,其占GDP比重的在下降,说明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提高。
表2-24 中部地区农业总产值构成表
资料来源:根据2000~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根据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中部六省的主要农产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9.2%,油料占全国的37.4%,棉花占全国的26.2%,猪牛羊肉占全国的29.8%。六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4642.5千公顷,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26.9%;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42857.4千公顷,占全国的27.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790.3,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8%,可利用土地比重较大,耕地利用率较高。
表2-25 中部农村居民人均拥有土地资源的情况 (单位:亩/人)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整理。
中部六省农村居民人均拥有的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和园地面积六省除山西外均低于全国水平,山地面积六省平均水平略高于全国,但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安徽极其不足。养殖水域面积,安徽、江西和全国水平相当,比其他省份略高,见表2-25。相对于西部的粗放,中部地区在耕作方式上是传统的精耕细作;相对于同是农业大省的黑龙江、吉林两省较大规模的农垦系统与农场系统,中部地区在经营方式上以家庭小农经营为主。而且中部六省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除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外,其余主要农产品六省平均的单位面积产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虽然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和输出基地,但农产品总体上未形成特色,“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传统产品多,新颖特色产品少;农产品加工仍停留在初级阶段,附加值较低,导致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在市场上很难占有较大份额。总体而言,中部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传统经营阶段,见表2-26。
表2-26 中部六省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单位:公斤/公顷)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整理。
从技术装备与农业科技方面来看,中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也有一定差距。2003年,中部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5.4%,有效灌溉面积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3.5%,而农村用电量仅仅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的38.9%。特别是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在农业科技供应能力和相关技术的消化能力上处于劣势。中部分布在第一产业的科研成果还不到全部科技成果的18%。2002年,分布于中部五省(除山西省)农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为11.8万人,占五省农业劳动力人数的0.12%,而环渤海湾地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为9.3万人,占农业劳动力人数的0.2%。而且中部农业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产中领域,产前、产后科技力量匮乏,农业高科技企业不多;农村地区信息化、服务化水平低,有关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市场经营等方面的信息获取困难,严重制约了农业的产业化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农业在中部崛起中的位置仍然与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位置一样,是基础的位置。因为中部农业虽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这个位置目前还无法给中部经济带来很大的收益,从而带动中部崛起,另一方面,依靠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并不能产生较高的比较效益,因此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外,市场经济的要素仍然不会有效地流向农业领域。但是,中部农业吸纳了大量非自愿滞留的劳动力,需要通过维持他们的生计来给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同时农业还向二、三产业输送原材料、生活资料、劳动力和向第二产业提供市场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农业为基础。此外,中部农业发展也是缩小区域差距,提高地区发展水平,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明确了中部农业在中部崛起中的基础位置以后,也就很容易把握中部农业在中部崛起中的作用了。这些作用主要表现为:第—,利用中部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争取更多的国家财政支持;第二通过新农村建设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安定的环境;第三,通过农业自身的发展,为二、三产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原材料和生活资料;第四,向二、三产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第五,通过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为第二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2.3.3 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
