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蒂尔·俄林(Bertil Ohlin)
(1899~ 1979年)瑞典 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
贝蒂尔·俄林以其经典研究——《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而被公认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种指出有哪些因素决定对外贸易模式和分工格局以及说明对外贸易对资源配置、价格关系和收入分配影响的理论。俄林还论证了区际(国内)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异同、国际贸易与产业布局之间的关系。
——瑞典皇家科学院
1977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197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瑞典经济学家、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教授贝蒂尔·俄林与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米德,他们共享了该奖项的奖金。
一、生平简介[1]
1899年,俄林出生于瑞典。1915年他考入隆德大学,学习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他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读完了隆德大学的课程,获得了学士学位。有一次,他在报纸上看到了斯德哥尔摩商学院教授艾力·F.赫克谢尔(Eli F.Heckscher)写的一篇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经济问题的文章,认为写得非常深刻,于是决定投奔赫克谢尔门下从师学习。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当时是瑞典著名的高等学府,也是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重要流派——北欧学派的发源地。俄林入学后用两年时间学完了全部课程,并以出色的成绩通过了毕业考试。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应征入伍服兵役,期满后又到斯德哥尔摩大学,在著名教授古斯塔夫·卡塞尔门下当研究生。
年轻的俄林怀着干出一番事业的大志,刻苦攻读。他并没有满足于有名师指点,也没有把自己禁锢在学府之内。为了扩大视野,他加入了全国经济学家俱乐部。在那里,聚集着全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除了他的老师赫克谢尔外,还有达维逊、克努特·维克塞尔和古斯塔夫·卡塞尔等。他们对俄林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在货币理论方面,俄林就深受维克塞尔的影响。1919年赫克谢尔发表了关于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文章,文章着重分析了李嘉图比较成本差别背后的事实,并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提出了修正。赫克谢尔的分析方法引起了俄林的极大兴趣,促使他把很大精力集中于对外贸易理论的分析。
随后,俄林先到英国剑桥大学短期学习,后又到美国哈佛大学深造一年,他虚心向著名的经济学教授弗兰克·W.陶西格、约翰·威廉姆斯等求教,并在哈佛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回国途中,俄林再次到剑桥大学,向著名经济学家A.C.庇古求教,受益匪浅。俄林在经济学研究方面的特点是不做已有理论的奴隶,勇于探索和创新。他认为,后来者的任务不是仅仅对已有的理论做些解释,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创新、突破。他登门求教于陶西格,但他并不同意陶西格的古典贸易理论;他赞赏赫克谢尔的开放贸易理论分析,又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和完善。
1925年,俄林参加了获取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的竞争。按照遴选委员会的规定,参加竞选者必须在一个月内就指定的题目写篇论文,在48小时之内准备一篇演讲。结果,俄林以三比二的优势获胜。这样,年仅26岁的俄林成了当时最年轻的教授。1930年,他应聘回到母校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接替他的老师赫克谢尔任经济学教授,从此担任这一职务达35年之久。
俄林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还是瑞典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一直雄心勃勃,希望有朝一日能登上首相的宝座。他刚任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不久,就当上了自由青年协会的主席,一举成为政坛上引人注目的活跃人物。l938年,俄林当选议会议员。1944年,他出任瑞典主要反对党自由党的主席,同年,在联合政府中任贸易部部长。他连任自由党主席达23年之久。
驰骋政坛并未使俄林中断对经济学的研究,他不负盛名,探索不止。自进入政界之后,他不仅扩大了研究范围,写出了大量论著,而且多次出国讲学。他研究了税收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利息理论等。他曾到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地讲学,直到去世的前两年,还写了《经济活动的国际配置》等重要著作。
俄林从16岁跨入经济学的大门到获得诺贝尔奖,奋斗达60余年。1979年8 月3日,也就是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三年,俄林与世长辞,享年80岁。直到去世之前,他仍然不知疲倦地工作着。1979年3、4月份,也就是去世的前三个月,他曾先后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普林斯顿大学做了多次讲演。回国后,他又安排了6~ 11月份的研究计划。短短的五个月,他为自己安排了五项研究和写作任务:一是关于瑞典模式问题;二是工资收入者和其他人的资金问题;三是对货币理论的评论;四是剑桥和斯德哥尔摩在货币及变量分析方面的分歧;五是1952~ 1960年间的自传。前四项他都已完成了,只有最后一项未能如愿。
二、学术贡献[2]
