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社会旅游资源200余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沈阳文化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以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走出了适合自身的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道路,建成了基本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设施门类齐全,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艺创作日益繁荣,精品佳作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生产力得到解放;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逐年增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设,沈阳已跻身全国文化大市的行列。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备
在1978年的改革开放之初,沈阳开始了早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形成了基本的框架结构,2003年至2008年,政府累计投入60亿元支持公共文化建设。结合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沈阳实际,切实加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保证了城乡群众的文化活动。现有市级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艺术馆、文化馆建筑面积5.48万平方米。其中市群众艺术馆8050平方米新馆舍于2002年投入使用;2005年扩建并投入使用的市图书馆新馆占地4万平方米,是原馆舍的3倍。全市13个区县(市)文化馆在近年全面新建或改扩建,总面积7.1万平方米。全市现建有219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城区现有社区活动室424个,郊区、县(市)有村(社区)文化活动室1132个。新建高标准乡镇文化中心14个,总面积1.2万平方米。全市已建成各类文化广场1870个,总面积135.6万平方米,其中高标准的乡镇、村文化广场267个,总面积达50余万平方米。
②公共图书馆建设取得成效。沈阳市现有19所公共图书馆,其中市本级图书馆2所,区、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17所,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立并日趋完善。2008年,沈阳市图书馆共拥有馆藏文献214.4万册,年接待读者128.5万人次,书刊流通为63万册,办理各种借阅证2.2万余个,网站访问量13万人次;市少儿图书馆拥有文献25.3万册。各区县图书馆藏文献共177.5万册(件),年接待读者163.9万人次。市、区县两级18个文化馆和图书馆进入国家一级馆行列。2005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沈阳市图书馆位于青年大街205号的沈阳市区中心位置,总建筑面积3.96万平方米,设计藏书量为300万册,阅览席位2500个。建筑采用了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成为城市的人文景观。
③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影响广泛,内容丰富。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沈阳大学生文化节,至今已举办10届,参加学生累积人次900多万。1991年开始,与文化部群文司合作先后举办四届沈阳国际民间舞蹈(秧歌)节,各省市自治区的优秀民间舞蹈(秧歌)队及来自世界五大洲数十支民间舞蹈队参加,被称为国内外民族民间舞蹈的盛会,“中国秧歌史上的一次壮举”。
2003年至2005年,先后举办三届沈阳新春灯会,展出各类彩灯20余万盏,观灯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其中2004年首次以国家名义举办了中国·沈阳香格蔚蓝新春灯会;2005年灯会引进了14个国家的彩灯参展,使灯会增加了国际性。
2006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大学生短剧小品大赛,全国44所高较、120多部作品参赛。
“春满家园”百姓风采展示电视大赛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群众文化利用电视媒体走进了千家万户。
1997年开始启动文化广场活动以来,每年各级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广场活动达1200余场,参加演出团体累积600多个,观众人数达500多万。由于沈阳的文化广场活动影响广泛,1999年,国家文化部在沈阳召开了全国文化广场活动现场会。辽展文化广场、市政府广场、皇寺广场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基层文化活动普及活跃。各区、县(市)文化活动依托本地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渐成品牌。如和平区的皇寺庙会,沈河区的社区文化艺术节,铁西区的工人文化周,大东区的东城群众文艺创作,皇姑区的校园文化,于洪区、东陵区、苏家屯区的“文化大篷车”,沈北新区的锡伯族文化艺术活动,新民市的诗会,辽中县的“近海文化品牌”,法库县的“五龙山文化节”,康平县的农村电影都展示了旺盛的生命力。2009年,“沈阳大学生文化节”、音乐作品《春韵》和东北拉场戏《差钱了》三个项目,一举获得三项国家群众文化最高级政府奖—群星奖。“八五”以来,群文活动每年荣获省级以上奖励近300项,其中国家级奖近200项,省级奖100余项。
多年来,沈阳市每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达2万场以上,参与群众达1千万人次。辽展、市政府、皇寺三个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春满家园”电视大赛、“文化四进社区”、“欢乐进农家”、大学生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深入民心。社区文化艺术节、工人文化周、文化庙会、东城文艺创作活动、文化大篷车下乡演出等活动特色鲜明,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街一品,乃至一区、一县(市)一品的特色文化建设新格局。全市有全国艺术之乡9个、省级11个,市级52个。每年一度的市朝鲜族民俗节、沈北新区锡伯族西迁节、沈河区的满族文化系列活动、回族文化系列活动都以其鲜明的民间、民俗特色深受群众喜爱。2007年,全市群众性文化活动超过2.3万场,参与群众达1840万人次。
实现了城市与农村的信息资源共享。全市1543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与建设。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通过签定责任状、利用社会网、推广示范县等举措,全市20户以上的自然村,已全部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的目标,覆盖率达100%。