中部六省属环太平洋成矿带内的重要成矿地区,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品种多,开发潜力较大。中部地区富藏黑色金属(铁、锰、钨)、有色金属(金、铜、锌)和非金属(石膏,碱和稀土等)矿产,是全国焦炭、生铁、钢铁、铜、铝、锌、锡、钨、稀土等原料和冶金工业产品主要产地之一。与全国相比,中部6省重要或稀有矿产资源的丰度远优于东部,密度也高于西部,且资源开发配套程度较高。可以说,东部工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中部。
表2-27 中部地区主要矿产资源情况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
在目前已知的150多种矿产中,江西就有140多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89种,有的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80%以上,居全国前五位的有33种。江西的铜储量占全国的1/5,铜、银、金、钽、铷、铯、钪、硫铁矿、粉石英等含量居全国第一位。黑色金属有铁、锰、铬、钒4种,有色和贵金属有铜、铅、锌、金、银等13种,稀有金属有铌、钽等29种,在全国占有明显的优势,铜、钨、铀、钽、稀土、金、银被誉为“七朵金花”。江西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铜矿和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安徽省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分布集中,已发现有用矿种138种,探明储量的有70种,其中煤、铁、铜、硫、磷、明矾石、水泥石灰岩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河南省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已发现矿产资源154种,探明储量的81种,其中有色金属钼、铝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位;湖北矿产具有种类多、规模大的特点,且相对集中,已发现矿产136种,占全国的81%,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87种,占全国的58%,其中磷矿石、硅灰石等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湖南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业比较发达,特别是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在全国占十分重要的地位,钨、铋、海泡石黏土、陶粒页岩、普通萤石、隐晶质石墨、玻璃用白云岩、石榴子石、铌、钽、轻稀土矿等11个矿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列。
江西的铀,山西、河南、安徽的煤,湖北、湖南的水电都处在全国各省市区的前列,全国最大的铀矿生产基地、最大的煤炭基地、最大的水电厂都坐落在这一地带。
从煤炭能源来看,山西的煤炭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煤种齐全、煤质好、煤层浅、可采层厚,已探明储量2 700亿吨,占全国的1/3,其中炼焦用煤为1 193亿吨,占全国的53%。河南也是全国重要产煤地之一,探明储量300亿吨,居全国第6位,煤炭储量在5亿吨以上的大煤田在豫西北有10多个。此外,安徽省煤炭探明储量257亿吨,居全国第7位。
按照矿产分布及储量状况,中部六省形成以下三大基地,即:以山西、河南、安徽为三角的煤炭基地;以江西、湖北、湖南为三角的有色金属基地;以湖北、湖南为中心的磷化矿基地。六省中矿种最多的达140多种,最少的也有110多种。从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看,六个省45种矿产资源总的价值(24 760.24亿元),占全国(57 288.87亿元)总价值的43.2%,即以占全国10.7%的土地,拥有全国30%左右的矿产资源。其中贵重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能源矿产:等占全国矿产资源总量的1/3以上,黑色金属、化工原料等的份额也在1/5以上,均高于中部地区所占的土地份额。中部丰富的矿产资源既是其自身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全国经济尤其是资源相对匮乏的东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度优于东部地区,资源密度高于西部地区。这些矿产资源不仅在区域发展初期是完成原始积累的有效手段,而且在全球资源日益紧张的未来,有些矿产资源还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对国家安全具有特殊意义。
矿产资源方面,中部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总体而言,具备以下特点:①矿产种类齐全。湖北省已发现矿产136种,已探明储量矿产87种,分别占全国的81%和58%;湖南省已探明储量的矿产94种,分别占全国的83.83%和61.43%;世界上已发现的150多种矿产中,河南有121种;江西省已发现矿产14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有89种,居全国前五位的有33种;安徽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0多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67种,已开发利用的有49种,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38种。②储量大,分布相对集中,特色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大。山西省的煤、铝矾土、珍珠岩、镓、沸石储量居全国之首,尤以煤炭闻名全国。