俄林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早在1922 年,俄林在提交的博士资格预选论文里,第一次提出了自己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初步大纲。这个大纲成为他后来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1924年,在其博士论文及答辩中,他提出的贸易理论被认为是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经济学关于区域和国际分工贸易的理论体系。1931年,他把自己的贸易理论体系进一步加以充实、修改和提高,完成了闻名世界经济学界的著作《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至此,最终形成俄林贸易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很快就被写进当时世界上一些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教科书里。
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创立与其导师赫克谢尔的贡献密切相关。赫克谢尔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中率先将生产要素的分析纳入贸易研究的领域。认为“两国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的差异是比较成本之差异,因而也是国际贸易的一个必要条件,另一不可或缺的条件是一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结合比例与另一种商品的结合比例不同”。俄林深受启发并认为赫克谢尔的思想是其构建国际贸易相互依存理论的组成部分。这也是西方学者也将生产要素禀赋说称为“赫克谢尔—俄林模型”的原因。
1.生产要素禀赋说的基本假定
生产要素禀赋说是俄林贸易理论的核心,并以下列假定为前提:
(1)两个区域或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该假定通常被称为2×2×2模型。
(2)两国具有同质的生产函数。由于生产函数反映了投入的生产要素组合与最大产量的依存关系,因此在要素价格不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势必密集地使用相对廉价的要素。
(3)两国生产要素同质,在区间内能完全自由流动,即效用函数最大化的约束使劳动和资本的报酬最终相等。由于现实中自然资源无法移动,因而要素的区间流动意味着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4)生产要素具有充分的可分性,且规模报酬不变。
(5)商品贸易中的一切限制不存在,即排除了运费、关税及其他障碍的自由贸易的理想状态,便于比较两国贸易前的价格比率。
(6)两国商品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的市场。在生产要素充分就业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状态下,产品价格等于其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因而产品的成本比例能完全反映要素的供求状况尤其是供应状况。
(7)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的情况不发生。这表明在要素密集性与要素价格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若按要素价格的某一比率,商品X是资本密集性商品,则按所有的要素价格比率,商品X的资本密集性均不改变。
(8)两国需求偏好相同,即两国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及位置相同。
(9)两国只发生有形商品贸易且每一地区都有一种自由流通的纸币。
2.俄林定理
建立在上述假定基础上的“赫—俄理论”由俄林定理和要素价格均等定理所构成。俄林定理指出:由于要素禀赋的稀缺性及在各国各地区内分布的非均衡性,以及诸要素之间的非置换性,一国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中的地位主要是由要素禀赋决定,即以生产和出口需较少地耗用其供给相对稀缺的要素的产品。其次,俄林认为个人劳动分工与贸易分工具有相似性,均受自然资质或禀赋的制约。由于生产要素供给的稀缺性和分布的非均衡性,“每一地区最适于生产那些所需要素在该地区较丰富的产品,最不适宜于生产需要某些要素占很大比例且存量很少甚至没有的产品。”俄林认为停留在对区域贸易原因的一般分析远远不够。区域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不同地区或国家间商品的价格的差异,即区域贸易是一种价格现象,只有说明要素禀赋与成本及价格的区间差异的内在联系才能阐明其发生及利得的实质。
俄林以其缜密而严谨的逻辑推理,深入到对“相对商品价格的差异性是建立贸易的必要条件”的分析,且创造性地将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方法应用到贸易研究领域。俄林认为无论是在一个区域内,还是一个国家内,在给定的时间内,所有的商品价格及要素价格均由其各自的供应关系决定。“在需求背后有:(1)消费者的欲望;(2)生产要素所有权的情况,它影响到个人收入和需求;(3)生产要素的供给; (4)生产的物质条件。后面的条件,即到处相同的物质界的自然不变的特征,在适当考虑生产要素价格的情况下,决定生产要素的结合,也就是技术过程,从而影响到对商品的需求转化为对这些生产要素的需求。”这里所说的“生产要素的供给”是指要素禀赋即一国所有的生产要素存量的相对状况。而“生产的物质条件”是指生产函数情况,它决定商品生产中诸要素的结合比例,从而也决定了商品的要素密集度。显然俄林关于供给的决定因素正是赫克谢尔所提出的比较成本差异产生的前提条件。俄林认为由上述四种基本要素所构成的各地区或国家内的价格机制,共同决定商品及要素的价格。由于生产函数同质的假定,因此两国间商品相对价格差异由商品的需求即消费者偏好和要素所有权分配情况及要素供给的差异所决定。
因此,俄林指出,若将两国商品相对价格差异作为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一个条件,则第二个条件是两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差异。生产要素的价格也是由其供求因素决定的,对要素的需求是有一种“派生”的需求,即对其生产出的产品的需求。而要素的供给是由生产成本所决定的。在要素供求决定要素价格的关系中,俄林认为要素供给的影响非常重要,尤其在各国要素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对要素价格存在着制约作用,要素供给丰富则其成本价格便宜,反之,供给稀缺则其成本价格昂贵。如“澳大利亚农地供应丰富,但人口稀少,同大多数其他国家相比,土地便宜而工资高”。为使论证严谨并符合现实,俄林引入了汇率这一新变量。这使产品的价格和成本能直接比较,当某种产品的生产中所需的大量要素价格在A地区较B地区便宜,同时只需少量的其他要素,显然,在A地区能以较低成本生产并向B地区出口,A地进口的则是在B地供给丰裕且能以较低成本生产的商品。
总之,在商品和要素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机制中,俄林以生产要素供给即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说明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可见在要素禀赋差异—要素价格差异—生产成本差异—商品价格差异的互为因果、环环相扣的因素链中,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处于核心地位。
