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城镇化发展历程和目标与思路

上海城镇化发展历程和目标与思路

时间:2023-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苏浙沪的情况看,以政府为主导,最早自觉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是上海。上海城镇化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上述基础上,上海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思路。到2020年,在郊区基本形成与中心城市功能互补、错位发展、联系紧密的新城群。坚持服务经济主导和多样化发展,把新城、小城镇等产业发展纳人全市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

从苏浙沪的情况看,以政府为主导,最早自觉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是上海。上海城镇化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规划建设闵行、吴泾、松江等7个卫星城,初步形成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结构。第二个阶段是“十五”和“十一五”两个五年规划时期。在郊区建设一城九镇,并建设嘉定、松江等9座新城,探索建立多层、多轴、多核城镇化体系。第三个阶段始于“十二五”时期,目前正在推进中。阶段性特征为完善新型城镇体系,即确立了“中心城—新城—中心镇—集镇”的城镇化体系,城市发展重心逐步向郊区转移,新城规划规模进一步扩大,综合性功能更为完备,吸纳人口的能力也更强。

在上述基础上,上海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思路。在新型城镇化目标上,确立了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最终造福老百姓。明确以“中心城—新城—中心镇—集镇”城镇体系规划为主线,着力开展有重点、分层次、差别化的城镇化建设。具体目标是,(1)强化中心城的作用。延续中心城总体规划格局,强化提高中心城及周边地区功能,将其作为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空间;进一步强化各类商业商务区和各级公共活动中心建设,形成具有国际品质的多中心大都市格局。(2)全力培育较大规模的郊区新城。到2015年,新城力争实现“四个基本”形成,即基本形成产城融合的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较为均衡的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生态宜居的绿色低碳发展环境。到2020年,在郊区基本形成与中心城市功能互补、错位发展、联系紧密的新城群。(3)差别化指导新城建设。对基础较好的市镇和基础相对薄弱的市镇,实施差别化指导,依次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

在新型城镇化推进思路上,上海主要强调五点:(1)加强统筹,突出新体制。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给予差别化的政策指导。立足全市大局,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市区合理分工、合力推进的体制机制。(2)推动产城融合,突出新模式。强调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功能培育与人口集聚互动。注重在空间上重新整合,加强规划衔接。加强产业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整合,促进功能区之间的功能联动。坚持服务经济主导和多样化发展,把新城、小城镇等产业发展纳人全市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3)体现以人为本,突出新理念。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人力度,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逐步缩小与中心城区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优质公共服务的覆盖面。(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新技术。主要是探索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标准与新规范,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完善的交通网络,推进信息化设施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打造智慧城市,推进紧凑型城市形态、发展绿色交通、应用清洁能源,贯彻落实低碳发展理念。(5)推进制度创新,突出新空间。在国家现有土地政策框架和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上,支持区县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宅基地置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农村土地改革制度试点,提高土地利用率,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储备空间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