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的马太效应
一些收藏爱好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不管是收集邮品、古钱币还是火柴盒,当你的集品数量和质量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你就会进入由这些有着同样爱好的人组成的小圈子。与他们交流,互换收藏品,这个圈子不仅给你提供了方便,同时还增加了你收藏的机会。
同样的例子还包括,你受的教育越高,你就越可能在高学历人才聚集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你越是消费某种奢侈品,就越有可能消费更多的奢侈品(供应商会经常上门服务,提供资料或吸纳你加入他们的消费俱乐部,千方百计地把你留在这个圈子里);甚至只要你吸某个著名牌子的香烟,就会让很多人对你肃然起敬。
让我们再看得远一些。放眼生活的各个领域,顶尖人才享受着空前优厚的待遇,这在现今社会的任何活动范围均可见,并且是举世皆然的:在建筑、雕刻、绘画或其他视觉艺术里,在足球、篮球、高尔夫球、橄榄球、网球或其他流行运动中,在小说、散文、自传、音乐、电影和戏剧里,甚至在电视谈话节目、新闻广播、政坛或者其他可界定专业范围的领域,专业人士的名字总是可以立刻跃出。
活跃在上述这些领域里的专业人士只占小部分,通常不到全国人口的5%。他们的名字广为人知,占据了聚光灯的焦点,成为超级明星。相应地,金钱酬报也同样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为什么精英人物所得的报酬比一般人高得多?很多学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精英人物之所以享有超高的报酬,主要是由两种情况造成的。
第一,现代传播技术可以使超级明星和精英人物同时出现在很多人眼前。因为就成本来说,多制造一张CD或多印一本书,花费实在微不足道。所以,多让一个消费者接触到迈克尔·杰克逊、玛丽亚·凯丽、帕瓦罗蒂或者巴斯滕、贝克汉姆等,几乎不会多花多少费用。
你可能会为影视巨星的巨额片酬而咋舌。无疑,这些人物的加盟将使整个影片的成本大大增加(有时一部电影的投资大部分用于支付明星的酬金)。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找一些次级人物来顶替顶尖人物呢?这不就可以剩下很多钱了吗?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原因:次级人物无法取代精英人物的表现和才华。因为非精英人物所吸引的观众少,所以,就算你不花钱请来非精英人物,成本虽然降低了,但其经济价值必较精英人物逊色很多。
而这种精英人物与非精英人物之间获利的悬殊情况过去并不存在。例如,生活在中世纪的莎士比亚,较之同时代的人确实是才华出众的,达·芬奇也是如此。按理说,他们应该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获得更多的财富。可实际上,他们当时获得的待遇只不过比一般剧作者和艺术家、工匠略好一些罢了。
有才能的人获得好待遇,这种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明显。时至今日,个人的收入与他的能力和市场接受他的程度有着更密切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英国某家报纸的社论披露了某些披头士成为百万富翁的事实,引起社会的广泛震惊。而今天,流行歌手名列全球富人的前列,却没有人觉得惊讶。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便是传播、电子通讯、CD和光碟等消费产品的科技革命。商人们绞尽脑汁想的是如何让获利达到最多,而借助顶尖人物恰好可以做到这一点。找顶尖人物固然要花很多钱,但把这些钱分摊到每一个消费者身上时,每个人的负担实在是微乎其微。
不管在什么行业,抛开金钱,我们将能发现,成就和名望总是集中在极少数人的身上。在过去,由于阶级和传播方式的限制,莎士比亚和达·芬奇无法变成富翁,但这一点儿也不减损他们的成就。为数极少的伟大艺术家,就算没有成为富翁,依然对后世影响深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