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近20年中,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和学说,产业集群理论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学说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论文不断出现,数量逐渐增多,最近几年在美国出现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热潮,一些负有盛名的经济学家都对产业集群理论有着浓厚的兴趣。
产业聚集理论其实并不是全新的学说,新古典经济学家就曾经对这一问题给予过关注并作出过精彩的论述。马歇尔曾在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对产业的地区性聚集作出过解释。他把规模经济分为两类:一类是外部规模经济,一类是内部规模经济。他认为,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比外部规模经济相对更容易被人们认识到,但企业外部规模经济同样十分重要。企业外部规模经济和产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一个地方化的产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技术市场,带动附属行业成长,附属行业随后成长起来,为核心产业提供工具和原料,组织地方交通,节省了原料的运输成本;产业集聚还可以在集群内企业之间产生技术外溢,加快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这种外部规模经济促使中小企业集聚并最终形成产业集群。马歇尔关于产业集群的这一解释已被现代产业集群理论认作经典论述。继马歇尔之后,韦伯又从工业区位的角度对产业聚集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在其开创性著作《工业区位理论》一书中用大量篇幅对聚集经济的形成、分类及其生产优势作了分析。但是,在新古典经济学之后,产业聚集理论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陷入停滞,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发生改变。
1990年和1991年两篇重要文献的刊出,引发了产业聚集的研究热潮。一篇是迈克尔·波特的《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刊于《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2期)。他通过对相关国家的考察,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因素:生产要素情况、需求情况、企业的策略结构与竞争、相关的支持性产业。这四项因素相互影响,形成钻石结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会使这四种因素的互动力增强,从而提高该地区或该产业的竞争力。波特提出的一些重要命题,如集聚对规模经济的作用、对要素改变的影响,政府的政策作用与聚集经济的关系等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其后10多年的相关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把波特的这篇及相关文献作为引用成果。同年,他还以同名出版了一本学术专著。另一篇是保罗·克鲁格曼1991年在美国《政治经济学季刊》第99卷第3期上发表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这是一篇更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文献。在这篇论文中,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关于中心—外围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他把区位问题和规模经济、竞争、均衡等经济学问题结合在一起,认为地理区位是分析市场和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活动的聚集与规模经济有紧密联系。在模型中,他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低,制造业应该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反过来市场需求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空间聚集一旦形成,就会产生路径锁定,自我延续下去。1995年,克鲁格曼又对产业集群理论进一步进行补充,建立了关于聚集经济的新模型。1999年克鲁格曼系统地论述了产业集群和聚集经济的形成因素,并完全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和分析产业集群与经济集聚现象。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相对于国外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国内的研究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成果上都要相对落后。国内对产业集群研究的代表人物为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在她的《现代工业地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超越的空间: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科学出版社,2010)等著作中,先后系统研究了产业集群的理论渊源,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厘清了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通过借鉴国外典型案例对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予以科学的研究。此外,国内对产业集群关注较多的学者还有张五常、李小建、仇保兴、张占仓、张元智等。仇保兴写过一部与产业聚集有关的著作——《小企业集群研究》,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小企业在特定地点上聚集的一些特征,并通过对中国小企业集群实例的研究,对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及其演变作了说明。仇保兴的研究是有建设性的,在他之前,国内还未见有从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企业集群作全面研究。不过,仇保兴把研究视角定在小企业集群上,没有对产业聚集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现象来研究,因而在一般性方面没有抽象到一定的高度。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时至今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已经极为深入,成果数量十分多。通过中国知网的期刊数据库检索发现,从2001年到2014年的14年时间里,文献名称中包含“产业集群”的文献数已达到13519条,而主题包含“产业集群”的更是达到31589条,关于产业集群的专著也是层出不穷。如此庞大的文献数量,难以进行全面梳理,本书只能通过典型文献,对截至目前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领域、观点和发展趋势给予简要总结。整体来看,截至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内容广泛且零散,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产业集群内涵界定与分类、产业集群产生的动因与机理、产业集群识别与度量、产业集群的区域效应、产业集群的演化与创新等。其中既有理论探索和分析,也有针对国家或地区层面的实证或案例研究。