目前山西全省地下近40%的面积有煤层分布,已探明煤炭储量达2612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3,故而有“煤乡”之称;安徽省除煤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七外,铁、铜、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和明矾石的保有储量均居全国前五位;江西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铜矿和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河南省矿产资源中有47种居全国前10位,13种居全国第三位,其中钼、蓝石棉、铸型砂岩、天然碱、珍珠岩、蓝晶石、红柱石的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铝土矿、天然油石、水泥用石灰岩的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已探明储量的天然气居全国第三位,玻璃用石英储量居全国第四位,莹石储量居全国第五位;湖北省的磷矿石、金红石、硅灰石、柘榴石和泥灰岩5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五位,铁、磷、铜、石膏、岩盐、金汞、锰、钒等矿产储量居金国前七名;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独居石等名列全国榜首;湖南的非金属矿是仅次于有色金属矿的第二大矿产资源,在已探明的储量中,莹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等储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从东、中、西部已探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看,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优势最大,开发利用潜力也很大,对传统工业的持续发展和支柱产业系列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东部地区部分矿种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矿产开发已利用程度较高,潜力较小;西部地区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在优势,但地质工作程度相对复杂。也就是说,中部地区拥有重要或稀有矿产资源的丰度远优于东部地区,密度高于西部地区,且资源配套程度较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自然资源状况将影响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对区域产业结构也有着重要影响,而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发展受到能源短缺的困扰,因此,无论是从资源利用的角度,还是全国工业建设需要的角度,中部崛起是必然选择。
2.3.4 潜力巨大的能源重工
中部六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与输出地区,尤其以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为主。在中部六省中如山西的大同、宁武、西山、霍西、沁水、河东六大煤田,安徽的淮北、淮南两大煤田,中部的中原油田、南阳油田和江汉油田等为中部及其他地区输送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中部水电潜力巨大,河南的小浪底电站,湖北的三峡、葛洲坝、隔河岩等大电站,可为支援华东等其他电力消费地区发挥特殊作用。2002年,中部六省原煤产量44 013万吨,电力生产量3465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国的31.9%和20.9%。河南、湖北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江西、湖南的太阳能资源,江西、湖北、湖南的地热资源均在全国占有一定的份额,为中部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部地区曾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和重要基地之一。建国后,经过50多年的建设,该区各省的工业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成为各省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中部能源资源丰富,拥有河东、淮北、淮南等几大煤田,中原、河南两大油田,小浪底、葛洲坝、三峡三大水电站;中部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生产基地,是全国最大的中、厚、薄板和特殊钢生产基地,最大的中型货车生产基地,最大的重型机床和包装机械生产基地,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也是铁合金基地;钢、钨、铝、铅、锌、鉭、铌等生产基地;水泥、玻璃工业基地;煤化工基地等等。已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汽车、机械、化工、卷烟、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其重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达71.0%,比全国重工业产值所占比重(64.5%)高出6.5个百分点。36个行业大类中,其中煤炭采选、金属矿采、非金属矿采、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及供应、石油加工及炼焦等12个行业占全国比重较大,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制造业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并已经形成了一些初具规模、实力比较雄厚的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重要工业产品中,原煤、钨、钢铁、卷烟、汽车、电力、炼焦、机制茶、棉纺织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份额。有大批工业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表2-28)。
表2-28 中部地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占全国的比重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统计年鉴。
山西、江西、湖南、河南、安徽、湖北6省,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率分别为24.2%、21.01%、20.7%、19.9%、19.8%、12.5%,平均增长率为19.69%,除湖北外其他五省均高于17%的全国平均增长率,而且六省的工业产品平均产销率高达98.58%,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图2-18显示,2003年中部地区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的增加值均有大幅增长。湖北 湖南 河南 安徽 江西 山西1356.2886.521754.1834.7440.31882.18
图2-18 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示意图(2003年)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信息网的相关统计公报数据计算编绘,单位为亿元。
中部地区钢铁工业有武钢、安钢、太钢和马(鞍山)钢铁等大型钢厂;汽车工业有“二汽”、河南的宇通客车和江西的昌河等汽车厂;重型机械厂有武重和洛重等。中部地区钢铁和汽车产量在全国的比重均超过了其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表明这两种产品具有较强的地区比较优势(见表2-29)。