实施了城乡电影放映工程。建立了财政场次补贴制度,有150支放映队常年活跃在全市城乡,去年在农村放映电影超过1万场,在城市广场和社区放映电影超过1千场。至2008年末“农家书屋”达到300个,建成面向农民工的“惠民书屋”。
④博物馆体系建设初见成果。沈阳市博物馆数量呈逐年上升的势头。沈阳市共有博物馆、纪念馆36个。这其中包括沈阳故宫博物院、张氏帅府博物馆、沈阳金融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辽宁农业博物馆、铁西铸造博物馆、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等国有博物馆;沈阳老龙口酒博物馆、沈阳古旧钟表博物馆、沈阳华夏饮食文化博物馆、沈阳赵琛广告博物馆、年轮艺术品收藏馆、沈阳人文石玉器龙根源龙坛博物馆等非国有博物馆。沈阳市以国有博物馆为主导,重点建设专题博物馆,支持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兴建博物馆,鼓励社会力量创办个人收藏陈列馆。现在,各种体制的博物馆在沈阳涌现出来,不仅有隶属于企业、学校的航空博览园、蒸汽机车博物馆、建筑博物馆,还有全国首创的工人村生活馆、滑翔社区博物馆。其中,斥资4000余万新建的沈阳金融博物馆。
此外,沈阳市还有近20家隶属于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在沈高校和一些知名企业的陈列馆定期对外开放,具有一定的博物馆功能。近年来,以国有博物馆为依托的博物馆体系有望逐步形成,即以新乐遗址博物馆为主的古代文化体系,以沈阳故宫博物院为主的清文化体系,以张氏帅府博物馆为主的民国文化体系,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为主的抗战文化体系,以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为主的革命文化体系,以铸造博物馆、工人村生活馆为主的工业文化体系。
博物馆的接待能力逐年提高,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得到重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塔湾舍利塔文管所等1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对外开放,所有博物馆对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免费开放,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得到重视。2009年,各类博物馆接待观众110万人次。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2)文化人才济济,艺术精品层出不穷
沈阳作为文化大市,其文化人才的储备较丰富,文化创作较活跃,其中不乏文化精品。在评剧艺术中,以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命名的三大评剧流派艺术,是东北评剧艺术的主体构成。“韩、花、筱”与沈阳评剧院的鑫艳玲,被称为东北评剧“四大名旦”,在全国评剧艺术界占有重要席位。“韩、花、筱”成为沈阳评剧的艺术品牌,以及沈阳评剧艺术的代名词。韩少云的作品《小女婿》、《人面桃花》,花淑兰的作品《谢瑶环》、《女驸马》、《黛诺》,筱俊亭的作品《杨门女将》、《对花枪》早已成为一代宗师之作。
在京剧艺术领域,沈阳是著名的唐派艺术的诞生地。上世纪30年代,唐韵笙在沈阳创立唐派,随后他与在北京创立马派的马连良,在上海创立麒派的周信芳一起被梨园并称为“南麒北马关外唐”。沈阳京剧院创编的《雁荡山》、《詹天佑》、《海瑞背纤》、《胡笳》、《乌纱记》等几十个剧目在全国颇有影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沈阳话剧团相继推出歌舞故事剧《搭错车》、《走出死谷》、《喧闹的夏天》,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话剧《榆树下的欲望》,苏联话剧《长椅》以及《大潮中的旋涡》、《生命之光》7部大戏,其中的《搭错车》在全国近百个城市连续演出1460场,创国内话剧演出最高纪录。沈阳歌舞团创作的《月牙五更》、《天祭》等获得业界和观众的盛赞。
近年,随着文化市场的活跃,一批新的剧目出现并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2006年,《满风神韵》等4个剧目获第六届沈阳艺术节金玫瑰奖;《革命家庭》等4个剧目获银玫瑰奖;评剧《天堂花》获第五届中国评剧艺术节金奖;曲艺团常佩业、贾承博创作表演的相声《团结一心拿大奖》获第三届CCTV相声大赛专业组第一名,贾承博还荣获最佳捧哏奖;评剧院荣获韩国“国际演剧节”团体表演金奖等。
2007年,大型现代评剧《天堂花》获第七届辽宁省艺术节金奖;《满风神韵》获艺术节银奖第一名。
2008年,京剧院现代京剧《古寺圣火》荣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节银奖;京剧院演员陈阳荣获CCTV第六届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银奖,成为沈阳唯一进入决赛的选手;评剧院荣获第20届韩国马山国际演剧节团体金奖;《咖啡厅的故事》获东港杯第六届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剧目金奖。
2008年至2010年,评剧《我那呼兰河》连续夺得三项国家级金奖第一名,并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填补了沈阳文华大奖的空白。
沈阳电视台创作拍摄制作的反映沈阳铁西工人生活的电视剧《漂亮的事》在中央一套黄金时间段播出,获观众好评。
(3)文化遗产保护卓见成效
①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沈阳是一座有着七千余年人类历史和2300年建城史的城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资源丰富,这些文物是城市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的载体。沈阳的历史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已发现文物古迹1100余处,经过对现有文化遗产进行梳理登记,分别列入文物保护名单。截止到目前,沈阳故宫、福陵、昭陵、新乐遗址、张氏帅府等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9处。其中,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因其保护完好,最大限度地留存着清朝初年的历史文化信息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前题下,文物及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建设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冲突。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沈阳市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认真做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保护条例》(简称“一宫两陵”保护条例)于2001年12月颁布实行,《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地下文物保护条例》和《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08年颁布实施,城市的整体文化风貌保护及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有地方法律法规之下,使文化遗产保护更加规范。
