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客观事物复杂多变的信息时代。现在的领导工作十分复杂,往往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现代领导还要有智力上的延伸,没有智力上的延伸,没有智囊团也是不行的。要组织一批智囊团,为领导决策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且协助领导者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快速起飞,曾经引起世界各国专家的浓厚兴趣,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智囊团的重要作用,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日本经济腾飞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经济几乎面临全面崩溃的边缘,而今天的日本经济不仅已跻身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而且雄心勃勃要赶超雄踞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国。其原因何在?这引起了世界经济学家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的。
日本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快速腾飞,与当时池田勇人内阁实施的《10年倍增计划》密切相关。自民党政治家池田勇人在组阁前就提出了10年内“月薪倍增”的口号。池田当时是日本的知名智囊人物,经济学家下村治在理论上阐明了实现这项计划的可能性。1960年7月,池田勇人就任内阁总理时,就把这一计划写进了他的施政大纲。于是池田勇人就要求日本最有权威的“经济审议会”着手研究这一方案。该审议会为此成立了以大学教授、经济学家为核心的200多人的专门委员会。这个专门委员会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智囊团,下设8个部17个专题委员会,分工进行专门研究。经过150多次会议反复讨论,终于在1960年11月提出了一份长达8万字的《以国民收入倍增为目标的长期经济计划》。这个大规划不仅提出了日本经济发展的10年目标,而且指出了日本政府为实现这个目标所应采取的各种方针、政策和措施等。1960年12月,池田勇人内阁同时制订了相应的“政府10年计划”,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日本经济发展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这是一个凝结了由许多日本科学家、工程师、经济学家、社会科学家、学者、政治家等组成的智囊团的智慧和心血,建立在科学预测基础之上的成功规划。如果没有一个实力强大的智囊团,仅凭个别“政府要员”或什么“天才人物”的主观设想,是不可能制订、实施和完成这一社会经济计划,实现战后日本经济快速腾飞的。
二、韩国经济起飞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国家经济衰败最严重的除了日本就是韩国了。韩国也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较快、较早的亚洲国家之一,曾经号称“亚洲四小龙”(指韩国、新加坡、我国的台湾与香港)之首。在当时韩国经济起飞中,本国各层次智囊团对各层次决策的参谋咨询工作起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韩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方面,主要依靠国家智囊团经济开发院。韩国《1977—1991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前景》的战略规划,就是由经济开发院和政府经济部门密切合作编制的成果。在按照决策科学的基本原则,拟订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时,都要把长期连续或特定的历史条件结合起来。1988年韩国经济开发院在回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份展望2000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指出“要预测未来就必须回顾历史”。他们正是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当时到2000年,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外贸、就业、国民生活质量与水平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提出了各个不同阶段的一系列任务与对策。所有这一切,离开了国家智囊团经济开发院,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无论在日本还是韩国,智囊团都是各企事业单位为各级领导机构的现代决策服务的重要参谋咨询机构,是各级现代领导班子不可缺少的“千里眼”、“顺风耳”。尤其是那些大中型科研单位或现代企业,都必须建立为其领导班子服务的智囊班子。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现代企事业单位的兴衰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其智囊班子水平与作用的发挥。
思考题:
1.现代企事业单位为什么都必须建立各自的智囊班子?
2.试分析“智囊班子”和“领导班子”的关系。
3.如果你是民营企业领导者,你将如何建立与发挥“智囊班子”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