表2-29 中部六省钢铁和汽车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4年。
2.3.5 特色突出的旅游资源
中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除了世界自然保护区占全国的比重不足20%外,其他各类旅游资源占全国的比重都在20%以上,并且中部地区的旅游资源种类比较齐全,分布较为均匀。
1.中部旅游资源占全国总量比例高,具有较大优势
中部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旅游资源优势。从全国旅游资源大分区来看,中部地区地跨中原古文化旅游资源区、华东园林山水旅游资源区和华中名山峡谷旅游资源区的结合部,是一个集山水自然景观、宗教朝圣景观,以及中原古文化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资源荟萃之地,其旅游资源类型多、等级高、品位独特。自然旅游资源景色旖旎,人文旅游资源内涵丰富,其中包括多处世界级和国家级历史遗址,多座文化名城和革命纪念地、大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中部六省的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占绝大多数,经济开发前景广阔。动物资源最多的湖北达700余种,最少的河南也有418种;植物资源的最多江西达4000余种,最少的山西也有1700余种。中部六省自然地貌发育奇特,名山大川气势磅礴,革命遗迹寓意深远,风土人情绚丽多彩,名胜古迹多不胜数。根据2005年版《中国旅游年鉴》统计,在全国157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中,中部六省拥有42个,其中:山西的平遥古城、大同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庐山、黄山等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全国1271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中部六省拥有619处,在全国84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中,中部六省拥有22处,其中井冈山、瑞金、韶山等革命遗址闻名全国。在全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中,中部六省拥有22座,在全国45个森林及动植物类自然保护区中,中部六省有9处,其中江西的鄱阳湖、山西的庞泉沟、河南的伏牛山、安徽的扬子鳄、湖北的神农架、湖南的八大公山等自然保护区独具特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群体规模、属国家级或享誉全国的资源种类近30种,其中有以黄山、武陵源、井冈山、三峡、庐山为代表的山岳景观;以鄱阳湖、洞庭湖、巢湖、武汉东湖为代表的水域景观;以武当山、九华山、嵩山、龙虎山、衡山为代表的宗教朝圣景观;以洛阳、开封、亳州、歙县、景德镇、商丘、荆州、赣州为代表的华夏古文化人文景观;以南昌、瑞金、井冈山、红安、韶山为代表的红色革命史迹景观等。该区中低山地、丘陵覆盖面积大,特别是皖南、赣南、湘西、鄂西及大别山地区是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主要地区,具备发展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探险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的良好基础。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单中,中部地区就有张家界、黄山、庐山、五台山、嵩山在榜,占全国上榜数的62.5%。这一地区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多样化、高品位、高密度等特征,将会逐步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旅游业“金矿”。
表2-30 中部地区部分省份的旅游资源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版。
2.中部旅游资源的等级高、质量优
中部地区不仅是旅游资源的富集区,而且资源的等级高,有较多久负盛名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区。例如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湖南的衡山、湖北的武当山、河南的龙门石窟和山西的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等都享有世界声誉,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世界级别(世界遗产和世界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别的旅游资源占全国的比例都在20%左右,特别是各类国家级的旅游资源占全国的比例都在20%~30%之间。
表2-31 中部六省A级旅游风景区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主编《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版。
3.中部旅游资源结构合理
中部六省旅游资源分布结构特征明显,独特性和广泛性兼备。首先,中部地区不仅从总体上看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分布层次性明显。从旅游资源的分类角度来看,中部地区的旅游资源结构特征明显。人文类旅游资源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占各类旅游资源总数的78%,而自然类和综合类旅游资源分别只占6%和16%。中部六省A级景区众多,山水风光往往与人文胜迹、名刹古寺紧密融合。其次,中部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广泛性和相似性。从旅游资源的分类结构特征上看,中部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十分相似,人文类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远远高于自然类和综合类旅游资源。
另外,其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与广泛性兼备,利于多目标多层次综合开发。各主要风景旅游区,不仅主体景观风貌的个性特色十分突出,而且各风景区规模一般都很大,内部多由数个二级景区构成。山水风光往往与人文胜迹、名刹古寺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烘托,为特色景区建设和多目标综合开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如湖南的武陵源旅游区、安徽的黄山旅游区、江西的井冈山旅游区,以及湖北的三峡旅游区等大部分风景名胜区都可以建成为大型综合性旅游基地。其次,省际间旅游资源的区域互补性较强,关联度较大,有利于开发、组织跨省区专题旅游热线。这也是中部六省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的另一处显著特征。如湖北、河南的古三国遗迹寻觅游,江西、湖南、湖北的长征之旅,湖北、湖南、江西的名人名楼文化遗迹游,鄂西、湘西的民俗风情览胜游等专题旅游线。