1.产业集群内涵界定与分类研究
“产业集群”一词源自于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集群理论,该理论与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共同牵引了西方学界近年来对产业集群与产业政策研究的基本脉络。
波特多次引用产业集群来研究国家竞争优势产业,尤其是个别产业中具备相互关联性的公司与研发机构在一定空间内的集聚,从而创造并维持一个高度本土化的竞争优势。他认为:产业集群是一批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且关联紧密的公司与科研机构,它们同时属于或者关联于某一特定产业,因为一定的共性和互补性而默契地联系在一起。波特特别强调了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对于地方生产力系统与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此外,派克(1992)、斯科特(2002)等学者都对产业集群及相关概念作了界定。
国内学者王缉慈(2002)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产业与相关产业链条内,相关联的企业与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形成竞争优势的现象。仇保兴(1999)通过对浙江省产业集群的研究认为,产业集群是由大量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组成,企业之间存在以合作为主的互动关系。徐康宁(2001)也认为产业集群是关联产业在成长过程中的空间集中现象。刘友金(2002)年将产业集群内涵概括为专业化、地方网络化、空间集聚性、地方根植性、竞争合作性,以及系统开放性等特征。
由于对产业集群概念理解的差异,不同学者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对产业集群进行分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彼得在借鉴马库森的产业区分类基础上对产业集群进行的分类。美国学者马库森(1996)在其《光滑空间中黏着点:产业区的分类》一文中,选取美、日、韩等国家的特色产业区进行研究,提出了马歇尔式工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卫星平台式产业区、国家依赖型产业区四种典型的产业区类型。彼得(1998)在马库森产业区分类的基础上,按照集群的主要特征、发展轨迹以及政府政策干预程度等将产业集群划分为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轮轴式产业集群。海特(1997)认为产业区分为大量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区和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中小企业集聚区。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类型研究,仇保兴(1999)依据集群结构将产业集群划分为市场型、中心卫星工厂型、混合网络型等三种,此外他根据企业性质将产业集群划分为制造业、销售业以及混合型产业集群。王缉慈(2004)将我国产业集群划分为四类:以乡镇工业为基础,基于地方中小企业内在与传统的特色集群;基于港台产业转移形成的产业集群;与地方大型企业相配套的产业集群;以民营科技企业为基础的在政府支持下发展起来的科技产业集群。陈雪梅等(2001)以中小企业集群为研究视角,认为产业集群的成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因区域环境、资源禀赋和地方文化因素而形成;因地方主导型大企业的引导和重组而形成;因跨国公司额投资而形成。
2.产业集群的成因与机理研究
产业集群的成因与机理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概括而言,当代主流理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一是自然资源和运输成本。历史上的许多产业集群都是形成于靠近自然资源的地方,现在也有不少产业在靠近自然资源的地方聚集。另外,企业总是希望以最低的成本进入市场,其中自然包括运输成本这一重要的成本因素,所以,资源行业的企业比较容易在靠近资源地、运输成本较为低廉的地方聚集。自然资源和运输成本基本上属于自然的因素,与产业组织和竞争基本无关。虽然韦伯认为自然资源仅是经济活动聚集的特殊原因,但是多数学者仍然认为产业聚集还是和自然资源有关。不过,经济学家们认为,这种自然性的因素在现在的产业集群中起的作用已经相对次要。
二是规模经济与外部性。规模经济和外部性(又称外部经济)是经济学家讨论最多的关键性因素。相同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聚集在一个地方,很大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在起作用。大量的企业聚集在一起生产,就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同时也产生巨大的需求,这种规模经济效应足以保证在这个地区的企业能够得到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成本的供给。在产业集群的地方,即使是新加入的企业,也能得到各种技能的劳动力供给,而且,价格一定是最便宜的。所以,充分的外部性足以使后来的企业聚集在原有的企业周围,促进产业聚集的形成。
三是相关延伸产业的支持。产业集群是产业聚集的具体形态,集群之所以能够产生较高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还有相关延伸产业的支持,使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得到专业化的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不少学者通过实证和案例研究证明,大学、研究中心、职业培训机构对产业集群形成的作用。在这些相关延伸产业的发展和竞争中,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专业服务市场,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出现。至于相关延伸产业的大量集中,则是和主产业的集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追随客户的规律使相关延伸产业被吸引到主产业的集群中来,二者同时发展。
四是外商直接投资。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也是产业聚集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外商直接投资总是倾向于能够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的地区,先投资的外国企业对后来的企业具有示范性,加上一些国家对外国投资有鼓励性政策,会在专门的地方提供廉价的土地和基础设施服务,因此,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带动下,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方先后出现了不同产业的集群。葡萄牙、爱尔兰、印度、巴基斯坦、巴西、墨西哥这些国家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家研究产业集群的主要案例,其中有不少研究证明外国资本的直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原因。