沈阳市政府对不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整改。2001年前后,政府投资6亿元,对故宫方城地区环境进行改造,拆除沈阳故宫重点保护区内的违章建筑近万平方米,确保了故宫建筑群整体性和完整性,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投资近两千万元对北陵公园、东陵公园内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拆除影响清福陵、清昭陵建筑群整体效果的商亭、儿童游乐设施,保证了古建筑的安全。政府整治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举措和力度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出专家稻叶信子女士的认同,促成了申遗的成功。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注重发掘沈阳故宫、福陵、昭陵等文化遗产价值。这三座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传统,并兼具汉、满、蒙建筑艺术为一体,且保存完整的皇宫皇陵建筑群已成为沈阳市的文化品牌。在文化旅游产业中,“一宫两陵”是重要的产值生产者,到沈阳的旅游者也将其作为参观的首选。
②工业文化遗产保护。近年来,结合沈阳铁西区的城市改造,对铁西的近、现代工业遗产进行了整体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在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工作中得到其他省市的认同。对于素称“东方鲁尔”的铁西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大量的、能够代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工业建筑,以及各种老机器设备和传统产业工人旧居等宝贵的工业遗存,成为“阅读城市”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铁西整体改造中,借鉴发达国家保护工业遗产的成功模式,保留铁西区独特的工业文化体系。现存的一些老工业企业、老厂房、老设备永久保存下来,集中展现体铁西从1934年开发工业至今70多年的岁月和历程;利用老厂房高大的举架和宽阔的空间结构,开发文化创意产业;有选择地保留老厂区的铁路专用线,改造成为铁路旅游专线。
2007年6月18日,经过整修与复原,最能体现老工业基地工业文脉和历史遗迹的铸造博物馆、工人村生活馆、铁西人物馆和东方美术馆正式落成开放。铸造博物馆选址于1939年建厂的原沈阳铸造厂的一个铸造车间。该馆占地4万平方米,由工业会展区、创意产业区、文化演艺区和铁西工业发展回顾展区4部分组成。馆内存放着1523件沈阳铸造厂的设备和铸件,展示了7大铸造工艺流程,并用大量的实物、文字、图片和音像,再现了铸造工人生产时的场景。工人村生活馆选址于1952年9月建成的“工人村”,那里是新中国最大、最密集的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工人生活的缩影。历经50多年的沧桑,“工人村”里曾居住了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领导干部、劳动模范、高级知识分子、高级技术工人。“工人村”的7栋苏式建筑改造成工人村生活馆。馆内复原了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13户典型家庭的原貌和合作社、幼儿园、粮站、邮局等服务设施,再现了当年铁西工人真实的生活场景,印证了铁西老工业基地创业、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铁西人物馆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共设10个展室,收录了几十位在铁西发展历程中有一定影响人士的作品、手稿、图片等资料100多件。东方美术馆也位于工人村生活馆中,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是集展览展示、学术论坛、艺术沙龙、文化创意、鉴赏收藏、艺术品拍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机构。在沈阳文化遗产保护中,《“一宫两陵”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地下文物保护条例》作出了法律的规范。沈阳历史文化名城未来发展战略目标是:把沈阳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名城,历史文化古城与现代工业城市和谐并存的典范。
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2005年沈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启动,至2009年底,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已经完成。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和生存状态。目前,全市共有2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国家、省、市、县(区)四级保护名录。其中谭振山民间故事、京剧唐派艺术、评剧韩花筱艺术、东北大鼓、老龙口白酒传统西酿造工艺5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奉天落子等25项列为省级项目;铁西老工厂传说、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民间故事等57项列为市级项目,另有122项列入县(区)级项目。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设专门的组织机构,有专职从事“非遗”的专业人员,政府拨专项保护经费,使“非遗”保护工作有了保证。
在进一步研究整理的基础上,《东北大鼓漫谈》、《东北大鼓传统曲目大全》《谭振山民间故事选》《奉天落子明星》等书籍已列入出版计划,有些已经出版,此外,还建成了东北大鼓、评剧韩花筱艺术展室、展馆等6个,成立了京剧唐派艺术研究会,设立了18个传习场所,接受学习和培训的学生达千人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筹建中,文化局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普查培训班”,培训了一批专职、兼职的“非遗”保护人员,保证了工作的有序进行。
(4)文化产业初步发展
