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市场化要减少公权力的干预

教育市场化要减少公权力的干预

时间:2023-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网易财经:现在有很多人希望政府多承担支出方面的义务,比如说在教育方面,希望政府多办教育,您赞同这种观点吗?政府出钱办教育,政府对教育本身进行过多的干预也是问题。

网易财经:现在有很多人希望政府多承担支出方面的义务,比如说在教育方面,希望政府多办教育,您赞同这种观点吗?

盛洪:中国有私人办学的传统,最早孔子就是私人办学。政府办学,从它能支付一些资源来讲,它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这个好处非常有限,因为政府支付这些资源,不见得能很好地配置这些资源。目前的配置我觉得就不合理。为什么给这个学校这么多,给那个学校那么多?它的依据是什么?我觉得它没有什么依据,它没有什么很好的判断。所以政府在配置教育资源的时候,实际上它的效率是比较低的。

相对于另外一种配置,比如说一种竞争性的基金会的配置,它可能就不一样。它能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绩效,来决定给这个学校资助多少资金。再比如说,学生、家长本身对资源的配置。通过他们选择学校,会形成对学校的评价,可能能够形成更有效的教育资源的配置。

政府出钱办教育,政府对教育本身进行过多的干预也是问题。政府可以去支付资源,但是它最好不要去干预教育内容,让教育更为自由,更为多元化,让不同的学术传统互相竞争,才能真正发展我们的学术、发展我们的教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其实更重要的是国家要对私人办学更为开放。

如果当时有个教育部的话,那孔子早就被扼杀掉了,是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这个社会应该让更多的民间来办学。

网易财经: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毕业就是失业”,这是不是反映了政府在办教育方面的问题?如果教育问题交给市场的机构来办,是不是可以很大地改善这些问题?

盛洪:这实际上就反映了刚才说的问题,就是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现在政府办学形成的这种教育结构,它不太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它办了很多学,它教出来人,其实没有恰当的需求。如果这个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办学,当然主要是民间的办学,那么它会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一个敏感的反应,它就可能设立更多的一些专业、院系,来非常敏感的去培养相关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这种需求。

其实我们现在是缺人才的一个社会。但为什么人才过剩呢?因为我们的结构不对。这也反映了政府办学在资源配置、结构上有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结构上也有问题,导致了我们现在“毕业就失业”的这种情况。

网易财经:但这几年也有很多人反对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而您刚才所说的其实就是一种教育市场化的主张,您认为这些反对教育市场化的人们,他们的错误在哪儿呢?

盛洪:对教育市场化和教育产业化的批评,我认为是批评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利用公权力和这个市场结合起来的这样一种教育市场化,我觉得是比较可怕的。

但是如果是没有这些公权力的话,它是公正的,这种市场化、产业化我们还是支持的。

网易财经: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坚持市场化的方向,但同时又要反对公权力的干预,而不是反对市场化的方向,对吗?

盛洪: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