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警惕有机可乘的法律漏洞

警惕有机可乘的法律漏洞

时间:2023-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一个法治国家里,从事经营活动,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必然会在生意场上栽跟头的。经营者因缺乏法律意识签合同吃大亏的例子比比皆是。其理由是,产品品质与合同中对产品质量的规定不符。可是,国际贸易法规却不认可我方的好心。因此,狡猾的外商便利用国际贸易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利用退货来规避损失。职场潜规则职场中,签订了合同,就要按合同规定严格执行。

在一个法治国家里,从事经营活动,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必然会在生意场上栽跟头的。就拿商品贸易中签订合同来说,如果经营者缺乏法律意识,很可能在合同中留一些漏洞,给对方以可乘之机,从而给自己带来损失。

经营者因缺乏法律意识签合同吃大亏的例子比比皆是。请看下面的例子: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一家企业想要与外商做服装生意。经过谈判,我方企业同外商最终签订了合作合同。因为是第一次与外商做生意,为了争取第二次、第三次的长期生意关系,我方企业有关负责人决心在商品的质量上严格把关,一切从优。

为此,厂长呼吁全厂上下齐心,终于生产出来做工考究、面料上乘的优质服装,并且比信用证规定的最后装运期提前了足足一个月,因此,货物早早地发到了外商手中。

可是就在我方等待对方的交口称赞时,外商却提出了退货的要求。其理由是,产品品质与合同中对产品质量的规定不符。

我方企业的相关人员对此十分不解,因为我方提供的服装的质量不仅不低于合同规定的标准,而且服装的纱支数还比合同规定的要好。

可是,国际贸易法规却不认可我方的好心。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卖方所提交的货物一定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不能偏低,也不能偏高。这就是法律,不偏不倚,讲究公平、公正。按照这个公约的有关条文,我方的确是违反了合同的规定,如果诉诸法庭,按照国际惯例我方必然会败诉。

从一般人角度出发来看,卖方提供商品的品质规格高于合同规定,本应是对买方有利的,买方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可是为什么对方不但不领情还要求退货呢?原来,外商发现他所订购的这种类型的服装市场看跌,运到的货物销路很不好,即便是销售出去也得不到预期的利润。因此,狡猾的外商便利用国际贸易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利用退货来规避损失。

这个案例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

的确,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要走出误区:即便是高于合同规定也有可能产生不好的结果。关键在于严格按合同规定执行。

职场潜规则

职场中,签订了合同,就要按合同规定严格执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