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问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问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时间:2023-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几十年来,在银行业全球化、业务多元化及并购大浪潮的共同推进下,银行业正变得日益复杂,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从厘清银行风险承担与管理者乐观主义的内涵出发,探讨银行管理者乐观主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分析此影响在银行风险承担影响机制中的地位,为监管当局的银行风险监管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近几十年来,在银行业全球化、业务多元化及并购大浪潮的共同推进下,银行业正变得日益复杂,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也在显著加剧,一系列突发事件都对银行业的稳定产生巨大冲击。大量文献指出,如果银行业出现危机,不仅会对虚拟经济产生冲击,还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持续影响,如会对GDP增长率及工业生产率产生长期负面影响[1](Bordo et al.,2001;Calomiris&Mason,2003;Laeven&Valencia,2008;Cecchetti et al.,2009;Ivashina&Scharfstein,2010;Reinhart&Rogoff,2012;Schularick&Taylor,2012;Giesecke et al.,2014)。长期以来,考虑到银行业在金融市场中的特殊地位及重要性,世界各国都对银行风险问题倍加关注,银行业也成为金融监管最为严格的行业。

迄今为止,大量文献研究都表明,风险承担水平是决定公司业绩与增长率最为基础的命题(Bromiley,1991;John et al.,2008;Boubakri et al.,2013),而与银行风险密切相关的银行风险承担,不仅决定着银行的业绩与增长率,还对一国的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稳定有极大的影响(Bernanke,1983;Keeley,1990;Calomiris&Mason,1997,2003)。现有文献基本认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限责任的股东可能会背离债权人(Merton,1977)及监管者(Boyd&De Nicoló,2005)的意愿,偏好于过度追求风险。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不仅证实了前期文献强调银行风险承担问题的正确性,也显示了金融体系在银行不负责任的风险承担面前是何等的脆弱。随着对银行危机成因的探讨逐渐深入,银行监管当局日益认识到,要对银行进行有效监管,有必要了解其制定的政策会对银行风险承担造成何种影响,因此必须对银行的风险承担给予足够的关注(Pathan,2009;Schu larick&Taylor,2012),银行风险承担问题也因而逐渐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大量文献都指出,人们对不确定的将来持有乐观还是悲观的态度,会对人们实际的将来、经历、意愿、决策和行为产生影响(Kahneman&Tversky,1979;Weinstein,1980;Armor&Taylor,1998;Mellers&McGraw,2001)。而管理者作为企业风险决策的直接制定者,其对不确定持有的态度必然会对企业风险承担产生影响(Gervais et al.,2011;余明桂等,2013)。现有文献研究表明,人们普遍倾向于积极地看待将来(Robinson&Ryff,1999;Newby-Clark&Ross,2003;Schacter&Addis,2007;Sharot et al.,2007),而管理者相对于一般个体更容易呈现乐观偏差(Taylor&Brown,1988;Brown&Marshall,2011),因此,由乐观偏差导致的管理者乐观主义是普遍存在的。很多文献进一步指出,这种普遍存在的管理者乐观主义会导致管理者偏好于风险行为或降低管理者?取有效措施来控制风险的动力(Seaward&Kemp,2000;Hablemitoglu&Yildirim,2008;Coelho,2009)。根据以上文献,从直觉上讲,我们很容易得到管理者乐观主义对银行风险承担应该有着某种影响的结论。此外,次贷危机在给全球银行体系带来重大冲击的同时,也暴露出原有的巴塞尔新协议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巴塞尔委员会为加强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与监管,提出了一整套综合的改革措施,其改革目的主要是提高银行在压力时期的稳定性和控制银行系统间的风险。研读 《巴塞尔协议Ⅲ》不难发现,一系列新措施,如前瞻性拨备、资本留存、反周期超额资本、应急资本等,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银行管理者的判断与决策。由此可见,随着巴塞尔委员会对 《巴塞尔协议》的修订与完善,巴塞尔委员会越发重视管理者在银行风险控制中的作用,银行管理者在银行风险评估与防范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笔者通过文献整理,遗憾地发现,至今还很少有文献就管理者乐观主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对于一般企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自然有其特殊之处。那么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因素具体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到银行风险承担?银行管理者乐观主义是否会影响到银行风险承担?银行管理者乐观主义在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要对银行风险进行有效监管,我们有必要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遗憾的是,由于银行风险承担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以至于现有文献也未对以上问题给出较好的答案。

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从厘清银行风险承担与管理者乐观主义的内涵出发,探讨银行管理者乐观主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分析此影响在银行风险承担影响机制中的地位,为监管当局的银行风险监管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本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理论方面。首先,本书探讨了银行管理者乐观主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在深入剖析管理者乐观主义在各因素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管理者乐观主义在银行风险承担影响机制中的重要地位。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银行风险承担的理论体系,还有助于丰富与完善行为公司金融相关理论。其次,国内外对于银行风险承担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部分文献都是在银行主体完全理性的基础上对银行风险承担进行分析。理论分析与实际情况的脱节,导致现有经济学文献在分析各因素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时,得出了诸多存在争议的结论。本书针对这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试图加以解释。再次,当前主要是从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角度展开,而系统阐述银行风险承担影响机制的文献相对较少。本书在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因素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初步总结,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与完善银行风险承担相关理论,而且有助于金融风险成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此外,本书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心理学、行为金融学相关文献对管理者乐观主义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相关分析,对管理者乐观主义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管理者乐观主义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充实了行为金融的相关理论。最后,本书还运用相关样本对相关问题进行实证检验,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

第二,现实方面。银行是以风险为经营对象的,适宜的风险承担水平不仅有利于银行体系的稳健,还有利于银行自身价值的提升。因此,关注银行风险承担不仅有助于监管当局提升银行风险监管的质量,还有利于银行价值的提升。本书从管理者非理性角度展开,相对于其他基于理性人假设的银行风险承担研究更切合实际情况。此外,本书还发现管理者乐观主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在银行风险承担影响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不仅能为银行监管当局的风险监管提供理论指导,还有助于银行公司风险决策机制的完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者有限理性对银行风险决策的负面影响,提高银行风险决策的合理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