五是企业家作用。在产业聚集的问题上,已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制度及其相关因素。企业家作用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兴趣点。为什么在几乎同样的条件下,有的地区形成了产业聚集,有的地区却没有,仅用自然的、运输的、规模经济的因素已不足以说明,这时候企业家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最先进入这个地区或在这个地区产业内的企业,领导人具备的企业家能力是吸引其他产业内企业和相关企业聚集在周围的决定性因素。
3.产业集群识别与度量研究
美国的经济学家用较多的篇幅研究了产业聚集的度量问题,即如何识别一个产业集群和测定某个产业集群的聚集程度。
经济学文献中过去常见的度量方法是区位基尼系数,即比较某个地区的产业就业人数占该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与该地区全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情况。该方法的价值在于简便直观,可以很方便地把基尼系数转化成非常直观的图形,系数越高,表明集群值越大,即产业在地理上愈加集中。克鲁格曼、费尔曼等人就用这种方法测算美国制造业的集群程度。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不满足于这种简便但有缺陷的方法,正如艾尔森和格莱赛在《政治经济学期刊》中的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基尼系数大于零并不一定表明有聚集现象存在,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企业的规模差异。例如,如果一个地区存在着一个规模很大的企业,可能会造成该地区在该产业上有较高的基尼系数,但实际上并无明显的聚集现象出现,而只是产业组织的问题。换言之,基尼系数只能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情况,在应用领域有一定的缺陷,尽管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是产业聚集的主要形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艾尔森和格莱赛提出了新的集中指数,把产业组织的差异情况考虑了进去。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即存在大量中小企业的时候,这个指数和基尼系数是完全一致的。在有垄断即大企业存在的情况下,这个指数被修正,以消除企业规模过大使基尼系数失真的结果。艾尔森和格莱赛的方法比克鲁格曼等人的方法有了改进和完善,目前,更多的经济学家使用艾尔森和格莱赛指数来测定产业的聚集程度。
区位商也是用来衡量产业在地区集中情况的一种常用方法,反映区域内某产业与总体平均状况相比的聚集程度。计算区位商的时候,首先是计算某产业就业人口占总体(如全国)就业人口的比重,得出第一个比率;然后再分别计算各个区域该产业就业人口占本地区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得出第二个比率;最后再用第一个比率和第二个比率相除,得出不同地区在该产业上的区位商。区位商为1,表明该地区在该产业上既不显示聚集,也不显示分散;区位商大于1,则显示该地区在该产业上有聚集倾向。区位商越大,表明产业聚集倾向越突出。应用区位商的概念,也可以计算一个地区内各个产业的聚集程度,其办法是用该地区的总就业人口与全国的总就业人口之比,得出一个比率,然后再计算地区内每一个产业就业人口占全国该产业就业人口的比率,再分别用各产业就业人口与全国该产业就业人口的比率和地区总就业人口与全国总就业人口比率相除,便得出该地区一个个具体产业的区位商。
产业聚集程度的实际衡量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统计资料,尤其是行业的统计资料,其前提条件是首先要对产业或行业的范围作出准确的划判,并有相应的真实的统计数据。美国实行制造业标准分类(SIC),在产业大类中划分三个层级的细分行业,统计部门每年都对这些细分行业作详尽的数据统计,为经济学家和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数据与资料的条件,所以,产业聚集的度量及其实证研究的成果一般都出自美国经济学家之手。
4.产业集群的区域效应研究
很多学者从区域发展视角研究产业集群,或者说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研究区域发展战略,认为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是一个难以分离的过程,经济活动的集聚与增长成正相关,甚至学者藤田与蒂斯(1996)认为产业集群可以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地域对应物。西克恩(2002)通过对欧洲5个国家就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产业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特征;巴特拉(1993)将内生增长模型用于研究资本和劳动力的转移,发现某区域的经济集聚发展通过规模报酬递增进而剥夺了其他区域经济的增长,这也是集群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因。产业集群来自于消费与生产需求的诱导,而区域发展的动力则来自于产业集群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与创新竞争力。
国内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方面,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是惠宁(2008)的《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该文从专业化分工、制度创新、社会资本的视角,对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在收益递增和不完全市场条件下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还有刘晖霞(2008)的《试论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庞植林(2009)的《论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刘旺霞(2010)的《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等。
5.产业集群的演化与创新研究
经济学家迈克·波特教授(2002)认为,产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偶然因素与必然因素共同的结果,既有市场自发的促进作用,又有要素禀赋与政府的推动作用,但他认为关键因素还是竞争优势。新经济地理学代表保罗·克鲁格曼(1991)提出产业集群发展也要经历集群形成、集群发展、集群成熟、集群衰退、集群复苏或复兴5个阶段。迈克·波特教授(1998)将生命周期划分为诞生、发展、衰亡三个阶段,并分析了产业集群衰退的原因。费尔德曼等(2005)将现代科技创新企业集群的发展划分为雏形阶段、自组织阶段以及成熟阶段。圭列里等(2001)以意大利北部产业集群发展为案例,将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分为地区生产专业化阶段、区域生产系统化阶段以及区域系统化三大阶段。阿霍坎加斯等(1999)借助演化理论对产业集群行成、发展与衰退三个阶段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