2.3.6 良好的市场优势和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部的交通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工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济基础条件比较好,发展的软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中部的经济体制、政策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市场前景广阔。中部地区目前一些工业部门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一些农村还较落后,要发展的领域很多,并且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空间也很大。中部地区人口密集,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市场购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由此形成的投资、出口消费等方面的强劲市场拉动作用,将有力促进这一地区综合开发进程的加快。中部地区铁路、公路、河流密度居全国前列,是重要的交通要地,对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仓储设施方面,除运输部门的货运枢纽和场站等仓储设施外,中部商业、物资、粮食、军队等行业中的仓储设施相对集中,且近年来发展迅速,年投资规模增长快速,为提高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促进物流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此外,中部邮电、通讯等信息基础设施较好,投入力度大,信息建设初见成效。
2.4 中部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地区综合发展力分析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在国内、国际经济大环境下,与其他地区的发展能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它既反映一个地区目前的经济实力,又能够勾画出该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2.4.1 中部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依据国际上常用权威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参考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结合中部地区实际,设计建立了一套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经济社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绩效、政府效率、开放程度、商业与金融效率、基础设施、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源六大要素,共53项指标),并采用当今比较成熟的因子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两种方法相互验证,对山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六省1978年以来,七个主要年份(1978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1年和200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分别进行评价,并与全国比较。评价指标数据主要取自《中国统计年鉴1996》、《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年鉴2006》等。具体情况如下:
1.中部六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利用分层加权模型,根据六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对照全国平均水平,以发展能力指数等于100代表全国水平,计算出中部六省六个主要年份的发展能力指数如下表。
表2-32 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综合指数(1978~2005)
综合七个评价年份分析,湖北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最强,四年居第一位,其余三年居第二位,江西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最弱,四个主要年份居第六位。对照全国平均水平分析,由于对原始数据进行相对化处理时,是以全国平均水平作为标准值,所以发展能力指数等于100代表全国水平,六省中只有湖北的1995年、2001年和山西省的1978年、1990年,其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余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从起始两年对比分析,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排序前移的是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分别前移一位,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排序后移的是山西省和江西两省;安徽保持在2005年前移一位,尤其河南经济从1995年开始,经济社会能力排序有显著提升。从位次变动区间大小看,山西省变动幅度较大,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并且在剧烈变动中后移;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的变动区间较小,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变化比较平稳,湖北、湖南长期处于较高的位次,安徽、江西一直在低位徘徊。
2.经济绩效分析。六省中,经济绩效指数最高的是湖北,有三个年份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最低的是安徽,有六个年份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从起始两年评价的对比分析,经济绩效指数提高的是河南、湖北、湖南三省,河南、湖南分别前移两位,湖北前移一位,安徽的位次六个评价年保持在第六位不变,山西经济绩效指数大幅下降,由第一位下降到第五位,江西由第三位下降到第四位。