沈阳市作为全国文化体制综合性改革试点城市和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自2008年全国推广沈阳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以来,特别是2009年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之后,以国家和省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和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发展契机,着力抢抓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推动作用,实现并提高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文化产业总体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形成了比较厚实的发展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初步完成产业布局优化和提高产业集中度的目标。“十一五”时期,沈阳市围绕“三大目标”和“五大任务”,结合本市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确立了“一轴、两翼、三中心、四大集聚区、五大交易市场”的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出版印刷、娱乐演出、动漫制作和文化旅游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影视传媒、创意设计、广告会展和数字内容等新兴产业的基本发展思路。在“东西南北中”的城市空间布局中,规划了东部棋盘山文化旅游集聚区、西部胡台包装印刷产业集聚区、南部浑南动漫产业集聚区、沈阳北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中部“故宫方城”文博旅游产业基地,并提出支持从源头(内容)上引入大项目建设,发挥对基地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借此推动在整个区域产生集聚效应。
二是逐步实现产业发展中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市委、市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创新文化产品样式,创造条件、优化环境,为企业推动科技创新注入动力和活力。沈阳市目前已为浑南动漫产业基地提供了5座动漫大厦,建成了亚洲一流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为200家以上企业提供24小时全负荷运转服务;市政府每年列支2000至3000万元作为专项动漫产业发展基金,对骨干文化企业和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4D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与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美影厂合作推出了中国第一部立体动画电影并进入全国各大院校;与文化部合作建立了中国4D艺术中心,该中心已被文化部命名为“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基地”。沈阳市还重点扶持了沈阳非凡创意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和拥有国际知名杂技品牌的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拥有民族动漫品牌的辽宁治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
三是搭建出文化产业投融资和交易展示平台。沈阳市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对接,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开展银企合作、融资担保,并逐步培育、健全和完善文化资产评估体系、文化产权交易体系,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积极构建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大力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和健全行业组织,推行文化领域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推动行业组织更好地履行市场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责。在重点打造国家级展会品牌“东北文博会”和“印刷技术博览会”的同时,成立了注册资金500万元的辽宁·沈阳文化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从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了文化企业贷款担保资金,并与沈阳恒信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委托运作协议,为中小文化企业搭建了文化产业投融资和交易展示新平台。
四是构建出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市委、市政府通过深化文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整合文化资源,将沈阳市的重点文化企业构建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格局:确立了以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公司为代表的文化企业,逐步构建成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格局;确立了以沈阳传媒网络公司为代表的文化企业,逐步构建成上市文化公司的发展格局;确立了以动漫动画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文化企业,逐步构建成国内十强文化企业的发展格局;确立了以沈阳电影公司为代表的文化企业,逐步构建成国内品牌连锁经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格局。
五是初步形成以沈阳经济区文化产业核心区域为基点的集聚效应。2008年以来,沈阳市浑南新区以动漫产业基地为核心,吸引周边动漫制作企业加盟,入驻企业增加近50家。沈阳文化艺术中心的建设已实现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对沈阳经济区全面开放、资源共享,形成一体化文化合作服务网络;推进了沈报集团与辽报集团的战略合作进程;加强了对沈阳经济区的宣传报道,与各市媒体的新闻联动,加快推进了沈阳网、沈阳出版社成为八城市共享新闻发布平台、图书出版平台建设进程。“电影同城化”和旅游一体化已经在逐渐实现中。
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沈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观念体制滞后与人才品牌缺乏,文化服务业核心地位有所减弱,单位从业人员规模偏小,人均创造增加值偏低”四个方面问题。
(5)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提高
随着沈阳在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地位的确定,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的发展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幅射作用。
