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群是在国家扶持下成长起来的,区内成立了类似“泰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机构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使其拥有区域品牌演进的外在制度优势。目前,滨海新区拥有和谐、绿色、平安的区域文化发展理念,称之为“泰达文化”,集群拥有的发展优势已经能够提供公共资源、文化、社会资本、技术创新等中小企业区域品牌演进的支撑条件,在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群的推动下“滨海新区”区域品牌初步形成。
7.2.2.1 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滨海新区位于京津城市发展轴和环渤海湾城市轴的交会点,地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起点,也是中国和蒙古签约的出海口岸,还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内陆国家可利用的出海口。这里是全国有限几个聚集了港口、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技术区和大型临海工业区的地区之一,拥有京津、华北和西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腹地,区域服务人口超过两亿。
滨海新区在建立之初就确定这样的意识,要利用改革开放的先试先行优势,积极发挥其作为对外开放窗口和基地的辐射功能,把开放政策延伸到西部腹地。滨海新区是华北、西北地区最直接的出海口,也是国外客商进入我国中西部的桥头堡之一,加上拥有的保税区在贸易服务领域的特殊优势,已成为中西部地区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
(2)丰富的资源优势。滨海新区现有可供开发的荒地、滩涂、盐田和少量低产农田1199平方公里,在我国人口稠密的东部沿海城市带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渤海海域石油资源总量98亿吨,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2亿吨,天然气1937亿立方米。原盐年产量240多万吨,占全国的7%,以原盐为主要原料的氯碱化工在新区有近百年的历史,其加工工艺、产品规模和质量居全国前列。年产纯碱75万吨,占全国的8.2%;烧碱49万吨,占全国的6.3%,分别居全国第5位和第4位。海洋化工产品为中下游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原料。年直接利用海水3.6亿立方米。此外,滨海新区的地热资源丰富,年可开采2000万立方米。拥有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七海里)和我国蓄水面积最大的平原水库(大港水库)。2007年12月18日,天津港年货物吞吐量首破3亿吨,提前3年完成吞吐量超3亿吨的任务,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亿吨的港口。2007年12月21日,中国倾力打造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天津港的航道等级再次提升,该港25万吨级航道工程竣工,可满足25万吨级油轮、20万吨级散货船满载进出港。天津港由此成为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
(3)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研发优势。滨海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高出浦东新区3—4个百分点,是目前我国经济最活跃、利用国际资本最多和投资回报最高的地区之一,已经成为外向型为主的经济新区。新区拥有42家国家和市级科研机构,摩托罗拉、霍尼维尔、天津钢管集团等跨国公司及大型企业在新区设立了50余家研发中心和44个博士后工作站,还拥有一大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的高级人才。新区55万从业人员中,有专业技术人员2.3万人。京津两地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新区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七大主导产业,重点培植并正在形成电子通讯、生物制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型环保6个高新技术产业群。滨海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开采与加工基地,海洋化工产品历史悠久,电子信息业和制造业产品全国领先,石油套管产量跻身世界四强。
(4)齐备的多功能优势。滨海新区聚集了天津港、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等功能区,10多年来与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签订经济合作协议近2000项,吸引投资177亿元。全国上千家企业为新区产业直接配套。保税区分拨儿销售进口轿车占全国总量的45%以上。天津港近60%的集装箱和80%的货物来自全国各地。滨海新区产业传递、对外服务和辐射功能日益增强,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凸现并在不断扩大。
(5)综合的交通运输优势。在海上运输方面,天津港年货物吞吐量超过2亿吨,已跻身世界深水大港20强之列,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建立了长期贸易关系,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的海上大通道。在公路运输方面,滨海新区现有12条骨干公路,其中国道主干线2条、国道3条,由中心市区通往新区的市级干线7条,总长410公里。京津塘高速公路将北京、天津市区、滨海新区连成一线。在铁路运输方面,天津是中国两大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在民航运输方面,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航空货运中心和距首都最近的备降机场,近3年来,共新增客运航线24条,旅客吞吐量完成了从100万人到200万人跨越,平均增长率达到25.4%,位居全国机场前列。天津城市地铁、京津城际轨道客运专线、京津塘高速公路第二通道等,也将逐步引入天津机场,加速京津客货运一体化进程[67]。
7.2.2.2 2008年前三季度天津滨海新区经济运行情况统计
10月21日,天津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天津经济运行情况统计数据。前三季度,天津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运行态势。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作用更为明显。前三季度,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完成2275.09亿元,增长23.0%,增幅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比全市GDP增长快6.6个百分点。新区工业总产值完成5790.09亿元,增长32.0%。固定资产投资1101.94亿元,增长43.1%。利用外资合同金额66.83亿美元,增长24.1%,占全市的66.7%,实际到位36.3亿美元,增长27.7%,占全市的6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91亿元,增长28.8%。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辐射能力继续提升。前三季度,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为1270.54亿美元,增长34.4%,增幅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外地经由天津口岸进出口的货物总额占到60.4%,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2007年与2008年经济统计数据如图7-3所示。
图7-3 滨海新区近两年经济数据对比分析图
资料来源:天津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天津经济运行情况统计数据
新区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于2007年12月24日成立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方投资联合体已正式开工。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开始投入运营。金耀生物工程工业园、天碱搬迁改造等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丰田运动型多功能车、富士康手机等项目进展顺利。天津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北港池集装箱码头三期、北防波堤延伸、南疆散货物流中心等按进度积极推进。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保税区进出区货物总值增长37.8%,中远散运、同方环球、振华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快速增长;金融业发展进一步加快,聚集了工银租赁、民生租赁等一批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基金,各银行和保险企业收入增速均超过30%。
7.2.2.3 天津滨海新区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优势
在城市发展的问题上,政府已经转变了传统的行政管理的观念,政府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放在中小企业区域品牌的塑造上,着力打造“滨海新区”这个区域品牌。而产业集群就是打造中小企业区域品牌的理想载体,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研发优势,通过“滨海新区—天津开发区投资网”提供集群信息化交流的平台,为区域品牌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和谐、绿色、平安的“泰达文化”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集群内中小企业基本建立了以信任为基础的集群合作网络,社会资本优势显现,天津滨海新区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就斐然,起到了拉动天津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品品牌效应明显,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滨海新区”的品牌效应,“滨海新区”高新技术区域品牌认知度逐步提升,区域美誉逐步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