3.政府效率分析。六省中,政府效率指数最高的是湖北,六个年份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最低的是安徽,有三个年份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从起始两年对比分析,政府效率指数位次前移的是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其中湖北上升三位,山西、安徽、河南三省的位次下降,其中安徽下降四位。
4.开放程度分析。六省的开放程度水平都长期较低,并远远低于全国水平。1978年,六省开放程度指数平均值为32.6%,2005年平均值为37.9%,对比前后两年,开放程度有所提高,但仍停留在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六省中,开放程度最高的是湖南省,最低的是河南省;从变化过程分析,开放程度提高得较明显的是湖南、湖北和安徽三省,28年间分别提高了18.5、10.6和7.5个百分点,河南长期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山西省和江西则处于中间偏上水平。
5.商业与金融效率分析。六省的商业与金融效率长期低于全国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七个评价年中,商业与金融效率指数最高的是湖北,其次是山西省,最低的是安徽。产业经营能力较差,金融业发展较慢是六省商业与金融效率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6.基础设施分析。六省的基础设施发展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优势逐步缩小。中部六省基础设施指数平均值最高的年份是1995年,达到134.32%。基础设施发展能力最突出的是山西省,七年中有五年保持在第一的位置。
7.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源分析。六省科技与人力资源均低于全国水平,与全国的差距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2001年六省指数平均值达到86.13%,但仍低于1978年的水平。七个年份中,只山西省的1978年、湖北的1995年、2000年、2001年、2005年,其科技与人力资源指数高于100%,其余都低于全国水平。中部六省中,科技与人力资源最强的是湖北,其次是山西省,最弱的是安徽。对比1978年和2005年,科技与人力资源指数上升的是湖北湖南和河南省,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山西省下降的幅度最大。中部六省2001年每百万人专利批准量平均为2.12项,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7.8%,尽管2005年上升到6.48项,但中部地区同全国的差距仍在扩大。中部六省2001年技术市场成交额平均为16.4 4亿元,只有全国各省平均的65.1%,比重比1990年下降了18个百分点。
在教育科技方面,最具优势的是湖北,其次依次为湖南、河南、江西、山西和安徽。2005年教育领域,每十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湖北为177人,位居第一,其次分别为江西(150人)、山西(121人)、湖南(119人)、安徽(96人),处于末位的是河南(91人);科技领域,三种专利授权量居第一位是湖北,达3860项,其次分别是河南(3748项)、湖南(3659项)、安徽(1939项)、江西(1361项),处于末位的是山西(1220项)。
人口和劳动力是区域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它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卫生、资源、环境等各个子系统构成一个庞大的综合性区域系统,它一方面受到区域内各子系统容量的限制,另一方面对各子系统又具有推动作用。彼此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着区域的总体发展。对人口和劳动力评价,我们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从数量方面看,中部六省之间相距悬殊,差异明显。2005年年底总人口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河南(9380万人),湖南(6326万人),安徽(6120万人),湖北(5710万人),江西(4311万人)和山西(3355万人),居首位的河南高出第二位湖南3054万人,是末位山西的2.8倍;就业人员河南为5662万人,湖南3658万人,安徽3485万人,湖北2676万人,江西2108万人,山西1476万人,居首位的河南高出第二位湖南2004万人,是末位山西的3.8倍。河南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就业规模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排第一位,其次是湖南,其余依次为安徽、湖北、江西和山西。从结构优化方面看,居于首位的是湖北,无论是城镇化水平还是就业结构层次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余依次为山西、江西、湖南、安徽和河南。分指标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湖北为43.2%,山西42.1%,江西37.0%,湖南37.0%,安徽35.5%,河南30.7%,据首位的湖北高出末位河南12.5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比重,湖北为57.6%,山西56.5%,江西54.1%,安徽49.0%,湖南46.4%,河南44.6%,据首位的湖北高出末位河南13个百分点。
2.4.2 中部地区综合优势的发展力分析
根据指标选取的针对性、数据可得性、可计量性和可对比性等原则,我们选取区域经济实力、资源实力、教育科技实力、产业结构与效益、开放程度、服务基础设施、政府管理水平等7个方面的49个原始指标或生成统计指标,组成区域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如下:
1.经济实力
X1—人均GDP
X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X3—职工年平均工资
X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X5—新增固定资产
X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X7—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X8—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
X9—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
2.资源实力
X10——耕地面积
X11——农业播种面积
X12——电力消费量
X13——城市建成区面积
X14——人口自然增长率
X15——城市人均生活用水
X16——年末总人口
3.教育科技实力
X17——教育事业经费
X18——专利申请数
X19——R&D事业经费
X20——图书杂志报刊总数
X21——高中等学校数
X22——高中等学校在校生人数
4.产业结构与效益
