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通货膨胀的治理
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可以看出,通货膨胀是由于供小于求造成的。其它原因都是在供小于求这一根本原因的影响下而发生作用。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当供求平衡的时候,通货膨胀必然会消失。因此,通货膨胀是可以不治而愈的。而且在通货膨胀阶段,经济是处于上升和繁荣的阶段,似乎不必治理。但是,过度的通货膨胀也会产生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其主要危害是,当通货膨胀速度太快的时候,正是生产和消费投资恶性膨胀的时候,消费的恶性膨胀会掩盖下一轮消费骤减的事实。而生产的恶性膨胀则会使全社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并在一定阶段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出现供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从而出现持续时间很长的经济危机,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对通货膨胀必须进行治理。
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目标是使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而手段则是放慢生产能力和消费水平增长的速度。所以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强化市场预测功能。政府应将各种产业、产品的生产情况,实际需求情况,尽量从客观上全面掌握起来,并对未来的需求和生产情况做出预测,及时发布市场信息,使生产和消费者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都比较理智而不是盲目进行,从而使生产和需求的膨胀放慢速度。
2.制定最高限价。稳定住物价,那么因物价上涨而带来的人们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上涨会停止,超前消费也会停止。这就稳住了高速增长的畸形消费势头,从而可以缓解供求矛盾。同时,由于稳住了物价,也使商品的利润控制在了一定范围之内,使投资者减少,从而把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控制在了一定范围之内。这就避免了经济的过热增长。因此,国家对一些重要商品分别在不同时期制定出不同的最高限价,就可以抑制经济发展速度的过快增长。
3.加强相关产品的进口。适度地进口可使市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饱和,从而控制国内生产性投资的迅速增加,把生产能力控制在一定程度内。当国内生产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减少直至取消进口。这样,通过外力作用,使生产能力的膨胀控制在一定的速度和规模内,生产能力的提高不至于大大超过需求水平。
4.实行严格的产业政策。国家对各种产业的发展应做出规划。对一些投资已经饱和的产业应及时禁止新企业的加入。对一些发展中的产业或新兴产业也要做出发展规划,有计划、分阶段地逐步发展,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5.实行严格的信贷政策。通常情况下,放款速度和规模与生产增加的速度成正比。如果将放款的速度和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则会有效地控制生产能力的增加。因此,要实行严格的信贷政策,对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应控制贷款,对一些已经接近饱和的产业应放慢放款速度,只有对新兴产业才可以自由放款。另外,为控制消费增长迫使产能增长现象的大面积出现,对消费品的信贷政策也要有保有压,对消费增长较快的商品,要严格放贷;对消费增长较慢的商品,则可以放宽信贷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