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社会应对数字鸿沟的方案

国际社会应对数字鸿沟的方案

时间:2023-06-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国际社会应对数字鸿沟的方案一、美国的具体措施美国是国际上信息、网络经济水平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对其国内数字鸿沟问题也非常关注,在1997~2000年,美国政府率先意识到数字鸿沟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消除国内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数字鸿沟。其次,政府不断重视对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

第一节 国际社会应对数字鸿沟的方案

一、美国的具体措施

美国是国际上信息、网络经济水平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对其国内数字鸿沟问题也非常关注,在1997~2000年,美国政府率先意识到数字鸿沟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消除国内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数字鸿沟。

首先,美国之所以成为国际上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很大程度上在于政府对于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信息化的政策。从1993~1999年,美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互联网发展的法案。1993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农村电气信贷改组法》 ,大力推进先进电信技术服务在农村的普及;同年,美国又提出国家信息计划,发表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纲领》 ;1996年,美国对1934年的《通信法案》进行了修改,强调电信企业的“公平竞争”和“普遍服务”等政策;1999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又提出“无管制”政策和“不过问”等积极鼓励互联网发展的相关政策,并注重加强互联网的安全防护。这些法案对于美国ICT的蓬勃发展和迅速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政府不断重视对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从1999年开始,美国政府不断发表“填平数字鸿沟”的白宫讲话,推出促进互联网深入发展的“全国行动号召”,提出实现“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机遇”的具体措施。第一,要为每一所学校的学生提供21世纪的学习工具,让每个教室、每个学生都能接近多媒体计算机,让每个教师都可以把计算机技术融入教学课堂中,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技能。第二,为每个美国家庭和社区创造数字机会,让所有家庭都连通互联网,让每个居民能够通过社区技术中心使用到先进的网络技术,提高所有居民的信息技术技能,并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互联网的价值。例如,由美国志愿者推动的“Netday”项目已经将75000多间教室连接起来。[13]

最后,政府提供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ICT的普及。例如,2000年提出对计算机和网络投资达到一定限额的公司可以减免所得税;2000年3月,参议院发起一项议案,给予在乡村投资宽带服务的公司减免10%的税收。[93]

由于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美国政府在针对数字鸿沟的解决方案中,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性问题,即通过政府的宣传和制定经济政策与法案来促进更多不同地区不同种族、性别、年龄的人群可以公平、便捷地使用互联网这一新兴ICT。从NTIA系列报告可以看出,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美国提高了互联网的普及水平,逐渐弥合了国内数字鸿沟。

二、其他国家的政策比较

针对国际和国内普遍存在的数字鸿沟,各个国家政府和组织机构都提出相应的政策来促进ICT的生产和普及应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数字鸿沟的具体措施。联合国经社理事会2000年部长会议,敦促各国政府应该把互联网和远程通信的费用降至人们能够承受的水平,向居民提供更多技术知识,创建更多的公共基础设施。2001年,APEC年会的部长级会议通过了《数字APEC战略》 ,提出各成员国要采取具体和联合的行动,实施数字战略,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革命,缩小数字鸿沟,迎接新经济带来的机遇[13]。纵观各国制定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发展ICT的国家战略

早在1991年,新加坡就首先公布了《IT2000年规划:智能岛蓝图》 ,正式启动国家ICT战略。同年,欧盟公布了《竞争力白皮书》 ,强调一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与经济繁荣之间具有密切联系。2000年6月,欧盟发布了“数字欧洲计划”,把消除数字鸿沟、构建信息社会作为优先发展目标。[146]日本政府为挽回20世纪90年代在信息领域遭受的重大损失,也提出了“建设高速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基本法案”来加强实施这一计划。韩国则制定了“网络韩国21世纪”,旨在成为世界十大信息国家之一。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也提出了针对本国的总体ICT发展战略,例如马来西亚的2020年蓝图中包括“多媒体超级走廊项目”(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 Project),将自己定位为一流的电子产品出口国;印度1998年的“行动计划”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国的互联网扩散。

(二)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各个国家认识到基础设施在消除数字鸿沟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断通过政府规制和制度激励来促进形成国内开放、竞争的电信市场环境。例如,泰国通过加强电信部门内部的竞争,实现私有化和许可证制度,韩国则允许49%的外国直接投资进入电信部门。同时,韩国、新加坡等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也不断扩展网络覆盖能力,促进宽带基础设施的发展。

(三)促进ICT研发和生产

首先,在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方面,部分国家将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作为本国获取、生产和应用先进技术的重要机制。例如,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核心经济地区吸收先进技术与资本,并因此获得了全球最高的经济增长率。[15]其次,部分发展中国家建立国家技术园区来充分利用集群优势。除了为ICT园区投资建设一流的基础设施外,政府还相应建设研发中心和大学等具备高度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并制定所得税优惠、减免进口关税与间接税、补贴、外商投资优惠等相应的激励措施。印度软件业的超常发展也是技术园区策略取得成功的范例之一。1990年,印度电子部建立了7个软件技术园区,向外向型软件公司提供零关税政策、良好的电信设施和低税率,并针对电子与计算机软件设立专门的出口促进委员会,目前印度已有40多个软件技术园区,整个行业的出口额超过17亿美元。[13]