X23——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X24——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X25——固定资产使用率
X26——工业总产值
X27——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率
X28——大中型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率
X29——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X3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5.开放程度
X31——实际利用外资额
X32——进出口商品总额
X3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X34——客运周转量
X35——货运周转量
X36——运输线路里程
6.服务基础设施
X37——城镇社区服务设施和农村社会保障网络
X38——人均住宅使用面积
X39——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
X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X41——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
X42——城市燃气普及率
X43——卫生机构总数
X44——邮电业务总量
7.政府管理水平
X45——财政收入
X46——财政支出
X47——废水排放达标率
X48——就业率
X49——城市园林绿化面积
根据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查得相关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和原理,先对七大类指标分别进行数量分析,建立分类计量模型,得到各省市区的单项竞争力得分;考虑到各单项竞争力对区域综合竞争力的贡献度差异,我们再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区域综合竞争力的计量模型。依据上述数据我们得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类因素的排序及综合因素排序。
从单因素的分析来看,对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影响较大的指标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和职工年平均工资。我们的研究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3年的地区综合经济竞争力研究结果的排名类似(其前1至10名分别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山东、西藏),其中上海、北京、天津综合经济实力分别位居前三,中部六省中,湖北排名第15,湖南排第16,河南排第25,安徽排第27,江西排第28,可见,中部六省经济实力与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沿海地区有较大差距。辽宁、山东的崛起得益于环渤海经济圈,值得关注的是西藏、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已排在了中部六省之前,这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有着重要联系。
从资源情况来看,区域总人口(人力资源)、耕地面积(土地资源)、电力消费等指标影响较大。河南因在中原地带拥有广袤的耕地以及丰富的水电资源,排名第一,安徽排第7,湖北排名第8位,湖南排第9。前10位中,中部地区占了4位,充分说明了中部地区所具有的资源优势。
表2-33 各地区综合经济发展力研究结果的排名
数据来源:根据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指标计算整理。
对教育科技实力影响较大的有教育事业经费支出、高中等学校数量及在校生人数、图书杂志报刊总数、专利申请数、研发(R&D)事业经费等,广东、江苏、北京分别位居前3位,中部地区在前10位中有两省,湖北排在第7位,河南排第8。而湖南排第12,安徽第15,江西排第18,在整体排名中也比较靠前,充分反映了中部具有较强的教育科技实力。
产业结构与效益方面,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与排名前10位的其他地区因子得分差距较大,优势明显,湖北排名第10位,河南排第12,安徽第15,湖南第16,江西第22,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开放程度而言,广东一枝独秀,稳居第一位,其因子得分是居第二位上海的3倍左右,第二梯队的上海、江苏、北京、山东、福建、辽宁、天津又与其他地区差距较大,中部地区除了湖北排在第11位外,其他各省排名靠后,开放程度明显不如东部沿海地区。
城镇社区服务设施和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建设、卫生机构数量、邮电业务量等指标对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影响较大,四川因其出色的社会保障建设以及外出打工人员较多而邮电通讯发展较快,位居第一,湖南、河北分列二三位,湖北排名第13位,河南第14,反映中部地区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政府管理水平主要通过财政收支状况反映,广东、山东、上海分别位居前3位,中部地区河南排第10位,湖北排名第11位,湖南排第15,安徽排第16,江西第22,整体处于中游水平。
2.4.3 中部综合优势评价结论
将7类因子进一步综合,我们得到总排名(见表2-33的最后一列),广东、江苏、上海以其较强的综合竞争实力而分别名列前3位。虽然前10位中没有中部地区,且多数为东部地区,但整体而言中部排名情况比较靠前,如河南第11位,湖北第12位,湖南第13,安徽第16,江西第22。可见,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另外,我们将7类因子采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到2个因子对综合排名的解释程度达85%以上。这2个因子我们分别将其称为社会经济环境因子与基础设施水平因子。社会经济环境因子的因子载荷主要体现在区域产业结构与效益、区域开放程度和区域政府管理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因子的因子载荷主要体现在区域资源与服务基础设施情况。从影响综合因素排名的这2个因子来看,传统的区位优势不是决定性的,而只有通过人的创造能力所形成的优势,如政府的管理能力、良好的投资与经营环境,进而形成的各种流动性资源(人才、技术、信息等)的聚集能力等才是最持久的竞争优势。
【注释】
[1]陶登松:《发挥综合优势促进中部崛起》,《咨询与决策》,2004年第6期,第17~18页。
[2]发挥各方优势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参考消息》,2004年1月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