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新三板
“两网”市场的试行推动了三板市场的诞生,但是究其根本,最初的三板市场还有较大的缺陷,这样的缺陷直接导致了三板市场拆分成了“老三板”市场与“新三板”市场。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三板市场发生了如此巨变?
>>深度剖析
1.三板市场诞生
“两网”的停运不但使原先挂牌的国有企业再度陷入法人股无法流通的困境中,而且令投资法人股的个人投资者无处诉苦。为了解决这样的窘境,2001年6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其中确定了由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等6家券商为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单位,代办一种新型的交易制度——股份转让业务场外交易系统。次月,该系统正式上线。
2001年年底,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仙股份”)正式从主板退市,并通过场外股份交易系统成功挂牌。“水仙股份”的首次尝试意味着,自此,中国证券市场的结构性缺陷有望被弥补,证券市场中的退市风险也有缓冲、化解的可能。自2002年下半年起,股份交易系统逐步对自然人投资者开放,这也使人们得以在“倒塌”后的“两网”上搭个平台,继续保持活跃交易,而在证券市场中经常被提及的老三板,指的就是这个“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2.三板市场的历史意义
三板的交易对象与主板不同,其原因就是因为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但是,不管是STAQ、NET市场中的挂牌公司还是退市公司,其根本属性都是公众公司,都经历了合法的公开发行程序,并且也符合中国关于证券发行的各种规定。自2002年起,三板已经逐步面向所有投资人开放,交易制度也采用了集中竞价的方式进行配对成交,这与主板市场的交易模式相同。因此,可以说,三板市场的交易机制与主板市场相同。
三板市场的出现可以看成是中国证券业协会对三板扩张的一次表态。但是与“两网”的结果相同,三板市场在扩张至一定程度后,也在逐步偏离设计者的初衷。中国证券业协会设计的三板市场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两网”挂牌公司法人股的流通问题,并且为在主板退市的公司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以图能够把三板市场变成一个与主板市场配套的场外交易市场。但是三板市场形成后,却被大多数投资者当成了装载退市公司的“回收箱”。除此之外,随着股份分置改革的推进,法人股的流通问题在公司股价结构稳定或者充足之后,自然会得以解决,上市公司进行股份转让的需求极度缩减,最终,三板市场所能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3.新三板和老三板分家
为了打破三板市场所处的尴尬境地,国家希望一部分业绩良好的企业能够进驻三板市场,以便增加市场的活力,激发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图1-2)。但是,对具有足够实力、目标直指主板市场的优秀企业来说,交易状态萎靡的三板市场丝毫不具备吸引力。而正当三板市场进退两难的时候,国家正好对中小企业,尤其是进行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进行扶持。这些企业往往具有很强的成长潜能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缺少资金的扶持,往往难以在主板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因此,它们当仁不让地成为三板市场的“宠儿”。
图1-2 三板市场、主板市场主体上市公司进驻图
2006年,中国证券史上一项非常重要的条例公布,即《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办法》。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驻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直接促进了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新三板的诞生。随着入驻中关村科技园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新三板也逐渐走出了“两网”及“三板”的阴影。随着新三板的蓬勃发展,国家认为一些夕阳企业与朝阳企业在一处共事并不十分妥当,遂将新三板一分为二,朝阳企业所处的板块仍然叫作新三板,而夕阳企业也就是已经退市的企业,则被分进老三板这一板块中,并分别以“40”“42”为开头的股票代码继续交易。
4.新三板正式推出
2006年1月16日,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试点,为三板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至此,新三板横空出世。目前进驻新三板的上市公司其股票代码均以“43”开头,但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企业,都可以通过新三板市场进行挂牌。对于企业来说,虽然新三板市场也有一定的门槛限制,但是相对于其他市场,比如主板、创业板等市场,其要求比较低,企业想要挂牌也相对容易。
2006年,科技部也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其中明确指出将“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和“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在科技部的这一有利政策颁布后,国务院也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其第19条明确规定:“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股份转让工作。启动中关村科技园区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证券公司代办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工作。”这一重磅政策的推行意味着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已经逐步允许具备条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未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代办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新三板的发展进程。
2006年1月23日,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瑞尔”)与北京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中科软”)进驻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挂牌交易。两家公司的举动不但使其成为三板市场首次出现的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公司,也打破了自2002年以来非“沪深股市”没有退市公司的局面。紧随世纪瑞尔和北京中科软之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其他高新技术企业也分批加入进军新三板市场的队伍中。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进驻新三板的挂牌公司越来越多。2010年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仅有70家,而截至2015年8月31日,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数量已经高达3 359家,总市值达14 000亿元。新三板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但实现了试点的预期目标,也将自身的整体运行模式推向平稳运行的态势,并且正在逐步成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交转的平台,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资源的“孵化器”。
由于新三板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2012年国家决定扩大试点范围。同年8月,中国证监会将原本仅局限在北京小范围的新三板试点扩大为四个试点,其他三个试点分别为上海试点、天津试点以及武汉试点,在这四个试点的企业均可以在新三板挂牌。
5.老三板退出历史舞台
过去,在新三板试点只局限于北京中关村的时候,它挂靠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之下;但是,如今新三板市场在逐步做大的同时,某挂牌企业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国家决定单独设立一个场外交易市场新三板,来管理挂牌企业的质量。
2012年9月20日,在国务院首肯的前提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在工商局正式注册登记。该公司是中国证券史上第一家公司制的证券交易所,也是继人们所熟悉的“沪深股市”之后的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2013年1月16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运营,初始注册资本为30亿元。自此之后,新三板发展成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而之前逐渐淡出投资者视野的老三板也被新三板接收,成为新三板组成的一部分,原本负责管理老三板市场的中国证券业协会也变更为系统公司,老三板时代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2013年12月,国务院下达通知,将新三板试点扩大至全国,从此,新三板成为全国性股份转让系统。很多非高新园区企业挂牌新三板,比如江苏宿迁市的箭鹿股份、天津武清区的中瑞药业、江苏徐州的中矿微星、深圳宝安区的易事达等。
2014年4月,当证监会提出“加快推进新三板建设”后,新三板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试点园区也不再局限于北京中关村,又增加了上海张江新科、武汉东湖和天津滨海三个国家级高新园区。由此,挂牌企业的数量开始大幅提升,并且得到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的多方力量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建设。
昔日的星星之火,如今已成燎原之势。
>>要点突击
(1)三板市场的出现可以说是监管层对中国资本市场扩张的一次明确表态,也正基于这样的表态,才奠定了如今新三板市场的基本格局。
(2)老三板退出、新三板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新陈代谢”。这一更迭丰富了投资者可供选择的股权投资标的,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了中国的多层次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