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下属的抵触情绪
不管说话方式多么能引起“共感”,都有可能让下属产生抵触情绪,或者说下属都有可能产生不满。所以,我们应该预计到这种反应的出现。
究其原因,因为大部分人在被批评后都会产生不愉快的心情。可能会将“做不到的理由”用“不满”的形式发泄出来。也可能让他们产生,公司体制不好,或者将错误归结于其他同事等借口。这个时候,才是真正考验领导的交流手腕的时候。
从情感方面来讲,当下属出现这种抵抗和不满情绪的时候,他们肯定是陷入了消极情绪之中。如果领导此时也陷入这种情绪,就有可能说出有损对方人格的话。因此领导要坚决避免的就是:只在语言上胜过对方。
美国作家安东尼·罗宾逊在《瞬间改变自己的方法》一书中说到:善于交流的人和合气道( 合气道是日本一种以巧制胜的武术)的高人是一样的。合气道并不只是力量和力量的交错,更要协调自己和对方的呼吸来改变局面。
善于交流的人也是这样的,他们不会从对方意见的反面来阐述观点。他们能够感知对方的“抵抗征兆”,并能从对方的角度,按照对方的谈话方向进行委婉的说服。
想要在谈话中发挥出合气道的精神,就必须遵守以下几点。比如,对对方的观点先作出虚心接受的反应,“你说的的确有道理,然而……”“这样啊,原来你是这样想的,但是在这……”等。
更进一步说,如果在这个时候用自己的语言重复一遍对方的观点,将更加有效果。比如下属说“太累了”,上司可以也重复一遍“太累了”。但这并不是在赞同下属。
它的重点是将“你是这样想的,或者这样感觉的”这个想法传达出去。
就像在“呈现”那一章节中讲过的一样,沉默是很重要的。如果对方还没有将话说完,一定要保持沉默。
“听”的行为实际上并不只是听者的动作。比如,在下属面前放一杯盛满“不满”的杯子。首先我们应该将杯子里面的东西全部倒出来,然后才能往里面添加新的内容。
首先,听听对方的话
这样就会让下属的反抗心理逐渐消失,让他们明白上司不是在责备自己,而是在真真切切地为自己考虑。
这一瞬间就是合气道里所说的和对手的“呼吸一致”。原因就是:面向未来到底应该怎么办?什么样的交流才是真实的?或许我们说问题是从这里开始的也不过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