3.要素价格均等定理
生产要素禀赋说的第二个命题为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即在一定条件下,国际贸易最终将导致各国生产诸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的平均化,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际间要素流动的替代物。
赫克谢尔曾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提到了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即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和同质资本收益均等的观点,俄林在《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的第二章“关于区域贸易的某些后果”中阐述了其观点。“区域贸易的后果是使商品价格均等化,生产要素的价格也有趋向均等化的趋势。这意味着更好地利用这些要素,从而减少因不适当的地区分布而引起的不利条件。”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只是一种趋势而非完全的均等化,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产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对几种要素的“联合要求”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不变,因此尽管贸易开展后使资源配置合理性增强,并不能改变要素区位分布的非均衡性及拉平要素价格区间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俄林假定生产要素的地区流动性为零,因而可由商品贸易部分代替要素流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要素的合理配置。
三、社会影响及评价[3]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自创立以来,虽然受到列昂惕夫等学者的质疑,但仍被奉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圭臬,西方经济学界认为该理论构成了对古典学派李嘉图比较成本说的重大挑战,奠定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俄林被誉为“第二代斯堪的纳维亚经济学家的旗帜”。俄林贸易理论的价值及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俄林贸易理论给出了资源配置优化的崭新角度,赋予古典比较利益原则以新的内涵,强化了自由贸易政策最优的规范结论。俄林以要素禀赋说对自由贸易进行了新的诠释。自由贸易为各国改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提供了有利条件,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相互依赖的竞争机制使各国的有限资源相对地集中在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部门里,并通过国际交换来满足和增进各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自由贸易政策将导致贸易各国国内生产边际转化率、消费边际替代率等于国际边际转换率,从而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即以最有限的资源,最有效地通过本国生产和对外贸易两个系统获得最大产出。反之,任何背离自由贸易的行为,无论是闭关自守还是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对商品和要素的国际流动的阻碍和限制,都将损害各国的利益,并造成资源的“无效配置”。
第二,俄林与李嘉图都认为商品相对价格之差异导致贸易的发生,但俄林假定各贸易国拥有相同的生产函数,从而把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最终归因于两国要素禀赋的不同,将一国的贸易方向与经济机制相联系。而李嘉图则认为生产函数的国际差异是贸易的根源。在李嘉图的毛呢与葡萄酒的经典范例中他用比较成本说明贸易的发生,但未能阐明比较成本如何存在差异。这一“疏漏”为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创立提供了契机,俄林深刻分析了比较成本存在差异的原因,突破了古典贸易学说的理论局限。
第三,运用一般均衡原理研究贸易问题,既构成了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鲜明特色,又实现了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变革,所谓一般均衡分析,其特点在于重视和强调经济系统中各变量的相互依存及影响。俄林首先把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应用到贸易领域,强调国际贸易的原因和结果存在于不同区域或国家之间各种商品和要素价格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环节之中。商品和要素的价格现象,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机制出发,分析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对要素价格及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四,俄林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分析、判断和预测世界各国的贸易模式,并制定相应对策,在充满风险的国际竞争中知己知彼,掌握主动权。此外,我们应认识到一国的生产要素实际是变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相应发生变化。当代技术革命已改变了要素的内涵,促进了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信息资本等无形要素和有形要素的融合,赋予生产要素以全新的内涵。
四、代表著作
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和国务活动之余,俄林依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在1919 ~ 1977年长达58年的时间里,他共在报纸上发表过1 200多篇文章,并有一些著作出版。可惜许多都是用瑞典文写的,影响没有像《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那样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他的代表性著作有:
