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方法的含义
所谓领导方法,就是领导者为达到某种领导目标而进行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手段。因为领导工作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因此,简单地说,领导方法就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所运用的方式和手段。作为实现领导目标的手段和方法,领导方法有其自身的规律,在领导实践中,领导者对这些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的能力和技巧会影响领导行为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
二、领导方法的特征
(一)客观性
领导方法的客观性是领导方法所有特征中最为重要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客观事物和方法自身的客观性是不可改变的,但是领导活动中的主体却是领导者,最终实现领导目标的程度取决于领导者自身及其运用领导方法的态度和技巧,因此领导方法的客观性在领导实践当中主要落实在领导者的主观态度的客观性方面。
(二)动态性
领导系统的不断发展变化,会自然地影响领导者对领导方法的选择和应变。不同的领导系统,方法不同,同一个领导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要及时采用不同的领导方法。这就是领导方法的动态性。领导方法的动态性使领导活动协调和谐,最大限度地、最有效地实现领导目标。缺乏动态性的领导方法,会最终失去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导致领导活动失败。当然,领导方法的动态性并不排斥它在某些方面、环节和特定历史阶段的相对稳定性。它要求领导者要通过动态的领导方法来实现领导活动的稳步进行。领导者对这种动态性的把握以及运用自如的感悟能力体现了领导科学同个人魅力与风格融合之后的艺术性质。
(三)条件性
领导方法的条件性是指领导方法的产生与使用要受一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如领导者本身的特点、被领导者的状况、客观物质条件、环境因素等。一个知识内容丰富、知识结构合理、领导经验广博的领导者与一个知识贫乏、结构失衡、经验不多的领导者,共同面对一个对象,使用相同的领导方法,其效果必然会有所不同。领导方法的条件性,表明有些方法所作用的对象相似时,它们之间可以通用,或稍加改造而相互适用。这种条件性要求领导者不能生搬硬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变通,综合运用。
(四)目的性
领导方法要为一定的领导目标服务,要达到一定的目的,这就是领导方法的目的性。领导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领导目的。具体表现为领导者使用某种领导方法的自觉性;很少有人在不知该方法为何物的情况下使用它。在相同的条件下,领导者选用这种而不是那种方法,表明领导方法的目的性通过人们使用它的自觉性体现出来。但领导方法一般都是综合运用或几种方法相互配合使用。因此,实现同一目标可以有多种方法,同一方法可以实现多种目标。这也说明不存在一种十全十美的万能领导方法。
(五)时效性
如果用经济学上的术语来说,这是指一种领导方法的边际效益。新方法的采用往往会在最初的实施过程中取得较大的成果,但是这种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下降的趋势。如在领导方法中,经常会采用奖酬激励的方法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最初实施这种奖酬时,员工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性,工作的热情和业绩也自然会提高。但是当这种奖酬成为一种常规时,就逐渐失去了对人们的激励作用。并且,在奖酬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人们所提升的热情和取得的工作业绩与奖酬的提升呈反比。这就是说,领导方法往往存在时间上的“保鲜期”,因此“方法供给”在领导活动中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