集群创新研究方面,德·西佩尔(1994)认为“产业集群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与社会网络互动中的黏滞知识相关”,兰森和罗默(1997)认为创新存在于集群的任何时间过程与空间形态,即集群内的企业在生产实践的过程对市场未必创新,但对企业来说已经属于创新行为。此外,塞纳(2004)提出产业集群的地理靠近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企业与相关机构之间非正式的交流也会推动生产方式的创新。但创新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对产业集群具有更大推动力的创新则需要有强度的创新研发在地理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创新产业集群的实现更需要投入要素的保障;罗森菲尔德(2002)认为创新集群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拥有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劳动力,产业集群的创新循环与产业组织结构共同演化升级,创新效率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之一。
2005年以后,随着我国集群经济发展出现种种问题,如资源消耗、环境压力、创新不足等,更有的产业集群出现衰退迹象,国内有的学者开始分析产业集群走向衰退的原因,关注产业集群产生发展的生命周期,讨论产业集群如何健康持续发展和升级问题。例如,冉庆国、黄清(2007)在《产业集群的衰退原因及其升级研究》中指出,导致集群衰退的根本性原因在于集群缺乏动态能力,也就是缺乏根据环境变化迅速整合内外资源的能力,应当及时更新核心能力,调整战略,逐渐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以促进集群持续健康发展。申兆光(2009)在《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成功原因探析》中以中山小榄五金制品产业集群为例,研究其得以成功发展和升级的经验,认为产业集群要长久持续发展,应当根据本地客观条件正确地选择产业,并融入国际产业链条,同时建立完善、高效的服务支持系统,注重培育本地龙头企业。战炤磊(2010)认为,尽管目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为大多数人所承认和接受,但是仍然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负向效应是不容忽视的,系统性风险的存在、市场失灵、地区差异性的扩大、创新困境等都是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障碍,甚至危及区域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出必须对产业集群的双向效应有全面的把握,扬长避短是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的理性选择。王缉慈(2010)在其著作《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中主张,集群可能促进创新,也可能阻碍创新。她提出了4个结论和8个超越,对正确认识和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指导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4个结论分别是:产业集群真正应当追求的是技术学习、创新和创造,产业集群理论的价值,就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国家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除了要在关键人才、关键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环境等方面进行努力外,还要注意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逐渐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名牌产品;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应当通力合作,促使产业集群走上正轨,实现更高更远的目标;正确认识国外产业集群理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集群理论,解决具体现实问题。八大主张即8个超越分别是:超越依靠低成本和规模扩张打造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超越“共同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必然促进企业合作”的命题;超越“产业集群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超越“产业集群是创新的空间”的思维;超越从“集群经济”层次理解集群的高度;超越把产业集群作为静态的产业组织形态的认识;超越把产业集群看作封闭系统的思维;超越仅以发达国家理论指导中国实践的思维。
纵观国内外产业集群最新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近年来以下几个方面正成为产业集群研究的热点:首先是微观视角的集群机理研究,主要从产业集群内组织结构、运行规律、生命周期及演化的角度研究;其次是以创新发展为动力的集群合作研究,各地区无论政府管理部门、行业推广部门还是企业自身,由于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学术界与业界都对以区域合作为目的的产业创新研究有极大兴趣;最后是以区域发展为目标的集群升级研究,无论是区域发展还是产业创新,其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升级换代,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全球化经济环境。
发展至今,西方许多学科和理论中都涉及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如西方经济学、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管理学区域创新理论、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等,这不但说明各学派学者对于产业集群问题的关注,更加反映了产业集群在现实当中的影响力。各派理论有其所长,虽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但是彼此互为补充,不断完善。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文献数量也非常多,涉及方方面面,学者在国外一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实践,从产业集群的本身出发选取一点研究,或者结合相关具体产业和问题进行发展研究,如旅游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港口产业集群、纺织业产业集群、计算机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集群等,还有的针对具体省市或某地产业集群状况进行具体实证研究分析。不少学者还注重吸收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到中国的现实之中。国内学者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使得产业集群理论不断发展和深化,并完善了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在实践中对于我国微观层面的企业和宏观层面的政府决策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