1. The Equilibrium Rate of Exchange,Essays in Ekon Tidsk.1921.
2. Ist eine Modernisierung der Aussenhandelstheorie erforderlich? Essays in WWA. 1927.
3. Equilibrium in International Trade,Essays in QJE.1928.
4. The Reparation Problem: A discussion,Essays in EJ.1929.
5. Die Beziehung zwischen internationalen Handel und internazionalen Bewegungen von Kapital und Arbeit,Essays in Zf N. 1930.
6. The German Reparations Problem,Essays in Ekon Tidsk. 1930.
7. Protection and NonƽCompeting Groups,Essays in WWA. 1931.
8. 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9. Mechanisms and Objectives of Exchange Controls,Essays in AER.1937.
10.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Stabilization.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49.
11. Ung man blir politiker. Stockholm:Bonniers.1972.
12. The Theory of Trade,Essays in HeckscherƽOhlin Trade Theory.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91.
13. Autobiography,in Nobel Lectures,Economics 1969- 1980. Editor Assar Lindbeck, 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1992.
14. The Theory of Interregional Exchange,Essays i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udies. Stockholm University.1999.
已在中国出版的著作有:
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逯宇铎、苏振东、李秉强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詹姆斯·米德(James Meade)
(1907~1995年),英国 剑桥市 剑桥大学
詹姆斯·米德对国际经济学最有创造性的贡献是在支付平衡分析领域,他指出一个国家如何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在国内经济及其国际支付两方面同时达到平衡。
——瑞典皇家科学院
一、生平简介[4]
1907年6月23日,米德出生在英格兰南部的斯万纳杰镇。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很重视开发子女的智力并培养他们的进取心,他们对米德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但是从不打骂,甚至连高声的呵斥都没有过。他的父亲很善于点燃孩子兴趣的火花,并对孩子已经形成的兴趣和爱好总是保护和引导,从不粗暴地干涉。
米德在小学和中学时代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中学老师总是要求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已讲授的知识,经常用生动形象的数学方法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因此,米德养成了高度集中精力的好习惯。他在中学时期,除了学好功课之外,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读物,那时他对文学产生了兴趣。
1926年,米德考入了牛津大学的莫尔文和奥尔里学院,攻读古典文学。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不仅读了许多文学书籍,还阅读了大量的经济和哲学书籍。米德就这样找到了专攻经济学这一目标。他从牛津大学毕业后,于1930年又到剑桥大学攻读哲学和经济学。勤奋的米德在名师指导下,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取得了硕士学位。此后,又取得了巴塞尔和哈尔荣誉博士学位。
米德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开始著书立说了。1931~ 1937年,他在牛津大学的哈特福德郡学院任教,著有《国际方面的公共工作》、《经济分析与政策》、《消费者信用与失业》、《一个进步国家的利率》等书。在这些著作中,米德不但有独特的见解,而且讲究语言艺术和写作技巧,能把枯燥的理论问题阐释得趣味盎然。但米德仍为自己缺乏经济方面的感性知识而苦恼。他认为一个人如果长期脱离实际,不仅不会发现问题,而且最终导致创造力衰退。因此,米德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便离开学校走向实际经济部门。起先是在日内瓦国际联盟经济小组里当一名委员,随后,又担任英国内阁经济小组委员会的主任。这使他有机会接触许多具体经济问题,诸如工资、价格、货币、金融、外贸和关税等等,从而大大打开了他的眼界,拓宽了思路。在这一段实际工作中,米德广泛地积累了撰写论文的数字与事实。在深入实际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写出了《持久和平的经济基础》和《计划价格的机制》两本书,深得当时英国广大读者的称赞。
