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数字鸿沟是信息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涉及领域广泛,具有多学科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特征,由于笔者的时间和能力有限,研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存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首先,本书的研究尚不能得到系统的网络经济和信息经济理论的指导。面对信息通信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于信息、网络的经济研究不断出现,但是从目前来讲,仍然是主要建立在传统经济学体系和思维之上,没有形成系统的网络经济学理论体系。目前,理论界仍然存在着对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数字经济和新经济等概念混用的现象,并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因此,本书对信息通信技术的经济研究缺乏足够的和系统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只是将零散的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的规律和特征用于对信息通信技术的分析上,在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持和指导,国际数字鸿沟的研究也有待于系统的网络经济理论来支持,需要对数字鸿沟的实质内涵及其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理论的相互联系,从而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做更深入的理论研究。
其次,本书研究的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足够的统计数据。由于国内对网络经济、数字鸿沟的研究刚刚起步,在统计工作上还不具备国家和企业中ICT普及和应用状况的统计数据;现有的统计指标设计也不合理、不统一和不具有国际可比性,特别是缺乏针对企业内部投资和使用ICT的具有代表性的第一手统计资料。国外相关统计数据非常不平衡,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相对较为丰富,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则是少之又少,许多指标的统计数据难以获得。即使一些基本的数据资源也难以从国外直接获得,造成本书在代表变量、实证模型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笔者将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网络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传统经济学理论框架中的知识体系进行认真梳理,构建系统科学的网络经济理论研究体系;积极获取有关ICT投资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数据,对ICT投资与经济增长间的累积增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考虑滞后变量对ICT普及扩散的影响,以及互补技术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在充分的统计数据基础上,计算出数字鸿沟的综合指数,从而对国际数字鸿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更科学的量化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