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部的小刘到云南办事,回来后给我讲了一件趣事。
在火车上,小刘与一位云南当地的营销同行聊天,人家告诉小刘,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对女性千万不能称呼“小姐”,“小姐”是贬义称呼,称呼“小姐”人家会恼的。到了昆明石林,当地居住着彝族,称姑娘为“阿诗玛”,称小伙子为“阿黑”,他们会很高兴的。到了大理,称姑娘为“金花”,称小伙子为“阿鹏”,白族人会很乐意的。到了丽江,要称纳西族女性为“潘金妹”,称男性为“潘金哥”。
小刘经常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对称呼的问题感触颇深。他对我说:“称呼可不是一件小事,称呼是沟通人际关系的第一座桥梁,是待人处事中碰到的第一个礼节。在人际交往中,在推销、说服、谈判、公关中,称呼是否恰当,往往直接影响交际的成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别人如何称呼自己是十分敏感的,恰当的称呼、尊称,能使对方产生心理上的相容效应,交往会变得十分顺利。尊称是对别人的尊重、礼貌,会获得对方的好感,会带来积极的人际效应,对老者应当尊称为‘老大爷’、‘老伯’、‘老太太’、‘老先生’、‘×老’、‘老前辈’,对上级尊称为‘×长’、‘×总’,对教授、工程师可称‘×教授’、‘×老师’、‘×工’,对同辈、同龄尊称为‘老×’、‘小×’,最好不直呼其姓名,可只呼名而不呼姓,以示亲密无间。如果称呼不当,交往会变得十分困难,因为彼此的心理距离被拉远了。不要以为称兄道弟、称姐道妹就一定效果好,有可能给对方一种假惺惺套近乎的虚伪感觉,反而影响了双方良好关系的建立。”
小刘分析得很对。在中国,从古到今,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我记得书上写过,梁武帝萧衍请大臣吃饼,频呼蔡樽姓名,蔡樽竟不答应,仍食饼如故。梁武帝改唤“蔡尚书”,蔡樽这才答应。梁武帝问他:“卿刚才为什么耳聋,现在为什么耳聪?”蔡樽曰:“臣预为右戚,且职在纳言,陛下不应以名垂唤。”连至高无上的皇帝对一个大臣直呼其名都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大臣可以不予理睬,一经指出,皇帝也面红脖子粗,惭愧不已。可见,人们是多么重视称呼呀!
我想起作家蒋子龙在他的一篇名为《哥儿们,你好!》的文章中,写了这样一件往事:有一次,一位关系不错的朋友向他要最近出版的新著,蒋子龙未加思索地在新著的扉页上写了这样几个字:某某同志教正!结果那位朋友收到书后十分不满。自那以后,这位朋友就和蒋子龙疏远了。疏远的原因就在蒋子龙把老朋友当成“同志”来称呼,伤害了老朋友的感情。这件事后,蒋子龙在赠书写信时,对称呼不敢掉以轻心,什么人该叫同志,什么人该称先生,什么人可称兄道弟,他都要认真对待。
我记得在一本书上写着:古时候,一个年轻人骑马赶路时至黄昏,住处还没有着落,忽见迎面来了一老农,他在马上高喊道:“喂,老头儿,离旅店还有多远?”老人回答:“五里。”结果年轻人跑了十多里路仍不见人烟。忽然他醒悟过来,这“五里”本是“无礼”的谐音呀!于是,调了头往回赶,见那老农正在路边,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声“老大爷”,话没说完,老人就说:“你已经错过了路头。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同是一位老农,鄙称“老头儿”跑了十多里路仍不见人烟;尊称“老大爷”,却获得了不同的功效。
小刘告诉我,对外谈判中对于称呼更要“入国问俗”。我国称“丈夫”或“妻子”为“爱人”,在海外人们只把自己钟情的人称为“爱人”;英美国家称已婚妇女为“夫人”,称未婚女子为“小姐”,婚姻状况不明称为“女士”。假如把未婚女子称为“夫人”,很容易激起对方的愤怒。只有尊重各国、各民族的称呼习惯,才有利于国际公关的顺利进行。
心得
在人际交往中,注意选用恰当准确的称呼,能使对方感到亲近愉快,这样易于沟通感情,缩短心理距离。但是,若称呼犯忌,则会使一场正在进行着的公关交际活动突然中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