1947年,米德又回到学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47~ 1957年,他在伦敦经济学院专门讲授有关国际贸易的课程。1957~ 1969年,在剑桥大学讲授政治经济学。这期间,他在学术上日趋成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先后写出了十几本经济学专著,其中包括《国际经济政策理论:国际收支》、《关税同盟理论》、《经济增长的新古典理论》、《效率、均等和财产的所有权》、《稳定的经济》、《增长经济学》等。《国际经济政策理论:国际收支》是米德的代表作,这使他被视为国际经济宏观理论和国际经济政策领域里的开拓者。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米德在这些著作中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制定经济政策的分析工具,把凯恩斯理论同传统的特别是一般均衡理论结合起来了;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及“价格调整”(货币工资或汇率)对就业和国际收支的影响;还考察了运用两个政策工具(总需求和国内与国外的相对价格),以同时实现“内部平衡”(充分就业)和“外部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问题。米德在研究运用国际自由交换政策以增进个别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福利方面也有建树,被认为是对福利经济学和传统保护贸易理论的一个发展。
1970年,63岁的米德从教育岗位上退休了。但是,他作为剑桥大学的高级研究员,仍然对重大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移动理论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为此,1977年,他和瑞典经济学家贝蒂尔·俄林一起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学术思想[5]
1.米德的国际贸易理论
1951年以前,经济学家总是将收入和价格活动分别对待,并运用自动机制调节支付中的盈余或赤字的平衡。米德《国际经济政策理论:国际收支》一书的贡献,是把它们置于一般均衡的框架内加以处理,并且综合了凯恩斯的分析和古典学派相对价格的考虑。在米德的分析中,政策目标是使内部和外部达到平衡。这里的内部平衡是指充分就业,外部平衡是指支付平衡。这个机制通过收入和价格调整达到目标。收入调整是当财政或货币政策被用于经济中的支出平衡变化时对利率进行调整。价格调整涉及汇率或相对工资率的变化。米德认为,要同时达到这两种政策目标,需要运用两种政策手段。假使只运用一种手段,在目标之间就会产生冲突,这样便会导致“两难”的境地。在米德的书出版之前,经济学家忽略了资本流通的影响,而米德把这种影响结合到模型中。
在《国际经济政策理论:国际收支》中,米德考察了贸易和要素控制的论点。在一个单一的分析中包含着贸易和要素控制这个概念,也是一个重大的创新,特别是对后者的分析是富有刺激性的,而且包括贸易术语中的边际效用的一个模型和最优人口理论的成果。这本书也介绍了“次优理论”:帕累托最优的边际条件,如雇用劳动力直到其边际产出等于工资,除非所有因素同时满足,否则,对福利增加不会是一个有效标准。米德最初提出的对外贸易和要素的控制必定受到各种限制,如果人们面对这些限制寻求最佳贸易政策,那么,结果将违背初衷。米德设计了一种方法,不管将来能否增加福利,但是形成次优的态势是可能的,他论证了最佳次优税或关税将部分地抵制了一些别的干扰,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干扰。
米德对要素的强调产生了另一个重要贡献,即对控制国际生产要素的福利经济学进行分析。《贸易与福利》一书的主要贡献是,扩大了从两个国家到多个国家结构的关税联合的分析范围,于是,允许对国家商品来源和政策差别进行分析。这个分析的含义之一是部分地减少了有关非差别基础上的关税,这个减少可能对福利具有负效应。这种分析包含了有效保护的分析思想,它主要对贸易效应和保护主义政策的福利的分析产生影响,后由米德的学生W.M.科登和约翰逊发展了这个思想。
2.国内经济政策理论
1957年,米德回到剑桥大学当了一名政治经济学教授。他之所以这样做,是想把注意力转向国内政策制定问题,他的愿望是为国际经济政策理论提供一种国内经济政策理论分析。米德坚信,如果能准确地把握宏观经济,大量的微观事务可以留给单位经济组织。这一被萨缪尔森称为“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的信条,是一条贯穿米德的生活和他的几乎全部工作的主线,他是在凯恩斯和庇古的感召下到剑桥的。实际上,他的大量研究都可以被看作把凯恩斯学派宏观经济学与庇古学派微观经济学相结合的尝试。
在宏观范围内,政府的主要作用是造成分散单位能做出最优的而且相互协调的环境,包括尽可能地向他们提供信息,尤其是政府的政策意图,比如说,政府预先将税收水平、利率等方面的设想告诉他们。微观单位虽然不为这些计划所束缚,但它们有修正计划以使用变化了的环境的自由。这种与货币学派想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思想,至少对英国政府的政策制定产生了一些影响。在英国,政府为将来制定政策目标,这些主要与货币供应和公共部门的借贷需求有关,与税收的水平和结构则无关。
三、社会影响及评价[6]
米德被视为西方国际经济宏观理论和国际经济政策领域的开拓者。
他的国际经济政策理论,大体上可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提出了一国的双重政策目标,即国内经济平衡和对外收支平衡,分析了实现双重目标的政策手段,并用大量篇幅阐明两大平衡及其政策手段往往会发生尖锐的冲突,应如何制定政策才能同时保持两大平衡。第二部分是在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上,论证了只有在一个修正的自由贸易体制下,才能使世界实际收入达到最大,并在各国间有较合理的分配,也就是说,只有这样的自由贸易体制,才能使世界经济福利臻于最大值。