沈阳是当代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的集散地。沈阳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辽宁八大城市,构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全国最高等级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沟通世界各大港口的大连港、正在开发建设的营口新港和锦州港,距沈阳均不超过400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使沈阳作为东北中心城市其文化也因此形成对周边乃至全国独特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沈阳作为辽宁省省会,人口众多,交通便利,为其成为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奠定了基础。在政府的有力引导下,中国沈阳书刊批发市场在沈阳成立,盛京、北市、鲁园古玩市场,三好街、辽大科技园电脑配件及计算机软件市场中,场内经营出版物发行企业达180户,年营业额达5亿元;经营古玩字画及工艺品的业户达520家,年营业额达3亿元。各类文化产品专业市场,进场经营企业(业户)1500余家,市场年总营业额达10亿元。在集中经营场所之外,驻市出版物发行单位总计达1900家,年发行总额达25亿元。到目前为止,以沈阳为核心的文化产品物流网络,幅射东北三省,远达内蒙古东部地区。
沈阳的文化影响也因“一宫两陵”申遗成功而走向世界,并通过旅游等诸多渠道将这些文化品牌传播推广,也因文化遗产所承载着沈阳地域文化内涵而增加沈阳的文化影响力。
对于城市发展建设而言,文化的影响力在诸多方面体现。文化建设增强了城市的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城市文化底蕴的不断挖掘,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文化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使沈阳正向宜居城市迈进。
(6)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始于2003年6月的文化体制改革,至2005年12月之前为改革试点时期,沈阳是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之一。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要求,至2009年,改革已进入“加快推进、全面展开”阶段,2012年以前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
作为试点地区的沈阳,文化体制改革主要工作是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并使国有文化单位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2003年,沈阳市被列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实施了“转企改革”,重塑市场主体。针对改革启动阶段涉及的体制、机制、人员、资金、资产等问题,出台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若干政策》,作出了22条相关规定,为推进改革试点奠定了基础;针对改革攻坚阶段涉及的成本支付和人员分流等问题,及时下发了《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问题的会议纪要》,为“事转企”改革铺平了道路;针对鼓励扶持和环境营造等问题,相继出台了《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对全市一般性国有出版社、艺术院团及电影公司、演出公司、影剧院、新华书店等45个市、区县属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全部实行转企,市文化局所属的沈阳市新华书店、沈阳市电影公司、沈阳市演出公司、沈阳杂技团、沈阳话剧团、沈阳艺术团、大东电影院七家事业单位实施转企,分别成立沈阳书业集团、沈阳电影有限公司、沈阳演出有限公司、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沈阳话剧影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沈阳红玫瑰歌舞厅。将“转企”艺术院总计80名二级以上专业人才及少数业务尖子作为保护人才,调入京剧和评剧院。将演出公司并入沈阳演艺集团,沈阳评剧院、沈阳京剧院、沈阳市艺术学校三个事业单位划至演艺集团,实行事企并行的混合体制。
市属新闻媒体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了阶段的成果。为实行宣传与经营分开,将媒体的经营部分剥离出来,作为文化产业经营。至2008年,沈阳日报、沈阳电台、沈阳电视台三家媒体按照中央要求从宣传主业中将经营部分剥离出来,分别组建了沈阳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广播电台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沈阳传媒网络有限公司、沈阳北方电视购物有限公司、沈阳电视实业发展总公司等文化企业,实现了采编与广告业分开,制、播适当分离。
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催生了一批文化龙头企业,成立了沈阳出版发行集团、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沈阳话剧影业传媒有限公司、沈阳电影有限公司、沈阳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演出有限公司,沈阳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广播电台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沈阳传媒网络有限公司、沈阳北方电视购物有限公司、沈阳电视实业发展总公司等,使国有文化单位进一步面向市场,焕发了活力,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市新华书店去年销售收入达2.7亿元,比改革前翻了一番;市电影公司2008年收入达4000万元,较改革前的2004年增长148%。沈阳杂技团演出收入实现1400万元,较改革前增长75%。
在改革中,沈阳市完成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实行对文化的宏观管理,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和管办分离,解决政府职能错位问题。组建了市、区两级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统一履行文化、文物、广电、出版和体育等九大范畴的执法职能。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组建综合执法机构,实现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并,建立了统一的行政责任主体,执法效率和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