另外,技术创新和应用被人们公认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引擎。大多数发达国家政府通过拨款、补贴、税收减免和低息贷款四大政策促进研究与开发。例如,加拿大的“技术伙伴加拿大”(Technology Partnerships Canada,TPC)项目每年有3亿加元的预算,对全加拿大风险高、面向市场的开发项目以及示范项目进行投资。针对国内资金的不足,墨西哥成立了国家科技委员会,旨在促进有关科技研究及信息传播项目的实施。澳大利亚还建立了“科学宣讲计划”(Science Lectureship Initiative),通过校企合作来促进技术研发,政府三年内为28个校企合作项目提供资金资助。许多国家也通过企业集群战略来鼓励研发和培育校企合作,通过集群策略将技术研发公司、融资渠道、大学院校融合起来,让其内部的密切合作与关联产生积极的外部性。

为促进本地ICT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政府在提供初期资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拨款、政府银行资金和风险资本。澳大利亚的革新投资基金就是向起步阶段的小型高科技公司提供风险资本,设立“建立IT强项”(Build On IT Strengths)的孵化器项目。新加坡增加了10亿美元的技术企业投资基金,韩国政府建立了IT风险投资中心,为那些有市场前途的信息通信企业与风险资本牵线搭桥。随着企业的扩大和成熟,需要到股票和债券市场进一步融资,获得后期资金,政府则通过建立完善的二板市场,放松上市条件(例如缩短经营历史要求)给予支持。其中,美国的NASDAQ证券市场、加拿大风险交易所、欧洲证券经纪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EASDAQ)、欧洲新市场(EuroNM)、英国另项投资市场(AIM)、亚洲的日本二板市场、香港创业板市场、新加坡自动报价市场(SESDAQ)等都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中小创新企业发展募集资金的重要来源。

(四)促进ICT的广泛普及

主要包括国家促进向个人、家庭和商业企业普及互联网等ICT的使用,促进ICT走入学校,提供在线政府服务,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和特殊服务群体进行服务,设法降低接入成本,通过示范计划来促进ICT的普及、扩散与应用,减少接入上的不公平现象。例如,巴西的Porta Aberta邮政服务已经启动了“打开门”(Open Door)行动,提供公共的免费互联网接入服务。墨西哥建立了电信计划,包括60种公共服务中心,提供信息和通信服务,在28个城市建立上网服务。英国拨付2.52亿英镑,计划在三年内设立UK在线中心,使每个人都可以在家附近上网和发邮件。同时,为了筹集足够资金,一些拉丁美洲国家的政府都建立了普遍接入的专项基金,秘鲁建立了乡村电信基金,巴西则要求电信营运商将总收入的1%作为普遍接入基金。

(五)提供ICT技能、教育和培训项目

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学校和图书馆与互联网相连的国家,显示了由政府领导的合作项目在教育系统计算机化与网络化中的重要性。该项目从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收集、整理剩余的计算机,并用于偏远学校的网络教育。爱沙尼亚的“虎跃”(Tiger Leap)计划使这个国家成为第一个将所有学校与互联网相连的发展中国家。巴西的非政府组织“信息技术民主委员会”发起领导了一个免费向贫困地区提供计算机设备和软件的行动。针对部分地区和学校师资能力较差的现状,发达国家通常发起专门的培训活动。例如,加拿大的“草根项目”(Grass Roots Program)旨在帮助学习者与教育者熟练应用ICT,并开启网上协作教师项目。

另外,技术劳动力已经成为知识经济中重要的资本,各个国家也注重劳动力技能的升级,具体包括认证和技能开发。在认证方面,芬兰的计算机操作认证非常出名,每个人都要参加ICT文化考试,从而针对贫困地区的劳动者,尤其是妇女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发展中国家通常与私营部门合作来弥补资金的不足,例如,菲律宾与Cisco、IBM、SUN等跨国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对劳动力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六)引导ICT在商业领域推广

由政府采取措施来对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和培训,培育信息市场,支持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引导促进电子商务的应用普及。

(七)促进全球化和国际合作

国际机构都认为加强全球化合作有利于消除数字鸿沟,其中包括开展资助、双边合作、进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以及加大国外技术进口等措施,解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ICT供给上的差距。

总的来说,数字鸿沟问题得到了全世界各个领域的普遍关注,各国政府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消除或跨越数字鸿沟。一方面,出台了鼓励ICT在个人、家庭和企业中普及、扩散和使用的政策(尤其强调ICT在不同人口群体中的广泛普及);另一方面,针对数字鸿沟问题提出具体政策,旨在逐步消除不同年龄、文化和种族之间可能在ICT接入上存在的不平等或差异性。由于篇幅有限,本书无法一一列举,因此采用下列表格,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有关消除数字鸿沟方面的各种政策和措施进行列举,以进行比较和借鉴(见表6-1)。

表6-1 各国应对数字鸿沟的政策比较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UNCTAD.the Digital Divide:ICT Development Indices 2004[R].www.unctad.org,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