他所说的国内经济平衡,是指充分就业、物价相对稳定、国民收入上升、经济呈现景气状态;反之,经济衰退、失业增长、国民收入下降,就是国内经济失衡。对外收支平衡,是指国家对外收支既无赤字,又无过多盈余,汇率处于正常的稳定水平上。反之,如果出现较大的逆差或顺差,就是对外收支失衡。在米德体系中,其中收入调整主要指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投资和消费所构成的国民收入,促使国民经济趋于膨胀或收缩,以影响两大平衡。他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合称为“金融政策”。
通常,当国内经济衰退时,就应该采取膨胀性金融政策。例如:不时出现财政赤字,应扩大政府开支,减免税收,降低利率,以增加官方与私人的投资和消费,刺激经济上升。通常当国内经济过度扩张时,引起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就应该采取紧缩政策,如削减预算支出、提高利率、缩紧银根等。
价格控制是指通过工资和汇率的升降,来调整成本和价格,从而促使货币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影响两大平衡。通常当对外收支逆差时,就会使本国货币贬值,于是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而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可扩大出口抑制进口,从而扭转逆差。当对外收支顺差较大时,则进行相反方向的调整。
米德强调指出,以上两种方法必须在有关国家之间很好地配合使用,如果单独使用一个,则两大平衡必然会发生冲突。
米德认为只有自由贸易才能导致贸易最优化,给有关国家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一切限制贸易的保护主义都不符合福利经济学原则。他在阐述自由贸易问题时,得出以下两点结论:(1)降低某些特殊商品的进口税率,非但不会影响经济福利,而且会增加整个经济福利。(2)当A国和B国通商时,对于那些有替代和互补关系的商品只收税不补贴,也会增进两国的经济福利。另外,他认为当出口需求弹性大于国内需求弹性时,政府应采取相应政策支持出口。至于如何在国内消费补贴政策及出口税收政策两者之间进行选择,那完全取决于国内市场情况。假如出口税收会使出口货物减少,那么增加国内消费会比增加出口补贴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1964~ 1966年,米德担任了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同时,他还是英国科学院院士,英国女王授予他“巴施勋位”。
四、代表著作
米德的代表性著作有:
1. 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Oxford Univ.Press, 1936.
2. A Simplified Model of Mr.Keynes’System,Essays in RES,1937.
3. The Economic Basis of a Durable Peace,Oxford Univ.Press,1940.
4. National Income and Expenditure,with R.Stone,Oxford Univ.Press,1944.
5. Planning and the Price Mechanism: The LibelƽSocialist,1948.
6.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Oxford Univ.Press,1951.
7. The Inheritance of Inequalities,Oxford Univ.Press,1974.
已在中国出版的著作有:
国际经济政策理论:国际收支(第一卷),李羽中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注释】
[1]根据侯书森等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传记全书》(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相关资料整理。
[2]根据宏泰顾问《诠释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智慧》(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版)改编整理。
[3]根据宏泰顾问《诠释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智慧》(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版)整理。
[4]根据孙德圣的《大师小传》(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整理。
[5]根据侯书森等编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传记全书》(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整理。
[6]根据宏泰顾问《诠释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智慧》(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版)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